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资本狂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杰奏

    眼见着香江股市沸腾起来,媒体越发推波助澜,不少财经观察家和分析人士在专栏上各抒己见,高谈阔论,虽然形形色色,但大方向趋向一致,即中华巴士收购战可能象征着香江大牛市的正式到来,这个情况就像上一个大牛市中的标志**件——牛奶公司收购战。

    轮回无处不在,香江股市十年一周期,一九七零年代初的香江大牛市里,还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高弦,所导演的牛奶公司收购战,被人们津津乐道,那如今的高爵士,在当前即将到来的新一轮香江大牛市里,又将扮演什么角色呢?




第0587章 韦理卖力三板斧,带出收购新概念
    高弦并没有去特意感受香江这等层次的资本狂欢气氛,而是在韦理对中华巴士宣战之前,便已经到了内地访问,进行每年至少一次的商务考察了。

    高氏财团的事情多得很,虽然高弦在高兴集团的运作上,给予了管理委员会相当多的发挥空间,但他这位大老板,该高屋建瓴地露面的时候,也不能偷懒。

    到目前为止,高氏财团和改革开放伊始的内地,所达成的合作成果还算令人满意。

    比如,高弦乘坐的飞往首都的航班,所提供的与国际接轨的配餐,便是由高兴集团旗下美心食品提供。

    再如,高弦到了首都后,将会视察的长城宾馆建设工作,不论是硬件方面的工程进度,还是软件方面的员工培训,都推进得可圈可点。

    诸如此类的各种事务,还是需要一个完全值得信任的人盯着,而这个职责目前由梁馨担任。

    今年春节,梁馨便呆在了首都过年,还把儿子小平安接了过来。

    见到梁馨母子后,高弦首先问了一下这里的条件怎么样,总归不能让自己的女人受苦不是。

    梁馨嫣然笑道:“我本来就有在内地常驻的打算,所以住处布置得和家差不多,没什么不习惯的。”

    “那我就能稍微放点心了。”高弦点了点头,这才放开梁馨的手,目光转向有些坐不住、不时地望一眼滑冰鞋的小平安,皱着眉头训斥道:“香江那边早就开学了,你怎么还不回去上课?”

    小平安避开父亲的目光,心虚地回答道:“这里好玩儿,我想再多呆几天。”

    听着小平安纯熟的带着儿化音的京片子,高弦不由得目瞪口呆,小孩子的适应能力也太强了吧,也就是一个寒假的时间,“港腔”居然能学会“京腔”!

    梁馨连忙解释道:“寒假平安在这里交了几位好朋友,一时之间舍不得走,我就同意他多呆几天,放心,功课方面我管着呢,不会懈怠。”

    高弦对自己这个在正室夫人易慧蓉那里登记认可过的庶长子,还是非常喜爱的。

    十岁不到的小平安,营养跟得上,加上喜欢体育运动,个头和初中生差不多;尤其还继承了曾经是大明星的母亲的颜值基因,那双丹凤眼,让小小年纪的他,便显得英气勃勃,格外有人缘。

    因此,梁馨打圆场后,高弦也就没有再追究下去,只是警告道:“现在气温的变化趋势是回升,河面上的冰层已经不结实了,不许再去那里瞎折腾了。”

    小平安嘟囔道:“我们早就换地方玩儿了。”

    “还顶嘴?”梁馨一瞪眼睛,“赶紧把滑冰鞋收起来,再把衣服搞得那么邋遢,就不是光我说你了。”

    “知道了……”小平安垂头丧气地拎起滑冰鞋,放进了自己房间的储物箱里。

    这种数落的琐碎场面看起来似乎不和睦,但恰恰正是家庭生活该有的一部分。梁馨嘴角挂着幸福的浅笑,服侍着旅途劳顿的高弦洗漱、换衣服、就餐,同时不忘了说一些内地的事情。

    虽然有部下们的专门汇报,但梁馨的观察角度对高弦还是相当有意义的,进而他听得很认真。

    高氏财团在燕京之类的内地中心城市投资酒店、餐饮等旅游相关服务行业,在蛇口工业区这样的经济特区雏形开设工厂,乃至大到参与港口建设,客观而言,香江其他财团只要有心有情怀,也可以做到,所以并不能完全满足高弦的胃口,他更希望高益能够参与到内地未来发行债券等等的金融业务当中去,而且这个领域对所有参与者而言,同样都是一个起跑线。

    当然了,越是接近核心的东西,就越是需要建立起深厚的信任。

    这次来内地,高弦除了处理常规范围内的事务之外,还想探讨一下新颖的东西,那就是商业卫星发射合作的可行性。

    最近几年,高弦一直在谋划成立一家总部设在香江,同时在香江证券市场和米国证券市场公开挂牌上市的商业卫星通信公司,需要打点的事情很多。

    单从公司经营这个角度来讲,业务开展起来所需要的卫星数量,至少得三颗吧。

    卫星的设计和制造交给了休斯飞机公司,但卫星发射就没必要全都安排到米国那边了,因为这里面确实存在选择空间。而且要知道,商业卫星发射这块高大上的蛋糕,能够运作出不少附带收益。

    另外,高弦还想谈个特殊的东西,那就是军工投资,这个想法还是因为去年他到德黑兰帮加拿大捞人产生的。

    面对邻国伊拉克的磨刀霍霍,新生的伊朗少不了要度过一个困难的时期,按照“老剧本”里的轨迹,两伊战争可是打了八年,双方要是仅仅凭借自己的物资供应能力,估计连子弹都早早地打光了。

    内地这边,因为国情需要,正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某些军工方面不得不忍痛割爱,高弦估计自己的财力可以正好投其所需。

    当然了,如果这项非同一般的合作真能谈下来,那高弦也没必要抛头露面,安排个秘密代理人负责利益相关工作就好了。

    带着一环扣一环的目标,高弦的这趟内地之行,忙碌程度可想而知。

    不过呢,香江那边的情况,尤其是关于中华巴士收购战的进展,还是要送到高弦案头的。

    比如,亚隆公司强行收购中华巴士,搅动得香江股市进入沸腾状态,大牛市来了的论断声不绝于耳。

    在高弦看来,香江股市的这一波大牛行情,恐怕真要正式开始了!

    至于中华巴士收购战是否会成为这波大牛市的标志**件,忙碌的高弦倒是没时间去琢磨。况且,如果亚隆公司强行收购中华巴士失败,那这种“名垂青史”,对于他而言,也不具备什么意义。

    中华巴士收购战的进展脱离不了强行收购的戏路,目前防守一方和进攻一方正打着老掉牙的口水仗。

    颜家控制的中华巴士董事局,搞出来一个新的核算结果——中华巴士股票每股净值四十二点五一元,亚隆公司给出的收购价才每股三十七元,怎么可能贱卖呢。

    亚隆公司这边自然不认可,你们以为自己真能狮子大开口啊,我们早就精确核算了中华巴士的资产,并且充分考虑了中华巴士物业的现状和前景,给出的每股三十七元的价格,已经是有所偏高了。

    这些消息,高弦只是一扫而过,倒是韦理的一个新动作,引起了他的兴趣。

    想要把事情办得漂亮的韦理,本着尽可能少花钱多办事的精神,正试图降低中华巴士收购战出现全面收购的可能性,于是他向香江收购及合并委员会提出了一个至少在香江范围内,称得上开创性的建议——“局部收购”。

    这里面的意思倒也不难理解。

    上市公司往往又被称为公众公司,那是因为其会按照规则,拿出一部分股票,投放到股票市场上,给广大投资者们自由买***如,目前香江证券业所遵行的这种比例为百分之二十五。

    在资本运作当中,一家公众上市公司被完全收购,以至于退市,变成了私有公司,不算什么稀奇现象,但具体落到中华巴士这里,又有一些特殊之处。

    要知道,港府对香江巴士行业的监管,是不断趋严的,进而中华巴士被套上了不少框框,包括,中华巴士属于公众服务行业,必须遵循利润管制协议;中华巴士持有港岛巴士专营权的前提是它必须维持公众上市公司的地位。

    韦理提出的“局部收购”概念,正是从中华巴士的这些特殊之处出发。

    你们说,亚隆这个巴士行业的门外汉,突然想要收购中华巴士,纯属居心不良,只是觊觎中华巴士在港岛的地皮储备潜力而已,根本无心经营巴士行业。

    现在我就告诉你们,这个说法大错特错,亚隆即使成功收购中华巴士,也会让中华巴士忠实地服务于公众出行的需求。

    不过,中华巴士要维持港岛的巴士专营权,必须保证公众上市公司地位,不能被私有化。

    所以,如果中华巴士控制者颜家动用最后一项武器,要求亚隆公司全面收购中华巴士,吃不下就滚蛋的时候,亚隆公司只需要收购中华巴士百分之七十五的股份。

    说白了,按照目前中华巴士那个已经被哄抬到十六亿以上的市值,韦理的“局部收购”方案,如果能被香江收购及合并委员会采纳的话,那亚隆公司至少能节省下来四亿现金。

    不得不说,韦理这个鬼佬代理人为高爵士做事真卖力,先是以中华巴士第二大股东的身份,递给中华巴士第一大股东颜家一个没动力接受的中华巴士革新方案;遭到拒绝后,帮助亚隆公司博得舆论同情分,进而以此为借口,迅速开战,抛出强行收购中华巴士的方案;现在又提出这个“局部收购”的方案,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如果说,前两板斧,其他人也可以按部就班地做到,那第三板斧——局部收购,就尽显韦理这个“公司医生”的才情,其他人未必比得上了。

    ……

    和高弦的拍案叫绝稍有不同,香江收购及合并委员会接到韦理的“局部收购”建议后,先是懵逼了一小会儿,开先河嘛,之前没有这种情况哇。

    很快,香江收购及合并委员会主席麦思亦明确表态,虽然亚隆的收购方案会导致中华巴士控制权转移,同时超越了百分之三十五的控制权分划定义点,但根据香江专营权法例,像中华巴士这样的上市公共事业机构,必须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由公众人士持有,以避免中华巴士成为私营机构,故此,收购及合并委员会批准亚隆的“局部收购”建议。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正在奋起反抗亚隆公司强行收购的中华巴士董事会,顿时士气大跌!

    与此同时,韦理威名大振,“公司医生”的称号果然名不虚传,出手稳准狠,一斧子劈掉了中华巴士百分之二十五的“护甲值”,让形势对亚隆公司有利起来。

    中华巴士董事会同仇敌忾的士气虽然因此受挫,但颜家这个中华巴士的控制者却不气馁,这就像三国时期曹操号称百万雄师征东吴,孙权手下可以有投降的心思,但孙权这位主君则要抵抗到底。

    此时,颜成昆正在和一位多年老友秘密商谈,想给陷入收购危机的中华巴士,打造一个从天而降的“白武士”。



第0588章 白武士出现,新小弟入伙
    现阶段香江股市行情的表现被越来越多的人判断为大牛市来了,其依据之一就是参考堪称仍然历历在目的一九七零年代初香江股市大牛市。毕竟,当时的空前盛况距今还不满十年。

    不得不承认,历史确实具备借鉴意义。

    就拿目前的中华巴士收购战来说吧,便和那个时期的牛奶公司收购战十分类似,被资本狩猎的原因就是廉价的地皮储备,进而牛奶公司的控制者周希年试图做出开发牛奶公司地皮的姿态来对抗强行收购,而中华巴士的控制者颜成昆也用了这个思路。

    具体来讲,颜成昆找来了好几十年交情的老朋友——新昌地产的创办者叶庚年,来充当“白武士”。

    论名气,新昌地产肯定没有高兴实业、大江实业、新鸿基地产、佳宁集团响亮了,但低调不意味着没有实力,就像正闹得沸沸扬扬的张家争产风波,要不是被媒体高度曝光,老百姓上哪知道人家是香江四大英资洋行之一——会德丰的大股东。

    叶庚年还是颇有来历的,他的父亲叶雨庵协助族兄叶澄衷经商,而叶澄衷是清朝末年的大商人,被称为“五金大王”,算得上中国近代五金行业的先驱,并对教育事业贡献良多。

    叶家在宁波兴办的中兴学堂以教学质量优良而闻名,叶庚年小时候就是在那里上的学,而如今鼎鼎大名的世界船王包裕刚、电影大亨邵谊夫,小时候也是在那里上的学,算起来他们属于校友。

    一九二零年代叶庚年被父亲叶雨庵送到香江接受西式教育,进而在香江扎下根来,创办了新昌,发展了起来。

    颜成昆和叶庚年商量的内容是,双方成立一家新公司,去针对亚隆公司进行反局部收购;等中华巴士度过这个危机后,叶家自然而然地分享中华巴士地皮开发的利益。

    大家是多年好友,信任基础深厚,再加上实实在在的利益回报,对于这种雪中送炭,叶庚年欣然同意,“年纪不饶人,现在我把生意都交给犬子谋遵打理了,所以这些具体的事情要交给他去办。”

    “正好,中巴那边的具体事务由杰强负责,谋遵加入中巴董事会,正好让他们年轻人尽情发挥才能。”颜成昆难得地朗声大笑起来。

    事实上,颜成昆心情大好可不光是因为叶庚年慨然答应帮忙,而是叶家和颜家符合他反复斟酌的“门当户对”原则。

    反强行收购的“白武士”,肯定要有实力,可太强了,就容易引狼入室。毕竟,商场上,交情不见得能经受住利益考验,而叶家的实力正好在颜成昆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两位家主秘密敲定协议后,第二代迅速付诸具体行动,新昌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叶谋遵宣布,做为颜家多年至交,叶家出面充当“白武士”,以每股四十二点五一元的价格,收购一千零四十万股的中华巴士股票。

    就这样,原本暮气沉沉的中华巴士,先是被觉察到风吹草动的股市,从股价萎靡不振哄抬到将近二十五元;然后被强行收购方亚隆公司一举抬到三十七元,现在又被反局部收购“白武士”抬到了四十二点五一元,绝对称得上高朝迭起了。

    相应地,众多持有中华巴士股票的散户们,从“股票休眠”的聊胜于无,到“天降财神”的喜笑颜开,再到现在“贪心不足”的患得患失,也不急于去登记把股票卖给谁了,再等等看,说不定还有更高的新价格出现呢。

    ……

    做为一个持有中华巴士股票的“大户”,具体负责家族理财的骆蓄锐,在赞叹中华巴士收购战跌宕起伏的同时,也不免惋惜,本来,自己有机会参与如此精彩的资本游戏啊。

    这时候,马家二公子马永祥登门拜访,让骆蓄锐不由得心中一动。

    马家的香基证券是目前香江最大的股票基础买卖交易行,而香基财务马上就要升格为香基银行了,马家家主马敬熙可谓是风头正劲,连带着马永祥这位马家二公子的分量也水涨船高。

    不过,骆蓄锐心中一动的原因并不在此,而是马永祥在亚隆公司的职位——执行董事兼总裁,如此重要的角色,至少代表马家支持亚隆公司。

    骆蓄锐对鹰石集团收购中华巴士计划可谓呕心沥血,如今虽然计划取消了,但他还是心有执念,不能放下啊!

    “兄弟,你可是稀客啊,这几天指点江山的风采简直无人能比。”骆蓄锐一边热情地招待着马永祥,一边暗自猜测马永祥的来意。

    “无事不登三宝殿,二哥你也知道,我在争分夺秒,所以就开门见山了。”马永祥笑了笑,“骆家手上有不少中巴股票吧?”

    “兄弟你还真是消息灵通啊。”骆蓄锐也笑了,“大约有三百多万股吧。”

    “那就好办了。”马永祥一拍大腿,“那些中巴股票都卖给亚隆如何?我这次来很有诚意,四十七元每股!”
1...183184185186187...3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