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因此单兵作战实力在咸军之上,论单打独斗,咸军战卒多半都是几十年间打仗剩下的人种,人种已经衰退,加之长期的剥削压迫和营养不良,人种总体素质不是晋人的对手。

    但晋军阵战不行,尤其是大规模阵战,是晋军的短处。简而言之就是组织性、协调性、团战不行,没有较强的大团体意识,而非单纯的小组团队,而是几万人,十几万人的大团队协调、组织、调度的能力不行。

    不仅仅是将领层面的能力不足,中下层的武官在团战方面的能力都不行,但越是不行,越需要实战历练,锻炼一批将领,所以战争的经验,都是流血换来的。而晋国长期缺乏大规模持久的高烈度战争,完全没有咸军几十年长期战争积累的经验和军队特性。

    当年若非百里燕嘴一歪,坑死了咸军老将魏旦,晋军也不可能如此顺利拿下江东东郡。蒲城一战,晋军能损失两万多人,多半是吃了阵战和谋略上的巨亏。

    而广信公府得到的情报较为粗浅,只有大致的过程和战损情况,至于怎么败的,双方攻杀使用了什么大杀器,一概都没说。

    这就很容易让人联想,此番围困广信的黑巾军,很可能还不是叛军真正的精锐,真要是这样,广信的伤亡可能还要大,现在只能这么理解。

    想到这里,百里燕继续说道:

    “姜公、罗先生,叛军此番重创晋军恐怕是为报广信的一箭之仇,我军不得不防。

    现在广信、蒲城皆已被围,而蒲城城中晋军仅有四万余人,加上我军送去的粮草,蒲城晋军坚持三月恐怕不成问题,但蒲城内的晋军数量只有四万余人,叛军恐怕不会将十万人都压在蒲城,万一抽走四万人去攻雷城,后果不堪设想。”

    “魏将军所虑有理。”罗松亭同意道,随即又说:“击溃晋军的定是叛军精锐无疑,若是调来广信,即便不能攻取广信,我广信势必也成焦土。

    不过晋军伤亡如此之大,定要从雷城抽调大军驰援蒲城,叛军若是抽兵去打雷城,胜算恐怕极大,而这又是我等所极力避免之局面。真没想到,晋军如此不堪一击,反令我军为难了。”

    “罗先生,除瑞田寨一战,我军与叛军正面作战外,其余更多都是两军于永兴河对峙,从未真正对阵。晋军阵战再不济,不会如此不堪一击。

    如果照此估算我军阵战战力,考虑我军眼下战卒参差,甲械良莠不齐,恐怕阵战对垒,我军绝不会比晋军有更好结果。

    现在已经不是担心雷城能否守住,而是晋军着么一败,最直接的恶果是晋军变得不堪一击,其在咸军二十五万人马,对叛军而言等于形同虚设,这才是最对我咸国最致命的打击。

    若不能从战场上扳回一局,长此以往,晋军非但不成为我军助力,连隔岸观火都可能指望不上,甚至要成为我军累赘。

    魏某建议,若是可以,应想方设法策应蒲城晋军,使之不至于短时内垮掉。”

    百里燕话音刚落,姜闵接过话说道:

    “那依魏将军之意,广信当如何策应晋军”

    “魏某以为,应以袭扰战、骚扰战,对围困我广信的叛军采取夜间出击,白天休息策略。叛军如今以石炮车日夜不停攻击我广信,长此以往,我军被动挨打,徒增伤亡不说,对军心士气影响极大。故而不能让叛军如此猖狂,我军也应不断骚扰,使之疲于应付。”

    “我军困于城内,魏将军要如何袭扰贼兵”姜闵问道。

    “可以虚张声势,声东击西,暗中穴攻,此外魏某正在命人赶制火莺,我军以火莺纵火,袭扰叛军。”

    闻讯火莺,罗松亭忙说:

    “火莺哦,想起来,传闻当年尹秧城一战,晋军曾遭夜火火烧大营,莫非是此物”

    “罗先生果然消息灵通啊,确实是此物。”

    “那为何永兴河畔,魏将军不用此计呢”

    “那不行,永兴河多数地段过宽,叛军大营在西岸一两里地扎营,火莺绝飞不过去,且常年是西风、西北风,稍有不慎,火莺受风势袭扰可能栽在自己头上。

    永兴河两岸皆为荒地,草木繁盛,咸国又是高温酷热,要是一把大火没烧到叛军,烧到自己家头上,后果不堪设想。而如今我军据守城池,而叛军在城外扎营,最近处仅有两三百步,且东北风正盛,火莺可乘风而去。”

    “原来如此,不知何时可行此计策”

    “火莺制造甚为简便,关键在于床弩需工匠改进床弩,待床弩改进完成,随时可对叛军大营发动火攻。同时我军应挖密道通于城外,无需太远,只要能将兵马运出城外便可,待叛军大营火起,可择机杀出。”

    黑巾军在城南外竖起了一百多五六十台石炮车,昼夜不停轮番轰击不胜其扰,长此以往人员伤亡吃不消,城墙这么砸下去,也吃不消,已经有迹象表明,黑巾军正在调集更高级的工匠,谋划制造体形更大,射程更远,威力更大更具破坏力的大型投石机用以轰击城墙。

    从永兴河作战的经验来看,制造一台射程三百、四百步以上的畜力或配重式投石机,周期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以上,射程超过五百步的需要一个月。必须在叛军造出之前,对黑巾军采取有效反制措施。

    火莺既风筝,当年尹秧城一战,百里燕曾以火莺火烧晋军大营,致使晋军混乱数日,军心士气备受打击。

    黑巾军自永兴河对峙以来,不曾见黑巾军使用火莺攻击咸军。由此可以肯定,叛军并未掌握火莺的技术和原理,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风筝这个东西。若能以风筝飞火,复制当初火烧晋军的成功经验,再配以夜袭,可加以重创。

    与姜闵、罗松亭说定此事,此后数日,广信公府调集精干工匠百余人,改造用于专门发射火莺的床弩,使之发射时更加平稳。

    蒲城被围后数日,北逃海上的晋军数次试图在蒲城港登陆未果,尽数被叛




第379章 进退两难
    雷霆数次想要还以颜色,数次无果而终,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咸军出现了一种新型战术和爬墙锁链。

    咸军每次挖掘地道距离城墙外都不远,钻出地面后既不是蹲着也不是站着,而是透过地道翻出城墙之后,采取身负草衣作为伪装,通过匍匐爬到叛军营前,前后是神不知鬼不觉,无从得知咸军黑暗中何时摸到营外。

    咸军每每得手撤退,既不从来时地洞返回城内,也不打开城门,而是返回至城墙下,城墙守军扔下一根绳索,绳索的另一头穿过城墙内侧,栓有一百斤的配重石块,兵士将绳索套在身上,守城兵士用脚将绳索配重石踹下城墙,几乎可在眨眼时间,将整个人吊上城头,这就让围追而至的叛军束手无策。

    连续十数日不断袭击骚扰,致使南门外叛军石炮车从两百多台锐减一半,营帐、辎重烧毁无计,人员伤亡两千多人,原定半月内打造八台射程四百步的投石车因大火,木料烧毁严重。

    雷霆不胜其扰,坚持到专机出现,其果断撤军两里,撤到咸军火莺射程之外,继续围困广信。

    与此同时,按计划城南按计划今夜出城再次袭扰叛军,闻讯叛军举动异常,百里燕(既魏贤)遂即来到城头:

    “叛军这是要撤军!”

    “将军,那今夜还出城吗。”苏洪道。

    “不了,叛军拔营定是有人断后,此去无疑送死。传令今突袭的弟兄们停止出击,把地道填了吧。”

    “诺!”

    司空南这时说道:

    “将军,叛军不会真撤吧。”

    “嗯,我军接连袭扰叛军十数日,叛军早已草木皆兵,这时要拉开与我军距离,继续围困广信。若所料不错,晋军一定有所行动,叛军这是欲擒故纵之计。”

    话音刚落,陈韵风骑马赶到南门:

    “魏将军,晋军正在港外,叛军突然拔营后,撤走了港口哨兵,晋军小股人马已经上岸,主公请魏将军速至北门。”

    “看来是没错了,晋军到了。走吧,去北门会会晋军。”

    叛军早不撤晚不撤退,就等着晋军坐船到广信放开口子,让晋军上岸。

    坐车来到北门城楼,海面上灯火阑珊,伴随着海浪起起伏伏。

    “姜公、罗先生,晋军情况如何”

    这时罗松亭说:

    “晋军一部人马已到城外,要我军开门,主公未允,令其主将前来说话。”

    “可知晋军此来诸将何人”

    “大都督耿彭。”

    “是他!”

    “魏将军认识”姜闵问道。

    “哦,不认识。当年江东之战曾有耳闻。”

    说是不认识那是假的,非但认识,还颇为熟稔。当年江东之战,耿彭还是右都督,算是晋军当中能征惯战的将才,颇受韩合赏识,有朝一日出任大将军也未必没有可能。

    百里燕此时多少有些担心,万一与耿彭照面被他认了出来,但想来江东之战过去五六年,自己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十五六岁,连毛都没长全的少年,现如今自己须发飘飘,容貌大变,身高长了十多公分,多半是认不得自己了。

    约莫又过去一刻钟,晋军战船靠港,陆续上岸两千多人,耿彭随后而至进入港口登岸。

    登上港口徒步来到北门下,耿彭于城下大喝道:

    “守城的咸军听着,本将晋军大都督耿彭,速让广信公开城。”

    此时姜闵就站在城头,不徐不疾说道:

    “耿将军,孤就在此地,有什么话,就在城下说吧。”

    耿彭当然是没见过姜闵,天色这么黑,自然也看不见,但无论谁出面,哪怕是冒充的,该说的话还是得说,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消息总会传到姜闵耳中。

    一番仔细观察过后,耿彭说道:

    “广信公,本将奉命救援蒲城,须在广信登陆,就请阁下行个方便开城吧。”

    “耿将军,广信已被三面围困,你军不去他处登陆救援蒲城,前来广信如何能突破重围。”

    “广信公,我军在蒲城多地登陆失败,不得已只能前来广信,你我两军若能合兵一处,岂能不破贼兵。”

    “哼哼,姒光八万雄狮也不见奈何贼兵,如今我广信尽是老弱杂兵,岂能与敌力战,耿将军当速速返回雷城,以免叛军分兵去攻雷城夺了贵军粮草。”

    姒光为袭取蒲城,从雷城带走了八万人,耿彭能调动的只有六万,关凌渡一战,晋军逃回雷城万余人,合计还有七万人。

    耿彭此来率军四万,三万人留守雷城。即便叛军十万人围城,也不可能在十日之内攻取雷城。更何况叛军分兵于广信、蒲城两地,也抽不出十万人马前去围攻雷城。故而姜闵的一席话,到了耿彭耳中就成了危言耸听的搪塞,是不想让他入城。

    “广信公,我大将军粮草将尽,危在旦夕,你我两军若不能合力破敌,大将军若有闪失,你广信公难辞其咎。”

    “耿将军此话严重了吧,半月前孤遣人予姒光将军送去粮草五万石,黑巾贼现在围蒲城而不攻,姒光将军粮草尚能坚持两三月,何来危在旦夕之说。耿将军还是速速返回雷城,否则丢了粮草辎重局势恶化,你晋军才是难辞其咎。”

    耿彭名义合兵一处共破黑巾军,实则是击溃了围城的黑巾军,要广信出兵去解蒲城的围。

    且不说两军合兵能不能击溃围广信的叛军,广信通往蒲城陆路只此一条路,要去蒲城只能走陆路,海上登陆没有可能,绕路更不现实,万一叛军诈败设伏,围点打援怎么办。

    届时候叛军设伏击溃联军,而后尾随着追杀溃兵直奔广信,



第380章 抢饭碗
    自开战以来晋军从未和叛军正面交手,对叛军攻城的伎俩和战术战法只存在于听说,从没见正面较量过,其战卒将官严重缺乏与叛军交战的经验。而且这次蒲城之战,第一次交手就损失了两万多人,晋军心理已经产生阴影。

    叛军即便用五万人围城,只要用电石烧穿城门,对付蒲城中的四万多晋军,也是轻而易举。之所以不强攻,其一是叛军不想折损兵马,其二留着晋军的十几万张嘴,可以达到更有利于叛军的战略意图。

    如果耿彭此时撤兵回雷城,叛军会即刻将攻取雷城的人马收回,反攻蒲城,将蒲城晋军吃掉,然后再去打雷城,歼灭雷城晋军。纵然叛军伤亡剧增,但整个北海的兵力对比将彻底倒向叛军,形势会比多十三万张嘴更加险恶。

    气氛沉寂片刻,百里燕(既魏贤)蹙眉说道:

    “晋军在蒲城吃了这么大的败仗,姒光也被围困于蒲城,永兴河畔魏涵的十万大军,会否北上”

    “嘶……这倒未曾截获消息。”罗松亭摇了摇头,继续说道:“要是如此,叛军也是比我等先得到消息,情况恐怕会更糟吧!”

    这时陈韵风不解问道:

    “前辈何以见得”

    “咸需中枢皆在陔陵附近,魏涵这支人马粮草,皆由晋国经内河运往陔陵后,由我军陆路转运,因此魏涵大军粮草仅够用三月,从陔陵向北海郡陆路最近是走墨池、肇城、合城,再到鼎炀,倘若叛军将魏涵十万大军放入北海,而后断其归路,那北海郡岂不还要再多十万张嘴!”

    罗松亭一言既出,百里燕大惊失色:

    “糟了,晋军此来必然扑向蒲城,其后路无人看守,万一叛军截断合城通往北海郡陆路通道,晋军的粮草就只能绕行动绕走茂丘,至少需要十五日才能运道。

    有这十五日,叛军早就截断了茂丘粮道,北海郡凭空多出来二十三万张嘴,两个月内就要吃光广信、鼎炀的所有粮草,活活将我等饿死!”

    陔陵前往广信有三条路,最近一条直走墨池、肇城、合城,然后进入鼎炀,再到广信,全程八百多里。

    都郡西郡直线距离北海郡,虽不到六百里,但从鼎炀、合城至都郡西郡的夏渠、添城之间遍布原始森林,尚未开发,遍布瘴气沼泽人迹罕至,难以穿越这六百里地。故而第二条只能绕走都郡西郡,而现在都郡西郡尽被叛军所有,此路无疑不同。

    第三条向东绕过原始森林,走北海郡东南的茂丘,再经麟城抵达广信。

    魏涵的十万晋军北上,定是轻装简从急行军,口粮带足五天,都靠沿途咸国城池接济,一旦进入北海郡,晋军粮草倘若没有雷城的晋军辎重供应,就只能吃北海郡的口粮。

    二十三万当兵的食量,相当于四十五到五十万普通成年的食量,虽然只增加了二十三万张嘴,但实际上消耗的粮食相当于五十万人的量,陡增五十万张嘴,广信、鼎炀两地的粮草将在三个月内消耗一空。

    加之鼎炀和广信的三万四五千匹战马,粮食的消耗将急剧增加。

    百里燕此时如梦初醒,心想上了雷霆的多管齐下的连环计。

    “坏了!黑巾军定会从永兴河边再抽五六万人马,绕走都郡西郡,待晋军通过,直插合城以北,就地筑塞截断粮道。届时广信被围,雷城失守,二十三万晋军粮草无依断炊在即,根本及打通南下粮道,届时必向鼎炀城靠拢,在一月之内吃光鼎炀城所有粮草。”
1...150151152153154...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