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毕竟现在的殷贯只是南疆国的太子,虽然要处理一些政事,不过和这个比起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再说殷王还在,有没有殷贯在都是一样的,反正不会出差错。
然而何余和平绍这边并不是那样的轻松。
想要调查就得去东汉朝的东南方向,单程少说也要花费十来日时间,这还是在没有耽误的情况下,发生一点儿意外的话,耽误的时间那就是不可预料的。
永和府侗州,这里是南疆探子得到消息的地方,也是二人根据线索得到后的位置,正好就是东汉老臣所处的位置,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消息应该是真的,不过还是需要调查一番之后才行。
这些人住的地方不是秘密,当天就打听到具体的位置。
夜晚,大多数人都已经休息的时候,黑夜中两个身影一前一后朝着一处宅子而去,随后在一个拐角处停下。
“这儿”
“是。”
简短的两句话,两人便确定了位置,随后平绍主动的蹲在墙角,而何余很默契的退后两步,借住他一跃上墙,在确定对面没有风险之后,才对着下面的人点了点头,后者明白之后也在帮助下上了墙。
当两人同时确定无误之后,翻过了墙跳了下去。
墙不高,最多也就三米的样子,对两人来说轻而易举。
落地的位置是一片小竹林,这处宅子位于城南一角,周围的建筑物比较小,所以整个宅子很大,加上他的身份非同寻常,府上有这样的小树林很正常。
作为东汉前朝的朝廷重臣,又是手握重兵,作为皇帝的吕恒都要忌惮三分,更别说当地的知州和其他官员,不过当地的官员和大部分税收都是要上缴朝廷,这也是吕恒没有撕破脸皮的原因之一,只要不发生暴乱,不趁机造反即可。
整个宅子不说灯火通明,至少很多地方都有光亮,并没有因为夜色而变得漆黑一片,这让何余和平绍不得不小心,虽然府上没有巡逻的队伍,要是不小心遇到侍卫或者是侍女,势必会引来注意,到时候暴漏了再想打听消息就不是容易事情,不过以他们两人的身
第三百二十六章 谈判(一)
时间越久,梁奕对这事就越不抱有希望,以这二人的能力,认为早就应该有结果,不过在二人没有回来之前还不会着急的离开。
二人回来之后直接开口说了此事有结果,梁奕便叫来了殷贯,顺便让他知道结果,毕竟有些线索还是他提供的。
“你二人说说情况如何。”
“回大人话,我二人到了之后就潜入府上打听消息,奈何这些人极其的小心一直都没有结果,后来我在机缘巧合之下听到这方面的信息,根据得到的消息来看此事的确是真的,而且一个月之后就会行动,算起来还有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我们还猜测此事东汉朝是知晓的,至于为何没有撕破脸皮目前还不清楚。”
何余将这段时间打听来的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随后梁奕摇摇头认同了这个结果。
一旁的殷贯见此,开口询问道:“梁兄,既然这件事情是真的,吕恒又有可能知道,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之前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哪怕没有验证真伪他都十分的激动,认为是一次不错的机会,然而现在有了真正的结果,殷贯反而变得不知道该怎么做,下意识的询问了身边的梁奕,在他看来只有这样估计才有办法。
“哈哈,知道又如何,我猜测这吕恒实际上几个月前就知道有这事发生,所以才会借着祝寿的名义邀请我等,目的就是在事情发生之前找到盟友,只要他成功了,这些人的造反终究是会失败的。”
“毕竟一旦签订盟约之后,一旦发生造反的事情西凉和北魏是必须要出兵增援的,如此一来就可以很大程度的较少造反带来的影响,至于和我南齐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成为盟友,因为只要拉拢到另外两国,就算发生造反的事情我南齐也是没有办法一次性面对三个国家,这样就可以瓦解这次的危机,不得不说这样做现在看来还没有破绽。”
“梁兄,既然这吕恒早就知道,为何不暗地里派人将这些人抓起来,只要有合适的理由并且找到足够的证据,这些想要造反的人根本就没有机会,他们下面的将士失去了主心骨,加上原本就是东汉朝的将士,肯定会放弃抵抗的,又为何如此大费周折。”
这当然是最好,最快捷又最轻松的办法,不过梁奕却不是这么认为的。
笑道:“这些人既然敢做出造反的事情,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从这个消息泄露到如今差不错已有半年的时间,他们肯定早就想到会泄漏出来,一直拖延到现在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消息是故意放出来的,因为吕恒也猜到了或者是没有十足的把握,这才选择用其他完全的办法来阻止,而寻求西凉或者是北魏的帮助就是很好的选择。”
其实梁奕一开始就有过怀疑,这么重要的消息怎么可能随意的传出来,如果是故意的话这一切就解释的清楚。
早在之前这些人想要造反的时候,那会儿他们的实力虽然不敌东汉朝,但是也能够让其忌惮几分,也是为何这些年来能够存在的原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这些人的实力肯定有所增长。
梁奕猜测吕恒不敢动手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怕这些人将消息放出去,到时候东汉朝反而会处于被动的状况,毕竟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西凉和北魏很大几率不会选择联盟
第三百二十七章 谈判(二)
消息派人送回去之后梁奕也不能干等着,或许还能够利用这段时间去做些有用的事情,但是做的事情也不能太过火,不然对接下来的计划说不定还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二日的时候就带着何余以及殷贯二人前往东汉皇宫。
当吕恒得知梁奕要觐见的时候愣了片刻,因为他实在是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能够找来,再三确定最后想了想还是答应了,他也想弄清楚梁奕至今还留在东汉朝的些许原因。
“外臣梁奕觐见汉皇。”
“哈哈,使臣免礼。”
说完接着吩咐道:“来人,看座。”
梁奕不过是南齐朝的臣子,又不是来商议大事情的,像看座这样的事情基本上不会有,只不过吕恒思考了之后决定还是给一个座位,他倒要看看梁奕今日来的目的如何。
对于一同进来的殷贯,吕恒不是很在乎,自从那一战过后他知道这两国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好,现在两人待在一起是比较正常的。
“多谢陛下。”
梁奕坐下之后殷贯还是只能站着,他目前还没有资格在这里坐着说话,不会有例外。
“不知道使臣今日有何事情来见朕。”
“陛下,今日外臣前来没有别的事情,就是看中了贵国的汉州,利州和永州,不知道陛下能不能割爱,将其让出来,当然作为补偿,可以提一个要求,只要能够做到的绝对不会推脱。”
此话一出坐在最上面的吕恒以及他身边的太监都愣住了,随后很是惊讶的看着梁奕,见后者一脸认真的样子,一时间吕恒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话。
不仅仅是这二人,就连他身边的殷贯和何余都不知道这是何意,殷贯知道现在的东汉朝已经不敌南齐朝,但是吕恒正在拉拢西凉和北魏两国,一旦成功的话南齐朝肯定招架不住,又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最主要的是之前根本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消息。
就连何余都有些惊讶,这段时间的传话或者是调查都是他和平绍去做的,如果皇上有其他的吩咐他们肯定是知道的,而且他同样看见梁奕说话的样子不像是假的,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但他知道一定要保护好梁奕的安全,毕竟这里是东汉朝的皇宫。
梁奕自己知道此话一出肯定会让人惊讶的,不过他并没有在开玩笑。
南齐和东汉先后打过两次,均以后者失败,割地求和而告终,割让的城池就包含汉州,利州和永州的城池,经过两次过后现在的汉州就剩下六县和州城,利州也还剩下六县以及州城,至于永州仅仅剩下四县和一座州城。
刚才梁奕的意思就是要让东汉朝将总共三座州城以及十六县都让让出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别说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东汉朝彻底的战败也绝对不会在让出这么多的城池,有本事南齐朝就派军队将其打下来,之前割让的已经是东汉所能够承受最大的。
许久之后吕恒才开口道:“梁奕,朕不觉得这样的玩笑很好笑。”
说完只见梁奕摇了摇头回道:“陛下觉得外臣是在开玩笑吗既然说出来了那就是这个意思。”
吕恒知道梁奕的胆子很大,但他不相信只是梁奕自己的想法,唯一的可能那就是董高逸指使的,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何在自己明确表示不会合盟的情况下梁奕还留在这里的举动,对此他不怒反笑,认为这是董高逸异想天开的想法,当即就拒绝了。
对于这个结果梁奕早就预料到了,吕恒不接受才是正常的。
“陛下,想必现在西凉和北魏的皇帝都已经在路上了吧,不出意外再有十来日时间就能够赶到,到时候三国合盟是板上钉的事情吧。”
“当然。”
这本来就不是秘密,吕恒虽然不知道这样询问的原因为何,还是毫不犹豫的承认了,实际上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和造反的事情结合起来,因为他知道这件事情也是在一个极其不容易的情况下知道的,梁奕和殷贯到这里之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离开长宁城半步,根本没有机会知道。
就算是两人的手下也在密切的监视之中,同样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所以他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既然如此,这两国的皇帝应该不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吧。”
“接下来的事情”
“没错,就是接下来的事情。”梁奕没有明说,他希望吕恒能够自己想起来。
事实正好相反,刚才梁奕所说的话吕恒还能够理解,这句话反而是摸不着头脑,实在是不清楚这句话的意思为何。
但是梁奕刚才那番狂妄的话让他现在都觉得非常的不舒服,已经不想继续说下去,直接开口询问道:“梁奕,恕朕不清楚你这句话是何意思,如果是刚才那番话那就不必继续说下去,还请回去,如果要说其他的事情就直接说出来,不必拐弯抹角,真当朕可以陪着你玩耍”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
第三百二十八章 谈判(三)
重新见面的地方还是在刚才那里,吕恒思来想去之后觉得没有必要换个地方,那样做反而会适得其反。
一见面,梁奕开门见山的说道:“看来陛下对此事已经想清楚了,就是不知道外臣刚刚提的意见如何,当然,我知道陛下肯定会有所顾忌的,这次寻求和西凉以及北魏的结盟无非就是为了解决那件事情,既然这两国能够做到,那么我南齐同样是没有问题的,这样一来就不用和两国打交道,看起来对陛下以及东汉朝来说还是以一些好处的。”
“现在西凉和北魏两国的皇上都已经在赶来的路上,这会使陛下或多或少都有些顾忌,不过这个我南齐同样能够帮助解决,想来谁都知道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皮的时候,特别是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以及他们同样会有的担心。”
梁奕也知道指望凭借这个就想要敲诈东汉朝是不可能的,除非能够解决吕恒目前的顾忌,所以在话里面说得十分的清楚,只要东汉朝答应之前的要求,那么接下来所发生的南齐朝会竭力的进行解决,这个吕恒现在要做的一模一样,好处就是可以立马确定下来,不用再去和另外两国进行争论。
只要有了南齐的相助,接下里的问题就不能再称之为问题,只是对吕恒来说这个决定不容易做出,虽说面对西凉和北魏也要付出一些代价,不过和南齐的比起来肯定是小巫见大巫,一时间让吕恒陷入两难之地。
许久之后他才开口询问道:“梁奕,这可是董高逸的想法”
这是他第二个担心的地方,梁奕作为使臣来到东汉朝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根据探子的消息来看,手下的人和他几乎都没有离开过都城,意味着没有和董高逸有过联系,意味着此事很有可能是梁奕自己的想法,这让吕恒十分的担心。
如果这事在梁奕来之前就知道的话,肯定不会是当下的局面,说不定早就和要造反的人进行暗中联系,依次不给朝廷喘气的机会,既然没有发生说明这种情况应该没有发生,作为东汉朝的皇帝,他不会轻易的相信。
但是他知道这是必须要解决的,说不定南齐在知道此事过后已经派人开始在接触,这是他最不愿意看见的。
虽然有很大的机会能够和西凉以及北魏结盟,但是一旦东汉朝内部发生造反的事情,外面还有来自南齐,南疆的威胁,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这样的结盟就显得摇摇欲坠。
说不定这两国会立马翻脸,加入到南齐的阵营之中去,毕竟和结盟的好处比起来,这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让人无法拒绝的。
其实吕恒猜测的不错,梁奕早就派人在和这些人进行一个初步的接触,从得到的结果来看,谈成的机会十分的大,这些人也知道这肯定隐瞒不住,对南齐突然抛出的橄榄枝虽然有些忌惮,不过想到其中的好处还是决定铤而走险,毕竟到了这一步他们已经没有后退的可能。
现在摆在南齐面前的有两种选择,第一就是和东汉朝合作,在造反之前就将这股势力抹杀,将即将发生的事情扼杀在摇篮之中,就算是有心想要利用的直接没有机会,毕竟面对两国的合作,是挡不住的。
这是极其利于南齐的,毕竟能够从东汉这里在此得到十余座的城池,和需要付出的是不成正比的,不过这样的话,南齐朝还需要帮助东汉解决掉已经在路上的西凉以及北魏朝的皇帝,当然这都是小事情,梁奕心中现在甚至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
第二种选择就是加紧和造反的势力进行谈判,同时联系关系不错的南疆国,只要吕恒这边一拒绝,那就立马将造反的消息传出去,到时候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的,会让许多的政权三思而后行。
这样做的话,最后可能也会得到不少的好处,但和付出的肯定会相差无几,毕竟要出兵协助造反之人,还得阻止前来增援的西凉以及北魏,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梁奕是不建议董高逸选择这一个,不过这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够决定的事情。
摆在东汉面前的同样是两条路。
第一种选择立马就能够做出决定,那就是割让城池并且答应南齐的相助,估计不出三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彻底的解决,不过这样一来肯定就会得到西凉朝和北魏朝。
毕竟一开始的谈判十分的友好,甚至已经到了最后的地步,这个时候突然放弃转而和南齐合作,肯定会让他们十分的生气,认为这是东汉朝故意在耍他们,日后一旦和南齐在发生间隙,想要再和这两国结盟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对东汉来说不好判断,到底是得罪了两国好,还是接受了南齐的帮助好,毕竟在外人眼里,两国之前的关系已经恶化到了极点,突然间的合作容易引发联想。
特别是两国明明是合作,作为主导方的东汉朝反而还要割让城池给南齐,就算吕恒能够答应
第三百二十九章 谈判(四)
“按照你之前所说,汉州,利州以及治下六县,还有永州及治下四县,共计一十九座城池,恕朕不能够答应,当然做出其他的补偿未必不可。”
吕恒既然决定接受南齐的相助,那就不用再拐弯抹角,直接谈及割让十九座城池是不可能的,要么选择减少割让城池的数量,要么就选择其他替代的东西,当然这东西不可能超过城池的价值,否则没有减少的必要。
“外臣斗胆请问,陛下认为如何做才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