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接下来不知道是卢不叙已经达到了目的,还是觉得已经没有必要,他再次笑着开口道:“既然梁大人不愿意指点在下一二那就不再勉强,当然日后有机会,或者是梁大人改变主意的话,可以随时来找我,如果梁大人有需要




第三百二十一章 “重要”的事情
    东汉的皇宫和南齐的相差无几,这是梁奕第一眼所见后的结果。

    经过身边官员的小声说明之后,才知道北魏,东汉和南齐三国的皇宫都是根据前朝而建,所以无论是材料,规模和风格都是大致相同的,夜晚不仔细看甚至还看不出来。

    特别是东汉和南齐的皇宫尤为相似,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建国初期相互之间很友好,并不是像今日这般视为死敌一样的存在。

    也就是这样的原因,所以修建皇宫的工匠有很多都是同一人,想法自然就差不多,就造成了今日的局面。

    至于前朝的皇宫早就在战争中被摧毁,现在留下的仅仅是废墟,想要验证是不是真的已经没有办法,不过从现有的来推测,这个说话应该不是假的。

    现在距离寿宴开始还有一会儿时间,前来祝寿的外臣都没有着急,他们只需要按照吩咐即可。

    卢不叙将他们带到指定的位置后,没有做过多的停留,简单的叮嘱两句后回去复命。

    夜晚,寿宴开始,各国的使臣都带着自己的礼物前去,这些虽说不会当场验收和查看里面具体的东西,但是会摆放在一个极其明显的位置,一眼就能够看见。

    谁送的东西最多一眼就可以见到,谁送的东西最少一眼也能够看出,谁送的寿礼没有诚意,谁的又是最让人满意的是会得到关注的,当然仅限于三个大国之间,其余的小国家送的东西大多数都不会在意,除非能够拿出让人惊艳,或者是其他大国都拿不出来的东西,这是最不可能的。

    南齐和东汉之间有过节没错,但是在寿礼这个问题上还是没有吝啬的,送的东西也是经过礼部精挑细选出来的,不说是最好的,至少看的过去。

    进来之后立刻有人上前道:“诸位大人请这边来。”

    跟着过去已经有一些东西放在这里,看上去要么是东汉官员送来的,要么就是小国家送来的,将东西放下之后,他们才被带去祝寿的地方。

    里面的气氛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东汉官员和使臣都有各自的位置,现在都站在相应的位置上说说笑笑的,另一边,一些关系不错的政权也在一块儿谈笑风生,至于三个大国的位置还空荡荡的,意味着南齐的官员是最快的。

    “走,我们过去。”

    为南齐准备的桌子一共有三张,梁奕也没有客气,直接走过去坐了下来,跟在后面的南疆国也朝着自己那边而去。

    依次落座之后,肯定会空出几个位置来,一个桌子按规矩是八人,而梁奕他们根本就不够二十四人。

    这时候他开口对着一旁的官员说道:“你去把殷贯叫到这里来。”

    “是。”

    没错,代表南疆国来的正是太子殷贯。

    像南齐朝这样的派使臣前来即可,但是像南疆国这样的政权不是让太子前来,至少都是公子,还有的就是丞相来的,比如说北疆国都是这样。

    对于梁奕的邀请,殷贯没有迟疑,带着一名侍卫走了过来,至于东汉朝也没有阻止的意思,反正进来的时候都是经过严格搜查的,不会有大的问题出现,只要不随意的走动是不会搭理的。

    再说这两国的关系不错,没有必要为了这点儿小事闹起来,索性不搭理。

    其实这次殷贯是不会来的,之所以回来是梁奕给了他消息的。

    之前他让郭泰传话,说是希望能够见上一面,只是梁奕为了避嫌,以及没有时间选择了婉拒,回了江陵城之后更是没有机会。

    当知道要来东汉参加寿宴的时候,就让人给殷贯传去了消息,后者得到消息的时候梁奕和南疆国的使臣已经出发,他还是



第三百二十二章 的确很重要
    宴会结束之后,殷贯没有再回驿馆,跟着梁奕去了客栈,随行的就五人,都跟着一起没有分开走。

    回到客栈后,其他官员都去休息,这二人单独进了房间内。

    进去时,梁奕对身后之人说道:“你二人在门口看着,若是有人靠近立刻提醒。”

    “是。”

    这二人不是别人,正是何余和平绍,之前不再身边是被派出去调查情况,还有就是防止被东汉朝给发现,现在寿宴结束,两人又没有打听到消息,自然而然的回到了身边,既然要说的消息不能传出去,就得让他们看着才行。

    坐下之后梁奕才开口说道:“有什么事情现在可以详细道来,不会被人听去。”

    殷贯点了点头,他知道门口这人的能耐,对此不会怀疑。

    “梁兄,不久前,父王安排在东汉朝的探子传来一个消息,说是割据一方的东汉老臣有造反的可能,根据打听到的消息,他们准备策反周围的知州,知县等,到时候想要建立一个新的政权,但是还不确定这个消息的真伪,所以想请梁兄想办法弄清楚,我的实力实在是有限。”

    “东汉老臣”

    “没错,想必梁兄应该知道,之前东汉发生过一次老臣动乱的事情,后来吕恒做了妥协,他们也就占据了一方,虽说和东汉朝廷没有争端,但矛盾是一直存在的,我想来想去这个消息很有可能是真的。”

    经过这么一提醒梁奕终于想了起来,东汉朝正是因为那次老臣的动乱,才导致的实力急剧下降,如果不是那次的动乱,恐怕现在的南齐朝早就被打压的不成样子,所以这样的情况还真有可能是真的。

    “如果真如你所说的,那么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是很有用的,到时候东汉朝一旦发生动乱,朝廷肯定会派兵镇压的,这样一来就会分散东汉的将士,再对其出兵进攻,肯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弄清楚事情的真伪。”

    殷贯点头回道:“梁兄所言极是,这个消息传回来已经有段时间,是真的话想必很快就会有结果,所以那段时间我才会如此焦急的想要见上一面,我知道梁兄身边有几人能力不错,想必调查这件事情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不是担心这消息是假的,恐怕早就传信告知。”

    梁奕当然明白,这条消息若是真的有多么的有价值,同时也理解南疆国的担心,他们之前的关系刚刚恢复,最后证实这个消息是假的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这样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是要冒昧的询问殷兄一句,探子是如何得到这个消息的。”

    “是这样的,我南疆国之前和东汉朝有矛盾,自然要派探子深入朝廷打听一些消息,在东汉朝造成动乱之后也派人去老臣占据的地方,派去的这些人很少有消息传回来,要么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然而这名探子是无意之中路过时听到的,说实话,在得到消息之后我父王派人去打探过,然而没有得到任何的结果。”

    他停顿下来看了看,又继续说道:“正因为调查没有结果,又想要知道事情的真伪,这才想到了寻求南齐的帮助,刚刚说过担心消息是假的,不敢贸然的告诉,这才想到了梁兄你,想来想去也只能委托你估计才会有结果,还希望梁兄不要误会。”

    听闻,梁奕哈哈大笑道:“这说的是什么话,先去调查是人之常情,我又为何会误会,你不要多想。”

    “那就好。”

    &nb



第三百二十三章 四国会盟
    第二日的时候,东汉派人传来消息,说是希望接下来能够商议一些事情,梁奕本来就想要找个借口留下来几日时间,现在送上门来的机会肯定不会拒绝,当即答应下来。

    至于西凉和北魏两国,不知道是抱着什么样的想法而来,但是来的这些官员肯定做不了决定,正当所有人以为他们需要启禀之后做决定,没想到和南齐的做法是一样的,毫不犹豫的选择答应留下来。

    这让梁奕以为东汉老臣药造反的消息已经不是秘密。

    不过转眼一想,如果都知道这件事情,那么东汉朝是决定不会允许他们留下来的,接下来见了面就知道真正的情况。

    又是两日过去,东汉朝廷再次派人前来,说是带他们去宫中商议事情,最多只允许带三人,对此都没有异议,跟着人去了皇宫。

    到了皇宫内,是一处专门用来宴请的大殿,里面所有的一切已经准备妥当,四张长桌子两两摆放在两边,对应的正好是北魏,东汉,西凉和南齐四国,作为宴请的东汉朝并没有坐在最上面,意思很明显,四国的实力都是相等的,目前还没有谁能够单独坐在最上面,就连东道主都不行。

    梁奕随后恭敬的上前拱手道:“南齐使臣梁奕见过皇上。”

    “免礼,请,其他的人马上就到。”

    “是。”

    随后梁奕和两名随从站到了制定的位置前,在另外两国没有到之前还不会坐下去,当然另外两国的使臣现在也在殿外等着,只不过南齐朝是第一个进来的而已,肯定不会真让在这里等着。

    “西凉使臣见过皇上。”

    “免礼,请。”

    “北魏使臣见过皇上。”

    “免礼,特使这边请。”

    等这四人进来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后,吕恒又才笑着说道:“既然诸位都到了,坐。”

    这句话说完之后三名使臣和那名东汉朝的官员才坐下,身后的随从也才相应的位置坐下。

    虽然四个桌子的摆放预示着身份地位是一样的,但吕恒毕竟是东汉朝的皇帝,他们只是各国的使臣而已,自然而然的不可能坐在一起说话,所以派了东汉朝的丞相坐在这里,也算是给足了面子,当然不会有人有意见。

    其他的小国家是没有机会被邀请到这里来的,就算有也没有资格和他们坐在一起,都是凭实力说话。

    坐下之后吕恒方才开口道:“今日将诸位聚集于此自然不是平白无故的,这两年来各国都发生了一些事情,朕是知道的,思来想去之后有一个建议,今日想要给诸位说上一说,至于是否答应那是你们的事情。”

    话音刚落,北魏使臣就回道:“汉皇请讲。”

    梁奕和西凉的使臣也同时表明了态度。

    “既然诸位都没有异议,那朕就不客气了,去年的时候,北方政权突然出兵攻打西凉朝,导致被占据了数座府州和数十座城池,损失极其的惨重,而北魏朝也发生了一些意外,以至于丢失了数十座城池,种种情况表明意外随时可能发生,所以朕就想不如我们四国合盟,任何一国发生意外都要及时的出手相助,任何一国想要瓜分地盘同样可以出以援手,带来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感兴趣
    不得不说吕恒说的这几点都是有道理的,无论从哪方面看四国合盟都是极其有利的,但这事涉及到的问题会很多,他说得天花乱坠,北魏,西凉和南齐都不可能轻易的答应。

    果不其然,西凉朝的使臣立刻开口道:“恕直言,说的这几点好处的确没有问题,毕竟是合盟,不可能凭借一己之言就定论下来,哪怕是签订合约都不一定是真的,到时候完全可以随时随地毁约,那么这个合盟的存在又有什么用。”

    和南齐一样,这名西凉的使臣并不是礼部的官员,而是西凉皇帝韩冲的心腹。

    在收到东汉邀请的时候,韩冲就觉得不是表面的这样简单,虽说西凉去年遭到了严重的打击,但和东汉比起来不值一提,所以他猜测很有可能是借住这次祝寿而做别的事情,于是派了自己的心腹前来,顺便叮嘱了一些事情,这也是为何选择答应的原因,否则一名普通的官员怎么敢做这样的决定。

    当吕恒说出合盟的时候,他没有太多的想法,无论今日商议的结果如何,他都需要汇报给韩冲,不过在这之前他可以在这里将事情都问好,然而做一次汇报即可,如果皇上答应,他留在这里就可以签订契约,如果不答应他就会带着官员们回去。

    吕恒对这个局面和结果是预料之中的,他当然知道这事儿不可能这么轻松的敲定下来。

    “朕知道突然提出合盟不合常理,不过这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诸位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能够解答的是可以说清楚的,如果实在是不愿意结盟的,现在大可以先离开。”

    等了片刻之后三人都没有起身离开,另外两国不愿意离开是想看看他会说什么,而梁奕不愿意离开是因为还要调查事情,正好留下来拖延时间。

    在吕恒看来,三人都没有离开,说明这件事情是有可能的。

    “西凉使臣刚才说的是有道理,仅仅靠契约估计很难保证是真的,而且毁约的确是会发生的,不过这个问题解决也是相当容易的,我东汉的六皇子,七皇子和八皇子都尚未到出阁的年龄,算起来都还有至少五年的时间,想必这个是没有问题。”

    吕恒的话很明确,如果你们担心签订契约很难保证不毁约,那么我就让皇子作为质子到各国去生活,有了这个保证到时候无论如何都是不会毁约的,毕竟一个皇子不可能轻易的放弃,不仅会遭到天下人的耻笑,还会让其他的皇子产生不必要的想法,他肯定不会去冒这个险。

    当然,东汉用皇子做质子来保证合盟的稳定,那和东汉合盟的国家就得拿出相等的条件来保证,要么和选择和东汉朝的做法一样,派一名皇子做质子,要么就拿出其他相等的条件来,否则同样的不会成立。

    梁奕倒是无所谓,反正不会答应。

    但是另外两国的使臣却是紧皱眉头,这毕竟涉及到皇子,已经严重超出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连连的摇头。

    “汉皇,这个恕我不能答应,虽然你说的这些都很不错,我也承认按照这样的话去年我国不会有这样的损失,也肯定会让北方的政权无不担惊受怕,不过那只是吾皇担心百姓的伤亡不得已做出的让步,真要打起来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同样的



第三百二十五章 事情的真伪
    接下来的时间,三国使臣都留在东汉朝。

    另外两国是在等消息,不过看样子答应的可能性会很大。

    西凉朝因为刚刚经历了这么大的损失,急需要合盟来夺回丢失的城池,和赔偿的银两,根据那日谈好的合盟条件,一旦确定的话东汉朝和北魏朝都要出兵相助西凉攻打北方的政权,一直到拿回本属于西凉朝的。

    而北魏朝和西凉朝的要求是差不多的,正因为如此这两国有共同的目标和想法,答应的可能性很大,至于东汉朝需要的仅仅是需要出兵的时候相助即可。

    这对于两国来说是大赚特赚的,根据合盟的条件,十年之内若是东汉朝没有大的战事,那么就是可以不必出兵相助的,最主要的一条是,东汉朝主动出兵的不算。

    拒绝的话很有可能是担心东汉朝报复南齐朝,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不必担心,无论怎么看两国都是占了莫大的便宜。

    至于梁奕留在东汉朝就是在等何余和平绍的消息,同时留下来等待的还有殷贯,毕竟对南疆国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如果这个消息是假的,他留在这里陪着梁奕,可以促进两人之间的关系,这对南疆国肯定是不错的,一旦这个消息是真的,他留在这里或许还能够得到不少的好处,到时候南齐朝肯定不会丢下他们的。
1...8182838485...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