重生资本狂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杰奏
韦理早就没了担任和记大班时的狂傲自大,眼里闪过黯然之色后,陪笑道:“没有高爵士提供平台,香江商界早就把我忘得干干净净了。”
高弦慢悠悠地品了两口茶,然后很随意地打趣道:“你这就有些妄自菲薄了,那个‘公司医生’的雅号,还是很让香江商界津津乐道的。对了,你有没有兴趣,趁着这段在香江谈合作的时间,再让大家见识一下这种风采?”
韦理当即心领神会地问道:“高爵士有什么差遣,尽管吩咐。”
“这还真要看你自己的兴趣。”高弦找出一份文件,沿着宽大光滑的老板桌桌面,轻轻地朝着韦理的方向推了过去。
韦理快速浏览了一下文件,试探道:“高爵士想要我出面收购中华巴士?”
“对于你而言,这种操作可谓轻车熟路。”高弦点了点头,“所需资源,我来提供;事成之后,你个人可以做为中华巴士的董事会成员,分得重要股东地位的利益。”
韦理不担心自己吃亏,因为高爵士的仁义有口皆碑,犯不着坑他而坏了风评,只是有些疑惑,“高爵士既然看好中华巴士在港岛的土地储备潜力,那为什么不直接出手,免得我万一办事不力,耽误了高爵士的大计?”
“熟人太多,下起手来,也有点麻烦。”高弦悠悠地解释道:“控制中巴的颜成坤,不但是创办人,还像邓肇坚那样,有着香江太平绅士和英国爵士的头衔,担任过正府两局议员,以及多个社会公职,声望甚高,还是香江商界潮州帮里的大佬级人物,我亲自下场,和他斗起来,不太体面。”
韦理恍然大悟,马上表态道:“我这就和马先生推出来一个合资公司,去负责收购中巴。”
高弦满脸欣慰之色,“我就说嘛,对于你而言,这种操作可谓轻车熟路,就是这样的掌法。”
这时候韦理记起来近期九龙巴士的遭遇,不由得暗中想道:“高爵士确实应该注意一下吃相了,免得被外界议论为贪得无厌,甚至欺负人。”
高弦交底道:“我这边已经暗中吸入了大约百分之二十的中巴股份,全部交到你手上后,足以成为中巴第二大股东了。”
“不过,因为九巴被收购带起来的热度,这种操作越来越没有低调可言了,你的动作可要快了!”
韦理在高弦面前低眉顺眼,不代表他在别人那里没有傲气,他胸有成竹地说道:“我在香江资本运作方面的心得还在,加上高益在香江金融圈子的底蕴,相信收购中巴的胜算很大。”
高弦微微颔首,“希望一切顺利吧。”
第0585章 鬼佬代理人领命出战
早有准备的高爵士,给韦理这个领命出战的鬼佬代理人提供一套“装备”,自然是轻而易举。
很快,韦理成为一家名为“亚隆”的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马家二公子、马绮雯的二哥马永祥则担任该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另外,从惠丰银行董事会退休出来的牟诗礼,也出现在了亚隆公司董事名单上;至于亚隆收购中华巴士的财务顾问,除了高益之外,还有惠丰银行旗下的获多利公司。
韦理虽然是被惠丰银行大班沈弼扫地出门、颜面扫地,但韦理并不敢忌恨惠丰银行这个香江银行业霸主,进而对于亚隆先下手为强地把惠丰银行这一方势力拉在身边,韦理欣然接受。
在强大的实力面前,理智的人往往会选择务实。
亚隆不请获多利,仅凭高益提供的服务,足够收购中华巴士所用了。
那亚隆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地邀请获多利担任收购中华巴士的财务顾问呢?
道理非常简单,这次针对中华巴士的收购,可比不了针对九龙巴士的那场“闪电战”,资本市场已经回过味来了,而高弦和韦理都心照不宣,把惠丰银行这个香江土皇帝拉拢在身旁,便消除掉了其被对手所用的可能,虽然相当于“交保护费”了,但还是非常物有所值的!
韦理心里有谱着呢,只要不被惠丰银行掣肘,自己和曾经让怡和数次吃瘪的高爵士联手,在香江资本圈子大可横着走,拿下中华巴士就是一个让他在香江商界重新光芒万丈的按部就班过程。
简而言之吧,亚隆这辆收购中华巴士的战车,“洋”味儿有点浓,而高弦既然选择韦理担任代理人,那便放手任其大展拳脚了,只是在给亚隆注入已经控制的中华巴士股票的时候,顺口又提供了一个情报。
“现在可以确定一件事,前段时间鹰石集团在股市上进行试探,抛出了二十多万股中巴股票,想必骆家也有了收购中华巴士的心思,手上还控制着不少中巴股票。”
韦理当即心领神会,如果能搞定骆家,直接把鹰石集团编织的“嫁衣”拿过来,那自己会节省不少力气。
中华巴士在香江的证券市场挂牌交易的时间已经差不多接近二十年了,期间历经香江股市行情的起起伏伏,时至今日,香江股市行情走势整体向上,再加上九龙巴士被收购的刺激,中华巴士的股价已经突破二十元大关,并迅速向二十五元冲去。
至于中华巴士发行股票的总量,大约近四千万股,和九龙巴士的情况类似,市值规模在高弦眼里算不上如何庞大,而根据公开资料,中华巴士创办者兼控制者颜氏家族的持股比例有百分之二十多,位居第一大股东,相比于九龙巴士的创办者们,作风稳健不少;亚隆得到的中华巴士股票加起来刚刚超过百分之二十,稳居第二大股东。
目前的形势已经不允许暗中运作了,高弦估计颜氏家族肯定已经觉察到了危机,甚至开始悄悄回购中华巴士股票,而亚隆只要开战,中华巴士股价便会坐上火箭,虽然无可避免地增加收购成本,但也会暂时阻止向来精打细算的颜氏家族的回购动作,权衡起来,倒也算得上利大于弊了。
韦理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尽快吹响进攻号角,“劝退”觊觎中华巴士的其它势力的同时,争抢众多小散户手里的中华巴士股票,以击溃中华巴士的现任控制者颜氏家族。
显而易见,要是鹰石集团这种躲在暗处的“大户”,把手里的中华巴士股票“贡献”出来,不但让韦理节省力气,还能加快亚隆购入中华巴士股票的速度。
最后,高弦明确地告诉韦理,“我能接受的完成时间期限,最多十五天。”
“足够了!”韦理信心满满地回答。他早就想好了,不但要完成高爵士交代的任务,还得把活儿干漂亮了,好重新树立他在香江商界的“公司医生”大名。
……
这次韦理回到香江洽谈开发温哥华香江仔项目商圈合作伙伴,虽然在生意场上不算秘密,但从媒体的角度来讲,相比于之前香江四大英资洋行——和记的大班的意气风发,那就太低调了。
外界不曾想到,在香江沉寂多时,快要被人们忘了的韦理,冷不丁地回归了,他以亚隆公司董事会主席的身份向媒体宣布,自己已经是中华巴士的第二大股东了,并开始对这家尽显疲态的企业的革新进行各种高谈阔论。
韦理想把收购中华巴士的事情做得漂漂亮亮,至少包含两个目标:
第一,花费最少的资源做最多的事;
第二,做事体面。
对于第一点,不难理解,韦理相当擅长资本运作,那个“公司医生”的称号便是由此而来,所以,收购中华巴士,就应该尽量避免毫无技巧可言、不计成本地用钱粗暴去砸,真那样做的话,显不出高弦单单挑选韦理做代理人的慧眼识珠艺术了。
至于第二点,就涉及到师出有名了。毕竟,中华巴士属于有主之物,而亚隆想要控制它,就属于强抢了,总要粉饰一下才好。
韦理倒是不用为这些借口伤脑筋,因为处于香江巴士业从巅峰下滑大势里的中华巴士,被人诟病的地方实在太多了,除了九龙巴士存在的那些问题之外,中华巴士还有其控制者颜氏家族赋予的独有弊端。
比如,颜氏家族一直坚持认为,巴士属于一种低端出行方式,只要满足基本的运输要求就行了,没有提高乘车舒适度的积极性。
要知道,现阶段香江经济发展迅速,民众生活水平大为提高,需求随之有别于一九五零年代、一九六年零代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上班族们出门的时候,本来打扮得仪表堂堂,结果坐了巴士,下车后,变得一身汗,甚至一身尘土,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除了单凭这一点就能戳中颜氏家族控制下的中华巴士的痛处之外,颜氏家族在中华巴士股票的派息上还相当吝啬,堪称让众多散户无利可图。
当韦理把针对这些问题的革新方案,递到中华巴士董事会上后,颜氏家族嗤之以鼻,不做理会。
韦理一边高调地向媒体抱怨,以争取舆论、民众、港府的同情分的同时,一边心里偷着乐地正式抛出了强行收购中华巴士的方案。
第0586章 十年周期,新牛市再由高弦开启
简单来讲,开始放大招的韦理,计划通过亚隆公司,以每股三十七港元现金的价格,收购一千三百五十万股中华巴士股票,使得亚隆对中华巴士的持股比例增加到百分之五十五以上,力保完全夺取中华巴士的控股权。
这项资金规模将近五亿港元现金的资本运作一经公布,立刻把股市已经酝酿好的热情激发了出来,中华巴士的股价一下子从二十五港元跃升到了三十七港元,理所当然地成为资本市场焦点所在。
那些之前预测中华巴士股票必定有戏的人,纷纷难掩得意地摆出羽扇纶巾的姿态,本股神的眼光就是这么准,服不服?
众多持有中华巴士股票的散户更受鼓舞,之前投资中华巴士股票的回报很不理想,现在如果能赶上这个热潮,卖出个好价钱,倒也算得上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不过,像骆家这样曾经认真动过收购中华巴士念头的谋划者,就难免心思非常复杂了。
虽然亚隆公司之前名不见经传,但阵容强大啊,尤其曾经担任过和记大班的韦理是个狠角色,那个“公司医生”的称号十分响亮,这次出手尽显实力,骆家想不被“劝退”都没那个底气。
骆家家主骆英石马上召开会议,做出了果断的指示,虽然收购中华巴士的计划泡汤了,但也不算一无所获,趁机将那些中华巴士股票套现,能赚上不少。
“现在鹰石集团和你们兄弟手上的中巴股票,加起来有多少?”骆英石的目光转向负责家族理财事务的骆蓄锐。
“我们手上的中巴股票全部加起来,超过三百万股……”心领神会的骆蓄锐,十分敞亮地回答道:“按照亚隆公司给出的收购价每股三十七元,全部套现的话,可以赚取差价五千多万。”
骆英石满意地点了点头,“退而求其次的结果,还不错。”
骆蓄锐请示道:“爸,这些中巴股票是低调投到市场上,还是通过我专门联系一下亚隆公司进行转让?”
“不用那么急?”骆英石沉吟道:“韦理出招这么快,颜家还没反击呢,那些中巴股票是抢手货,完全可以价高者得嘛。”
骆蓄锐恭维道:“您说到了点子上,那我就按照这个原则做事了。”
骆英石微微颔首,欣然道:“你已经很有经验,能独自帮我分担工作了,这次就继续负责此事吧。”
……
骆家可以退而求其次地“落得轻松”,中华巴士控制者颜氏家族的态度,毫无选择地只能是奋起反击。
港岛半山区坚尼地道六十四号,占地将近两万八千平方呎的颜家大宅内,气氛紧张,一家人正脸色肃穆地商讨对策。
颜成昆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全都早早地被安排进中华巴士的董事会和高管层,年纪最小的颜家二公子颜杰文,出任中华巴士董事的时间也早在一九七六年。
当然了,中华巴士的创办者不只是颜家,还有黄家,但两家之间是非常近的姻亲关系。
在一九二零年代香江巴士行业兴起前,颜家从事人力车业务,黄家更厉害一些,黄家家主黄屏荪是当时香江颇有名气的人物,在英国铁行轮船公司担任华人经理,可谓中西两方都混得开。
因为颜家和黄家都具备经营公共运输行业的经验,所以颜成昆和黄屏荪的儿子黄耀南联合创办中华巴士,堪称水到渠成;没过几年,颜成昆又娶黄屏荪的女儿为妻,由此可见中华巴士创办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了。
不过,时过境迁,这么多年过去了,颜家后来居上,又这么强势,颜成昆把子女全都安插进了中华巴士的董事会,黄家和颜家的关系是否还那么亲密无间,就不太好说了。
此时,颜家众人心里就有点犯嘀咕,黄家那边没人有兴趣过来参加这个家族会议。
现阶段,颜家拥有中华巴士百分之二十多的股份,黄家持有中华巴士大约百分之十的股份,按理来讲,就算韦理领导下的亚隆公司来势汹汹,两家只要同心合力,战斗力还是非常强悍的。
坐在正中位置的颜成昆,虽然神色不动,但心里实则有点后悔,自己还是麻痹大意了,至少九龙巴士陷落后,回购中华巴士股票应该果断地不计成本。
“不等你们舅舅那边的人了。”颜成昆一摆手,“说说吧,对于中巴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你们有什么对策?”
颜成昆毕竟年事已高,因此,颜家在中华巴士里具体管事的代表是颜家大公子颜杰强,此人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同时能兼顾到做事老辣的阶段。
“韦理才提出那个所谓的革新方案,便迫不及待地抛出了收购方案,毫无疑问,他早有蓄谋,而真正瞄准的目标,必然是中巴的物业价值,而非巴士业务本身。”颜杰强沉声回答道:“我已经和财务顾问宝源公司用最快的速度,核算了中巴的资产,得出的最新结果是,中巴股票每股净值四十二点五一元,亚隆才开价三十七元,远远不够!”
“明天上午,我就紧急召开董事会,从这一点出发,稳住中巴股东的人心。”
颜成昆点头赞许道:“你的工作很扎实啊!”
“不过,这还不够。”颜杰强建议道:“爸,我们还应动用正府那边的资源,揭露韦理只是想要夺取中巴地皮、无心发展巴士业务的阴谋,以争取正府和舆论的同情分;另外,我们最好也拿出一个货真价实的反收购方案,这才是解决当前中巴所面临危机的最彻底对策。”
颜成昆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女儿颜杰灵,指示道:“和工会那边就薪水增加额的谈判,不要再耗着了,满足他们的要求,但当前临危之际,工人们也应该明白‘做生不如做熟’的道理。”
行事风格强悍的颜杰灵,心领神会道:“既然我们资方识做了,那他们劳方没理由不付出拥戴之心,这个舆论攻势马上就发动。”
见身为律师的女儿明白了自己的用意,颜成昆又对颜杰强交代道:“明天的董事会,你可以做出承诺,今年每股派息能够从去年的两角九分,增加到四角五分。”
“这个真金白银的举措,对股东的吸引力足够大。”颜杰强小心翼翼地提醒道:“但是,爸,有力的反收购方案也不能少啊。”
“我明白。”颜成昆胸有成竹地一挥手,“明天董事会上,你再试探一下你舅舅那边的态度,我这边会联系一些老朋友帮忙。”
见颜成昆指挥若定,颜家众人也跟着安下心来。
……
转过天来,随着围绕着中华巴士收购战的信息不断披露出来,香江股市进一步升温。
道理明摆着,其它都是虚的,既然中华巴士的每股净值算出了四十二点五一元的新高度,那这场资本游戏可供炒作的空间就变大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