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资本狂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杰奏
骆蓄锐眉头一挑,“这是亚隆针对颜家反局部收购的新报价吗?”
“是。”马永祥点了点头,“你放心,我可以保证,如果亚隆收购中巴成功后,最终收购价高于四十七元,那这个价格差还能补。总而言之,你们骆家把手上的中巴股票卖给亚隆,绝不会吃亏就是了!”
“确实很有诚意啊!”骆蓄锐沉吟着,没有马上表态。
马永祥端详了一下骆蓄锐,沉声问道:“二哥,你还有什么条件,尽管说。”
骆蓄锐缓缓回答道:“兄弟,你误会了,如此诚意,我没什么好挑剔的,本该答应,只是,我想问一下,换一个方式,我拿这些中巴股票入伙,加入你们收购中巴的队伍,怎么样?”
马永祥脱口而出道:“这……我可做不了主。”
“那谁能做主呢?”骆蓄锐盯着马永祥,玩味地追问道:“韦理?”
避而不答的马永祥,微微皱眉道:“二哥,我不是抱怨你,按照亚隆的报价,你们骆家卖出那些中巴股票,应该可以套利上亿元,如此唾手可得,何必绕着弯地搞得那么麻烦呢。”
“我有我的考虑。”骆蓄锐嘿嘿一笑,突然转而要求道:“我想拜见高爵士。”
马永祥用漫不经心,掩饰着自己的惊讶,淡淡地回答道:“据我所知,高爵士目前不在香江,北上访问去了。”
骆蓄锐锲而不舍道:“兄弟你帮我联系到高爵士,让我们通个话,然后,那些中巴股票就是亚隆的。”
“你可真麻烦!”马永祥无奈地翻了个白眼,“至于吗?”
……
高弦知道骆蓄锐执意找自己后,颇感惊讶,他直奔核心问题,“蓄锐,你想入伙,是你自己的主意,还是骆老先生的意思?”
“是我自己的主意。”骆蓄锐如实回答道:“不过,我爸让我负责处理那些中巴股票,所以,这个决定我能做。”
因为骆家的那些中华巴士股票,占据着大约百分之十的分量,进而非常重要,必须以最快的速度争取下来,所以高弦长话短说地当机立断道:“蓄锐,现在收购中华巴士可谓是争分夺秒,那就先按照你的想法来,要是骆老先生那边不满意了,我保证还可以把那些中巴股票,折算成现金,返给骆家。”
“总而言之,蓄锐,你这位兄弟的心意,我能感受到,我绝不会让你难做的。”
听高爵士把话说得如此敞亮,骆蓄锐心中狂喜,当即保证道:“高爵士尽管放心,我会全力帮助亚隆拿下中巴!”
第0589章 下巴掉了一地的成功策反
对于马家二公子马永祥把骆蓄锐拉入伙这件事,韦理乐见其成,因为高爵士答应自己的好处不会受到影响,高爵士给自己的收购资源没被挤占,便一下子多了大约百分之十的中华巴士股票,他这个收购中华巴士的总负责人没理由不欢迎。
骆蓄锐的姿态很低,他并没有把带来大约百分之十的中华巴士股票,当成足以分享成果的天大功劳,于是在会议上,态度积极地献策道:“我有一个计划,不妨尝试一下,如果取得成果,不但能够取得另一个大约百分之十的中巴股票,还可以让仍在抵抗的中巴董事会,直接少了大约百分之十的中巴股票支持,一举奠定持股比例上的优势。”
“还能有这种好事?”韦理听得眼前一亮,连忙请教道:“骆先生快说说,这个神奇的计划具体什么内容!”
骆蓄锐很享受韦理对自己的态度,放到以前,韦理这样的鬼佬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存在,现在嘛,大家共事了,这就是平台高低之分。
“中巴大股东,同时也是中巴另一个创办者的黄氏家族,要是能被我们策反,那现在的中巴董事会就很可能因此溃不成军了。”骆蓄锐眼里闪着锐利的光芒。
韦理听得眉头一挑,“据我所知,颜成昆和黄耀南这两位中巴创办人,关系非同一般地紧密,颜成昆的夫人是黄耀南的妹妹,而且三人至今健在,这种联姻同盟能被外人攻破?”
“放到几十年前,黄家和颜家的关系自然是牢不可破,可如果他们自己心生嫌隙了,那就另当别论了。”骆蓄锐微微一笑,“之前我对中巴做过详细的研究,确信黄家是一个值得下功夫的突破口。”
韦理是精通资本运作的“公司医生”不假,但黄家和颜家的关系就属于华人圈子大家族内部的秘闻了,他还真摸不着头脑,于是便望向马永祥。
“近些年,颜家越来越强势,黄家和颜家之间的关系因此出现不睦,我也有所耳闻。”马永祥轻咳一声道:“这个情报似乎还可以从侧面发现一些佐证,中巴找来的这个白武士,是颜家和叶家出股成立的公司,并没有黄家的身影,这也就意味着,等中巴防守成功后,继续由颜家控制的中巴,所发展物业的收益,将由颜家和叶家分享,黄家彻底沦为边缘角色。”
“这里面的关系还真错综复杂。”韦理笑了,“不管怎么样,尝试一下没有错,那我就拜托骆先生和马先生出马了。”
骆蓄锐跃跃欲试道:“我出的点子也不知道是否靠谱,理当我去试探。”
马永祥也欣然答应,“韦理先生总揽全局,坐镇中央,跑腿的事情,自然交给我们来办。”
……
韦理现在还真抽不出身去做如此隐秘之事,因为他这个宣布强行收购中华巴士的“公司医生”,不亚于一个靶子,时时刻刻地被包括媒体在内的各方紧盯着呢。
要知道,中华巴士收购战是一场综合各方面的较量,除了动用真金白银之外,也少不了为了争取舆论支持的口水仗。
本来,韦理通过中华巴士革新方案被颜家拒绝这件事,占据了舆论的先发优势,进而有借口正气凛然地开战,但现在这一局被颜家扳回去了。
中华巴士工会在薪资涨幅谈判中取得了满意的成果,进而中华巴士的员工们,纷纷通过工会发声,支持现中华巴士董事会,什么“做生不如做熟”啊,什么“亚隆收购中巴只是为了地皮,一旦得逞,巴士业务必然遭到冷遇,到时候大家都要失业”云云。
这个场面就耐人寻味了,亚隆收购中华巴士,不到遭到了中华巴士“老板”的反对,连中华巴士员工都不愿意了。
不得不说,颜家经营巴士行业几十年,底蕴不容忽视,甚至颜成昆还争取到了摩托车业职工总会香江巴士分会的声援,其表态支持现中华巴士董事会,并对中华巴士公司目前的遭遇表示同情。
总而言之吧,现在亚隆公司的公众印象反差很大,拥戴者认为亚隆公司是个将会帮助中华巴士革新服务质量的正义之士,不屑者则认为亚隆公司是个打劫别人家产的强盗。
韦理这个玩资本的“公司医生”,当然不会真在乎口水仗里那些不利于亚隆公司的内容,可他也担心失去舆论上的支持力度。
事实上,相比于颜家在“动之以情”方面所取得的有声有色效果,颜家在“诱之以利”方面的举措,就不怎么被买账了,股市最现实不过了,现在才想起来增加派息,早干什么去了,指望这点微不足道的回报,还不如做个一锤子的大买卖,直接把那些中巴股票卖个好价钱呢。
韦理除了不得不关心一下舆论走势之外,也在警惕资本运作本身,因为中华巴士收购战当中,亚隆这边的财务顾问是高益和获多利,中华巴士那边的财务顾问是宝源,颜家和叶家打造的中华巴士“白武士”现身后,怡富也做为财务顾问加入进来。而这四个财务顾问都是香江业界翘楚,专业经验丰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给自己的客户设计出一记杀招来。
……
骆蓄锐和马永祥的做事效率高得超出了韦理的预料,很快,两人便联袂给他带回来一个成果,黄家同意把手上大约百分之十的中华巴士股票全部卖给亚隆。
“真被你们谈成了?”韦理下意识地揉了揉下巴。
不怪韦理有这样的反应,当这个消息披露后,外界也是下巴掉了一地。
怎么可能呢,黄家和颜家那可是大舅子和妹夫的关系啊,怎么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背叛了本该牢不可破的联姻同盟呢?豪门之间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了?
后知后觉的颜家,收到消息后,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脸色剧变的颜成昆,气得直哆嗦,好久才从嘴里挤出话来,“无情无义之辈!”
第0590章 香江四大投行会中巴
黄家被亚隆公司策反,退出一致行动联盟,对于顽强抵抗的中华巴士董事会来讲,无异于一场灾难性的打击。
说白了,中华巴士收购战所争夺的持股比例,就像一个天平,而黄家不是天平下面的砝码,它属于天平上的砝码,从一边挪到了另一边,一减一加,对打破平衡的作用实在太明显了。
估计黄家就憋着这股恶气了,让你平时不拿我当回事,现在知道什么叫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了吧。
跌宕起伏的中华巴士收购战,紧锣密鼓地进行到现在,形势渐趋明朗,亚隆公司的持股比例肯定已经提升到百分之四十以上了,而处于防守地位的中华巴士董事会则阵线坍塌,持股比例有没有百分之三十都不好说。
在财经媒体和观察人士陷入癫狂、嘶声力竭的分析声中,那些处于观望状态的中华巴士股票持有者开始焦虑了,因为按照香江收购及合并委员会所同意韦理提出的“局部收购”方案,亚隆公司最多收购中华巴士百分之七十五的股票,一旦颜家这个“大户”认输出局,要求亚隆公司按照最高市价,买下自己手上的中华巴士股票,那他们这些一直“等等看”的散户,就很可能失去了“狠狠”赚一笔,甚至仅仅“普通”赚一笔的机会了。
事实上,在生意场上打拼了一辈子的颜成昆,确实开始做“撤退”的最坏打算了,而不是披头散发地亲自去纠缠颜家和黄家之间的豪门恩怨。事已至此,多说无益,那不是他做为一家之主的风范。
因此,颜成昆召集中华巴士的财务顾问怡富,开始商讨相关事宜。
中华巴士的财务顾问原来是宝源,后来颜家找来叶家充当“白武士”,双方组成一家新公司,去和亚隆公司竞争收购中华巴士的股票,便“做熟不熟生”地请了已经掌握中华巴士情况的宝源担任财务顾问,从而在场面上来讲,宝源无法忠实代表中华巴士的利益了,于是中华巴士将财务顾问从宝源换成了怡富。
做为英国抢来的一块殖民地,香江在很多方面都沿袭着英国的那一套做法,就拿经营公司上市、包销股票债券、收购兼并、基金管理、外汇买卖、信托之类业务的公司来讲,便按照英国的标准,被称为商人银行,也就是大致相当于米国那边更为大众知晓的投资银行说法。
今日香江的商人银行圈子,也就是投资银行圈子,是从一九七零年代初,搭乘香江股市大牛市、黄金管制取消、外汇管制取消等等前所未有机遇,发展起来的。
做为新生事物,香江的投资银行们刚开始冒头的时候,甚至都不用通过港府的财政司、金融事务科等等监管机构的审核同意,便可以按照普通公司的流程,注册成立,开展业务,宽松得简直可以用放任自流来形容。
直到一九七六年的时候,港府发现,太乱了,再这么搞下去,就要玩坏了,大家吃不了兜着走,才开始一步步地严厉监管起来。
在这个满打满算不到十年的大发展时代里,怡富和宝源、获多利,当然还有高弦潜心打造的高益,属于香江投资银行圈子里的“元老”。
怡富单从名字上便不难猜到,其有着香江英资洋行老大怡和的背景,由怡和与英国商人银行富林明联合成立。
顺便提一句,富林明还是英国伦敦五大金商之一,与怡和这个香江商界大佬联手之下,怡富的雄厚实力可想而知。
宝源的背景也不简单,合伙人是英国商人银行施罗德和香江这边的渣打银行,以及中华电力控制者嘉道理家族。
获多利归属惠丰银行旗下,别看惠丰银行是香江银行业霸主,说一不二,但在投资银行圈子,和其他竞争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比如它的理财业务,当初就是通过收购了高弦的理财产品,来壮大实力。
至于高益的情况,就无需赘述了,在高爵士的英明领导下,其业务已经不仅局限于香江,而是遍布世界各地,近的地方星加坡、一本东京,远的地方英国伦敦、米国纽约、加拿大多伦多,都有高益的分支机构。
香江做为一个自由港,对商业的吸引力毋庸置疑,公司多,银行多,投资银行同样多,但在香江投资银行圈子,现阶段还是以高益、怡富、获多利、宝源为尊,形成“四大”的格局。
其中又以高爵士的高益实力深不可测,单单说为高兴集团服务的战绩,从收购牛奶公司,到收购香江置地,无一败绩,让怡富这个怡和的御林军吃足了苦头,坐实了“千年老二”的位置。
其实,中华巴士现在请怡富担任财务顾问,也是没得选了。
从中华巴士收购战一开始,高益和获多利便站在了亚隆公司那一边;宝源从原本服务于中华巴士,改为服务于中华巴士保卫战的“白武士”,那香江四大投资银行里就只剩下怡富可用了。
直到此时才加入中华巴士收购战的怡富,一登台便面临着收拾残局的场景,心中做何感想不得而知,反正在颜成昆面前表现得非常专业,甚至还看起来干劲十足,战斗**旺盛。
怡富给颜成昆的咨询意见是,在当前的不利情况下,颜家考虑从中华巴士撤退,倒也不失为一个利益最大化的聪明之举,但具体利益最大化到什么程度,就考验操作技巧了。
颜成昆疑惑不解,亚隆强行收购中巴的报价最初为每股三十七元;紧接着宝源核算中巴资产,得出每股资产净值四十二点五一元的结论,叶家充当“白武士”便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的;目前,求胜心切的亚隆被逼得报出了每股四十七元的新高价,如果颜家手上的中巴股票,都按照这个价格卖出去,还真能大赚一笔,进而可以接受丢掉中巴的结果。难道这里面还能有门道?
怡富这边看起来早有准备,亮出来了一份资料,让颜成昆的心思一下子又活了起来。
第0591章 查出财务丑闻,惊动廉政公署
第0592章 欺人太甚还是咎由自取,重要吗?
戏码往往是幕后的那部分更足!
怡富突然被雇主颜成昆叫停财务顾问工作,十分憋屈,我们和高益的争斗,才进入状态哇。
可怡富又不能打无名义之战,看颜成昆的意思,怡富倒贴钱给颜成昆,这位雇主也不想继续下去了,怡富只好无奈作罢,聊以安慰的是,这把火总算烧起来了。
事实上,只想迅速摆脱漩涡的颜成昆,和暗中计算着高爵士所给十五天任务期限的韦理,都有内在需求,双方坐到一起,开诚布公地做个了断。
当然了,谈判桌上的气势,自然没有平衡可言。
韦理居高临下,咄咄逼人。
他心里正窝着火呢,中华巴士收购战,我进攻,你防守,各凭手段,决出胜负,你有的没的把口水吐到高爵士身上,算是怎么一回事!知道让我很没面子吗?你可别说自己无辜,这不需要证据,巧合不会在这个时候发生,有利益冲突这一个驱动力就错不了。
颜成昆则心情复杂,哪想到怡富一顿操作猛如虎,频出高招,换来的是,自己儿子眼看着就要去蹲大牢了,或许,当宝源做出中巴净资产评估每股四十二点五一元的时候,颜家就应该审时度势地激流勇退了。
见韦理和颜成昆目光交锋,谁也不肯弱了自家气势地先开口,马永祥轻咳一声,打破僵局道:“颜爵士,我们能坐到一起,打开天窗说亮话,可不容易,不如您先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也好让我们斟酌。”
见有台阶下了,颜成昆便点了点头,“那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我可以交出中巴的控制权,把颜家手里的中巴股票都卖给亚隆,但新的中巴董事会,就不要再翻陈年旧账,尤其不能追究颜杰强在任期内的过失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