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血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李道贞吃惊的望着陈应,在她的理解中,陈应子嗣不旺,侯莫陈氏更是人丁单薄,任何一个子孙,绝对不会流落在外,更何况这个孩子,她不仅不想给陈应,而且还让他跟着自己姓李。

    李道贞吃惊的问道:“你不反对”

    “反对什么”

    “反对,孩子跟我姓”

    “姓什么有什么关系反正无论如何,他都是我的儿子!”陈应打着哈欠道:“睡吧,天也不早了。”

    躺在李道贞身边,陈应其实大脑反而非常活跃,明天开始,河北籍的青壮,即将陆续抵达,部队需要分发装备,也需要进行磨合训练,需要做的事情还非常多。

    好在陈应现在不再是一个人了,他有的是班底。以射生军为例,这支拥有三个折冲府不足五千人的部队,其实就是陈应的教导总队,也是陈应的基层军官部总队,在射生军的每一名士兵,差不多都有做伙长或队正的实力。有这支射生军在手,陈应随时可以将射生军扩充到五万或十万人马,而且还可以深入贯彻他的训练理念。

    一张床上的三个人,除了小李嗣业呼呼酣睡以外,其实李道贞也同样没有睡着,陈应当初提出要十万石军粮,她没有含糊,毫不保留的给。

    陈应问她要三万套甲胄和武器装备,李道贞也没有迟疑,同样给。

    因为她要保住自己的儿子,只要能让李嗣业留在她的身边,她愿意付出一切,包括她的生命。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父爱如山,高大而坚定。

    母爱如水,润物细无声。

    李道贞失眠了,她辗转反侧,反而心中如一团烈火,熊熊燃烧。

    陈应失眠了,他失眠的则是恐惧。

    没错,皇权是陈应头顶的一座大山。现在的李渊,将来无论是李建成也好,李世民也罢,作为帝王,他们都有冷酷无情的一面,皇帝不会念旧,只要威胁到了皇帝的地位,那么他们一样会除之而后快。

    一直以来,陈应不敢把火药拿出来,就是怕这种不受控制的力量展现出现,会让皇帝忌惮,原本他已经算是功高盖主,再加上火药,那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陈应愿意在原来的道路上,远走远远,而不是跳跃式发展。

    不知道什么时候,原本沉默着的李道贞突然道:“别装了,我知道你没有睡着,咱们说说话吧!”

    “嗯!”陈应转过身子,面对李道贞,尽管黑夜中,可是因为有李嗣业这个小人儿在,所以李道贞的房间里,通常都是彻底不熄灯。陈应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李道贞的身体在颤抖。

    “你在怕什么”

    “我没……我怕你夺我的儿子!”

    “儿子也是我的好吧!”陈应叹了口气道:“咱们的儿子,我说了,不会让他离开母亲,一个没有母爱的孩子,人生都是不完整的!”

    李道贞压根就不相信陈应会如此大度,她带着哭腔道:“铁矿我不要了,盐矿我也不要了,你都可以拿走,灵州的所有地,还有罐头作坊,都还给你,不要带走我儿子……”

    陈应真不知道怎么劝说李道贞,明明自己在讲了真话,偏偏李道贞根本就不相信。

    这,还是当初那个野蛮霸道杀气冲天的那个李道贞吗

    一点都不像了。

    陈应道:“我发誓行吧,在他成年之前,绝对不会让他离开你!否则就让我万箭穿心,不得好……”

    “死”字没有说出来,李道贞伸手捂住了陈应的嘴。

    陈应拿开李道贞的手道:“你不相信我”

    李道贞摇摇头道:“不,我相信你!”

    “还在骗人,你分明就是不相信!”陈应鼻子里嗅着李道贞身上的女乃香,虽然李道贞没有哺乳李嗣业,不过由于经常抱着李嗣业,所以李道贞身上带着淡淡的女乃香。陈应不自觉的凑到李道贞身前。

    李道贞警惕起来:“你要做什么”

    &nbs




第五十六章久违的幸福(一更)
    第五十六章久违的幸福(一更)

    好不容易,总算轮到他了。负责打饭的伙头军问:“要米饭还是要炊饼,还是汤饼”

    刺头兵道:“汤饼,俺饭量大,多给俺两个。”

    伙头军摇摇头道:“给你多少都没有问题,记得吃完,军纪官会去检查,一旦吃不完,军棍伺候!”

    刺头生怕吃亏,一下子拿了四个热气腾腾的炊饼,放进饭盒内。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这个不起眼的饭盒,居然有四层,一层放炊饼,两层放菜,还有一层放着菜汤。

    饭菜当然是非常丰盛,一个是咸鸭蛋,一个是萝卜炖羊肉,还有一个是蛋花汤。

    由于陈应创造了羽绒御寒的衣物和被褥,这让大唐的养鸭产业快速膨胀了起来,在武德二年的时候,陈应想在长安城准备一万套羽绒服都非常困难,可是仅仅灵州,光大规模养殖鸭子的作坊,就多达数百个。灵州养殖鸭子的成本,非常低。

    这里有苜蓿草,把苜蓿草剁碎,拌上麦麸皮,鸭子吃是香甜,长势非常好。在长安被吵成上数十上百贯的羽绒被,在灵州其实价格只值十张羊皮,不足长安市价的十分之一。

    只是羽绒被虽然质量轻,可是体积大,运输不便,在加上李道贞恶意囤积,所以灵州的羽绒市场,并没有影响长安。

    随着养鸭的产业兴旺,百姓的饭菜也丰盛了起来,虽然不见得顿顿吃肉,至少鸭蛋不缺,灵州盛产食盐,用卤盐腌制的咸盐蛋不仅味道不仅,卖相也极佳,特别是蛋黄,香酥可口,一口下去,半口油。

    这些河北籍的士兵们,看到这一顿饭食,感动得哭了。很多人长这么大,还没有吃过如此丰盛的饭。这个饭菜放在外面,地主老财们也不可能天天吃,更别提他们这些大头兵了。

    炊饼的份量很足,一个足足有八两重,是上好的面粉做的,没有一点杂质,嚼劲十足,胃口再好的大肚汉吃了两个再喝一碗汤也很饱了。米饭是这个时代上等主食,不仅口感好,而且抗额。

    灵州地处河套平原,土地肥沃,不仅可以种植麦子,特别是沃野县,有差不多三分之一是湿地,种植麦子一到雨季,肯定会被水淹,种植的水稻,虽然一年只能一季,却可以收获三石左右。

    河北洺州同样也是湿地,这里的百姓有的是以面食为主,有的以米饭为主食,所以为了顾及这些士兵的饮食习惯,陈应让人准备了三分之一的炊饼、三分之一的汤饼,还有三分之一的米饭。

    不管是选炊饼还是选大米,或者汤饼大家都是狼吞虎咽,绝不浪费半点食物,菜吃完了还要用手里剩下的那小半个炊饼把盘子擦一遍,把菜汁擦干净然后吃下去。有军官板着脸来回巡逻,眼睛专盯着大家的饭盒菜盘,显然是想把挑食的、浪费食物的家伙逮住。

    刺头兵认为这是多此一举,现在什么世道啊,连吃顿饱饭都难过登天了,再说这么好的饭菜,连小地主也只能偶尔吃一顿,谁敢浪费啊哪个敢浪费的都不用军官动手了,三万多人一句能用口水将他淹死!

    这顿饭刺头兵吃得很香,把饭菜消灭了个一干二净,一点饭渣菜汁都没有剩下来。吃完饭,把饭盒洗干净,大家拿自己的饭盒回到宿舍,接下来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了。

    放好饭盒之后,这些河北籍的士兵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刺头兵刚刚走出营房,突然有人喊道:“郭六子,郭六子……”

    刺头兵扭头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娃娃脸冲他兴奋的挥舞着胳膊。

    “赵狗子……赵狗子。”

    远在两千多里的灵州遇到同乡,郭孝恪也非常激动,郭孝恪因排行第,又名郭六子,郭孝恪在年轻的时候,不务正业,不喜种地,被父兄和乡亲称为无赖,后来他带着百余人投奔李密,李密大喜,让他和徐世勣一同驻守黎阳(今河南浚县。

    后来,他随改名李世绩的徐世勣被窦建德生擒,作为校尉的郭孝恪没像李世绩一样,对李唐进行忠贞不二,他而是随既投降了窦建德。可是阴差阳错,居然成了陈应的部曲。

    事实上,陈应也不知道他这一网居然还把唐朝贞观名将郭孝恪给网罗到手中了。而且郭孝恪只是陈应麾下的一个普通大头兵。

    事实上,郭孝恪在历史上,不仅大破吐蕃,还是唐朝第二任安西都督。

    赵狗子兴奋的道:“郭六子,这一趟来得值了,就凭陈大将军给俺吃的这一顿饭,俺把这条贱命卖给他也值了,长这么大,俺是第一次吃饱!”

    郭孝恪也叹了口气,赵狗子的感触,他何尝不是如此

    乱世人命如草芥,乱世人命贱如蝼蚁。

    他郭孝恪因为在瓦岗的时候,地位低,勉强可以混个水饱,像今天这样,有羊肉,有咸鸭蛋,还有蛋花汤,炊饼敞开吃。

    不过,郭孝恪隐隐生出一股不安的感觉,恐怕陈大将军的饭,没有那么容易吃。

    事实上,确实是如此。仅仅休息两刻钟,各部陆续集结,全副武装二十里越野。

    二十里越野对于一般人来说,简直要命,可是对于习惯了逃跑的郭孝恪来说,这只是小菜一碟。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莫名其妙的命令下达。

    “什么可以向上官挑战”郭孝恪问道:“是不是打赢了伙长,我就是伙长打赢了了队正,我就是队正”

    伙长道:“这是自然,不过作为士兵,不过越级,既士可以向伙长挑战,伙长可以向队正挑战、队正可以向旅帅挑战,不得向校尉以上级别将领挑战!”

    郭孝恪径直走向所在伙长躬身道:“伙长,得罪了!”

    郭孝恪一下子成名了,他先向伙长、队正、旅帅、校尉、果毅副尉、折冲都尉六个挑战,一日之内,六战完胜。

    发生在军营里的东西,陈应并没有关注。

    早上他早



第五十七章安西大护府郭孝恪(二更)
    第五十七章安西大护府郭孝恪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非常短暂。就在李道贞浮想联翩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周青在屋外禀告道:“大将军,凉州急报!”

    陈应也在沉浸在父子天伦之乐之中,被周青这个么打岔,微微不悦,陈应眉头微微一皱,不悦道:“不是告诉你不要打扰我吗”

    周青期期艾艾的道:“主上,事情紧急!”

    周青推门而入。

    陈应狠狠的瞪了一眼周青,周青吓得一哆嗦。

    陈应道:“什么事等我儿子吃完饭再说!”

    周青脑袋一缩,只好退出屋外等着。

    李道贞道:“正事要紧,儿子我来喂!”

    陈应将鸡蛋羹的碗递给李道贞道:“如此也好!”

    可是陈应刚刚离开小李嗣业的视线,李嗣业就张起小嘴,哇哇大哭。

    陈应望着这一幕,简直就是目瞪口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血脉相连

    不过,陈应接过急报,站在李嗣业面前。

    李嗣业就不再苦恼,而是安静的吃着鸡蛋羹。

    陈应打开急报,一目十行。

    他的脸色渐渐变得有些阴冷。

    李道贞感觉到了异样,小心翼翼的问道:“出了什么事”

    陈应叹了口气道:“都在进化啊!”

    “什么都在进化”

    陈应此时心里满是酸楚,来到大唐三年多了,他似乎已经忘记了。他依靠着先知先觉,混得不说风声水起,至少也是凡人莫及。如今他已经是从二品的镇军大将军了,就连陈应自己也有些飘了。

    可是,陈应没有想到西突厥人居然学会了使用弩炮。

    弩炮不同于投石机,弩炮是希腊人狄俄尼索斯采用力学研究发明的,即利用两束张紧的马鬃、皮绳或动物肌腱产生的扭力作为动力,驱动弩臂带动弓弦抛射弹丸或箭矢。

    希腊人设计的弩炮带有坚固的支架,主梁置于支架之上,其前端两侧装有两具扭力弹簧组,每个弹簧组带动一只弩臂,弩臂末端连接弓弦,弓弦正中是容纳投射物的编制网袋。弩炮具有强大的威力,性能良好的弩炮能够将1塔仑特(古希腊重量单位,约合26千克)重的石弹抛出300码(1码=0.9144米)开外。

    虽然弩炮的威力比起像十三梢重型投石机来,威力还要差一点。可是不可否认,西突厥掌握着这种弩炮,对于凉州城来说,却是最大的威胁。

    原本没有攻城器械的西突厥,对于高大而坚固的凉州城是没有任何办法,可是随着战争的推移,西突厥军中出现了一群上千人左右的金发碧眼奴,这些金发碧眼奴,操控着弩炮,轰塔了凉州城的一座敌楼,造成数十人伤亡。

    数十人伤亡并不算太过严重,却对凉州守军的士气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陈应也清楚,战争一直是促进人类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源。因为希腊人要面对迦太基人的进攻,不得不发明了弩炮,后来罗马帝国将整个希腊纳入版图,这外弩炮成了罗马帝国扩展的助力。罗马人改良了这种弩炮,使其威力更大,罗马人的巨型弩炮可以将四百米外的敌人轰的溃不成军,他们发射的长矛可以将两个或三个排成密集队型的敌人一起钉在地上。

    除此之外,弩炮的精度也令人叹为观止,他们甚至能够反复命中同一地点,曾经有过弩炮发射的长矛将前面已经命中的长矛劈成两片的记载。

    陈应这下不能再淡定了。此时他在灵州,距离凉州城还有近千里之遥,一旦李道宗支撑不住,西突厥攻克凉州城,那么问题就严重了。

    时不我待,想到这里。陈应恋恋不舍的看着吃饱喝足的小李嗣业,望着李道贞道:“我要去野猪岭军营了,晚上我再回来!”

    李道贞看着凉州告急,心中也有些着急,问道:“大兄那里没有问题吧”

    “你要相信他,这点小场面,还难不住他!”陈应轻轻亲吻李道贞的额头,转而走向城外。

    在这个时候,那些河北籍的士兵苦日子终于到来了。

    陈应抵达野猪岭大营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午时分。将士们排着队吃饭,也有的吃完饭开始在水池前洗完。

    负责整训新军的段志感带着一阵随员,迎接陈应。

    “我等拜见陈大将军,陈大将军威武!”
1...186187188189190...3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