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nb
第三百一十七章 废黜
静嫔这边看着事情越闹越大反而有些兴奋,这让她觉得十分有面子。
这一年来只要和她发生冲突的,无论是谁的错误反正她都不会遭到惩罚,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就连皇后和太后只要不是太过分都会帮她,这是有恃无恐的第二个原因,所以他根本不害怕会将人引过来,反而是越多越好。
随着来的人增多,逐渐的有人认出了刘雨,毕竟来过宫中两次,又和皇后的关系不错,自然被很多人记在心里,虽然有人想要上前劝诫,但是一想到静嫔的性格都选择了放弃,甚至一些人等着看接下来的笑话。
皇后三人的到来让看热闹的人瞬间走了大半,这可是后宫之主,又深得皇上和太后喜爱,在这个时候被记住并不是一件好事穷。
静嫔笑着迎上前,正要行礼的时候,只见三人都没有搭理,径直的走到了后面,这让她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还以为皇后或者是太后来了,当转过来后看见的一幕让他不敢相信。
那两位妃子同时行礼道:“见过长公主。”
刘雨回礼道:“见过皇后娘娘,见过二位姐姐。”
刘嫣笑着上前一步,“我的好妹妹,上次一别就是五,六年之久,前两日和皇上提了两句,没想到今日还真的见到了你。”
简单的打过招呼之后,一些不知情的宫女或者是妃嫔都知道了刘雨的身份,前两年闹得火热的云阳长公主原来就是这位。
从她今日入宫这件简单的小事上,众人就可以看出皇上对她的喜爱,毕竟宫规是摆在这里的,嫁出去的公主能够回来的少之又少,甚至有的公主嫁出去之后到死都没有机会回来一次。
原本为她感到惋惜的人纷纷转变了态度,因为她们知道静嫔无论怎么得宠,在这件事情上就是以下犯上,在南齐朝这可是重罪,一旦深究的话难逃一劫。
根据南齐规定,长公主位同王爷,出嫁后的一切礼仪建制可按照王爷待遇,当然王爷分为三种,一种是当今皇上的叔叔一类,这些王爷没有实权,皇上定夺就是尊重他们,第二种就是当今皇上的兄弟一类的,这种和第一种王爷享受的待遇相同,第三种就是当今皇上的儿子,这种王爷是可以参与国家大事的。
但无论是哪一种,静嫔都是以下犯上的。
刘雨可以视作当今圣上的妹妹被册封为云阳长公主,她的身份地位仅在皇后,太后之下,其他妃嫔之上,就连贵妃都要先行礼才行。
如果是当今圣上的女儿被册封为长公主,那么他的身份就在皇后,太后和贵妃之下,依然凌驾于其他妃嫔之上。
如果是先皇的姐妹被册封为长公主,就连皇后都必须要先行礼才行,虽然这样的规定遭到多次的质疑,不过这样的情况很少见,产生争吵的时候很少,逐渐的反对的人就少了许多。
静嫔在知道刘雨的身份后,吓得面容失色,刚刚她的那番话在场许多人都听到了,而且传出去的都是有人和她起了冲突,若是说清楚了,双方应该都有过错,但是她的行为已经盖过了真相。
她赶紧笑着上前道:“静嫔见过云阳长公主。”
刘雨看都没有看她,更别说认可,这样的话静嫔就必须一直保持这样的动作,除非比刘雨的身份要高一些,才能够让他起身,然而一直保持这个动作,对于娇生惯养的静嫔来说不是一件容易事。
在以前的话,刘嫣还会帮她说上两句话,但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东汉太后的寿宴
梁奕知道事情的原委之后,只是笑了笑,看上去不是很在乎。
实际上他知道董高逸发火和这样做的是早有预谋的,很快就在心中猜到了大概。
这个静嫔背后的势力应该董高逸有所顾虑,不好明着出手,那就必须找个合适的理由,或者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冲突。
为何静嫔犯了事之后还能够风生水起原因就在这里,无论大小事都惯着她,这样的人是不会止步于此的,后面肯定有更为过火的事情,所以就发生了今日的事情。
可是宫中的妃嫔静嫔都是认识的,宫外的人又没有进入后宫的可能,一来二去刘雨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刘嫣邀请之后董高逸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答应。
果不其然,静嫔见到是一个陌生的面孔自然不害怕,她根本不知道这位就是被册封的云阳长公主,也没有想过嫁出去的公主还能够回宫的,以下犯上可是重罪,加上之前的罪名,谁都不敢站出来给她说好话,原先一些巴结她的妃嫔纷纷脱身,不愿意和她有所纠缠。
在后宫这样的地方,没有任何的依靠加上冲撞了得罪不起的人,下场往往都是很惨的。
“梁奕,朕今日找你前来是为了一件事情。”
“请皇上吩咐。”
“一月前,东汉朝送来国书,吕恒要为他的生母,也就是当今的东汉太后举行七十大寿,同时还邀请了西凉,北魏,南疆国,北疆国等,南疆不用说一切都在等消息,北疆一直和东汉关系不错肯定会去,至于另外两朝同样会去,朕想了想决定由你带着贺礼前去祝寿。”
听到这个吩咐梁奕有些惊讶,倒不是说东汉会举办寿礼,而是这样的事情理应交给礼部去准备,前去祝寿的也应该是礼部的官员,他梁奕现在的身份是兵部侍郎和小都统,无论哪一个官职都是不符合礼仪的。
若是前去被人知道身份的话,岂不是还会闹出不小的笑话,除非是战事方面的问题,否则其他的派一个兵部侍郎前去都是有问题的,他不相信董高逸不知道这一点,那么肯定就还有其他的原因。
随后询问道:“启禀皇上,东汉太后大寿,臣一个小都统带着寿礼前去恐怕有些不合适吧,礼部的官员想来是可以做好的。”
梁奕的想法是,礼部的官员可能在某一方面惹怒了皇上,如果真是这样,下去之后他一定给吕新则好好说一下,事情闹到了不好收场的话问题可就大了。
“梁奕,朕自然知道以你的身份去东汉朝祝寿是不合适的,只是你不觉得东汉朝在这样的情况下还给太后祝寿有问题吗”
“皇上的意思是,东汉朝这样做不是鸿门宴就是另有图谋”
“没错,朕原本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不过一直安插在东汉朝的探子穿消息回来说,东汉朝最近有不对劲的现象,加上突然要给太后祝寿,朕觉得不是表面的这么简单,所以派你去弄清楚东汉朝真正的目的。”
梁奕点了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派他前去一切就说得通。
其实就算董高逸不说,梁奕同样觉得有问题,这两战过后东汉朝的损失惨重,这样的情况下还邀请南齐朝前去,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只是他现在的身份还是不妥,不过看这样子估计已经有了安排。
随后董高逸继续说道:“这一次前去,如果真的另有图谋,那么此次前去就可能有危险,所以随行的人,朕可以答应任由你挑选,至少人数不超过三十人即可。”
“多
第三百一十九章 驿站
三日后,梁奕率领着祝寿的队伍前往东汉朝,这个季节南齐很少发生天灾,所以一路上倒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到了东汉朝之后,随行的人全部接受了身份检查和登记,就连随行的物品都进行了详细的搜查,当然不只是对南齐这样做,其他前来祝寿的同样遭到了严格的盘查。
“特使,东西和随行的人员都没有问题,只是从这里到我都城还有七座城池,路上肯定都会被盘查和搜查,一来二去肯定会耽误行程。”
梁奕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询问道:“不知道这位大人有何好的见解”
“见解倒是说不上,我本来就是接应你们的,不如就一同跟着前去,这样一来可以省去你们路上的一些麻烦,反正我都要会都城,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听到这句话,梁奕心里明白了他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派来监视队伍的,美其名曰减少一些麻烦,但不得不说这个借口是不能拒绝的。
梁奕作为特使出使东汉朝是知道的,而梁奕的能力他是见过的,任由这样行走在东汉的土地上,吕恒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担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派人随时监视着,这样才能够防止意外的发生。
但毕竟是特使,不可能做的太过分,只能找一个这样的借口。
随后的路程,就有东汉朝的官员跟在队伍之中,梁奕最终没有选择拒绝。
长宁城,东汉朝的都城,刚到门口一行人就被拦下。
这时候跟着一起前来的官员说道:“梁大人还请见谅,这里毕竟是都城,还需要进行一次搜查,不过请放心,刚才搜查过一次不会有`问题的。”
果然,话音刚落一名将领上前道:“我需要对货物进行检查。”
梁奕点了点,指着后面:“请。”
和官员说的一模一样,将士只是简单的检查一遍之后走了回来,开口道:“没问题可以进去。”
“多谢。”
随后这名将领拿出一块令牌说道:“这是供你们在都城内行走的令牌,如果没有这块令牌的话不要随意的走动,在没有令牌的情况下被巡逻队伍抓住或者是发现,就算是我也没有办法,这一点一定要谨记。”
“明白。”
他们毕竟是南齐朝前来祝寿的,要是随意的在都城内行走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样更利于监视,令牌只有一块,意味着除了梁奕意外的人不能够四处行走,现在肯定被监视起来,一旦没有拿令牌私自出去,估计很快就有所谓的巡逻将士出来。
事先是打过招呼的,还这样做东汉朝完全有理由不放人,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梁奕身边的人真的只是陪同,真正准备调查的何余等人早就已经进了城。
在梁奕进城的时候,何余这边已经得到了信息,此刻就跟随在身边,东汉朝的人没有丝毫的警觉,他们一直跟随着梁奕到了休息的地方,记下之后消失在人群之中。
居住的位置比较偏僻,是东汉朝专门用来招待的驿站,相对来说条件和环境都比较简陋。
其实整个长宁城不止这一处驿站,只要是南齐和东汉之间有很深的矛盾,在这件事情自然而然的就会被冷落很多。
&
第三百二十章 拒绝突如其来的邀请
九月十六日,东汉皇宫内张灯结彩,来去神色匆匆的人们脸上没有丝毫的笑容。
今日本来是太后的大寿,奈何一大早皇上就大发雷霆,惹怒他的官员或者是侍女都被用东西砸了,其中有的官员被打的头破血流。
一些知情的人知道这是因为南齐特使一个名为梁奕的人,这已经是这段时间多次出现的名字,至于具体的原因就不是他们知道的。
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发怒,外使前来有专门居住的驿馆,一是为了方便保护和召见,二就是为了监视这些外使的一些行为,防止是细作前来。
驿馆之大是能够容纳上百人的,但是在安排的时候故意给南齐朝选在了一处并未接待的驿馆,这里的各个方面都是极差的,就是梁奕等人那日看见的,至于北魏,西凉等都是住进了驿馆。
吕恒原本想的是来到自己的地盘会有所收敛,让他们住在这里肯定不会有任何的意见,虽说这样的报复毫无意义,但他就是想要这样做。
然而他等到的结果却是南齐使臣纷纷离去,自己去找了住的地方,因为事先没有给客栈的掌柜打招呼,所以他们很成功的住了进去,毕竟在这个时候住客栈是不需要验证身份。
等吕恒知道的时候为时已晚,总不可能派人将他们赶出来,这不符合规矩,还会因此彻底恶化两国的关系,吕恒选择了视而不见。
当知道南齐的使臣是梁奕的时候,吕恒原本放弃的想法再次想了起来,派人多次去捣乱或者是找麻烦,目的就是要激怒南齐的使臣,这样一来就有借口将其扣留。
不过梁奕早就看穿了他的想法,命令这些人尽量不要出门,吃的东西都是送过来经过检验的,这段时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样吕恒的想法落了空。
眼见距离祝寿的时间越来越近,吕恒没有找到办法自然很生气。
除了吕恒很关注之外,还有一人就是卢不叙。
自从那次战败之后就一直耿耿于怀,上一战本来是有机会的,奈何中了计难以脱身,以至于东汉再次损失严重,一开始估计短时间内不会再见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机会。
当然他是不会去找麻烦的,作为左将军这点儿涵养还是有的,而且一个将军去报复一个他国的官员,无论怎么看都是极为不妥的。
不仅是这样,这十来天连惦记都没有,仿佛忘掉这件事情一样。
还有一点就是,马上就是太后的寿辰,途中谁都不敢保证万无一失,他需要保证整个寿宴的安全,不会被人破坏和打扰,要及时的发现不对劲的情况,这件事情忙的他根本无暇于顾忌。
而今日是他可以接触梁奕的机会。
居住在驿馆的使臣有专门的人带他们进去,而梁奕居住的客栈距离皇宫还有一段的距离,没有人接应的话找不到位置是小事,还不一定能够进去。
虽然南齐朝让他们十分的憎恨,但是这个时候必须要保证所有人的安全,就要有人来带领才行,要是出了问题那就是东汉朝的事情,无论如何都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
客栈一直有人在盯着。
当这些人出现的时候立刻有人汇报到:“报,梁大人,东汉来接应的人到了。”
“哦看清楚是谁了。”
“回大人话,是卢不叙。”
听到这个名字梁奕笑了笑,这是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随后点头道:“收拾一下,准备进宫。”
“是。”
不一会儿卢不叙就出现在梁奕的面前,前者面带微笑的说道:“原来是梁大人,幸会幸会。”
这意思是不知道这里的情况,实际上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清楚,这是说的是假话,只不过没有必要拆穿罢了。
梁奕同样不会这样做,笑着回应道:“见过卢将军,说起来有几年没见面,将军还是意气风发,实在是羡煞我等。”
“其他人这样的说的话,本将军或许会欣然的接受,甚至会觉得这句话十分的受用,但是这句话是你梁大人提出来的,本将军是万万不敢接受的,如果真要这样说那就是看不起我,因为在梁大人面前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有机会的话还请梁大人指点一二次,能让我受益匪浅,定当感激不已。”
“惶恐之极,惶恐之极,谁不知道卢将军乃是东汉百姓心中的‘战神’,而我仅仅是南齐朝一个小小的官员而已,怎么能够让将军如此的高看,若是传出去了岂不是让人笑话,再说能够给将军指点的人,恐怕到现在都还没有出生,我又何德何能。”
虽然梁奕不明白卢不叙这样吹捧的原因为何,也不知道他这样做的目的,所以他只能够选择这样的回复,要是想要私底下做其他的,梁奕只管接着就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