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郡主不同意这与郡主有何关系”

    “毕竟女子抛头露面的,难免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成不守妇道。”

    “哦……”

    百里燕这下明白了,这丫头倒是精啊,开糖果厂只是其一,籍此试探百里燕心里倒底对她怎么想的是真。

    想到这里,百里燕猛一伸手,托住唐桃的下巴,顿时吓了唐桃一跳,却又不敢挣脱,愣愣红着双腮又是欣喜又是害怕。百里燕凑近上前,近的几乎可以感受到唐桃急促的鼻息,狂热的心跳。

    “怎么,就如此急不可耐了”

    唐桃脸颊更红,红的里外通透:

    “没有没有,唐桃哪敢贪慕将军怜爱。这里还有好些个姐妹,将军就这样问人家,让人家日后还有什么脸面呀……”

    &n




第388章 隐忧
    “罗某思来想去,为今之计唯有取得夏渠、添城、卫津三地,从背后威胁永兴河与北海郡两地叛军之退路,魏将军以为此法如何”

    百里燕(既魏贤)闻讯,脸上不动声色,他说:

    “此计颇为大胆呐,不知罗先生如何能绕过西进途中叛军而得耳目呢”

    “罗某想,以先锋营与广信军骑兵六千余人向西突击,待到都郡西郡正值稻熟秋收之际,可乔装回城农夫,先取兵力薄弱的添城,而后再取较远的卫津,最后再图夏渠。不过此计兵力极少,风险极大,有一事罗某尚一筹莫展,此番就是想与魏将军商量个对策。”

    “罗先生想说的是,叛军有可能调动蒲城大军前去追击我军骑兵,从而打草惊蛇,可是如此”

    “哦,魏将军也看到了这一步”

    “呵呵,实不相瞒,魏某也正是为图夏渠、添城、卫津三城而来。”

    罗松亭诧异,忙问道:

    “如此说,魏将军已有计策”

    “正是,想要麻痹叛军,决不能用骑兵。若是骑兵出动,蒲城叛军定然弃城追击我军,届时根本没有可能夺下添城。”

    “那是用步军但若是用步军,岂不被蒲城叛军给追上。”罗松亭道。

    “是,但也不是。若是步军日行百里,让叛军追不上呢”

    “这怎可能!”陈韵风吃惊道,随即又说:“步军可一日强行军百里,绝无久持之可能。”

    “韵风兄所言不错,叛军正是想不到有此可能,故而我军才有机可乘。”

    这时罗松亭问:

    “怎的说法!”

    “罗先生所担忧的是我军骑兵出动,叛军定然以大军出动尾随追歼,且派出信使绕道知会西郡后方戒备。如此一来,我军定然暴露意图,非但拿不下添城,还可能因断粮后走投无路而被合围。故而只能以步军昼伏夜出,日驰百里,让叛军无法摸清我军真实意图。”

    对付骑兵和步兵的战术态度是截然相反的。

    若非营垒坚守,步兵主动野战去对付骑兵,往往需要两三倍以上的兵力才能完成,如果广信出动六千骑兵,叛军至少要派出两万人,而且最有可能从蒲城出兵,而不会从鼎炀城下。

    而广信屯着近三十人的联军,纵然心不齐,但叛军也会担心晋军来个以多欺少,找回心理安慰,全军出动去打蒲城残余守军,因此蒲城的七万叛军必然是抱团行动,尾随广信骑兵西去,如此一来,偷袭添城的目的也就失败了。

    而且要不想被蒲城、鼎炀两地叛军发现,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要向西出击,必然被黑巾军发现

    但如果是步军,黑巾军即便发现,也没有必要派出大量步兵前去围追堵截,叛军极有可能从鼎炀城外和蒲城,同时出动一支人马,去追击广信西进步军,因此压力小得多。

    同时,步军最行军速度能迷惑叛军的判断力,即便黑巾军向添城、夏渠、卫津派出信使报警,三地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十天天才能走完的路,咸军只用了四五天强行军赶到,添城等地的叛军还想着趁咸军赶到之前抢收稻米,结果咸军就提前到了。

    如果是骑兵,黑巾军定然是以邵平为例,只会提前防范,断然不会做最慢的打算,因此罗松亭担心以骑兵出击,难以将添城拿下。

    一旦拿下了添城、卫津,叛军的后方防线等于被撕开了一个大洞,而且过去一年牵入了大量外民,是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如鲠在喉不拔不快。

    永兴河、北海郡两地叛军势必要有一处调兵反扑,无论那一处松动,都有可能遭致咸军的反击,叛军围攻北海郡的计划也会彻底破产。

    “此计其实甚险,如若不能一举拿下添城,便可能因断粮,被叛军从背后截断去路。故而此番步军出击,势必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速取添城。”

    百里燕话音落下,罗松亭颇有些难色:

    “要想日驰百里不难,但要一连四五日日行百里以上,恐怕甚难呐。”

    “若是只带兵器卸甲而行,日驰百里,甚至一百二三十里也有可能。罗先生可知志军轻步军戴甲可日行七十里而不累,号称天下速旅,能称霸中原,除了朝天弩,其步军神速也功不可没。”

    “但咸军不是志军,日日行军百里,即便卸甲而行也甚难。”

    “并非办不到,而是我咸国兵士体魄不如志军兵士健硕耐苦,操练之法也不得要领,故而我军兵士难以胜任速进步伐。如今我先锋营麾下经选拔淘汰出五千健士,三千志国弓手,经魏某两月操练,如今戴甲可日驰七八十里,卸甲后接连日驰百里应不成问题。

    以步军西进,叛军即便提前向添城发出警讯,添城也定然料不到我军只需一半时日便能抵达添城。如今马上就要秋收,故而此计只可此时行之。”

    当下叛军后方忙于秋收,都郡西郡又是咸国的粮仓人口重镇之一,叛军即便得知咸军正在西进,也要尽可能的收割稻米晒干储存,否则过了这一阵,北海很快转入秋雨季节,稻谷来不及收割晒干就会发霉。

    因此即便知道了咸军正在向添城进发,添城方向也会按正常的急行军速度,估算咸军的进度,加紧收割稻谷,提前一两天关闭城门,绝然料不到咸军会提前一半的时间,提前抵达。如果过了秋收,咸军很难再寻觅战机扭转战局,只能继续做困兽犹斗。

    “此计甚险,魏将军有几成把握”罗松亭正色问道。

    “七成至八成!”百里燕肯定道。

    “那魏将军可有所需”

    “准备八千人,每人六斤的熟干肉,广信城继续按兵不动,以迷惑叛军。”

    “那好,何时能够出发”

    &nb



第389章 各打算盘
    第三件事是关于晋王抱病的消息,据消息称晋王今年开始,身体每况愈下,三天两头不上朝,晋国政局现由太子姒钧临朝辅政。

    这个情况有些出乎百里燕(既魏贤)预料。

    晋王今年应该五十岁整,年纪虽大,大身体却一直很好,出现这种情况,多半是恶性疾病。

    对于一个身体平日极好的人,突然罹患重病,去医院查出来,一多半都是恶性肿瘤或是癌症。如肺癌、胃癌等、肠癌,都是隐形杀手,不到中晚期,几乎难以通过察言观色望闻问切发现是恶性疾病。

    一旦开始咳血拉血,过一阵症状又消失,感觉良好,实际上是缓慢发展,待等病情迅速开始恶化,癌细胞扩散,几周几个月,乃至一两年内迅速致死。

    晋国最近一两年间的一系列昏招,多半是权利交替,晋国国内的勋戚权贵和地方豪族之间利益关系更变,引发的冲突。

    毕竟太子的正室和宠妾背后都有背景,而她们背后代表的家族利益,与晋王背后代表的家族利益能否融合配备,从太子辅政之初,各方利益及集团就开始了权利交锋。

    百里燕甚至怀疑,邵平之战姒光的不作为,很可能也是晋国国内权利发生更迭的起因之一,而黑巾军却是把握的如此精准,着实令人震惊。

    第四件事就比较有趣了,丁肃走南闯北这几年,发现各国对一样东西需求量很高,但各国产量都不大,因为还停留在偶然矿物开采和采集的层面,无法大量合成与获取,而且利润很低,同时也是军需品,而说起来又很常见,那就是“碱”。

    食用的口碱和工坊用碱,军需生产也需要碱,如皮革的加工,布匹定色也要用碱,内陆地区尤为严重。

    老百姓食用碱多半来自稻草灰炮制的碱水、石灰,手工业用碱一部分来自稻草灰和石灰,一部分是开矿的有毒副产品,各国产量不是很大,但是很有市场。

    丁肃知道百里燕能炼可以食用的白碱,但并不知道百里燕是用来制作肥皂,故而丁肃提议可大量制造白碱各国出售,尽管利润不多,但是市场一大量一多,最终的利润会非常可观。

    通读全信,百里燕点燃油灯给一把火烧的精光,这时萧儿问道:

    “大哥,丁财东什么时候回来”

    “早呢,怎么也得明年吧。过几天你也收拾一下,把所有的现钱都装进箱子里,再过一两月,可能要回陔陵,大哥之前扔在这里的家当你也一起带走,不要落下了。”

    “可叛军现在围的这么紧,能走得了吗”萧儿傻问道。

    “放心吧,有大哥在,总有条活路能走。你去百味楼叫几个菜,就摆在二楼,大哥今晚要和几个弟兄商议要事。”

    “萧儿这就去。”

    萧儿离开不久,百里燕吩咐护兵去将司空南、苏洪、白合、陆肇四人请到百货堂,约莫两刻钟后,四人陆续赶到,此时萧儿还没从百味楼回来。

    “将军,唤我等前来有何吩咐。”苏洪道。

    “诸位先坐,萧儿去百味楼点菜,兴许还得过会儿,你们先坐,先尝尝这个。”

    说着,百里燕从随身的布袋里,拿出两块被油纸包好的糖膏,折成四瓣,一人一块给了四人。

    司空南拿到糖膏闻了一下,想起前几日路过醉香居,也闻道这个味道。

    “将军,这时醉香居做的吧。”

    “是的,是本将最新制出的新式干粮,可充饥,迅速恢复气力,能顶得上大半天所需的粮食和肉食。”

    听到这里,四人面面相觑,苏洪颇有些不信:

    “将军,如此一整块也不过二三两,岂能吃饱两顿的肚子,要是被弟兄们知道了,非得当面戳我等脊梁骨。”

    “肚子当然填不饱,却可恢复体力,因此兵士仍需带够干粮。”

    这时陆肇摸着大胡子说道:

    “魏将军,不会真要轻装简从日行百里奔袭吧!”

    陆肇一言既出,司空南三人目光相继投向百里燕,心里已经明白这是要打打仗。

    “嗯,糖膏只是一部分,羽箭营的五千健士三千弓手,每人分发六斤肉干,三块糖膏,以及七天的其他熟制干粮。九月中旬向添城出发,务必于七天之内抵达添城。”

    “七天!”司空南大吃一惊:“这每天就是一百多里呀,人能受得了吗。”

    “是啊,每天一百里,非得跑断腿。”白合也说。

    “所有人卸甲而行,只带口粮、兵器和水囊,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使用火镰,其他一概丢弃。”

    “但万一遭遇叛军主力甚至精锐,战卒皆不配备甲,恐怕难以招架。”司空南担心道。

    “只要比叛军快,他们还能飞不成。此外,苏洪你从骁骑营挑五百人,再从全军挑五百匹最好的马,随本将一同行动,以应不测。”

    “就五百人呐!”

    “不能再多了,骑兵越多,追击的叛军就越多,到时打下了添城,反而还得被围住,会很麻烦。现在都说说,糖膏口味如何。”

    “呃……很甜,一股子酒香,吃口倒是不错,就是这么小一块,也不熬饥呀。”白合说道,意见还挺大。

    “将军,这里面除了糖,还有其他什么吧”苏洪问道。

    司空南这时脱口而出:

    “是酒酿的果渣,和了熟菜油、糯米粉,当年将军在荒村就做过,这次裹了一层糖,吃起来特别香酥,似乎制法变了。”

    “这么说,这一块糖膏还挺贵!”陆肇抹了抹嘴,眼珠一转就想到钱的问题。

    百里燕点了点头,肯定了陆肇:

    “糖和菜油都不便宜,暂时只能花钱买将就,其他的留待日后太平了再说吧。”

    说话之际,萧儿提着食盒推门而入,百味楼的菜算是到了。

    “魏大哥,菜来了,酒只有米酒。”

    “米酒也行,就凑合吧。”

    &n



第390章 雇佣军
    枭民军是时下对雇佣军的称谓,其制度承袭募民军,是可以对外国诸侯开放的兵源,尤其是领土没有接壤,的非敌对诸侯,是枭民军开放的主要对象,其中卫国是出口枭民军的主要大户。

    卫国由于继续沿袭较为落后的旧贵族奴隶制度,致使生产力远不及中原地区,但是卫国幅员辽阔,北方有沃土大平原,南方和中部地区能种棉花、大豆、油菜等经济作物,南方的大草原还能畜牧,其土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很大,因此人口很多。

    而且卫国奴隶数量庞大,由此导致贵族控制的奴隶和农民争抢肥沃土地资源,导致卫国的农民大量失地沦为流民。

    而卫国既没有完善的赈济制度,权贵没有接济流民的打算,毕竟几百万的流民,不是任何权贵大发善心能解决的问题,最终这些流民成为卫国国内动荡的根源。

    卫国通常采取的办法是,将流民迁往南方光照充足地区,驱使他们种植棉花,以换取口粮,而卫国则把棉花出口至中原,换取商品和其他需求品。

    亦或者以各种名义,打上流放的罪名,流放之千岳山防线,为卫国戍边争抢地盘拓荒。

    因战争需要,千岳山防线有卫、徐、宋三国割据的城池,在此迁有边民,以方便大军作战的后勤转运。卫国理论上与千岳山接壤,实际上相距五千里地,因此卫国大军并不常年出兵卫戍千岳山,但是提供劳力。

    因此卫国很乐意将流放者和苦役打发到千岳山防线,为卫国争抢地盘。

    毕竟将来还是有可能将金雪狄彻底消灭,如此一来,谁占有千岳山的城池,谁就获得了前进基地,而在卫、徐、宋三国当中,卫国国力无疑最强,也是最有可能占领千岳山以南大片草原的霸主。因此卫国早在百年前开始,就加速了向千岳山移民的速度。
1...154155156157158...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