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陆肇!”

    “末将在。”

    “令床弩还击。”

    “将军,叛军床弩远在我军床弩之外,故而射不到。”

    “射不到”百里燕一惊。

    广信城墙超过三丈,从城墙上往下面放箭,哪有比地面往城墙上放箭距离更近的道理。

    百里燕忙问:

    “为何射不到”

    “贼兵所用乃是志国床弩,咸国床弩射远比之少了足足六七十步。”

    “他娘的,还有这等事情,这不是坑人吗!”百里燕啐骂道。

    这时赫然发现叛军的床弩、车弩推的比石炮车还后,确实远在常见床弩的射程之外。

    片刻过去,叛军以床弩、石炮车轮番轰击南门,攻击片刻不停,陆续倒下数十人,无不是被石块砸中或是乱箭射穿了躯干,有甚者直接被巨弩箭射穿了躯干,钉在地上痛苦而亡。

    时至午时,叛军仍无停止迹象,也无攻城打算,并使用了火球弹丸放火,同时对东门、西门也如法炮制,但力度却远不及南门。观察许久,见叛军没有登城的打算,百里燕暂将人马秘密撤下城头,只留少数人马继续留守。

    此时司空南已经征来大量麻袋,正在取土装填。

    “司空南,已装多了多少麻袋!”

    “装了四百余袋,将军这是要作何用”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城墙最大的弊端是没加盖子,人始终暴露于外,虽然有藏兵洞,但过道上是没有的,叛军躲在射程之外用,只用石头、巨弩轮番轰击,咸军既无还手之力,还躲无可躲,长此以往,敌军即便不攻城,这种隔空攻击带来的精神压力对士气的打击巨大。

    百里燕调来城中巧匠,在南门城墙下,亲自指挥搭建野战防御工事。用两层装有泥土的麻袋堆砌起高度两米的掩体,而后用毛竹、木板架设顶部,支撑立柱木梁,而后加盖两层土袋,设立一个进出通道,方便人员进出。

    此种防御工事仿照近现代热兵器野战工事修建,用以防御头顶落下的石块极为有效,工事内部可用木盾加固,防止巨弩箭刺入掩体内部,造成群死群伤,即便遭遇三十斤的石块猛力一砸,也不在话下。

    掩体一次可同时容纳五到六人躲避,修建极为方便,只需要沙土、麻袋和木材。

    “司空南,即刻调豹韬营、辎工营将士操练修造此等工事,待叛军攻击停止,立即上城修建工事。”

    “末将遵命。不过,此法未免令人耻笑




第361章 横财(1)
    咸王凑近上前,最先打开了七只木箱中最小的一只,只见他将盒盖缓缓掀开,就看见木箱内还装着一个布口袋,口袋用活扣扎的很紧。

    咸王伸手解开绳扣,敞开一看,猛是吃了一惊,立时愣怔在那目瞪口呆,心中更是掀起滔天巨浪。脸上的愁容转眼烟消云散,取而代之是某种无法用语言描绘的精彩。

    卢皋正好站在视野的死角,不曾看到木箱口袋中装了什么,见咸王如此震惊,只以为是什么大不敬的东西,他小心问道:

    “大王,箱中乃何物呀”

    咸王回头奇怪看了眼卢皋反问道:

    “怎么,魏将军不曾与你说起”

    卢皋摇了摇头道:

    “没有啊!”

    “哦……”咸王奇怪叹了一声,接着说道:“那卢将军你自己看看。”

    卢皋不明咸王何意,也没干擅自去看,只犹豫了片刻。见卢皋迟迟没有反应,咸王再次说道:

    “寡人让卢将军看,卢将军何故违令啊。”

    “这……末将遵命。”

    卢皋上前低头看了眼,就看见箱子里装着布口袋,口袋半掩着,最开始看到些白色的圆珠之物,但还没反应过来,待到凑近细这么一看,愣是他定力再好,那也是吃了一惊,暴退一步险些没有栽倒,只脱口而出一句话:

    “这,这……这么多!”

    卢皋也看出来了,这一箱子都是珍珠,而且至少都是分的大颗一等一的珍珠。

    少时咸王接连掀开其余六只木箱,每只木箱或是两个布袋,或是三个布袋,无一例外装的都是珍珠。

    随后便听到咸王突然咆哮,啪的一声给跪在了地上:

    “魏将军,寡人的魏将军呐……”

    卢皋愣下一跳,上前扶起咸王忙说:

    “大王,此事干系重大,该如何处置还请大王明示。”

    “快,魏将军的密函呢。”

    “哦,末将该死!”

    卢皋掏出铁函交予咸王,确认铁函完好如初,咸王拆开铁函取出密信,逐字逐句通读全文,到最后不禁潸然泪下:

    “魏将军真乃寡人大大的忠臣,寡人要赐他大夫,不上大夫!”

    卢皋这时提醒道:

    “大王,魏将军眼下已被围在广信,还应尽速将此物换成金银辎重等物,速去救魏将军,否则再多的珍宝,也换不回魏将军一条性命呀。”

    “是,是。快,去外执使宣荀牧前来见寡人。”

    “诺!”

    卢皋前脚离开,咸王密召内府密探,将珍珠押解入内府与御用司分拣细选。

    约莫三刻钟后,外执使荀牧匆匆来到广渊殿,见咸王喜上眉梢,荀牧心里反而觉得情况不妙。

    “臣荀牧,拜见大王。”

    “爱卿免礼,过来与寡人面谈。”

    “臣遵命。”

    咸王命人赐座塌予荀牧,一个眼色示意卢皋退到殿外把手。

    待屏退左右,咸王凑近荀牧小声说道:

    “荀大人,寡人国库现在所剩几何。”

    “据臣所知,已经所剩无几,大王为何不召大司农莫安正。”

    “此事甚秘,且只爱卿你方能办到。”

    “只要大王下旨,老臣就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那好,寡人要荀大人亲赴志国买粮三百万石、耕牛一万头、牛皮五万张、活猪五万头、铁器农具四十万具,荀大人你看可否办到。”

    荀牧此时脸色发黑几乎想哭,别说三百万石粮草,现在国库就连买三十万石粮草的钱也没有,就是自己的屁股给别人踢,也弄不来三百万石粮草啊。

    “大王,不是戏言吧!”

    “寡人一言九鼎,何时有过戏言。”

    说着,咸王从桌案下取出一只锦盒,锦盒之内是御用司刚刚精挑细选送来的一百粒珍珠。

    将锦盒推到荀牧面前,咸王继续说道:

    “荀大人打开一看便知。”

    此时荀牧神色诡异,心里不禁想,锦盒里就是装了逆天宝贝,也换不来三百万石的粮草啊。

    待荀牧打开一看,果然,就是满满一盒的珍珠,这反倒让荀牧更加揪心起来:

    “大王,这是后宫诸位娘娘之物吧。”

    咸王摇了摇头,很是淡定说:

    “寡人就问荀大人,锦盒中珍珠价值几何。”

    “约值五六万根寸银吧,但也买不了三百万石粮草啊。”

    “那寡人给你五千颗此珠,荀大人可否办到。”

    荀牧闻讯猛吓一跳,只以为是幻听了:

    “大王,此珠岂是寻常物,焉能有五千颗。”

    “寡人说有,就一定有。来人!”

    咸王令道,两个密探抬了一口木箱走进大殿,将木箱置于咸王身边后,随即转身离开。荀牧眼见如此一口大箱,心口立时一跳:

    “大,大王,这是……”

    咸王正定自若,随手掀开木箱,璀璨华光扑面而来,惊得荀牧目瞪口呆。这时咸王得意说道:

    “荀大人,现在该信寡人了吧。”

    “这……大王,我咸国何来如此众多珍宝。”

    “此事荀大人就无需过问了,寡人只问荀大人,方才寡人所说一应所需之物,可否办到。”

    &nb



第362章 横财(2)
    因此就需要两手准备,一手是拿咸国被晋国欺压的悲惨现实情况做文章,打悲情牌,其次是拿公孙岳的口供去讹诈卫国。

    黑巾军南下战略的最终目的和意图,是攻打卫国,因此其在徐国的攻略方向是向西攻击,这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是卫国现在的政局是太子即位后,其三个兄弟同床异梦,手里都握有重兵,形成了事实上的权利掣肘,拥兵割据。咸国出了相公孙岳叛乱,卫国难道就不担心黑巾军,也在卫国内部到处安插收买重臣显然不仅仅是担心的问题,而是很可能是事实。

    如果咸国完蛋了,黑巾军就能从东线抽调更多的兵力,向西全线推进,征募更多的兵源,就现在卫国的国家体制和政局,圈养奴役三五百万奴隶,一旦乱起来,势必是遍地烽火到处狼烟。

    基于现实的政治利益和远期的战略诉求,卫国没有不帮的道理,当然,卫国也不是什么善茬,其贪婪程度不亚于虎豹。

    此番遣使卫国,必然要被其讹诈,咸国也不得不认。因此,对付卫国只可以数量最多,成色一般的珍珠和上钱与之交易,使之能得到数量,无法享受质量。

    当然,一旦日后咸国出产珍珠的消息传开,卫国知道了咸国将珍珠分为三六九等,把最次的一等卖给卫国,卫国心里定然不爽,但那也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眼下也就只能将就着把眼前危机度过去。

    卫国、志国两个霸主都已通盘考虑,最后剩下的潜在霸主晋国,显然是绕不过去的问题。

    且不说晋国现在霸占着咸国的市场,珍珠之事一旦传开,晋国必然伸手,这是未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当下而言,咸国作为晋国的下邦,私底下背着宗主勾结死对头,于情于理说不过去。

    正因为说不过去,百里燕也不打算说得过去,干脆撕破脸算了。

    首先,撕破脸晋国也不敢怎么样。其一,叛军杀到咸国家门口,晋国也没能怎么样,其二咸军死伤惨重,晋国这个大哥大非但没怎么样,还乘机占领小弟的地盘,这叫不要脸。

    其三,就当下的局势而言,撕破脸几乎没有任何政治恶果,晋国驻扎在咸国的军队不可能撤走吧,他也不会撤。晋国霸占了咸国的市场,他也不会撤。

    且不说撤出咸国的市场损失的是晋国,咸国还能收回一定的税权,而晋国将损失过去五六年间投入的大量资源,连带制糖和丝绸的特许经销权也一柄没了。当然,他仍然可以强占着不给,所以晋国资本现在也撤不出。

    以上两点最终决定了晋国非但不能拿咸国怎么样,还得努力维持这现有的消耗局面。

    以黑巾叛军的实力,晋军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咸军也算是将帅智勇兵卒善战,就是这种情况下,咸军还屡屡吃亏,换做是晋军,晋军能顶住黑巾军几个波次。

    咸国完了,晋国非但短期内无法占领咸国,还要拖入持久的对峙消耗,即便将来能占领咸国,得到的都是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晋国不得不背上咸国这个巨大的经济负担,短期内无法消化,而长期也无法抽出更多的经济实力,投入到中原争霸。

    故而晋国不应由咸国派出使臣出使,而用御客出使。

    首先,咸国不派使臣出使,既保持了撕破脸皮和没有撕破脸皮的临界点,将来还有转圜的余地,不至于一下撕破脸皮,晋国短期内给咸国上紧箍咒。

    其次,秘密由御客出面,可许诺御客好处,而后使其出使晋国,以筹措御客大军粮草辎重的名义,用珍宝换取晋国的粮草等物资。列国谁人都干讹诈,唯独不能不给御客的面子。因此御客最终所能交易获得的实际好处,要远多于咸国正常渠道交易所得的物资总量

    由于通讯和信息传递的制约,而此时晋国是不知道御客的珍宝从何而来,御客再得到粮草物资之后,一分为二,一部运往千岳山防线御客大营,一部分秘密运往咸国。

    待到事后晋国得知是咸国的珍珠,晋王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而且还不能怎么样。难不成还想霸占了咸国珍珠产业也不看看技术在谁的手里。

    “荀大人。”咸王语重心长说道:“御客筹辎使尉迟光现在何处。”

    “四日多前就走了呀!”

    “走了!那快派人给寡人去追。”

    “臣领命。”

    “记住,此事从速操办,务必于三月个内将粮运回,否则寡人革了你的职,给寡人去种地!”

    “微臣绝不负大王所望。”

    从咸国骑马奔袭志国,单程少说半个月以上,去卫国最快也要一个月多,加之前期的准备工作,从志国走水路,将粮草物资经由望亲江运入岁当郡,三个月已经是极快。

    与荀牧秘密敲定此事,咸王下午于百灵园约见了妹妹兰渊公主。

    见姜亥气色大好精神矍铄,最近糟透心的兰渊公主不禁纳闷儿:

    “兄长,今日气色如此矍铄,莫非是打了胜仗不成。”

    “哪儿那么容易。”咸王撇了撇嘴,伸手接过宫女递来的西瓜吃了一口说道:“妹妹,妹夫家底颇丰,何不让他为寡人分忧呢。”

    兰渊蹙着眉头心里小心起来:

    “兄长,要说什么就说吧,拐弯抹角的做什么。”

    “呵呵,知我者莫若妹呀。”言毕,咸王拿出一个锦盒,推到了兰渊跟前:“妹妹,看看此中珍宝可喜欢。”
1...143144145146147...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