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青玉狮子
他私下办了电报,然后靠着电报,用几千兵挡住了李秀成几万人。那么你说电报好不好呢?他弄了两艘炮舰,然后轩军水师凭借这两艘船,半天工夫就打垮了不可一世的航王唐正财,那么朝廷该不该有炮舰呢?
不论什么事,只要能先办一个样子出来,再拿去说服人,再拿去推广,就要容易的多。
说起来,两宫和恭王要召他回京,不乏要以他的实例,来对抗保守派的意思。
现在也是一样,关卓凡心想,我要用自己的法子。
作为一个现代人,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我就要让这个时代,跟随我的脚步。
电报,算是他到上海之后,办的第一件洋务,现在已经架通了苏松太常这四府,剩下一个镇江,正在赶办之中。卞宁扶正,做了上海电报局的总办,按照关抚台的交待,已经开始筹划民用电报的事宜。
说是民用,其实是商用,或者说是有钱人专用,因为电报的成本还是很高的——发报机铜线线杆电报房,这些架设和维护的费用都不菲,再加上报务人员的高薪,因此收费也就贵得很。从卞宁拿出的章程来看,发一个字,就要收三两银子。
关卓凡想,三两就三两,一个商机怕不就值上数千上万两银子?因此商人们还是会愿意用的。至于有钱人,那更不用说,只当是个时兴的奢侈品,哪怕发着玩呢,多有面子?只是既然一个字这么贵,那么大家发电报的时候,怕是免不了要兴起一股惜墨如金的热潮了。
而打算开办的第二件洋务,意外得很,是由电报派生出来的。
举凡发电报的人,都是亲自到各府城的电报房,交银子,递条子,就予拍发,简单得很。反而是收报,必须由电报房的人上门派发才可以。为了这个缘故,关卓凡特意下条子,让藩司赵景贤抽调了苏州府的一位同知,杨仕权,赶到上海来候命。这个杨仕全,在当初解散苏州女馆的事情上出了不少力,很是能干,被关卓凡默默记在了心里,现在要用他一用了。继而又从青浦县,调了一位极能干的驿丞给他做助手,只等杨仕全一到,就要跟他们商量,成立一个江苏驿所,打算在五府的电报房旁边,都设立分所,专管电报的派送。
然而再转念一想,这个东西,似乎不止是派送电报这么简单
想着想着,终于恍然大悟,这不就是邮政么?
于是先压住心头的兴奋,要等他们到了之后,再好好议一议!
军务电报则依然免费,怕的是为了省钱,连事情都说不清楚。不过军务民务用的都是一条线,因此卞宁的章程里特意说明,如果有假借军务,私用电报的情形,则要报提督衙门严处。
这个卞宁,算计得够精明的,关卓凡微笑着想。不过兴办洋务,原是要有这样计较而操守又好的人,才能真正把事情做起来。
一想起操守这两个字,关卓凡头疼得很,而且打心里发憷——这真正是个绝大的难题,偏偏又不是一时三刻能够解决的事情。大体来说,凡是原来在洋人手下做过事情的,相对而言操守就要好一点,比如利宾卞宁这样的人。而凡是原来从官场里混出来的,那就多半不敢恭维,真正像赵景贤那样,清廉到一介不取的人,凤毛麟角。
说起来尴尬得很,若是以朝廷名下的所有部门而论,基本杜绝了贪污受贿这两项的,大约只有赫德主理下的海关了。
每念至此,关卓凡都不免沮丧,因为就连他自己,只怕也不是单靠那一份养廉银子就能够活下来的。他固然不是奢靡无度的人,不过若要让他学海瑞,一清如水,那也不肯——就现在,京里面还养着两个嫂子,这里眼见得又要纳一个美娇娘进宅。他的脾气,又是大方爽快的一类,因此要维持这样的排场,也不是小数。
清代官员,名义上的正俸极低,巡抚一年只有一百五十五两,简直到了可以饿死人的地步。不过好在有一项养廉银,也是正项收入,相比于正俸,要高出几十倍到上百倍。以关卓凡的江苏巡抚为例,一年的养廉银子就有一万二千两之多。
说是之多,细细算下来,每个月一千两,其实也不多,因为这里面除了巡抚大人自己和家里的用度之外,还要用在幕僚的束脩家仆长随的薪饷来往的应酬亲戚朋友告帮以及时不时的赏赐等开销上面。
至于不足之数从哪里来补,那就各有各的法子了。对于关卓凡来说,超支的数目不大,这些额外的钱,以后固然可以从设立的公司里面来,特别是那个控股公司,算是凭本事赚来的,可是他设立公司,原本倒也不是为了自己的花销,因此每每想起,还多少会有些内疚神明。
可见老子算不得一个英雄,他在心里琢磨,一个人想要完美无缺,真是难!
不过——英雄难过美人关!想到了这个说法,好歹才觉得心里头有了一个安慰,庶几可以自欺欺人了。
第三章 死棋腹中出仙着
皮埃尔先生,邮政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江苏巡抚关卓凡,带着苏州府同知杨仕全,青浦县驿丞邵德生,加上一位法语的通译,亲自来到了上海法租界内的领事公所。按照约定,法国领事爱棠和一位叫做皮埃尔的法国人,已经在公所内等候,将他们热情地迎了进去。
说是领事公所,其实是一间颇为简朴的白色木头房子。彼此见过了礼,才刚刚坐下,关卓凡便直奔主题,问出这一句话。
自从升任了巡抚,他一改从前与洋人在见面礼仪上的斤斤计较,忽然变得随和多了,像今天,为了见一见爱棠和这个皮埃尔,要有所请教,便亲到法租界来折节下问,毫不在乎。
然而已经没有人敢因此就小视他了。现在洋人里面都知道,在北京,要跟恭王打交道,在上海,则要跟这位关巡抚打交道,朝廷最通洋务的,就是这两个人。于是都认为,只有真正掌握了全局的人,才能于谦逊之中自见气度雍容,而不必靠盛气凌人来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在关卓凡来说,亦有这样的自信。
今天既然带了杨仕全和邵德生两个来,所要问的,自然是办邮政的事。指名要找皮埃尔,是因为已经打听过,在上海,只有法国人开办了接近于近代邮政的客邮,而皮埃尔则是这项业务的负责人。
对于中国的邮政史,关卓凡没有认真研究过,不甚了了。但他至少知道,新式邮政,还要在三四十年之后,才会在中国发端,现在这个时代,朝廷使用的仍然是流传了几千年的驿邮系统。新式邮政该怎么办,新旧之间有什么异同。不能不向这个法国人来请教。
关巡抚,其实你们大清帝国的驿站系统,也包括了邮政含义在内。皮埃尔倒是不藏私,有什么说什么,不过很遗憾,不论是你们中国的商人,还是我们外国的商人。都无法享受到这样的便利。
关卓凡心想,法国人说得不错,历朝历代的朝廷,都有一个庞大的驿递系统,然而向来只为朝廷服务,传递军情政令。公文奏折,不仅商人百姓无法享受,理论上说,就连各级官员的私信,也是不能用驿站来传递的。因此即使是在承平的日子,家书抵万金之说亦不为虚——想给远方的亲人送一封信,只有交托远行的亲朋好友。或是熟识的行商客旅来带去,如果能安然送到,则已经是一件谢天谢地的事情了。
这就是我们法国的邮政与你们大清的邮政,最大的区别,也是现代邮政与古代邮政的最大区别。皮埃尔耸了耸肩膀说道。
按照皮埃尔的说法,要办现代邮政,有三个地方是必须做到的——第一个是由政府来专营,因为只有政府才有力量保证全国通达。第二个是必须对普通民众开放。
政府专营,那也未必,关卓凡心想,法国鬼子必然是没见过我们的快递公司是如何之牛逼。不过现在这个时代,这当然是谈不上的事情,还是先琢磨眼前好了。
那么第三个呢?
第三个么,嘿嘿。皮埃尔矜持地笑了笑,关巡抚,你有没有想过,邮政该怎样收取费用?
这是他自以为的独到之秘。打算拿来给这位朝廷大员,好好上一课。
哦,你说这个,关卓凡想都没想,随口答道,贴邮票嘛。
当通译把关卓凡的这句话翻译过去的时候,皮埃尔显见的楞了一下,脸上的笑容立刻换成了钦佩的表情——这个大清帝国的官员,居然有这样的见识!
关巡抚,我不得不佩服你的广博见闻!皮埃尔由衷地说,据我所知,你们中国是没有这种东西的,连我办的客邮,也还没有使用。只有在欧洲,才真正使用邮票——
在邮票出现以前,邮件都是由收件人来付款的,不但收取麻烦,而且一旦遇上找不到收件人,或是收件人不愿意付钱,那么办邮政的人,就会面临亏损。直到邮票出现,作为一种最好最方便的预付款凭证,才让邮政真正发展起来。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个地方——邮资制度,与政府专营,普遍开放这两个一起,成为现代邮政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皮埃尔做了总结。
三个要素么?关卓凡点点头,却在心里说,我还得给你再加上一条。
私人邮件,神圣不可侵犯。
不过这是中国特有的国情,不用跟法国鬼子多说。等到皮埃尔滔滔不绝地说完了,关卓凡才把今天来的另一个意思,向爱棠和皮埃尔提了出来。
我打算在江苏省,试办新式邮政,因此想礼聘皮埃尔先生做一个顾问,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好让杨同知随时过来请教。他笑容满面地说,至于聘金方面,当然从优。
在关卓凡来说,开办新邮,不但可以方便自己,而且可以将客邮所侵夺的邮权夺回来。而在洋商来说,自办邮政毕竟是麻烦和不得已的一件事情,现在朝廷说要办新式邮政,当然乐观其成。
能帮得上这个忙,我很荣幸。皮埃尔跟爱棠对望一眼,点了头。
回到巡抚衙门,已是晌午时分,匆匆用过了饭,照例派人把赵景贤丁世杰刘郇膏杨坊利宾这五个人,请到衙门来,要把办邮政的事情,做一个定局。
这五个人,是他在江苏的班底,亦算是他仿照自己任上海知县时候的做法,成立的一个新政委员会。当他自己不在的时候,举凡与洋务相关的事情,便要由这五个人来推动实施。开局固然重要,可是更重要的是一以贯之,保证自己定下来的事情,不走样,不跑偏。
他把跟皮埃尔见面的经过一说,在座的人都觉得新鲜,除此之外,赵景贤觉得关卓凡的一个见解,非常深刻。
爵帅说私人邮件,不可任意拆阅检视,这话说得太对了。若是象原来那样,不仅是私人的邮件,其实就连国家的公文,亦毫无保密可言。
关卓凡不曾听过这个说法,大感新奇,问道:竹兄,此言从何说起?
我说一个故事给爵帅听,赵景贤笑道,这还是我在浙江当官的时候,听来的一件事情——
朝廷的公文传递,是由京至省,由省至道,由道至府,再由府至厅县,驿站转递,环节极多。管理驿站的人,叫做驿丞,这个位子上的官,在没有过路官员要接待的时候,是极清闲的。大部分驿丞,闲来无事,就会把需要转送的那些上传下达的公文,拿出来看,作为一种消磨时间的乐趣,看过之后,再装回封袋之中。
久而久之,便从偶一为之,养成了癖好,凡是过手的公文不偷看一番,则浑身不舒服。有一位浙江湖州府的驿丞,便是因为这个癖好,几乎闯了大祸——晚上半倚在炕上,就着炕头的蜡烛,照例把一叠封袋中的公文,一份份拿出来过目,结果看到昏昏欲睡的时候,不小心把一份公文引燃了,待得惊觉,已经烧去了大半。
这一下,手里拿着剩下的小半片焦纸,心胆欲裂,想死的心都有了,只得连夜去找他的一位朋友,求指点一条生路。
他这个朋友,是湖州府的一个书办,积年老吏。听他说完,沉吟半晌,还真的替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来——拿一张白纸,权作公文,塞到封袋里去。
这怎么行?关卓凡失声笑道,到了下一站的驿丞手里,看见是一张白纸,那还不大喊大叫起来?
不敢喊,一喊不就证明了自己也在偷看公文?
还真是,关卓凡恍然大悟,击节赞叹道,这可真是死棋腹里出仙招了!
所以我说,私人的邮件果然不能再出这样的事情了,不然商人百姓,谁敢放心交寄?赵景贤摇着头说道,现在的驿站,人浮于事,国家驿递沦为各路官员的送往迎来之所,已经从根子上败坏了,另开新邮,势所必然!
这一番话,为所要开办的新式邮政做了最好的注脚。于是议定,把要兴办的机构,叫做江苏驿邮所,挂在电报总局的名下,不显山不露水,先把线路跑起来再说。
江苏五府之内,镇江和上海是两端,于是决定再开一条水线。
具体的章程,请你们几位跟杨仕全一起议定,至于邮资和邮票的这个事情,等我到京里请了旨再办。在陆上跑的邮马和邮车,可以挂轩军中营的旗子,水线的邮船,也挂上轩军水师的旗号,放心一些。
爵帅请放心,调子定了,余下的我们来办,一定不会耽误。刘郇膏笑道,倒是你的帖子,是不是该发了?我怕再迟,远一点的兄弟就来不及赶回来。
什么帖子?关卓凡难得现出了一丝忸怩之色。
其余的几个人,一起嘿嘿笑了起来。
喜日子就快到了,谁不要来喝一杯侯爷的喜酒?杨坊给他点破了,就连雪岩的太太,怕也急着要把扈姑娘送过来了。
(周一,跟大家求张推荐票,谢谢~)
第四章 姐妹淘
刘郇膏说得不错,大家早就在等着这个喜曰子了。等到帖子发出去,驻扎在江苏各地的轩军主官,谁不要回上海来喝这一杯喜酒?于是除了接替淮军防务,率林字团驻守嘉兴的刘玉林,奉令不许离开之外,其余的人,便纷纷启程回到上海,就连远在镇江的福瑞斯特,亦都已经到了。
纳妾,娶妻,是两桩不同的事。
娶妻是一桩正事,也是一桩极隆重的大事。以关卓凡三等嘉勇候的身份,一旦娶妻,则典礼之曰,他这些军中兄弟未必全都够资格参加。
而纳妾则不同,这是源于礼制上妻妾身份的不相等。比如宋朝的时候,就有一个有意思的规定——妻擅走者徙三年,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各减一等。
也就是说,妾的权力固然要少一些,但义务也要少一些。
因此,纳妾是一桩轻松的事,是一桩喜事,也是一桩热闹事,更是一桩有趣的事,大家当然要来凑热闹。
但是熟悉关卓凡的人却知道,他跟扈晴晴之间的情分,非比寻常!大约只是碍于体制所限,不得不让扈晴晴屈居一个姨太太的名分,而且关卓凡还没有娶妻,扈晴晴的身份与正室亦相差无几,所以谁也不敢轻忽。
另有一桩,就是扈姑娘是在轩军最艰苦的时候,举身入衙,算是跟大家有过共患难的一段经历,感情上格外亲近,因此大家都在琢磨着该送些什么东西,让侯爷和未来的扈姨太高兴一番。
只有图林和张顺,真正知根知底,心说京里的关家大宅大约是内宅,上海的巡抚衙门,则大约是外宅了。
同样在这样想的,还有那位罗四太太,不过她心里面的想法,跟图林张顺他们,又不全是一回事。
我这么一个细皮嫩肉的妹子,要拿去便宜关老爷了。漂亮的罗太太搂着刚刚出浴,才抹干了身上水渍的扈晴晴,在她耳边小声笑道,真正是身娇肉贵。
罗太太的身份,是姐姐,又像是嫂子。江南人家的风俗,新娘子出阁的时候,从内到外,都是由家里的女眷来替她穿衣打扮,因此出嫁前一夜,两个人是睡在一起的。而这份活计,由嫂子来做最为合适,因为常常还要负有教导人伦之礼的责任。
阿姐,不作兴这样羞人家。虽然大家都是女人,但一丝不挂的扈晴晴还是红了脸,并紧双腿坐在床沿上,雪白的身子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羞怯,微微颤抖。床上放着一条红绫,一件红色的小衣,都是给新嫁娘准备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