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此去蒲城路上咸军必有大军到此,你先向西绕行,而后折返蒲城,将此信交予雷霆天王,三日内务必送达,否则军法从事。”
“诺!”
亲信护兵接过密函,随即退出大帐,带上数人纵马而去。
下刻,神通又与众将道:
“宋何将军听令!”
“末将在!”
“天黑后整备你部人马,移动至添城以西五十里处警戒夏渠咸军,无本天王军令,不得擅自撤退。”
“诺。”
“吕霆将军听令。”
“末将在。”
“你部至明日午时之前,在南门外断后,午时一过,可自行向卫津撤兵,若见咸军由城内杀出,且战且退不可恋战。”
吕霆不解,忙是问道:
“天王,添城守军甚寡皆为民军,只要再攻三五日日必破之,此时撤兵岂不前功尽弃。”
“雷霆天王兵败鼎炀,鼎炀城内咸军骑兵定然扑来西郡,除非今日便能破城,若不能,咸军骑兵最快明日下午便能扑到添城,届时攻城不下,再遭围攻,岂不大败。速去备战,再有妄议军机者,严惩不贷。”
“末将遵命。”
雷霆来信虽未说明咸军动向,但明摆着百里燕(既魏贤)不会平白无故死守添城,仅靠夏渠的的咸军不足以解添城之围,咸军也不可能从北海郡抽调更多的兵力长途奔袭,势必还要回哺一部分兵马返回永兴河,同时利用形势,再遣一军扑向西郡解添城之围。
能够扑向西郡的,最可能的会是叶信骑兵,无论效率速度还是质量,叶信所部都是最快的。照此算来,雷霆兵败消息在传到后的明天或者后天,神通就可能遭遇叶信所部的骑兵,稍有犹豫就可能重蹈雷霆的覆辙。
同时合城咸军粮道已打通,永兴河赵逊大军极可能已经过河北上与圣焱大军对峙,如被咸军骑兵这时再从背后捅一下,后果不堪将设想。黑巾军在咸国的战局,将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待天色一黑,添城外黑巾军借助夜色的掩护开始陆续撤离,此时天空突然一片火光划过天际,行径中的叛军几乎暴露于划过天际的火光下,令兵士为之惊恐。
此时百里燕立于南门城头,隐约中看见撤退中的叛军,与关龙翔继续着此前并未说话的内容
“此战之关键在于将永兴河西岸叛军,拖在路上三天时间,既不能使之再次集结于河西,亦不能使之距离西郡过近,只要拖住了三天,战局将从此扭转,如今叛军已被我军南北一分为二,短时恐内难以再成气候。”
“但此计也甚为凶险,稍有差池,便是满盘皆输,既然是至险之策,将军缘何能下此决心放手一搏”
这时百里燕却是笑了:
“本将就没打算能收复西郡,倘若叛军不中此计,魏某断然会放弃添城、夏渠,而后裹挟人丁、粮草撤,往密林小道,烧毁所有稻田,退入山中伺机而动,如此亦能将叛军大量兵力牵制于西郡,为咸军腾出兵力打通粮道。”
“哦……”关龙翔轻叹道,接着说:“如此说来,此计之所以险,险的不是咸军,是险在叛军中计围困添城之后,将军担心添城守不住,而身先死。”
“正是!魏某之所忧,关龙兄却看的如此透澈,若是只为做官闻达于世,怕是小材大用了,不如随魏某,共谋咸国图强,天下霸业如何。”
“谋天下”关龙翔诧异,遂即又说:“以如今局势,晋国雄踞东海,志国老骥伏枥,卫国西海称霸,孙国已经国破,长孙不足为虑,徐国暗弱式微,宋国自难独支,其余诸国更不足为道。
黑巾之势纵然难以长久,将来必定是三雄争霸两强割据,咸国何去何从尚且难料,今将军以年华之资而居高位,纵然有旷世之力,能辅佐咸国四十年,四十年间又如何能扭转乾坤问鼎天下。”
“那魏某请问阁下,何为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凡天下者,君主与土地万民也。”
“阁下所见之天下,非魏某心中之天下,魏某心中之天下,是天下人人之天下。”
“天下人人之下!”关龙翔隐隐悟透深意,不禁忙问:“那天子与诸君,将军何处之”
“天子乃江山之首,诸侯为天下臂膀,
第403章 息兵
当赵逊大军越过迷龙河抵达孝城、雾聊两城之际,几乎不出百里燕(既魏贤)所料,叛军留下两座空城。
由于时间充足,叛军非但割晒干了稻米,同时将两地近四十万人口,一个不剩的前往了丘南郡中南部,如此一来,永兴河南下坛城的通道,将出现长达近七八百里的人力真空,向西到邵平,则是超过了一千五百里。
这意味着叛军将永兴河至丘南北、咸西、西郡四地之间制造出一个南北长一千两百里,东西宽一千五百里的巨大无人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咸军将因后勤人力不足,很难向南或者向西,以步军集团发动陆路攻击,因为没有民力后勤可供大军通过这片无人区供粮,而骑兵和水军兵力严重不足,难以发动决定性攻势。
当然,条件都是均等的,叛军同样很难通过无人区,再向永兴河发动突然袭击,但却可以继续利用其在咸西郡的人口与地里优势,继续向西郡和北海郡发动长期的袭扰。
十一月中旬,卫津彻底收复,情况却让人高兴不起来。十一月下旬,赵逊命叶信率骑兵在雾聊、孝城等地练兵戒备,其自率大军退回永兴河西岸边,并依托浮桥,沿河筑垒。
十一月廿六,咸王下诏,令百里燕速归陔陵,如何个“速度”法,却没有指明具体时限,百里燕得以在换防后,轻车简从赶回广信,料理军政防务。
百里燕九月间离开的广信,两月过去,广信城墙已经崭新如初,残破的城垣修补一新,城南的城砖少数已被替换成青石砖,并仿照鼎炀城,在四门城墙上端开凿方槽,置青铜翻斗车,填沙土,以防电石火烧。
此后该设计迅速推广至中原,使得电石攻门之法大打折扣。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新式防御技巧,对破门战法造成巨大而深远影响。
咸王新任命的太守与城府司马已于月前抵达广信,正式代行职权,百里燕此番回城,是将城府司马大印交予到任官员。
值得一提的事,这次出任广信的新任太守和城府司马,一个是国政监外执使荀牧推荐,而另一个是禁军出身。二人刚到广信上任的第一天,竟发现城府司马和太守名下竟然没有一兵一卒。
郡兵不是被解散,就是被收编,让这二位很是难看,这才刚来就直接被架空了。
而这个时候有百里燕才发现,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而且广信军经过数月扩军和激战,规模非但没减少,还扩充到了六万,并偷偷摸摸以安置流民俘虏的名义,从广信向麟城迁去了十万人口,并由胡陌、陈韵风二人率军两万,驻扎麟城。麟城郡兵攻打蒲城时减员严重,广信军实际上控制了麟城的军政大权。
十二月初二,百里燕抽空回到百货堂,店面已经关张,只正门还开着半扇门虚掩着:
“魏大哥,东西都装好了,咱们何时走啊。”
“快了,再过两天吧,最后还有些事情要去公府解决。”
“是和郡主的婚事吧。”萧儿红着脸蛋说道,目中喜忧交加。
百里燕笑着,抓起她的小手:
“放心,大哥不会委屈萧儿的。”
萧儿扭捏了一下,把手抽回了胸口,埋着头道:
“大哥现在身居高位,将来有那么多的女人,萧儿长的也没她们好看,大哥不忘了人家,萧儿就心满意足了。”
“傻丫头,说什么呢。你我患难之交,若不是世道弄人,现在兴许娃娃都有两个了。”
“哎呀,真是让人脸红……”
萧儿羞臊捂着脸蛋,这时门外响起唐桃的声音:
“魏将军,魏将军在嘛!”
唐桃是熟客,百里燕随行护兵大都认识,倒也没拦着就给放了进来。
见百里燕正与萧儿说话,而且味道很是不对,唐桃反倒是胆子更大了起来:
“呀呀呀,萧儿姐姐好红的脸呀。”
萧儿知道唐桃张嘴准没好事,立马岔开话题:
“唐桃妹妹啊,找魏大哥有事吗”
唐桃两手叉在胸前,掂了掂右脚,凑近萧儿脸上,不怀好意的目光左右打量着,丝毫不顾百里燕的感受:
“魏将军没欺负萧儿姐姐吧。”
“说什么呢,魏大哥怎么会欺负人家。”
百里燕看不下,一手拖住唐桃的下巴将她拖到跟前:
“呦,唐桃姑娘的脸蛋也好红啊,怎么,是被本将欺负了。”
百里燕调侃道,唐桃眉开眼笑的摇头连连:
“没有没有……”
“下次再让本将军看到你如此争风吃醋,当心本将晚上欺负你,再让郡主好好赏你。”
“不要不要,唐桃再也不敢了。”
“这还像话。”松开松开手,百里燕继续说道:“说吧,来此有何事”
“是小姐让唐桃请将军今晚前往惜香阁赏乐。”
“那好啊,回去告诉肖姑娘,本将今晚一定按时赴约。”
“嗯。”
得了百里燕准信,唐桃喜不自禁,却迟迟没有走的意思,铜铃般的大眼睛水汪汪的眨了两下,似乎还想说些什么。
“还有事”
“嗯嗯。”唐桃点头如捣蒜,面红耳赤小心问道:“将军这次带小姐和唐桃一起走吗”
“哦,还真把这件事给忘了。如果郡主不觉得寂寞,就先一起走,否则正月十五,郡主还是要南下的,至于怎么走,你和肖姑娘商量一下。”
“正月十五呀,魏将军正月十五是要和郡主成亲吧。”
唐桃很敏感,百里燕也没否认:
“嗯,要不……”百
第404章 人生得意须尽欢
心里打了个岔,百里燕(既魏贤)接过话说道:
“魏某奉召即将返回都城,辎工营无论如何都要一起南下,而且连带家眷,不知姜公意下如何。”
姜闵不动声色,喝了口茶,才气定神闲的说道:
“辎工营有如今已有三万人,连带家小,不下十万人,贤婿不会真以为天下有如此便宜之事吧。”
“那当然,既然岳父大人开口了,小婿怎么能没有点表示呢。郡主的婚事,魏某打算于正月十五在陔陵操办,岳父大人以为如何”
“哦!”姜闵看了眼罗松亭,一番目光交换,又继续道:“然后呢”
百里燕随手从腰间解下一个偌大的锦袋:
“此乃魏某聘礼,还请岳父大人过目。”
姜闵此时又看了眼罗松亭,不禁心想,百里燕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公府家私万贯,能在乎这些
“贤婿,这是”
“一些珍珠,不多,三百粒吧。”
百里燕说的轻描淡写,姜闵、罗松亭却是大吃一惊,罗松亭知道百里燕断然是不可能空言说假的,也知道百里燕所到之处,都要抄没叛军财产,其中到底捞了多少也没人知道,但绝不可能有三百粒珍珠。
姜闵忙是打开锦袋,按说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礼物很是失礼,但这时候什么也顾不上了。
忙是打开锦袋一看,愣是见多识广的姜闵也是瞠目结舌。各色珍珠整整装满一口袋,白的、黄的、粉的、黑的、金的、银的,无不是比圆似玉珠润如绸缎,华光璀璨吸人眼球。
“贤婿,这……这些都是从黑巾贼手中抄出来的”
这是姜闵第一反应,百里燕却淡淡说:
“叛军手中要是有这些珠宝,岂能造反,早就跑了没踪没迹的。”
“那是从何而来!”罗松亭忙问。
“呵呵,自有出处,眼下还是机密之事,若干年后岳父大人和罗先生自会知道。”
姜闵此时还没明白过味儿来,罗松亭是听话听音,所谓“若干年后”意味着珍珠对百里燕来说不是稀有物品,而是唾手可得,想到多少有多少,但显然不可能用抢的,即便是抢,整个广信也抢不到一百粒珍珠,更何况是五颜六色硕大如珠的一等一珍珠。
正值半知半解不明所以之际,一个霹雳如雷灌顶,罗松亭立时想到那卫国来的枭民军,花的可都是白花花的粮食和钱财,咸国哪里来这么多钱粮去雇佣卫国的枭民军。
“魏将军,你老实说,咸王可是以此为资,从志国、卫国购得大量粮草辎重,由此才得以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百里燕也是吃了一惊,没想到罗松亭想的倒是快,他也没否认:
“罗先生真是好智量,这般也能被先生算到。”
“否则咸王何来如此巨款从志国购得粮草辎重,又何以从卫国招募枭民军。魏将军,这些珍珠究竟何来莫不是咸王家私。”
“呵呵,无可奉告……”
百里燕缄口不语,姜闵这时说道:
“松亭,姜亥断然是不能有如此巨额家私。”
姜闵话只说了半句,剩下半句罗松亭心领神会,言外之意,那就只能是出自百里燕的杰作了。
“魏将军,莫非都是你所为”
“恕魏某无可奉告,倘若罗先生觉得三百粒珍珠不足以彰显郡主娇躯之贵,魏某明日可再追加三百粒此珠,罗先生以为如何!”
“你……”罗松亭心里惊得翻天覆地,哪里能不明白其中弦外之音。
再追加三百粒,等于就是要多少有多少,完全没有底,要是照此推算,咸王所得珍珠至少要以万粒计算,就是把整个咸国都抢个干净,也翻不出一万粒珍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