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要是消息传到外界,这么多的珍宝,第一个来抢的就是晋军和叛军。

    打定主意,当天夜里修整两个时辰,一百零二人星夜赶路,于第二天清晨抵达广信。

    与此同时,张佑所率勤王军于下午进驻鼎炀,广信公姜闵所率军继续北上广信,叶信所部于第二日拔营东撤。

    雷霆于两日前已获悉咸军从永兴河调兵北上,待叶信三万骑兵撤走一天后,雷霆出兵五万攻打蒲城,蒲城千余守军弃城从海上坐船逃往麟城。

    此时百里燕与叶信分兵之后,率军行至广信城以南三十里,路遇姜闵率军驰援广信。

    “罗先生,别来无恙。”

    “此番幸得魏将军相助,主公很是感激呀。”罗松亭也注意到了百里燕的车辇,心中是感慨万千。

    这时百里燕说道:

    “姜公呢”

    “主公自公孙岳叛乱之后一病不起,此时正在车中静养。




第356章 分拣
    卢皋龙武营是在咸王内宫禁军基础之上扩建而来,原有的禁军一千人马的老底子经过半年厮杀,只剩不到七百人。

    “卢皋将军,你率禁军本部人马在百货堂外警戒,无本将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入百货堂二楼。”

    “末将遵命。”

    话音落下,百里燕(既魏贤)独自来到百货堂二楼,萧儿等在最离里间的屋子,面前都是一口口装满珍珠的大箱子。

    “魏大哥!”洋溢着笑容,萧儿迎面扑进百里燕怀中。

    “就这么高兴想见大哥”

    萧儿扭捏道:

    “人家想你嘛。”

    “那过几日大哥娶了萧儿怎么样。”

    “真讨厌……”

    “呵呵……”百里燕随手关上门,继续说道:“这几日没发生异常吧。”

    “还没有,司空将军小心的很,半步不离的。”

    “嗯,那就好。这次一共收了多少珠子”

    “大概点了一下,没数错的话,有三万六百八十三颗呢,不过还有不少坏的呢。”

    “嘶……怎么少这么多”百里燕不解道。

    “有的只有十三十四十五颗,不是所有的河蚌都有十六颗,最少的只有九个。”

    “哦,那是给吐出来或是漏掉了!”

    给河蚌植入异体不是每一个都能形成珍珠,植入不到位,河蚌也会吐出来或者异化。

    萧儿不懂珍珠,根据外形将珍珠大致分了三类,圆的、卵形,还有就是歪瓜裂枣十不全畸形的。其中歪瓜裂枣十不全的占了一万两千多颗,球形珍珠八千多颗,其余都是卵形珍珠。

    打开一箱装满歪瓜裂枣珍珠的木箱,抄起一把凑近灯下一看,情况也是五花八门。除了畸形、不成形之外,还有不少扁圆形、馒头形,一律也算在了歪瓜裂枣当中。

    “萧儿,像这种珍珠,其实还值不少钱。”

    “是嘛,里面还有不少呢。”

    “嗯,今晚咱们分珍珠,大哥教你。”

    说是教,实则百里燕也是第一次接触珍珠,前世从来没当一回事,毕竟在那个工业化养殖的年代,人工养殖珍珠极为普遍,并非稀有宝石,便宜的五块十块一粒,贵的上千上万的也有,绝不会像时下这般精贵。

    荒村出产的这批珍珠情况是五花八门,珍珠的颜色多达白、黄、粉、银色、金色、黑色六种,其中白色、黄色最多,粉色次之,之后是银色、金色、黑色最少。

    最大的一颗球形珍珠重达一钱半之多,最小的仅比米粒大,形态纷繁复杂,除了畸形之外,卵形、梨形最多,其次是球形珠,扁球状、馒头状数量也很可观。

    时下市上品珍珠以球形珠最贵,根据大小色泽瑕疵,从七八十,到两三百,甚至再大品相再好的能有两千。

    其次是卵形珍珠,同等价格成色的约为球形珠的三分之二。馒头状、梨形珍珠用于制作戒指、吊坠、耳坠和镶嵌的珠花,价格次于卵形珍珠。扁球态珍珠属最次一等,价格仅为球状珍珠的五分之一。

    至于畸形珍珠,完全可以磨成珍珠粉出售,同样能卖不少钱。

    两人熬了一宿,三万多颗珍珠共计筛选出两万两万千多粒,其余皆为畸形和残次品。

    “魏大哥,这些都要献给大王吗”萧儿可怜巴巴的打着哈欠,隐隐的暗示想要截留一批。

    “当然不能都捐了,好歹是咱们自己的种的,哪里能全都捐出去,这不是亏大发了吗。看见没,这里都是大哥给咱留的家财。”

    百里燕指着桌上脸盆大小的木盒说道,随即推到萧儿跟前。

    “先替大哥收着,将来采购送礼,免不了要出手几粒。”

    “嗯嗯,将来再种吧。”萧儿点头连,很快将珍珠收进了自己怀里。

    “有机会再说吧,马上天快亮了,你先睡吧。”

    选出的两万两千多颗,算得上一等一没有瑕疵,成色最好的珠子的有八百多颗,颜色各异,成色较好略有瑕疵的八千多颗,其余皆为中下品下品,百里燕截留了其中的三千颗多颗,和所有畸形珍珠,凑了个一万九的整数给咸王。当然,这些财富本该属于百里燕所有,没有不截留的道理。

    天亮之前短暂合了一眼,天色刚亮一阵马蹄急促,苏洪跨马飞驰而来,吵着闹着要见百里燕。

    “卢将军,魏将军可在。”

    “在楼上,不得将军传唤,任何人不得进入。”

    “我有紧急军情,十万火急。”

    “那也不行,将军说了,谁也不让进。”

    “那你通传一下。”

    “本将也不行。”

    二人争执不下,头上木窗突然从内推开,百里燕探出头去大声问道:

    “苏洪,是何紧急军情。”

    苏洪抬头说道:

    “将军,刚刚得到消息,蒲城丢了,黑巾贼正在向咱们杀过来。”

    “丢了就丢了嘛,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依本将看,黑巾贼没杀过来,你自己都快吓破了胆。”

    “我没有,我这不是急的吗。”

    苏洪辩解道,卢皋就在一旁呵呵偷笑。

    “行了,吃过早饭让弟兄们去领兵器加紧操练,尤其是新兵,都马虎不得。”

    “诺!”

    姜闵从永兴河来时,每匹战马都携带有兵器铠甲若干,算是解了广信的燃眉之急。

    撵走苏洪,百里燕睡意全无,取来文房四宝洋洋洒洒写满了六张纸,装入铁函之后随即来到楼下:

    “卢皋将军,即刻率龙武营老卒由东门而出,将此信送往陔陵,务必当面交给大王。”

    卢皋顿时觉得纳闷儿:

    “魏将军,一封密信需要龙武营出动”

    “



第357章 尔虞我诈
    但百里燕(既魏贤)明明底气很足的样子,全然不像是装出来的。

    “莫非魏将军有粮”

    百里燕嘴角一扬:

    “呵呵,没有!”

    罗松亭、陈韵风、姜乾三人目光交错,充满了绝对不相信的意味。换做是两年前,姜乾肯定不信。但现在,百里燕说什么,他们都要小心三分。百里燕张嘴就要两万人,却说手中没粮,就是打死姜乾也不信。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咳声,姜闵悄然而至,众人立身而起,不约而同行了一礼,嘴里叫什么的都有,叫主公的是罗松亭、陈韵风、王九等人,叫父亲的是姜乾、姜蓉,称呼姜公的,自然是百里燕。

    “诸位免礼。”

    “谢主公……”

    礼毕,姜闵拖着沉重的步子,掠过百里燕之际突然停下脚步看着他:

    “魏贤,贼兵将至,你可有御敌之计。”

    “禀姜公,方才闻听罗先生消息,城内兵丁已骤然达到九万之众,魏某以为,叛军恐怕是另有所图。”

    “哦,何以见得”

    “秦翰对广信了如指掌,我军聚众九万,其中三万多人都是就近沙场的老卒,五万余人或是新丁,或是战力羸弱的郡兵,但不论在怎样,我军数量之众,叛军一定能够料到。

    照此推算,叛军二十万定要全部主力扑向广信,才有可能攻下广信。现在只来十万人,攻打我军九万人,即便我军战力堪忧,但十万人绝无攻破广信之可能。

    故而魏某以为,叛军定是在等我军粮草告罄,但广信粮草尚能供七十余万人支用半年之久,叛军若是只以十万人围城,我军倘若在三月内练一两万精兵,配合鼎炀叶大都督三万骑兵出城一战,十万叛军哪可能是我军对手。”

    “哦,那魏将军以为,叛军是作何打算”

    “魏某以为,叛军怕是要拿蒲城做诱饵,引晋军涉海攻打蒲城,而此前叶大都督放弃蒲城,也是魏某之建议,引诱晋军搅入北海战事。

    现在来看,叛军也有意引晋军卷入北海战事,但动机尚且不明。现在又以十万人围困我九万人,岂不是儿戏。”

    攻城战,攻守双方交换比都在一比二以上甚至更高,因此进攻的一方的兵力,至少要两倍于守军才能攻城,三倍以上兵力才叫稳妥。

    名义上广信征募了四万多人,有老卒三万余人,郡兵、降兵、辎工营万余人,实际的战力充其量仅相当于四五万有经验的老卒,叛军以十万人攻城,胜率不大。

    而且是围攻七十万人口的重镇,潜在的有生力量至少还有十几万人,就是拼消耗,叛军也拼不过广信,最多广信多死点人而已,绝无攻克广信的可能。更何况坐镇广信的将领都不是等闲之辈,更没有强攻的道理。

    叛军现在非但来了,而且只有十万,除非是围而不攻,等着广信粮草耗尽。但广信北面临海,且不说能从海上获得补给,广信粮草尚能支撑半年以上,而且三个月里城内再练两万兵绝非难事,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这时罗松亭说道:

    “魏将军所言,昨夜罗某已向主公禀明详情,有一事不知魏将军可否注意到。”

    “何事”

    “既然叛军只十万兵马来攻,不足以短时内攻克广信,那就只可能围城。而围城非但不能困死广信,还可能适得其反,令广信获得喘息之机。魏将军可曾考虑过,叛军会去攻打雷城。”

    “攻打雷城嘶……愿闻其详,请罗先生赐教。”

    “赐教不敢当,叛军仅以十万人攻广信确实是儿戏,但是围困广信还是绰绰有余的。叛军只要将广信围个水泄不通,不让消息进入,而后暗中从城外抽调兵马去围蒲城的晋军,会是什么结果。”

    “罗先生是说,驻扎雷城的晋军会全力驰援攻占蒲城的晋军,如此一来,雷城就成了空城。”

    “正是,雷城晋军主力驰援蒲城,只能坐船涉海,绝无可能从关凌渡口过河。而这个时候叛军一支奇兵前去袭雷城。雷城粮草军需可供十五万晋军一年之用,一旦晋军丢了雷城,那晋军的吃喝从何而来。”

    “嘶……”百里燕一惊:“果然阴毒啊,蒲城的晋军若被叛军围困,我军若去救,有心无力且无任何好处不说,反还有可能被叛军所趁,设伏于城外或是半路。若是不救,雷城晋军会倾巢出动,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正是,而且晋军觊觎我蒲城、广信已久,此番定是要趁叛军攻占蒲城之际,一举夺下蒲城并移防重兵,至少六七万人马。此时叛军若是反咬一口,晋军岂能想到叛军会突然重兵反攻。”

    “嗯,有道理。晋军素来贪婪,只要有利可图,其定会甘冒风险火中取栗,说起来,还是出兵为我咸国解围,真是害人又害己。”

    “如今罗某有一计,不知魏将军意下如何。”

    “哦,愿闻其详。”

    罗松亭很少当外人的面说破心计,这还是百里燕第一次从罗松亭口中听到其真实想法。

    根据罗松亭判断,黑巾军此计一是为引诱晋军,调虎离山,攻取晋军占领的雷城,以就近获晋军的取粮草补给,供应其叛军长期在北海郡作战。其二是让晋军的嘴,吃垮整个北海郡,拖垮咸国的物资供应。

    咸国现在是粮草奇缺,仅北海郡一地缺口便达两百万石以上,明年春季之前若得不到缓解,春季势必爆发大规模粮荒。

    其三,十几万晋军丢了老巢,势必要有地方驻军,并供应粮草,如此加剧了晋军和咸军的内部矛盾。而广



第358章 态度
    不过百里燕(既魏贤)这时想到另一个问题,蒲城被晋军占了之后,怎么讨回来。晋军再怎么被围,只要守军有粮,坚持个一两月,拖也能拖死叛军,到时候晋军死了那么多人,还能轻易把蒲城让出来

    “罗先生,若是叛军退去,晋军占了蒲城,如何讨还啊”

    “魏将军不是忘了吧,叛军有二十万之众,晋军被围期间,叛军若不能打下雷城,待叛军撤离蒲城之后,难道不会去打雷城”

    “哦,对。届时晋军首尾不顾,择其轻重,定是先保雷城,如此蒲城晋军必然空虚。”

    罗松亭意在叛军蒲城下遭遇挫折后,晋军主力已悉数囤在蒲城附近,因此叛军很可能在撤退途中打雷城。此时晋军也伤亡惨重,咸军到时候来个见死不救,以晋军的实力,只能硬着头皮去救雷城,再跟叛军杀个头破血流。蒲城一空虚,咸军名正言顺的进驻蒲城。

    “罗先生深谋远虑,看来魏某也没有锦上添花,多此一举的必要了,广信如何坚守,就请罗先生调遣吧。”

    “那请魏将军率部坚南门如何”罗松亭道。

    “可以。但不知如何向叛军发起突击,还请罗先生明示。”

    “四门之中,北门临海,地域狭窄,叛军既无法集结重兵,又难以攻城,因此北门守军无需重兵防范,其他三门西门互有优劣,其中西门和南门至关重要,因此魏将军先锋营只需守住南门即可,出城迎战则由我广信军担当,魏将军意下如何”
1...141142143144145...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