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大文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肉都督
z开口了。
是英语!
这是理所应当的结果,毕竟台下坐着的人没几个会华夏语,但是当他们听到出时,现场还是沸腾了起来。
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将会是z第一首英文诗的见证者。
或许许多年后,当他们两鬓斑白,垂垂老矣,靠在温暖的壁炉旁,还能跟孙辈们讲述着今天的这件事情。
“黄色的树林里,路分成两条。”
“可惜我不能同时涉足。”
“我在路口久久伫立。”
“向着其中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的深处。”
……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沾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因此走出了这迥异的旅途。”(e,为了方便各位阅读,我将这首诗翻译成了中文……)
张重不疾不徐地将这首《未选择的路》读了出来。
这是他非常喜欢的一首现代英文诗,也是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最著名的诗歌之一。
罗伯特是一位遵从传统韵律形式的新时代诗人,喜欢用旧形式表达新内容。
他的诗总是用一些浅显易懂的口语,平缓,宁静。
他的诗总是遵从传统的韵律形式,比如押韵的双行体、三行体、四行体、十四行体,他都写得相当出色。
在华夏诗中,有平仄韵脚,而英语诗里,韵律往往体现在四个主要音步——抑扬格、抑抑扬格、扬抑格、扬抑抑扬格,而抑扬格又是迄今为止最常见的诗行。罗伯特正偏爱抑扬格,因为抑扬格节奏鲜明、持续舒缓,有恬静之美。
正因为这首诗用词并不晦涩,所以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听懂了。
但是这首诗听着简单,却让人有一种像是在听音乐的感觉,节奏和律动感很强。
乍听起来是一首普通的叙事诗,但是细细一琢磨,却又能琢磨出很多更深层次的东西来。
当然,大部分人在听到一首诗的时候,首先给到他们的是第一感觉。
第一感觉很好。
这就是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觉。
不过现场也有人愁眉苦脸。
就在台下不远处,担任此次同声传译的华夏学系的副教授何塞感觉自己的脑细胞这会儿都用得差不多了。
z之前的演讲倒也还好,翻译起来虽然有些难度,但是只要把意思表达出来就行。
但是到了这首诗……
虽然也没用到什么晦涩的词汇,但是翻译难度却很大。
诗歌的精炼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想要把原作的韵味翻译出来,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想来想去,何塞干脆放弃了,他不愿意勉强去翻译这首诗,因为他觉得这样的行为会玷污了这首诗。
反正他只要给作协代表团翻译就行了,差这一首诗,回头让z亲自跟他们说,或者以后他们自己再看翻译好了。
就这样,所有作协代表团的人耳机里面同时响起何塞的声音:“实在不好意思,这首诗我没有办法给各位翻译了。”
作协都是内行,自然理解何塞的难处,听到不能翻译也都没说什么。
不过团里面的成员自己却交流起来,因为跟团过来的人中,有不少是精通英语的。
“林庠,给我们翻译翻译呗”
林庠身边的人戳了戳他胳膊,笑道。
团里面除了张重之外,就是林庠英语最好,不过知道的人不多,因为这家伙低调得很,也就是平时跟他走得比较近的几个人知道。
林庠没有推脱,开始给旁边的那人解释道,“我记得不多,只能大概给你说一下……”
除了何塞,帕克也是愁眉苦脸。
因为来看他直播的人有不少都是华夏人,这会儿正求着他给翻译呢。
第六三五章 扫榻以待
刚才张重演讲没有结束,众人忙着鼓掌,这会儿真的结束了,底下的人却是慢了半拍,迟迟没有鼓掌。
一直到张重微微点头,跟吕丁格示意换位置的时候,观众们才终于反应过来。
掌声热烈,且经久不息。
如果没有最后的那首诗,张重的这次演讲也很不错的。
但是人们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
因为他是z啊,是闻名世界,时时给人惊喜的z,人们对这次演讲的期望值已经被提到了很高的位置。
吕丁格站在话筒前面,心有所感道,“有时候我们很难告诉你们怎样选择才是对的,我们能告诉你们的只是,当选择来临的时候,不要惧怕,勇敢去做出选择。而当选择做出后,也请不要后悔。”
“谢谢各位的光临,今天的演讲到此结束。请大家不要着急,听从工作人员的引导有序离开。”
听到吕丁格说演讲结束,人们还是有些失望,他们很多人还想着z是不是能够顺便举办一场签名会。
许多书友甚至连书都带过来了。
帕克来得比较迟,在靠近大门的位置,所以离开的时候也是比别人先走一步。
他举着手机说道,“今天的演讲结束了,很遗憾,没有签名会。下一场,我们将会在洛杉矶见面。”
帕克看到弹幕,说道,“那首诗我能力有限就不翻译了啊,我想回头网上肯定会有大神给你们翻译,而且应该也会有一些赏析的评论出来,我到时候肯定也会找来看看的。至于我跟z是否认识,这个嘛,其实当时《沙丘》音频版权我主要是跟他的经纪人谈的,跟他只通过一次电话,没有见过面。”
被粉丝们撺掇,帕克也动了念头,不过他只是跟z打过一次电话,总感觉这样上去打招呼有些唐突。
在哥伦比亚大学门口,帕克想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厚着脸皮去试一试。
不过为了尊重z,他在去找z打招呼之前还是关闭了直播摄像。
……
张重结束演讲之后跟吕丁格没有立即离开,作协代表会坐在前面被人围住,一时半会也出不来,所以他就在台上跟吕丁格等一会儿。
两个人站在舞台边上,张重忽然笑道,“吕丁格校长,你有没有去过华夏”
吕丁格点了点头,“去过两次,不过都没有逗留太久,而且日程排得太慢,所以并没有机会好好领略华夏的风景。”
“不知道校长你愿不愿意去时中学院看看”张重笑盈盈地看向吕丁格。
他为什么之前那么佛系,这次答应演讲却怎么爽快
还不就是为了这一刻
如果能邀请到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去时中学院参观,那对时中学院无疑是一件百利无一害的事情。
吕丁格也笑盈盈地看着张重,他也终于明白张重为什么之前答应得那么爽快了,原来就是为了这个。
不过张重办事还是大气的,至少没有在演讲之前提这个事情。
如果是在之前提,吕丁格就算会答应,也会感觉有些不舒服,毕竟这会让他有一种被要挟的感觉,原本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也会变成**裸的等价交换。
吕丁格还没说话,张重又开口道,“吕丁格校长你也不用顾虑太多。”
“这本来就是好事一桩,我完全没有理由拒绝。说实话,你出任时中学院校长一职这事,我之前就有耳闻,我也想知道,这个时中学院到底是什么样。不过最近我没有时间,这件事情可能要推迟到十月份之后。”
张重笑道,“时间方面我没有任何问题,就按照校长你自己的时间表来。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一定会在时中学院扫榻以待。”
扫榻以待这个词,张重用的是直译:把床打扫干净等待你。
这样的翻译让人浮想联翩。
吕丁格挑了挑眉毛,“这样的表达方式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张重笑着解释道,“华夏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大官,平常不在家里接待宾客,却唯独为一个著名的学士在家里面设了一张床,等他离去的时候,再把床挂起来。所以在华夏,对客人表示热烈欢迎时,我们就会用‘扫榻以待’这样的词语。”
“骚他一袋”
张重被吕丁格的口音逗笑了,“你读得还不错。”
吕丁格笑道,“看来我今天学到了很多东西,除了一首并不陌生,而且绝大多数人都接触过这个成语的典故,不过可能有些老师说得不仔细,学生们忽略了。
《滕王阁序》中有一句“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中,讲的就是这个典故。
两人说说笑笑,不多会儿,底下的人已经走了七八成。
作协代表团也终于是从人群中“逃了”出来。
张重朝着杨凤霞他们挥了挥手,又朝后面指了指,示意他们在后面汇合。
杨凤霞他们先走了,张重在台上跟驴丁格又聊了一会儿,也准备走了,不过他刚没走几步,就有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
他看样子是想上台的,不过却被保安给拦住了。
刚才演讲散了的时候,就有好些人想要上台,也统统被保安给拦住了。
保安对年轻人说道,“先生,今天的活动已经结束了。”
帕克被保安拦住,脸色有些发红,不过还是厚着脸皮朝着张重招手,“z,是我,我是帕克,那个说了《沙丘》的油管u主。”
张重听到帕克的声音,转过头来。
帕克的自我介绍很清楚,张重也立马想起了对方是谁,他笑着对旁边的吕丁格说道,“是个朋友。”
吕丁格会意,就对保安挥了挥手。
第六三六章 需要大神来讲解
帕克见保安让开,欣喜若狂地跑了上去。
“z,吕丁格校长,你们好。”虽然很激动,但是帕克还是先礼貌地打了声招呼。
“好久没见啊,帕克先生。”张重笑道。
其实张重这话有问题,因为他们之前从来就没有见过,只不过通过电话聊了一会儿而已。
但是听在帕克耳朵里,还是让他非常高兴。
张重为了吕丁格介绍,“这位是油管著名的u主,之前跟我有过合作,《沙丘》的英语音频就是他做的。”
“哦,原来如此,当时这本书的音频我在开车的时候可经常都能听到。这样一说,帕克先生的声音我还真的感觉有些耳熟。”吕丁格笑道。
帕克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只不过把书读出来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吕丁格摆了摆手,“事实并非如此,我看过《沙丘》原著,你的音频版跟原著还是有些区别的。我能感觉到,做了一些修改之后,这本书更适合听书了,你当时肯定花了不少功夫。”
张重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我当时也是看到了帕克先生的才华,才决定将这本书的音频版权交给他的。”
付出的努力被人肯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更别说肯定他的两个人,一个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另一位是他的偶像兼原作者。
帕克激动道,“谢谢你们。”
“你应该谢谢你自己。”张重笑道,“你是当地人”
帕克摇了摇头,“我不是当地人,不过恰好过来玩。”
“那挺有缘的。”
“是的,确实非常幸运,z你今天的演讲让我非常感动,特别是最后的那首诗,真的……非常好。”帕克也找不出来什么形容词,憋了半天,只冒出一个非常好来。
张重看了一眼等着他的作协代表团众人,说道,“一会儿我们要去吃晚饭,跟我们一起么”
帕克当然想跟张重一起进餐,但是他也知道分寸,就摆手道,“不了,不了,我就不耽误你们了,一会儿我也还有点事情。”
“哦,那真的很遗憾。”
帕克又扭扭捏捏地从包里面掏出一本《苏菲的世界》,“z,不知道我有没有……”
“当然可以。”
张重接过帕克手中的那本《苏菲的世界》,然后掏出钢笔翻开扉页,就把书托在手里签上了名字,还另外写道:至帕克先生。
帕克脸色涨红地接过书,又是弯腰又是点头,“谢谢,谢谢,z,吕丁格校长,我就不打扰了。”
说完帕克就走了。
张重和吕丁格在台上笑了笑,然后并肩走下了台,去跟作协代表团会合。
……
帕克一口气跑出了哥伦比亚大学,才喘着粗气看着手中的《苏菲的世界》。
赚大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