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没办法,只能够跟着去了农场。
第二天,天才刚刚蒙蒙亮,昨天多少也是累了一天的许恒和李仁杰正在呼呼大睡,睡的很香,梦里面有好吃、好喝的,还有自己的小妾什么的。
“铛铛~铛铛~”
“起床了,起床了!”
然而这个时候,侍卫敲锣打鼓的一般的将他们给喊了起来。
“才五点钟就叫我们起来?”
许恒和李仁杰看了看自己的手表,打开窗户看看外面,天色才刚刚蒙蒙亮,天寒地冻的,一阵秋风吹来,整个人都忍不住缩进了被窝里面。
“两位大人,秋收之时,农人都是天刚刚亮就起床收麦子的。”
侍卫笑着说道。
“不起,不起~”
“哪有这样折磨人的,连觉都不让人好好睡一下的。”
许恒将被子一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直接就继续睡起来。
“不起,不起~”
“没到九点钟别叫醒我们。”
李仁杰也是有样学样,继续呼呼大睡起来。
“噗~”
然而回答两人的是一盆冷水,两人被窝里面暖和的很,被这冷水一泼,顿时就炸了起来。
“你,你~”
两人愤怒的看着泼冷水的侍卫。
“我只是奉旨办事,两位大人可不要为难我们。”
侍卫冷冷的回道。
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了,两人顿时就知道耍赖是没有任何用了,只能够不情不愿的起来,匆匆的吃了几个馒头陪稀饭、咸菜,继续来到麦田这里。
此时,天色渐渐亮起来,可是起了很大的霜,麦田有很大的露水。
两人很不请愿的来到麦田这里,又不下去田去收麦子,只是在水泥马路站着。
旁边的侍卫也没有再为难他们,他们站着就站着,他们也就在一旁坐着聊聊天,看住他们就行。
就这样,时间在慢慢的过去,太阳升起,普照大地。
弘治皇帝又带着群臣再次来到了这里,他们是来这里晒麦子的,今天晒一天,明天就可以开始磨面粉了。
“许大人、李大人,人一定要勤劳,不能好懒恶劳啊,可要抓紧时间收麦子啊,不然天气越来越冷,到时候可就不好过了。”
看着在水泥马路上面欣赏景色的两人,路过的刘晋忍不住再次笑着说道。
“哼~”
许恒和李仁杰一听,齐声的一声冷哼。
弘治皇帝带着群臣在农场这边晒麦子,同时也是体验下使用传统的办法来给麦子脱壳,磨粉一天下来,也算是知道了农人的艰辛,知道了粮食来之不易。
许恒和李仁杰这边,两人什么事情也不做,就是站在马路上面,战累了就坐着,坐累了就走动,反正就是不下田去收麦子。
他们觉得,只要他们坚持几天下去,到时候弘治皇帝肯定会放他们一马,朝中也肯定有古交好友什么给他们说说话,自然而然这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
可是,弘治皇帝这一次真不打算就这样放过他们。
对于这种口号喊的响亮,却是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能力的酸臭腐儒,弘治皇帝现在可是非常厌恶的,必须要让他们好好的明白下人生。
第三天,两人依然在很早的时候就被叫醒,两人也依然不下地去收麦子,弘治皇帝也是带着群臣再次来到了农场这边。
这一次则是利用蒸汽磨粉机将昨天晒干的麦子磨成粉。
有了蒸汽磨粉机的帮助,磨粉就快很多了,仅仅一天的时间,群臣们基本上都将自己收的麦子给磨成了粉。
“诸位爱卿~”
“这些面粉大家带回去,朕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三天来的劳作,记住农人的艰辛,牢记自己肩膀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位居庙堂之高,就应该多替老百姓想一想,多替老百姓做一些实事,而不是口口声声喊着忠君爱国,喊着家国天下,可是倒头来却连农人的艰辛都不懂。”
弘治皇帝看着眼前白花花的面粉,再看看群臣,抓起一把面粉对着群臣说道。
“臣等必将牢记这三天的来的艰辛,不忘百姓艰辛,多思为国为民做事。”
群臣齐声的回道,这三天,这些大臣也算是吃了一些苦,感受了一番农人劳作的辛苦,明白了弘治皇帝的良苦用心。
群臣在弘治皇帝的带领下,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兴高采烈的用四轮马车拖着自己的面粉回京去了,只留下许恒和李仁杰两人依然傻愣愣的在这里。
两人似乎是打定了就是不下田,同时也是通知自己的下人去打听京城里面的情况,一连好几天,都没有任何的消息,似乎所有人都将两人给忘记了一般。
顿时两人就彻底的慌了,这回又回不去,弘治皇帝又没有要下旨让他们回去的意思,再看看眼前的麦田,两人顿时就明白了。
不把这些麦子收完磨成粉,他们两个这一辈子估计都要待在这里了。
明白了这一点,两人这下子就不得不下田收麦子了,他们可不想一辈子待在这里。
“农人苦,农人累,农人一把辛酸泪!”
接下来,两天每天很早就起来收麦子,到很晚的时候才回农场,仅仅只是几天的时间,两人就好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再也没有了以往读书人的清高,犹如老农一般,在田间地理头忙个没完。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算是真正的明白了农人的艰辛,仅仅只是收麦子而已,十亩麦子,两人一天接一天的去割麦子,可是却仿佛永远也收不完一样。
而且这收完麦子之后,还要脱粒,还要晒干,还要磨成粉,这两人不得不抹出了一把辛酸泪。





大明镇海王 第1393章,机器有没有用?
“呼~呼~”
伴随着呼啸的寒风,今年的第一场雪如期而至,鹅毛一般的大雪转眼间就将天地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要是在以往,许恒自然是难免要煮上一壶清酒,邀上三两知己,一边喝着温酒一边欣赏初雪的美景,再对景生情,吟诗一首,逼格满满,将自己文人骚气全部释放出来。
然而,此时此刻,他却是根本没有任何的闲情逸致去欣赏外面的大雪,忙着磨面粉的双手被寒冷的天气冻的通红,一阵寒风吹来,整个人都忍不住直打哆嗦。
已经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他和李仁杰在这个农场这里已经整整忙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从最初的不情不愿,等待有人替自己求情,等待着弘治皇帝能够爱惜臣子,下旨让自己回去,到后来慢慢的明白,不完成任务恐怕是一辈子都要留在这里。
无奈之下,两人这才开始认认真真的干起了农活。
十亩麦子,整整收割了二十多天才收完,然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他们还要将这些麦子全部磨成面粉,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任务。
看着堆积如山的麦子,再看看手中的石磨,就仿佛是永远也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样,可是两人谁都不想继续待着这里,又不得不每天坚持去磨面粉,双手都磨出了血泊,起了老茧,手都磨的酸痛,晚上睡觉的时候碰一下都痛的要死。
一天天的劳累下来,腰酸背痛,最初的几天,每天都要痛的无法睡觉,到了现在倒是已经有些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了。
“呜呜~”
旁边的厂房这里,伴随着阵阵汽笛声响起,蒸汽机带动磨粉机开始工作起来,一袋子、一袋子的麦子倒进去,在出口这里变成了白花花的面粉,效率非常高。
旁边农场的工人在旁边,一边聊着天一边就将活给干完了,仅仅只是一上午的时间,一大堆的麦子就全部磨成了一袋袋面粉。
再看看自己手中的石磨,用力的转了一上午,仅仅只是将一小袋子的麦子给磨成面粉了,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他很想使用这个蒸汽磨粉机来将自己收割的麦子磨成粉,可是在他的身边,时刻都有几个侍卫在盯着,盯着他们两个,不让两人使用任何的‘下三滥的’‘奇巧yin技’‘会使人好懒恶劳’的工具。
这是弘治皇帝亲自下旨交代的事情,正是要来看看这两位大人,到底能够有多勤劳,体验下勤劳所带来的感觉。
“哈哈~呜呜~”
看着旁边蒸汽面粉机的高效,再看看自己手中的石磨,只是转几圈,整个人的手臂都是酸的,转都转不动,需要两只手才能够吃力的转动起来。
做做停停,一上午的时间,根本就磨不出多少面粉,再看看旁边堆积如山等待着要磨完的面粉。
许恒也不知道是笑还是哭的,一边笑,眼泪一边不断的流出来。
一旁边的李仁杰相对要更好一些,毕竟更年轻一些,也更有力气一些,他的进度比许恒要更快一些。
但此时此刻的李仁杰哪里能够看得出丝毫翰林院翰林的风范?
穿着破烂的麻布衣,整个人岣嵝着背,双手冻的通红,还能够看到一道道冻开的痕迹,轻轻一碰都要痛的半死,但是他却又不得不用力的握紧了磨盘的转柄,用力的去磨粉,争取早日结束这犹如地狱一般的生活。
他渴望早点回去。
家里面有温暖的床,还有娇滴滴的小妾,家里面有吃不完的美食,喝不完的美酒……
想到这里,他疲倦的双方就仿佛又涌现出一股股力量,让他继续不断的转动下去。
再看看旁边农场的蒸汽磨粉机,他的眼睛之中放着光芒。
到了此时此刻,他总有明白了一些东西。
也明白了新学为何能够如此深入人心,迅速的发展壮大起来。
说到底,新学所传授的这些东西,都是真正能够有助提高人的生产效率,减轻劳动负担的东西。
不管是眼前的蒸汽磨粉机,还是各种各样的以蒸汽为动力驱动的机器,它们的作用都非常巨大,大大的提高效率,减轻劳动的负担。
眼前的磨粉机来说,没有磨粉机之前,将面粉磨成粉是一项极其艰难的工作。
依靠传统的石碾或者磨盘,纵然是有牲畜的帮助,效率依然非常低。
关键是在以前的时候,农村人非常的穷苦,很多家庭连牛、马、骡子之类的牲畜都没有,故而这个磨粉都只能够靠人了。
就好比是现在的自己,靠着双手来磨粉,一上午的时间,手都磨酸了,磨痛了,可仅仅只是磨出了一袋子小小的面粉。
“新学也是有其可取之处的,虽然在治国安邦之道上面没有任何的主见,但是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老百姓来说,依然还是很有作用的,各种各样的机器能够大大的提高效率,减轻劳动负担。”
亲自参与了劳动,才真正明白了劳动的艰辛。
以前读书,只是看到了书本上所写的东西,看到家国天下,看到了黄金屋和颜如玉,可是唯独没有感受到劳动的艰辛。
或许书本上有提过,可是书上的几行文字哪里有亲自体验一番让人刻骨铭心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书本上聊聊的一句话,可是对于真正参与其中的农人来说,收获了多少粮食就流出了多少汗水,有些时候甚至于还收不到多少粮食。
许恒和李仁杰两人推着石磨,磨着面粉,外面大雪纷飞,寒风呼啸。
“吁~”
这时,一辆四轮马车停在了厂房的门口,刘晋和张懋满脸笑容的走了下来。
“臭小子,听说你最近又搞了一个什么两脚车工厂,怎么都不和我打声招呼,有赚钱的买卖又不带我。”
张懋发财致富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永远跟在刘晋的屁股后面,刘晋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至于别的就不要去多想,跟对人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张公,那是我和太子殿下弄出来的,这两脚车工厂你也去看过了,生产的两脚车其实就是年轻人玩一玩的东西,又不是什么大买卖,其实也就是太子殿下当时玩心重,硬拉着我要投资建厂的。”
“你也知道,这个厂投资了一百万两银子下去,这两脚车谁会买啊?”
“到时候肯定是赔本钱的买卖。”
刘晋看了看身边的张懋,真是无语了,自己做什么买卖,他都要跟着插一脚,天天就盯着自己。
“倒也是,那个两脚车哪里有四轮马车舒服,还要自己用脚去蹬,关键是还很容易跌倒,将来肯定是卖不出去的。”
张懋一听,也是连连点头,接着想了想说道:“要不还是让我插一股吧,十分之一就行,十万两银子回头我就让人送到府上。”
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刘晋眼光何等毒辣,怎么可能会去做赔本钱的买卖,尽管自己不看好这个两脚车,可是十万两银子又不是什么大事情,随随便便也就能够拿得出来。
“算了吧,张公~”
“真要是赚钱的买卖,我肯定叫上你,这亏本的就算了,算了。”
刘晋连连摇头,开玩笑,我这工厂再过段时间就可以投产,到时候趁着过年的黄金期这两脚车肯定能够大火,大卖。
到了那个时候,这工厂就不是一百万两银子的事情了,喊个一千万两银子都算少的了,你现在十万两银子就想要买原始股,做梦吧。
“行吧,下次有赚钱的买卖可一定要带上我。”
张懋看刘晋似乎好像没有骗人的样子,再想想那个奇怪的两脚车,也就无所谓地说道。
“行,行,一定带上张公~”
刘晋只能够连连点头。
两人说话间就来到了厂房这里,一下子就看到正在吃力推着石磨磨面粉的许恒和李仁杰,两人也是看到刘晋和张懋,顿时就坐的笔直,将自己岣嵝的身躯给抬头挺胸,摆出一副绝不受人欺凌的样子。
他们觉得刘晋和张懋肯定是过来笑话自己的。
“许大人、李大人~”
“现在你们觉得极其有没有用?”
“这机器到底是不是下三滥的东西?”
“这新学所授的东西是不是奇巧yin技?是不是会让好懒恶劳呢?”
刘晋看着眼前的许恒和李仁杰,要不是有人指出来,还真心是有点认不出来了,两人完全大变样了,哪里还能够看得出来他们两个是朝中的大臣?
“哼~”
“下三滥的东西就是下三滥的东西,纵然是任你巧舌如簧,依然也改变不了它的事实,新学兴起,必然会动摇我大明之国本。”
许恒依然嘴硬的很。
“新学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至少来说这发明的各种各样的机器能够大大的提高效率,减轻劳动负担。”
“但是在治国之道上面,还是我儒家正统才最适合,新学旁门左道尔,不能上大台面。”
李仁杰虽然也是硬气,但也是肯定了新学的一些可取之处。
“哈哈,两位大人倒是很有文人的傲骨。”
刘晋听完,顿时就笑了起来。
人嘛都是一样的,吃过苦头了、摔过跟头了才知道一些东西。
“今天,我张公也是奉旨而来,陛下说了,两位大人只要觉得这个新学还有可取之处的话,就允许你们使用机器来完成自己的任务。”
“现在机器就在旁边,两位大人要不要用就看你们自己了。”
“我们人之所以是人,那是因为我们人善于思考、善于利用身边的事物,新学所授之东西在你们看来是歪门邪道,旁门左道,可是在我看来,它却是最符合我们人发展的东西,因为它遵循了最基本的原则。”
“新学不断的研究自然之中各种各样的东西,加以改进和利用,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机器出来,以此来提高效率,降低劳动的负担,提高我们的生产力,这才是真正能够富国强民的东西。”
看着两人,刘晋也是有些苦口婆心的说道。
现在还不是和传统彻底闹掰的时候,而且想一想后世,传统的东西也并非就一无是处,依然还有很多值得肯定的。
不能一刀切的全部给予否定,完全抛弃祖宗留下来的智慧。
新旧之争,终究是需要一个过程,最终也是彼此互相不断的融合与吸收,继承祖先留下来的智慧,又不断的开拓创新,在新的道路上勇猛精进。
当然,刘晋还是希望能够以温和的手段来缓解现在所面临的新旧矛盾,只要能够拖上一些年,确立了大明对全球的统治,至于以后会怎么样,那就留给后人去解决了。
“真的?”
听到刘晋的话,许恒和李仁杰都不敢相信的睁大了自己的眼睛,看看自己身后堆积如山的麦子,想一想自己的家,两人顿时就快速的冲向一旁的蒸汽磨粉机。




大明镇海王 第1394章,奔驰自行车工厂
京城南区工厂区,一座崭新的工厂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建设之中。
巨大的城门口这里,一辆奢华的四轮马车停了下来。
马车刚刚停稳,朱厚照就迫不及待的跳了下来,同时也急忙的喊道:“老刘,快点,快点,我都有些等不及要看看这新款的两脚车了。”
刘晋走下马车,感受下寒风,忍不住微微裹紧下自己的貂皮大衣,再看看眼前的厂门,长门很大、也很大气,旁边用一块木板上面写着‘奔驰自行车厂’。
看到‘奔驰’两个字,刘晋就满意的点点头。
奔驰这个名字好啊,等以后发明内燃气了,用来造摩托车、汽车的时候,这个名字就真的很合适,至于现在,配上自行车的话,似乎好像也是可以的。
“太子殿下、刘公~”
厂门口这里,奔驰自行车厂的厂长段海,技术总工黄志远以及其他的一众管理都已经在等待了,见到朱厚照和刘晋,也是赶紧上前来。
“新款的奔驰两脚车呢?”
朱厚照微微点头,接着就关心起自己心心念念的两脚车来。
“殿下,我们给两脚车重新想了一个名字,叫自行车,两脚车的名字不是很好听。”
黄志远笑了笑赶紧说道。
“自行车?”
“也行吧,感觉都差不多。”
朱厚照一听,想了想也觉得无所谓。
“殿下,这边请,经过这段时间以来加班加点的设计,我们也是重新设计了这个自行车,您看过之后肯定满意。”
段海带着众人往自行车工厂内走去。
这个工厂的厂房都是租,这些地都是刘晋和朱厚照的。
京城的土地非常金贵,刘晋和朱厚照几乎是一亩地都没有卖,所有的土地都规划的整整齐齐,商品房区、工业区、娱乐休闲区等等,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然后商品房卖出去,店铺留着出租收租金。
工厂区这边也是兴建了大量的厂房,专门用来出租给那些工厂、作坊之类的,将道路修好,厂房修好,再弄好配套的,租金又不贵,故而也是吸引了大量的工厂、作坊来这里落户。
有工厂、作坊自然就有大量的人口集中过来,带来了大量的就业,促进了这里的商品房和商户的生意,再加上其它配套的。
整个京城的南区目前是整个京城最热闹、最繁华的区域,也是人口最密集、最其中的地区。
奔驰自行车厂的厂房都是租,所以才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组建,甚至于现在都已经在进行工人的培训和试生产了。
就等着自行车定型下来,到时候就可以进行生产,保证在年底前,在过年的时候将自行车投放到市场上。
在段海的带领下,众人很快就来到一处厂房这里,有工人将一辆崭新的奔驰自行车推了出来。
看到这辆自行车,朱厚照顿时就双眼放光,赶紧急忙的走了过去,扶着自行车,仔细的打量起来。
刘晋也是看了过去,眼前的这辆奔驰自行车和后世的自行车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因为设计上都是刘晋提了很多意见。
参照的就是后世的凤凰二八大扛,中间一个三角形支架,轮胎采用的是橡胶轮胎,轮胎支架也是利用小钢条来支撑。
同时在前面设计了一个篮子,上面还有一个大大的奔驰三角形标志,座椅也是使用了弹簧座椅,屁股后面还有座椅,可以用来载人,也可以用来载物。
总的来说,这款自行车,好看自然是谈不上多好看,但最注重的自然还是实用性。
前面的杠子上面可以坐小孩,后面的座椅上面还能够带个人,或者是一两百斤东西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殿下,这款奔驰自行车,经过殿下和刘公的指点之后,我们进行了诸多的改进,使用橡胶轮胎、增加了刹车系统,也增加减震系统,同时还安装了轴承,另外也是采用三角形的支架设计,更加的稳固。”
“这后面的座椅也是进行了加固处理,可以搭载两百斤的货物。”
黄志远笑着向朱厚照、刘晋详细的介绍起眼前这个自行车的诸多功能来。
“不错,不错~”
朱厚照是越看越喜欢,接过自行车,一个翻身就骑上去,开始有点歪歪扭扭,但是很快就非常轻松的蹬着自行车开始在工厂内骑来骑去。
“哈哈,真不错~”
“比上次骑的要轻松的多了,感觉要更轻很多、很多一样,很轻松,随便用力一蹬就可以很轻松的走很远。”
“还有这个转向也是非常的轻松,不像原来那样,非常的生硬,难以转向。”
朱厚照一边骑车,也是一边做对比。
眼前的自行车才是真的束缚,骑起来非常的轻松自如,要减速的时候,一抓刹车就可以了,简单轻松。
1...620621622623624...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