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但再怎么移民,几百万流民不可能全部发配边疆,于是就有了枭民军。

    时下各国诸侯对人口管制较为宽松,人口流动性很大,尤其是天灾不断的大背景下,人口迁徙的目标都是土地肥沃,能够过活的邻国,即便出动军队驱赶,就当下而言,漫长的边境线,很难以单纯的人力,将人口限制在领土之内。

    对于人力资源动则三四千万,甚至五千万的大国而言,在农业生产力相较落后,天灾时有的当下,出现流民群体几乎是司空见惯的常态。

    而卫国通过开放对外募军的措施,既养活了流民一家老小,卫国也能为此获得租金,同时还能得到外汇,解决了国内治安和政治成本,如此一举五得之法,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到这么好的买卖。

    首先,国外征募卫国流民充军,不能与卫国接壤,且不是敌对诸侯,同时又能削弱潜在霸主的募兵国,如咸国,便是能同时削弱长孙、志国、晋国、孙国、黑巾军的特殊地缘政治诸侯国,因为咸国与这些诸侯国统统接壤,是中原的核心动荡必争之地。

    其二,所征募流民必须是拖家带口的,不能独门独户。家小尽数留在国内,应征者出国打仗,而且一应装备都有募兵国提供。

    其三,募兵国要一次性支付安家费、佣金给予流民家属,用以安置这些流民家属开荒种地。同时募兵国给予应征者募民军待遇,但凡荣立战功,皆要给予募兵国国内三十年期以上的土地免税租期。

    且应征者在卫国的家属,享有租期之内的继承权,而卫国有权在租期之内,对这些国外土地征收与卫国相同的田赋,但不服劳役。

    第四,枭民军但凡在募兵国生儿育女的,卫国也要按卫国的规矩征税,分文不能少。

    也就是说,卫国非但要从流民身上赚取大把银子,不仅解决了卫国流民引发的社会动荡不安的问题,还能用募兵国的资金,安置流民家眷开垦荒地,稳定了卫国治安,今后还要在募兵国的土地上征税,最大程度的还剥夺了募兵国和敌对国的的战争潜力。

    当然,募兵国不会不知道卫国的如意算盘,因此但凡最硬的仗,都是雇佣兵充当炮灰先上,打仗哪里有不死人的道理,等到仗打完了,人也死差不多,哪里还会给你征税租地的机会。

    因此但凡加入枭民军的卫国人,都堪称虎狼之师,因为他们都知道,家里人被扣在卫国,他们出国打仗,多半没有活头,只有想办法活下去,赚到土地,死了才有价值,所以才有“枭民”这么一说。

    咸王派人出使卫国购买粮草,卫国的附加条件便是要咸国征募卫国的枭民军,否则一粒粮食,一头耕牛也不卖。

    按说咸国兵源枯竭,这个时候该高兴才对,这不是好事嘛,别人相求还求不来。但要是仔细算一下,募兵的钱那是天文数字。根据卫国要求,咸国要一次性向卫国枭民军家属支付十石稻米的雇佣费,以及价值十五石稻米的安家费。

    这意味着招募一个卫国人,需要支付二十五稻米的费用,相当于七口之家一年的最低生活开销。有了二十五石稻米,应征者家属被卫国安置前往荒地开垦,等到第二季卫国就能开始收税,等于是卫国用咸国的钱,替卫国解决了几十万人口的工作生计问题。

    卫国这次张嘴就要咸国征募五万枭民军,咸王拢共向卫国购买两百万石稻米,家畜十数万头,倒要倒贴一百二十五万石的粮草给卫国,换做是平时当然是不能认这笔帐的。

    但这次认了,于是引起了姒光高度怀疑,他一目十行将信看的透澈,半信半疑说道:“不会是公主上了咸王的恶当了吧!”

    魏涵闻讯,脸颊急速的一阵抽搐,匆匆掩饰去失态,继续说道:

    “公主耳目遍布陔陵,消息绝不会错。”

    “那公孙岳造反,公主为何毫无察觉。”

    魏涵脸颊又是一阵抽搐,却也无以辩驳,心里的鄙视也是愈发游上心头,话锋一转说道:

    “姒将军,我看咸军最近要有大举行动,你我还是小心为好,莫要上了咸军的恶当。”

    “咸军若有行动,我军为何不可。”




第391章 穿插
    少时过去,魏涵厚着脸皮说道:

    “哼哼,本将就静候贵军佳音,告辞!”

    魏涵调转马头急驰而去,恨不能有多远跑多远。待等回到大营,姒光忙是问他:

    “魏将军,咸军究竟前往何处”

    “说是去打雷城,本将是不信。”

    “打雷城咸军是疯了吧。”

    “但是定有企图,还是让斥候盯着为好,以免再被咸军摆了一道。”

    魏涵担心咸军将黑巾军给引来,到时候晋军囤在城外,先倒霉的就是晋军。

    此时百里燕(既魏贤)率军急速向西南行径,离开广信十里地后,迅速变幻队形。骁骑营五百骑兵,四百人分为两组,两百人为一字纵队,前后两两相距五十米,每人手持一支火把,位于步军左右两侧十米处行军,步军不举火,夹在两侧骑兵之间,跟随两侧骑兵照出的光亮间行军。

    五十骑为收拢队,跟随在步军身后收拢掉队兵士,百里燕自率五十余骑与苏洪、陆肇在前开路。如此一来,叛军斥候很难通过火把数量,判断咸军倒底出动了多少人马。

    步军行军一般都排成四列或五列纵队行径,百里燕将八千人改为两列纵队行进,有意拉长了队伍距离,如此一来,叛军斥候就很难在夜色中知道咸军有多少人,而等到白天,百里燕军遁入草地森林当中,放出斥候警戒,叛军依然很难弄清楚有多少人。

    “将军,身后发现晋军斥候暗中跟随我军。”苏洪飞快道。

    “就让他们跟吧,该让他们长点记性,要不然当真咸国是好欺负的。”

    “那我就把兄弟们收回来了。”

    不予理会晋军斥候偷鸡摸狗的动作,百里燕军继续上路。约莫走出一个半时辰,百里燕下令全军就地修整两刻钟,补充水分体能。而后继续上路,如此往复操作,直到第二天天亮扎营,一夜行径九十多里。

    第二天黄昏,大军继续前夜节奏,兵士多半适应了昨夜行军的强度,当晚速度明显加快,至第三天天亮,一夜走了近一百二十里地。

    而与此同时,咸军离开广信城当夜,被黑巾斥候发现,消息于第二天清晨传回鼎炀城外雷霆天王中军大营。

    “报天王,咸军昨夜一支人马突然离开广信向西南而去。”

    “有多少人马,是骑兵还是步军”雷霆问道。

    “步军居多,骑兵数百。具体有多少,尚不清楚。”

    “不清楚!”雷霆厉声道:“不清楚回来作甚!”

    “天王息怒,咸军队形甚是怪异,与寻常行军截然不同,故而无法看清咸军到底有多少人吗。”

    “滚下去,再探!”

    “诺!”

    斥候退出帐外,秦翰这时说道:

    “天王打算如何应对”

    “哼,咸军装神弄鬼,这股兵马定然不多。”

    “那是诱饵引我军分兵去追,好将我军各个击破。”

    “绝无如此简单。待探明了咸军动向之后,再做决断也不迟。”

    “哦……”秦翰一声轻叹,吸取了围攻广信的教训,秦翰再也不敢妄议军机。

    雷霆打算在等半日,等摸清了咸军情况之后再做部署,结果这么一等就等到了第三天早晨。中间的一天的真空时间,叛军斥候不是被百里燕骁骑营干掉,就是咸军藏入了树林草地之中踪迹难觅,不知详情。

    待到叛军斥候第三天早晨回到中军,雷霆恼羞成怒要杀斥候人头。

    “大胆,为何到现在才报!”

    “报,报天王,不是属下有意怠慢,而是咸军距此两百多里,且藏于草丛密林之中,又遭咸军散骑围攻,实在是赶不回来。”斥候道。

    “胡说,前夜出发,充其量走了两夜,到今早不过两日,岂能两日之内奔袭两百多里!”

    “属下不敢说假,此乃千真万确,为此属下险些迷路。咸军确实两个晚上走了两百多里地。”

    雷霆闻讯大吃一惊,随手摊开地图,向西寻找,这才发现咸军早就向西穿过了蒲城的防线一百多里地,距离雷城两百多里,池田四百多里。

    看到这里,雷霆再问斥候:

    “咸军多少人马!”

    “不到一万,绝大多数乃步军,且并未配甲。”

    “未配甲!未配甲能两天连走两百多里!”雷霆全然不信斥候所言。

    “禀天王,咸军是轻装简从,辎重车辆一概未带,故而能如此神速。”

    “那你能两日赤脚走两百里地吗!”雷霆反问道,斥候语塞。

    黑巾军步军急行军至多七八十里,且不能久持,保持两三天必须改回常行军调整状态。即便卸甲行军,也很难做到连续多日急行军,更何况是强行军,而日行百里已经是强行军。

    “来人!”雷霆唤来护兵。

    “属下在!”

    “派往广信的斥候可有消息。”

    “敬禀天王,广信方向并无任何异常,未见有咸军兵马离开。”

    “传本天王军令,着令将军黄濮点兵一万,传令蒲城,令关渎率军一万,二人共同前去追敌。”

    “诺!”

    护兵退出帐外,雷霆又问斥候:

    “咸军此前是向西南而行,昨日是继续向西南而行,还是向西而行”

    “仍旧向西南而行!”

    雷霆低头看去蒲城新南方向,目光渐渐落向添城,不禁为自己的判断震惊:

    “难不成咸军真要再强袭五百里,直奔添城秦财东!”

    “天王有何吩咐”

    “咸军之中可有健步士。”

    &



第392章 突袭添城
    鲁诚此前提到的叛军新式镰刀,百里燕(既魏贤)发现应该是钩镰戈,是钩镰戟经过改良后弧度略小,而没有枪头的戈。

    时下没有“戈”这种兵器,只有长枪和钩镰合体的钩镰戟,钩镰戟直接是由长枪发展而来,不同于中国古代战戟是由戈发展而来。

    此前各国所使用的镰刀多是钩形镰刀,圆度极大,由此与长枪结合形成了钩镰戟。叛军装备给农民的新式铁制镰刀,与近现代镰刀几乎没有区别,只要装上木杆,就是“戈”。

    此前叛军在邵平吃了大亏,于是将目光投向了老百姓,用此种新式镰刀武装了起来加以操练,以增强其占领地城池的防御能力。加之邪教长时间的洗脑,这些个农民对外来人员警惕心极高。

    之所以没有反应,多半是老百姓对化妆老百姓后的军队的反侦察能力低,同时没有发现携带有兵刃,如果百里燕等人是全副武装而来,此时此刻铁定是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当中”。

    一路疾驰,抵达邵平城外之际,发现叛军在西门外一里地设置了关卡,人数约莫两百人,但凡要前往添城的百姓,除儿童和妇女以外,成人男子无一例外都要搜身检查,以出示镰刀为凭证,才能通过哨卡。

    “将军,现在怎么办”苏洪问道。

    “现在人多眼杂,隐蔽已经是来不及了。放几个弟兄出去,看看附近有无咱们的人。”

    身后是农田,前面是哨卡,完全暴露于当地人的视野之内,一百多人这个时候隐蔽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明告诉设卡的叛军他们这伙儿有鬼。

    少时,前去联络的兵士返回,抵达附近的百人队还有四支。

    “苏洪,待会儿本将前去缠住哨卡,你率其余四百人分从左右给我围上去,一个也不准放过。”

    “将军,此地距离西门只有不到一里地,贸然动手被叛军发现恐怕不妙吧。”

    “一里地不过眨眼距离,叛军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我军便能杀到。告诉合围的弟兄们,手脚都给我麻利些。”

    “哦……”

    百里燕测算过,当下的一里大概也就四百七八十米左右,四百米田径都在五十秒以内,四百五十米就算跑到一分半以内,西门的叛军即便发现了情况,也来不及关闭城门。

    关闭城门需要门将直接下达命令,甚至还要请示军事主官,待到西门兵卒发现异常情况,再通知门将前来查探,下令关闭城门,这段时间怎么也在五分钟以上,五分钟就是光着脚,也能全速杀奔西门,中途还能喘口气。

    当然,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不能一概而论。

    与苏洪敲定计划,百里燕迅速带上百余人,三五成群到叛军哨卡:

    “来者何人!”叛军为首百夫长操着孙国口音拦住去路,警觉的召集叛军两百余人分从左右围上来。

    百里燕不徐不疾,操着咸国口音说道:

    “军爷,小民和同村乡亲今早一觉醒来,发现镰刀不知给哪个王八蛋给偷了,正要去找太守评理,劳驾这位军爷通融通融。”

    “镰刀给偷了,你等的里长呢,为何不报里长!”叛军百夫长怀疑道,心里已经起了疑心。

    百里燕见哨卡叛军都聚了起来,立时变幻脸色:

    “呵呵,里长大人昨晚被狼给叼走了,所以……”

    不等话音落下,百里燕眼疾手快摸向背后,下刻一道寒光闪烁,手起刀落,嚓的一声劈在对方脑门,咔的一声脆响,叛军百夫长头颅自右向左斜着四十五度,一切两半。

    待到半个头颅滚落,只剩下半个头颅的百夫长仍旧站在原地,不断从颈部脑动脉向外喷溅着鲜血,直到抽搐了几下,直挺挺的横倒在地上。

    叛军见此一幕,无不目瞪口呆面无人色,估计也是没有见过多少血腥,乍见这等惨象不免吓得发懵,愣怔半晌竟毫无反应。

    “弟兄们,杀!”

    百里燕哪里管这些,毫不手软下令就杀。此时苏洪率四百余人分从南北两个方向聚拢而来,见哨卡已是开杀,他撸起袖子抽出横刀朝天一刺:

    “弟兄们,跟我上!”

    四百多人一拥而上,里外将两百多人的叛军团团围住,此时周围农民见此一幕,便是有人喊道:
1...155156157158159...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