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这时姜闵忙问:

    “那能否让晋军前来攻打围困广信的叛军!”姜闵道。

    罗松亭苦笑道:

    “绝无此种可能。”

    “这是为何”

    “主公,魏涵十万晋军此番是直扑蒲城,围困蒲城之叛军定然不会继续围城,而是向东撤往广信,与围困广信叛军合兵一处,届时围困广信叛军将增至十三四万,甚至更多,魏涵不费吹灰之力解除蒲城之围,岂能来救广信,此乃其一。

    其二,叛军若知魏涵率军前来,必定是在魏涵抵达蒲城之后,再袭取雷城,以迟滞晋军获悉雷城失守做出反应的时间,籍此消耗晋军手中的粮草。而叛军再后将晋军降人俘虏一并放还,届时晋军粮草被断,其或是去夺回雷城,且要速战,或是撤往鼎炀索要粮草。

    依罗某所见,晋军若知雷城失守,第一时间必去回去夺回雷城,而叛军决不会令晋军得逞,定会提前转走雷城粮草,如此一来二去,晋军非但没能夺回雷城,还因攻打雷城而粮草告罄,此时粮道又被截断,二十多万晋军粮草断绝,届时又岂能来救广信。

    退一万步说,即便晋军来势汹汹救援广信,叛军退而求其次避其锋芒,撤走南下,且不说晋军这二十多万张嘴广信无力供应,叛军万一再去围困鼎炀,这岂不还是于事无补。

    届时被围的是我咸国城池,晋军断然不会去救,我军若是去救鼎炀,晋军岂不鸠占鹊巢占了广信!”

    罗松亭一席话,正是说中关键要害之处,晋军绝无救援广信的好心,而且此番晋军损失两万多人马,吃了个哑巴亏。正找不到翻本的机会,真要是让晋军的二十多万张嘴吊在广信的粮袋上,非但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反令晋军会反客为主,倘若给晋军断粮,晋军能立马翻脸攻打广信,而且还是理直气壮。

    听到这里,百里燕细想片刻心生一计,他忙说:

    “罗先生,能否就让晋军来广信吃粮呢”

    闻信此言,罗松亭反应激烈:

    “这怎可以,广信若多二十三万张嘴,三月之内必起粮荒。况且公府的粮草,谁人来还!”




第381章 断粮
    罗松亭此时仍旧半信半疑,猜不透清百里燕(既魏贤)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有一点很显而易见,广信的粮草绝大多是公府粮草,如若被晋军吃光,咸王只认广信地皮上赈灾和军粮,断然不会认下给晋军吃掉的账。

    这样一来,广信公府就只能自己去找晋军索要广信公府的粮草,发生任何冲突,咸王来个死不认账,到时候会是相当麻烦的事情。

    但如果百里燕所提粮草之事为真,眼下不失为稳妥的上策。只要能将晋军稳住于广信,虽说两军貌合神离心猿意马,但至少两军合兵之后也是三十多万人,叛军不可能再来围城。

    同时叛军短期内无法达成既定战略,等晋军、广信军缓过气来站稳脚跟,很可能向西突击咸西、都郡西郡,叛军的粮道也将受到威胁。

    考虑再三,罗松亭与姜闵保持一直口径,以从长计议为名,没有直接答复。

    当天夜里,耿彭于北门外叫喊两个时辰不得回应,最后灰溜溜的回到船上,继续向东航行,绕过叛军防线,前往麟城寻找登陆地点。

    而与此同时,魏涵大军抵达鼎炀城外,收到鼎炀侯若干粮草接应,在探明叛军仍在围困广信、蒲城消息后,魏涵强压叶信,要其率骑兵出击,为晋军开路,结果被叶信所拒,魏涵在折腾半日无果后,只好继续率军先绕道向西,而后向北,赶赴蒲城。

    但话说叶信既然知道蒲城、广信的情况,应该出兵解围才是,毕竟有三万机动力量可用。可事实上广信、蒲城的通讯消息已经切断,两地内部情况一抹黑。

    同时叶信断然是不能去救蒲城,即便能解蒲城之围,姒光也断然不会去解广信之围,那去救蒲城还有什么意义。

    而如果去打广信,现在雷霆已经挖掘了营垒和堑壕,骑兵毫无用处,只能往返于蒲城、鼎炀、广信三地不断转移,劫杀路上叛军。但三地的路程都太短,可迂回穿插的战略空间不大,叛军大可以结阵慢慢走,走三天总能赶到,如此骑兵就很难发挥出穿插突袭的效果。

    最后也是最要命的,鼎炀城墙不如广信,人口不如广信。姜闵好歹蓄谋了二十年,家底丰厚准备充足,鼎炀城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叶信倘若出动,鼎炀城转眼变成叛军眼中的肥肉。

    在魏涵距离蒲城不到半日脚程之际,围困蒲城的数万叛军趁着夜色,丢弃营寨军帐,于当夜轻装简从向东靠拢。直到第二日天明,蒲城守军恍然发现叛军已经撤走。

    “报大将军,叛军于昨夜突然撤走,行迹不明。”一都统飞快说道。

    姒光闻讯喜出望外:

    “叛军撤了!”

    “回大将军,是撤了。末将命斥候出城十里,不见叛军踪迹。”

    “那关凌渡口呢”

    “情况不明,尚未有斥候前来回报。”

    “快,随我去看。”

    “诺!”

    姒光率众将来到城东,远眺黑巾军大营,大营一片死寂,军旗东倒西歪营寨空无一人,地面满是狼藉,走的极为仓促,如同仓惶败退一般。

    “呵哈哈……定是我晋国援军到了!”

    “大将军,叛军诡计多端,十数日来围而不攻,坐等我军来援,其中必然有诈还是小心为妙。”

    一都尉提醒道,姒光却不以为然:

    “何诈之有,若是有诈,叛军为何要撤,何故不将我援军诱来,而后半路伏击。”

    “这……末将不知。”

    “既然不知,焉敢妄论军机,还不退下。”

    “诺!”

    当天下午,魏涵率军赶到蒲城,与姒光会师。耿彭所部四万余人广信上岸未果,由麟城登陆,西进绕道鼎炀时,发现已经被广信外围黑巾军阻断西进去路,耿彭被迫退回麟城外驻扎,并遣战船十数艘,返回雷城运粮。

    战船于四日后抵达雷城,此时雷城已经失守两日,叛军以电石火烧城门,不到半日攻破雷城东、西、南三门,血战一日击溃晋军,除七千余人由雷城港坐船逃亡海上,三万守军被俘一万两千余人,其余尽殁。

    黑巾军以伤亡万余人代价,轻易攻取雷城,尽得雷城晋军全数辎重补给,更获得铁器兵刃六万余件,重铠两万件套,铜盾四千余件,并夺得战船百余艘,其余粮草、金银、铜钱不计其数,此役晋军损失惨重。

    战后叛军将俘虏、伤兵解除武装,驱赶至关凌渡口西岸放其逃生,籍此消耗晋军粮草。

    雷城失守的消息传至蒲城,已经是魏涵率军会师后第五天,姒光闻讯雷城失守,恼羞成怒之下险些气绝,着际令魏涵率军收服雷城。

    魏涵起兵八万度过关凌渡,并收拢西岸黑巾军放归之晋军俘虏,随后西进攻打雷城,叛军以咸军新式守城法坚守雷城,魏涵率部攻城十二日不克,吃尽苦头,伤亡逾两万五千人,此时粮草告罄,遂遣人前去蒲城催粮。

    姒光命战船送粮万石,魏涵再战十日,粮草再度告急,此时叛军调桑南、桑北两郡杂兵三万余人赶赴西郡进驻谷柏、池田两座空城,与谷柏、池田留守万余黑巾军会师,进一步威胁魏涵南翼安全,雷城久攻不克,魏涵所部伤亡近半,加之粮草断绝,魏涵遣人再度请示姒光运粮。

    蒲城无粮可运,遂令魏涵再坚持五日,姒光遣人去往鼎炀筹粮,结果被鼎炀侯张隽、叶信同时拒绝。

    此时叶信、鼎炀侯同时意识到雷城失守,带来的二十多万张嘴,很快将吃光北海郡所有粮草。遂紧急催派信使前往陔陵告急,信使前往合城途中遭遇叛军阻截,一死两伤,但最终得以逃回鼎炀报信。

    事情至此,叶信方才知道叛军早于十数日前



第382章 猪队友
    由于叛军缴获大量晋军战船,致使叛军组织长孙与咸国人迅速武装起一支水师,并封锁了广信港出海口,虽然战力有限,但上百艘战船聚集起来,对付零星几艘孤船,依然颇具威力。

    潘岳坐晋军战船于第二日夜,抵达外海,而后坐小舟突破叛军战船海上封锁,于后半夜进入北门,将消息传回广信。

    罗松亭、陈韵风、姜氏父子连夜商议,于清晨,罗松亭亲赴城府司马府,将消息告知百里燕(既魏贤)。

    叛军后撤之后,广信城清静二十余日,百里燕腿伤新愈,日夜忙于处理伤员,操练新兵,每日忙到深夜,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睡醒。

    罗松亭突然而至,百里燕多半料到是晋军要来投靠。

    雷城的战事断断续续零星传回不少消息,大致可知晋军久攻不下,粮草出了问题,后来四五日前,北门发现港口外出现飘着黑色巾旗的晋国制式战舰,就知道晋军非但是久攻不下,连带还输掉了裤底,彻彻底底当了一回运输大队长,帮了咸军天大的倒忙。

    打了个哈欠,用冷水搓了把脸,百里燕正了正神色说道:

    “罗先生此来定是晋军粮草告罄,前来投靠我军了吧。”

    “是啊,但据可靠消息,晋军是打算从我军这里接走十五天粮草,好让他们坐战船渡海回到江东。”

    “哼,尽出些损人不利己的馊主意。他们把北海郡搅成了一锅粥,现在甩甩屁股想走人,哪儿那么容易。”

    晋军直接导致了北海郡形势的剧烈恶化,现在吃了点亏,撂下挑子想一走了事,把所有的军事压力都撂给咸军,门儿也没有。

    百里燕措辞切口让罗松亭挺意外,很新鲜,却也切实生动。

    “魏将军,罗某与主公商议决定,晋军此来,我军只给晋军三日底粮,吃完再给,拖到晋军粮草运到之日,魏将军以为如何。”

    “这也正是魏某之意,绝不能便宜了晋人。”

    “既如此,晋军最快于今夜抵达,最迟今晚后半夜,魏将军先锋营骑兵可愿随我广信军骑兵一起出击”

    “无妨,魏某估摸着,叛军若是知道晋军东进广信,必然撤兵去围鼎炀。而后试图以新建水军,切断晋军海上粮草补给。若是如此,晋军自己做的孽,很快就要遭报应了。看来,晋军没了韩合、王硕两员统帅,晋军也就只剩下孔武之力。”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噩梦般的队友,此时此刻用来形容晋军再恰当不过。

    叛军自起事一年多来,无一艘堪用大型战船,晋军这次损兵折将,一次送给叛军一百五十多艘,当真是地主家腰包鼓不缺钱,干的尽是运输大队长的事。

    正值与罗松亭说话之际,白合匆忙闯进前堂:

    “将军,叛军有异动。”

    百里燕眼前一亮,笑着说:

    “罗先生,看来叛军是要撤兵了去围困鼎炀了。”

    罗松亭不紧不慢说道:

    “叛军十数万人,半日之内撤尽已是极快,其必然要在晋军赶到之前,拉开与广信距离,以免被我军从背后追上。是否此时遣人骑快马前往鼎炀,将消息告知鼎炀侯”

    “我看不必了,叛军定是提前派出哨探斥候,在沿途警戒设伏,倘若只派出数人前去报信,多半也是误了他们性命,若是大举出动只为报信,万一黑巾军设计,那就得不偿失了。”

    “既如此,你我分头行事,午时在西门集结,前去接应晋军。”

    与罗松亭说定,百里燕随白合来到南门,可见四里地外叛军大营兵马调动平凡,正在拆除军帐,装上车马运走。

    “苏洪、白合,待叛军南撤二十里后,命人出城修补城墙和南门,务必五日之内修补到位。”

    “诺!”二人异口同声道。

    “此外,晋军今晚抵达广信,你等务必提高警惕,晋军虽是联军,但两国有仇,且晋军比叛军更狠,谨防晋军强行入城。”

    修补城墙既是防叛军反杀回马枪,也是防着晋军此番吃了巨亏,心里窝火兵戎相见。

    叛军于下午未时尽数撤离,百里燕先锋营老卒两千余人,随姜乾、宋平、罗松亭,率广信军骑兵由西门而出,西行三十五里与晋军遭遇。

    晋军激战月余已是狼狈不堪,旌旗东倒西歪,人马无精打采,延绵稀稀拉拉延绵二十多里地,形同散兵游勇士气极度低迷。因广信军提前赶到,晋军如惊弓之鸟,误以为是撞上了叛军。

    索性罗松亭、姜乾等人在永兴河时与魏涵有过数面,两军相见之下,倒也认了出来:

    “让二位将军受惊了,在下广信罗松亭,这是我家少主,奉我家主人之命,前来迎二位将军入城。”

    罗松亭马上行了一礼,一番详细介绍,姒光不以为然道:

    “原来是广信少将军,本大将军见礼了。”姒光随意拱了拱手,丝毫没有待见的意思,紧接着又道:“不知贵军何故未按事先约定突然而至,莫非黑巾贼已被杀溃。”

    姒光张嘴便是先拿捏咸军的不是,这令姜乾颇为不快:

    “叛军闻讯晋国大将军威名,早就吓得闻风丧胆屁滚尿流,哪里还敢挡贵军的大驾,上午便是卷了铺盖仓惶溃逃,只留下几座空寨给贵军安享,故而我军才能提前赶到迎接姒将军,我军若有不周之处,还请姒将军多多包涵呐,呵呵…



第383章 剥削
    气氛再度陷入僵持,罗松亭忙是说道:

    “原来诸位与魏将军早就相识,今日化敌为友,也是两军幸事。诸位,粮草事关重大,还是先定下如何借粮,再叙旧情如何呀”

    “哼,那你们说,这粮草如何个借法。”姒光撇着脸,口气极为不快。

    “我军粮草无多,故而只能每三日借一次粮,三日后我军再令人送粮,诸位将军意下如何呀。”

    闻讯三日一借,姒光终于坐忍不住,怒火跃然脸上。

    “姓罗的,不要欺人太甚了。三日之粮如何稳定军心,真当我晋国可欺。”

    这时百里燕(既魏贤)截话说:

    “那感情好,贵军自便吧,我军恕不奉陪。”百里燕掉头催马便走。

    魏涵这时说道:

    “姒将军,大局为重,还是忍一时吧。”

    “哼,今日之羞辱,日后定要咸人加倍偿还。”

    百里燕闻讯脸色一沉,又掉过头来道:

    “借一换一,立字为据,否则一粒粮食也不给。”

    “魏贤,不要欺人太甚!”魏涵忍无可忍,额头青筋暴跳。
1...151152153154155...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