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陈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六万匹战马对鼎炀城而言现在已是负担,叛军若以此设计,后果不堪设想。”
“那好,我即刻将此时告知少主。不过,城内广信公府的军马只有一千余匹,其余皆在流风岛和主公军内,再多可就没有了。”
“那就从城内花钱买马,那些个大户人家的驮马、挽马,商队也有大量马匹,留着也无多大处,能买的都买来。”
与陈韵风说定,百里燕马不停蹄赶往南门,卢皋、苏洪、白合、陆肇等人齐聚于此听令。
“卢皋,马匹都齐了吗”
“都齐了,此外还有昨日大户认捐的马匹一百多,不过都是下等的驮马,脚力不好使。”
“那就甭管了,各军各营整备的如何,人马扩充了几何。”
“末将龙武营四千人已满,苏
第348章 灵机
苏洪抓获的两个斥候,定是没想到广信能出兵南下,所以只顾着南面的情况,没留意北面广信的情况。
待到百里燕(既魏贤)军宿营,这两个家伙才发现已经进入百里燕军的警戒范围,想跑已经来不及了。苏洪奉命警戒,结果就发现了这个两个家伙潜伏在草丛中。
按正常的逻辑思维,这两个人不可能提前几天就埋伏在此,否则距离叛军主力至少有三天以上的路程。只可能是叛军昨夜后半夜突然南下,于今天下午扎营后,派出的斥候埋伏于官道,劫杀鼎炀信使,亦或者二人正在准备前往鼎炀附近监视。
据此判断,叛军距离百里燕军西北至少有十五里的路程,甚至更远,十五里已经是斥候徒步快速往返反应的极限距离,放到二十里至三十里外,不适合宿营行军状态的情报传递。
通常而言,斥候的安置距离,与体力、脚力、畜力直接挂钩,距离越远,对体能要求越高,传递消息速度越迟缓。
三到五里的斥候侦查适合用于距敌较近,已知敌军可能设伏的情况。五到十里用于大军交战前的战情发展通报。十到十五里适合短距预警,十五至二十五里,用于大军提前戒备防御。三十里四十,乃至五十里,可争取一日至半日的防御时间,适用于对敌大兵团运动预警。
再远,需要特殊的途径,如内部间谍,在窃取军事机密后,能提前几日甚至更长时间的预警。
以此二人的所在位置判断,叛军距离百里燕所在至少是十五里以上,甚至二十里,如此算起来,叛军距离距离鼎炀应该超过六十里,叛军今晚后半夜急行军上路,其先锋最快也要明天午时后才能抵达鼎炀城下。
百里燕观他二人脸色此时反应,便知情况不离十。
“如何,可还要本将细说。”
“末将佩服,只是将他二人放掉,我军恐将暴露,还请将军三思。”卢皋道。
“无需多言,即刻将他二人放归,但不要给马匹,一切后果本将承担。”
“诺。”
卢皋、苏洪二人不解,百里燕为何要放走这两个斥候,当然,两位斥候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好事,还有些半信半疑。边走边回头,边回头边走,总担心其中有诈,半路将他们劫杀。
待那二人彻底离去,苏洪小心询问着:
“将军,难道其中有什么玄机不成”
“哼哼,算你小子聪明。他二人或是原路折返,回到黑巾叛军大营,或是任务失败,被我军发现,担心军法追究,半路出逃再也不归敌营。但无论哪种,叛军大营或是不知我军已到此处,或是知道我军从广信南下,却不知我军人马数量。你说,黑巾叛军主将会作何想
“若他二人要返回大营,即便用跑的,也得半个多时辰,更何况夜路,怎么也得一个多时辰。若是用走的,那就得两个时辰。”
“然后呢”百里燕问。
“叛军一不知我军兵力,二要发兵来攻,怎么也得到后半夜吧。而且叛军尽是步军,我军全然可以不予纠缠,将他们甩下,直奔鼎炀。
或者说,叛军料定我军兵力不多,继续向鼎炀城进发。反正总不能再去打广信,否则朝令夕改反反复复,其军心士气必然受挫,而且连续强行军,人也吃不消啊。”
“此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叛军距离鼎炀尚有数十里地,绝不可能先于我军抵达鼎炀,因而我军便有可能将鼎炀城中三万骑兵调出。
无论叛军后半夜是发兵来攻我军,亦或者是叛军不顾我军,继续向鼎炀进发,其三军必然处于行军当中,我三万骑兵集中兵力攻其任何一处,其都无招架之力。”
“可叛军若不知我军消息,岂不更好现在放那二人回去,我军岂不是暴露无疑。”
“话虽如此,但叛军知道我军踪迹,与不知我军踪迹的反应将截然相反。试想,叛军若是知道我军有可能从鼎炀搬来救兵呢”
“嘶……那他们兴许就不能安心继续向鼎炀出发,也不能抽身,一旦抽身,便有可能被我军骑兵从背后追杀。”
“对,叛军若是不知道我军在此,他们今晚后半夜就会上路,而我等马匹已经疲惫,派出骑兵前往鼎炀传令,再到鼎炀的骑兵赶到汇合,一来一去就是八十多里地,少说两三个时辰过去,再合计集结、准备、决断所耗时间,那就至少四个时辰开外。
到那时,叛军已经上路,距离鼎炀已经不远,甚至会提前开始下寨。此时我等非但要去追赶叛军,还要追三四十里地,人困马乏不说。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围困当中。”
“那为何不直接令叶大都督率兵前去搜索攻打,如此所需时间岂不更短。”苏洪问道,百里燕摇头说:
“不,黑巾是今日下午扎营,今晚后半夜动身上路。即便今晚上半夜能把消息送到鼎炀,叶大都督发兵也需时间准备,无法一蹴而就。
待到叶大都督发兵赶到,至少也是后半夜,如此极可能此将正好撞上黑巾叛军后半夜启程,后果难料,本将并无把握能令叶大都督全身而退。
而且眼下我等只知叛军大致方位,而不知其详细所在,万一抹黑找错了地方,反被叛军所查。
但倘若敌军知悉我军意图,其必然有所防范,绝不可能继续以行军队形赶路,定要结阵,结阵行军速度势必极为缓慢,你想想看,他们还能在明天急行军抵达鼎炀吗至少还要一至两天时间,才能走完这六七十里地的路。”
行军状态不同于结阵行军,行军状态呈纵列队形,延绵几里,乃至十几里几十里地,籍此便于行军,但不利于随时转入作战队形,常行军快一点一天也就走四五十里,急行军可走六七十里地,强行军百里也有可能。
如果是重步兵,常行军还得打折扣,所以有马匹的好处,变在于能让步兵迅速转场,实现快速机动。
如果是结阵行军,一天能走二十里就算老天保佑,方圆这等阵形,被敌军追着打,一天能移动十里地,就算是良心工程。
&nb
第349章 险中计
不同于邵平,叶信此番撤出后,城池自然就让给了鼎炀侯张隽镇守,这可就急坏了张隽。
自四日前入城后,鼎炀侯毫不手软的撤换了太守与城府司马,各军各营将领悉数换成鼎炀侯自己带来的亲信,紧急征募壮丁七千多人,勉强凑齐一万八千多人的杂兵。
本指望着叶信的三万人马能镇守鼎炀,现在突然撤兵,张隽这个太尉,纵然军权收归了咸王,但自然不可能买账,其旋即找到叶信讨要说法:
“叶大都督,此时出城,岂不是将鼎炀拱手让给黑巾贼。”
“太尉,叛军十五万人距此仅有六十多里,鼎炀城方圆六百里内,毫无可能在三日内集结十万人马来援,赵帅也不可能从永兴河抽兵,我部若是留在城内,无异于困兽犹斗自寻死路。出鼎炀,是为拖住叛军,争取转还时日。
况且说,鼎炀城高池深,尚有兵丁小两万,人丁三十万,远甚于当年尹秧城,太尉不至于连半个月也守不住吧。”
“若无城池之固,就靠你等三万人,焉能挡住十五万黑巾贼!”鼎炀侯不屑一顾。
“叶某自有对策,还请鼎炀侯保重,叶某告辞了。”
“你!”张隽气节“叶信,本太尉难道就调不动你这个大都督不成!”
叶信不屑道:
“侯爷不会忘了吧,太尉兵权已收归大王,叶某听命于大王,听命于赵帅,如今事态紧急,叶某有权临阵决断,撤出鼎炀也无可厚非。”
“好,好,你等着,本侯要去大王面前参你!”
“哼,恕不奉陪!”
叶信当年随鼎炀侯驰援江东郡,险些就给鼎炀侯害死。如今终于轮到叶信出口恶气,报当年一箭之仇,恨不能让叛军把鼎炀城给砸个稀巴烂。
叶信率军上路已经亥时,三万人马一分为二,两千人等天亮后赶着三万匹战马继续南下永兴河,其余两万八千人北上与百里燕汇合。
而与此同时,距离鼎炀城北偏西六十五里的黑巾军中军大营,那两斥候是紧赶慢赶,花了近两个时辰,连走带跑二十多里路,抹黑回到中军大营。
雷霆天王此时正高枕温柔乡中,左右拥抱两个女子,睡的正酣,这时帐外一个女婢推开帐帘,在昏暗的灯火中来到床榻前小声说道:
“天王,有紧急军情。”
雷霆趴在一个美妇胸前,迷迷瞪瞪听到女子声音,下意识的伸手去挠,女婢下意识忙退两步又说道:
“天王,有紧急军情。”
雷霆慵懒说道:
“嗯……让他们等着,本天王立马便去。”
“诺……”
婢女退出片刻,雷霆如吃了三斤陈酿老酒,晃晃悠悠披上甲衣来到帐外,秦翰正火急火燎等候在外:
“天王,我军以东发现了咸军。”
雷霆此时正迷迷瞪瞪,闻讯咸军倒也未放心上:
“就是为这等屁事搅扰本天王”
“天王,此股咸军数量不明,乃由广信而来前往鼎炀,秦某判断,定是魏贤率军无疑。”
闻信“魏贤”二字,雷霆猛是一惊,终于清醒了些:
“什么,魏贤,你怎知道”
“两个多时辰前,埋伏于官道附近的斥候被咸军所捉,而后又被放回,据两人禀报,其中有个男子瘸腿,坐一辆四轮车辇,此人定是魏贤无疑。”
闻讯人给咸军捉住,还给放了回来,雷霆天王面具背后的脸色立时沉了下来,他厉声问道:
“还给放回来了,人呢”
“正在等候处置。”秦翰道。
“带他二人前来问话。”
秦翰将二人带来雷霆跟前问话,一番仔细询问,雷霆赫然发现这二人矢口否认向咸军透露半点消息不说,居然一没有看清咸军数量,二也不知道咸军为什么要放他们回来,三是打死不说情况之下,竟然还被敌将主帅套走了军情消息,然后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跑回了大营,这不是混账嘛。
“废物,饭桶,给本天王拉下去斩了。”
二人闻讯要杀头,也是欲哭无泪,争相哀求道:
“天王饶命,天王饶命啊……”
二人操着孙国口音,雷霆立时心一软说道:
“拉下去,重打十棍。”
“诺!”
左右亲兵上前,将那二人拖下去行刑。
这时秦翰说道:
“天王,咸军定是魏贤率军无疑,除了他,咸军中无人能有其这般手段。”
“那秦财东可曾想过,魏贤为何要将此二人放回,难道就不怕我军连夜攻过去既然知道我军是后半夜赶路,二十多里地强行军,也就是一个时辰,他难道不怕”
“这个……那是咸军另有伏兵按说不会呀,广信城内马匹不多,咸军充其量六七千人,一日疾驰一百二三十里地,人困马乏,我十五万人马要是此时去攻他,他岂能逃脱。”
“哼哼,他倘若从鼎炀抽兵呢”
“嘶……鼎炀天王是说,叶信那三万骑兵”
“难道没有可能那两斥候回到中军,已经过去两个时辰,魏贤定然是在他们之后,遣人去往鼎炀搬请救兵,其若从鼎炀抽兵,我军此时赶去围歼魏贤,大军造饭、拔营、上路,再赶二十里路,少说需得两个时辰,届时叶信所部早已抵达并得到修整,待我军赶到,他们岂不是以逸待劳,完全可以不与我军纠缠,追在身后追杀我军。”
“可如此一来,鼎炀城岂非空虚,我军若此时上路去围城,其三万骑兵今夜定是难以继续作战,岂能威胁我十五万人马。”
“难道魏贤能轻易放我等去攻城别忘了,此地距离鼎炀尚有六十多里,魏贤所部仅有四十里地,我军若是一个时辰后出发,最快也要明日午后才能抵达。他们即便修整三个时辰,天亮后随时随地都能撵在身后袭击我军。”
“那就结阵,结阵而行,还能怕他不成。”
“那秦财东可知结阵之后,我军日行几里”
“嘶……”秦翰很快意识到,十五万
第350章 斗法(1)
蒲城、广信、鼎炀三城呈品字形,雷霆将人马拉往三地之间驻扎,无论前往任何一城,急行军都只要一天的时间。相反,三地倘若有一处被攻击,叶信、百里燕(既魏贤)三万骑兵就得绕道疲于奔命。
同时,蒲城若被晋军占去,再被雷霆大军合围,便成不得不救的死局。到时候即便是百里燕不想救晋军,晋国也要压着咸王出兵去救,整个北海郡所有兵力,都将被拖入蒲城,最终形成围点打援的局面。
听到这里,秦翰不无担心说道:
“万一要是惹毛了晋军,晋军与咸军联兵来战,我军兵力怕是不济呀。”
“晋国心怀鬼胎见死不救,咸国又岂能甘心替其解围。况且说,晋军从蒲城登陆未果,必然要去广信登陆上岸,咸军焉能让晋军进入广信。”
时下战船没有什么气垫船、两栖登陆艇、船坞舰什么的,不能靠近近海登陆,都必须进港登陆,或者从大船放下小船,划小船登陆海滩。这就造成一个严重问题,当蒲城被晋军占领,反被黑巾军围困之后,港口就没了。
晋军援兵只剩下三个选择,要么七八万人强行占领港口,要么在蒲城外围抢滩登陆,但显然黑巾军肯定要重兵把手港口,仅靠现有的技术条件,要从战船上冲击以逸待劳,等在岸上的准备充足的黑巾军,显然不现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