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每当有自行车出现在大街小巷的时候,总是能够吸引大量的目光,如果能够在手上佩戴一块手表的话,绝对是妥妥的有钱人,如果长的年轻一些的话,保管立即有大妈上前来询问你有没有婚配什么的。
至于那些在逛街的小姐姐们,则是纷纷投来害羞的神情,如果是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很快就可以收到很多书信。
在很多空旷开阔的地方,人们也总是能够看到有人在歪歪扭扭的学习骑自行车,而周围必然会有很多人围观,纷纷投去羡慕嫉妒的眼神。
这就是自行车,它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的在京津地区风靡起来,成为了时尚的潮流,甚至于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也是到了一年之中,婚嫁最多的时候。
在以往的时候,这婚嫁是绝对少不了一面镜子,去年又流行着嫁妆当中要佩两块手表,意义着长长久久。
今年,眼看着马上要过年了,很多大户人家竟然开始将自行车列入了嫁妆当中,隐隐约约竟然有成风气的意思,这结婚要是没有一辆自行车似乎好像都没有面子了,家里面要是买不起自行车的话,估计着找对象都不太好找了。
大明镇海王 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时
京城,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天工纺织厂结束了一年的忙碌,开始正式放年假。
大明人做事有很多的规矩,这办厂、开商行、做生意等等都少不了要敬天祭祖,感谢上天和祖先的庇佑,祈求自己能够财源滚滚。
这逢年过节的时候,各大厂子、商行等等都少不了要放鞭炮、烟花的以增加喜庆,放年假之前,放放鞭炮、烟花,也是意义着圆圆满满,给这忙碌的一年划上一个句号。
此时此刻,不仅仅是天工纺织厂这里噼里啪啦的放着鞭炮,周围整片的工厂区,几乎都是一样,鞭炮声、烟花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在一个个工厂的大门口这里,忙碌了一整年的工人们也是三三五五的聚在一起,准备着过年的事情。
“二秀,你今年回家吗?”
李二秀和几个同乡的姐妹,手挽着手,高兴的走出了纺织厂的大门。
“回,去年没有回去,家里来信了,说孩子很想我们,不回去是不行了。”
李二秀满脸的笑容回道。
“秀姐当然会回去了,毕竟买了自行车,回去方便多了。”
“可不是嘛,秀姐今年买车,明年说不定就可以在京城买房呢。”
“一辆自行车有什么说的,大家要买,都可以买得起。”
“我倒是想买啊,可是没货啊,要是有辆自行车,这回家就方便多了。”
“可不是嘛,这走路回去,实在是太难受了,有自行车就不一样了,估计两天就可以到家了。”
“还是那些通火车的地方好啊,直接坐火车回去就可以了。”
“可不是嘛~”
“今天一起去逛街买点年货怎么样?”
“好啊,好啊,我准备给我儿子买一身过年的衣服,在给父母也买,听说那个彩云纺织厂出的成衣很不错,要不一起去看看?”
“走,走,今天买完过年的年货,明天就准备回家了。”
“……”
女人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有各种各样聊不完的东西。
这时,王根生骑着自行车一个帅气的漂移来到了李二秀的身边,这段时间他已经将自行车技术玩的如火纯情了。
“秀姐,你当家的来了,这有自行车就是不一样,来的就是快。”
“可不是嘛,这自行车看着就是好~”
“人骑在车上都觉得精神多了。”
“各位姐妹,我先走了~”
李二秀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下,坐上了王根生自行车的后座椅。
刚刚买这个自行车的时候,李二秀还是很后悔的,二十二两银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是在以前的时候,穷苦人家即便是将家给当了也拿不出几两银子,也就是时代好,大明人富起来了。
再加上工厂的出现,可以进厂打工做事,大家这才慢慢的能够攒下银子,日子变的好过多了。
但和依然是一笔巨款,一下子拿出来买辆自行车,当时就有点后悔。
可是现在,李二秀却是觉得非常值。
有了自行车,王根生每天下完班都可以过来,两夫妻可以聚一聚。
这周末放假的时候,两夫妻还可以骑着车一起在京城各地转一转、走一走,去了很多以前一直想去都没有去过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现在有辆自行车,绝对是备有面子的事情,骑着自行车走到哪里都可以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
现在还可以骑着这个自行车回老家,想一想回到老家之后,骑着这个自行车去走亲访友的场景,李二秀就更觉得这个钱花的值了。
“婆娘,我们去买点年货带回去吧。”
“给娃们一人买两身新衣服,在给双方老人也买一套,你再买上两套漂亮的。”
王根生骑着自行车,整个人都神清气爽的,尽管在冬天的寒风里面,骑自行车很冷,可是看着街道上面看过来的一双双羡慕的眼神,顿时就觉得一点都不冷了。
“我的衣服还有,买新的干嘛。”
“当然要买新的了,这辛辛苦苦一整年,给自己买点新衣服总要舍得吧,更何况,这回家过年的,不穿体面点怎么行。”
“那你也买一套。”
“行~”
夫妻两个一边骑车,也是一边商量着回家过年的事情。
来到商业街的时候,整个商业街早已经人山人海了,每一个店铺这里都挤满了人。
过年放假的时候,正是一年当中生意最好的时候。
各个工厂、作坊、商行都给员工发放了工资和年终奖,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手头拿着银子,又要回家过年,自然而然是要大肆的采办一番。
这也就形成了眼前商业街人山人海的热闹场景,商业街的道路上面到处都是人,很多人的手上都大包、小包的拎着。
各个商店这里的老板和伙计则是忙的满头大汗,实在是人太多了,生意太好做了,无论是吃的、用的、穿的,只要你有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庞大的消费人群给买的精光。
好在这些老板都是有经验的,提前就已经准备了充足的货源,足以满足市场的庞大需求,不至于出现了没货的现象。
王根生、李二秀夫妻两人也是按照早已经计划好的,直卖衣服的成衣店去。
服装店这里的生意是最好,占地面积很广的服装店,里面挤满人,店里面的伙计忙的满头大汗。
直接买成衣,这也是最近这几年才逐渐流行起来的。
在以前,大家都是购买布匹,然后自己回家去做衣服,卖成衣的很少、很少,而且也不流行,因为自己做衣服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做。
但是这几年,成衣就开始流行起来,主要是因为平时大家都很忙,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自己做衣服。
再者就是经过工厂设计、制造出来的成衣,比起自己买布匹做出来的成衣要更加好看,这对于京津地区这样的大都市来说,尽管时尚一词还没有出来,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你穿一件自己做的衣服,怎么看都土里土气的,而那些经过工厂设计制造出来的成衣,看起来就是要更好看、更时尚一些,自然而然大家都会慢慢的去习惯买成衣,而不是买布匹自己来做衣服。
成衣的逐渐流行,也是引领了大明纺织行业的发展,大量的纺织工厂开始转型做成衣,极大的丰富了成衣的品种,也是推动了越来越多的人直接购买成衣。
一番大肆的采购,王根生的自行车上面挂的满满的。
有给家里孩子、老人带的衣服,也有给孩子们买的零食,还有过年时用的一些年货,有些东西,在自己老家的山旮旯里面是没有卖的,只有京津地区这样的大城市才有卖。
小小的一辆骑着车,前面的篮子里面装满了东西,龙头两边也是挂满了一个个袋子,连中间的大杠杠上面也是捆了一个大包。
后面的座椅上面,李二秀穿着厚厚的冬衣,带着帽子,用布包的紧紧的,手上面提着一个大包。
至于王根生,穿着厚厚的羊毛大衣,戴着厚厚的羊毛毡帽,手上也套着羊毛手套,兴奋且开心的蹬着自行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京城连接四面八方的一条条水泥马路上面。
尽管寒风呼啸,天气非常的寒冷,可是在每一条水泥马路上面都能够看到大量的身影,他们穿着厚厚的衣服,肩扛手提的带着大包、小包,满脸笑容、兴奋的往自己家乡一步、一步的走去、返回。
新年是团圆的时节,纵然是相隔遥远,纵然是天气寒冷,可是依然也阻挡不了人们回家的脚步。
在远方的家乡,哪里有自己的父母,有自己的孩子,哪里是自己的根,纵然是飞的再高、再远,依然是要回去的。
即便是迎着寒风和大雪,大家也是要回去的。
离京的一条条宽敞水泥马路上面,浩浩荡荡的返乡人群形成了一条条黑色的长龙。
“真是壮观的一幕,或许只有家才有这样的力量,让数百万人冒着严寒返回自己的家乡,匆匆的过上几天,然后又要冒着严寒再回到这里。”
京城南区的一处高楼上面,刘晋拿着望远镜,看着通往远处的水泥马路,看着水泥马路上面浩浩荡荡,冒着寒风返乡的人群,也是忍不住发出了自己的感叹。
想一想后世,每当过年的时候都会迎来返乡的高峰期。
在一个个车站这里,几十万人拥挤在一起,冒着寒风,有些时候还要冒着寒雨,提着大包、小包的,忍受着旅途的艰辛,依然也要回自己的老家去和亲人团聚。
此时此刻,自己眼前所看到这一幕,实在是太像了。
烙印在这个民族骨子里面的东西,它可以穿越千年的岁月,也可以经历无数的巨变,它始终都不会改变。
家国天下,这就是炎黄子孙始终屹立不倒的原因。
“交通还是太落后了,马车的数量还是太少了一些。”
“这天寒地冻的,一路回去真的太难了。”
“走吧,去火车站这边看看~”
看着寒风之中返程的人,刘晋微微感叹,起身前往火车站,准备去火车站这边看看。
大明镇海王 第1398章,扫不完的黑恶势力
京城南区新城火车站,伴随着年假的开始,整个火车站也是一下子变成了人山人海的汪洋,无论是火车站内部,还是火车站外面巨大的广场上,到处都是人。
随便看过去,都能够看到扛着大包、小包,拖家带口准备返乡回家的人,进站口这里更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变的异常忙碌,随处可见有拿着铁皮喇叭的工作人员在不断的呐喊,在这个没有广播和播音的年代,也只能够依靠这种粗狂的方式来传达列车的信息。
一身便服的刘晋非常随意的在火车站外面的人群之中行走,感受着这里热火朝天的景象,同时也是听一听身边这些民工们的心声。
“这火车真的有那么快?”
“我还是第一次做火车嘞。”
“当然有那么快了,上次中秋节的时候,我就坐火车回我们山东一趟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到山东了。”
“而且坐这个火车啊,还不会累,坐在椅子上面就可以,里面又不冷,舒服的很,如果有钱的话,还可以去买卧铺票,更舒服,躺着睡觉就可以到家了。”
“那感情好,我们山东离京城远,回趟家是真的不容易,如果不是有这个火车的话,我都不想回家,回一趟家实在是太累了,能够搭上马车还好一些,要是没有的话,靠走路,腿都要走断掉。”
“可不是嘛,也是现在时代好,今年火车刚好修到了我们山东,所以我们可以坐车回去。”
“这火车是不是真的会冒火啊,所以叫火车?”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火车其实跟我们厂里面的机器一样,都是用蒸汽机来带动的……”
刘晋看了看身边几个身材高大的山东大汉在哪里感叹火车的好,也是笑了起来。
辛辛苦苦的将火车弄出来,这好处就体现出来了,有了火车,真的是极大的方便了出行,让旅途变的更加舒服和快捷。
“大娃,你今年赚了不少咧?”
“哪里啊,和大家差不多。”
“你就别藏着掖着了,到底赚了多少,跟大家伙说说,你小子人鬼精、鬼精的,竟然跟着学会了修机器,一个月都有十多两银子嘞。”
“真没多少,和大家差不多、差不多。”
“你小子对我们还保密,真是不够兄弟。”
“大娃,听说这次回去,准备起新房子,还准备娶婆娘,是不是将所有的银子都带身上了?”
“是带了一些~”
“那你可要小心了,这火车站里面的小偷特别多,他们投钱的手法非常的高明,神不知鬼不觉就将你的银子给偷了。”
“我晓得,我藏的很严实,肯定不会让人给偷了撒。”
“那就好~”
“也就是现在这个时代好,有了火车,我们回家不仅仅更快、更舒服,也不用担心寒冷的事情,而且还不用担心路匪恶霸。”
“要是在前两年的时候,我们过年都有些不敢回老家,每次过年的回去的时候,都会有人在重要的马路关卡上面拦路抢劫又或者是敲诈勒索。”
刘晋走着、走着,一群十七八个人的谈话也是一下子就吸引了刘晋的注意力,刘晋连忙停下来,仔细的听起来。
“真的还是假的?”
听到这个话,那个叫大娃的青年顿时就变的紧张起来。
“当然是真的了,前两年我过年回家的时候,身上带了整整一年的工资,到了老虎口的时候,一群拦路的土匪就出现了,硬是要我们每个人交一两银子的过路钱,不交就要被打。”
“还有,公路旁边的有些黑店,你们是不知道啊,那些黑心的黑店,他们一碗面要五百文钱,一个馒头要一百文钱,你要是在里面住一晚的话,要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住一晚,我们都可以住京城大酒店咯。”
“可不是嘛,但是在黑店这里,就是睡大通铺,黑心的很,连要口热水都要一百文。”
“我也听人说过这个事情,听说有些路上,有黑店转门拦路,要人去他们黑店买东西,一斤枣子要两百文,吃顿饭就一个素菜都要三百文,你不去,他们就不让你走,甚至于还有人养着狼狗在旁边看着你。”
“这些都是真的,也是我为什么一定要大家一起走的原因,我们十几个人一起回去,真要是遇到点什么事情,我们也还可以互相照应。”
“你要是一两人一起回去的话,指不定被人见财起意,杀了丢在那个荒山野岭都不知道呢。”
“这出门外传啊,钱财一定不要外露,也不要和陌生人通行,多叫上熟悉的老乡和族人一起,另外身上也是有必要带点棍子什么的,遇到事情了,也不至于任人鱼肉。”
“这些人也太可恶了,朝廷不管吗?”
“朝廷当然会管,朝廷也是一直在扫荡地痞流氓、土匪恶霸什么之类的,京津地区原先那些横行无忌的帮会基本上都会扫的干干净净。”
“但是我们回家这些地方,有些天高皇帝远,又非常的偏远,那些土匪路霸什么的很多又都是当地的地头蛇,即便是官府都奈何不了他们。”
“有些甚至于还是官府里面的人和当地的地痞流氓一起合伙弄的,还有一些则是地方上的宗亲一起搞的。”
“官府在大城市打击地痞流氓是很有效果,可是在这些地方,也是没有办法。”
“另外在一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你这大冬天的,纵然是价格昂贵,你要不要去吃?要不要去睡?”
几个年纪大一点的人绘声绘色的和自己这些同乡谈起了以往回家过年时的经历。
这让一旁的刘晋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作为穿越者,刘晋很自然的就联系到了后世的时候,在民工潮刚刚行走的九十年代和21世纪初的头些年。
在那个年代,是一个极其混乱的年代,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之中,不仅仅城市里面非常的混乱,小偷、劫匪、车匪、抢劫、杀人等等层出不穷,不知道有多乱,很多人去了城里面打工,人再也没有回来。
除此之外,伴随着大量公路的修建,也是出现了大量依托公路的土匪恶霸,专门盯着过往的车轮下手,抢钱、抢货,有时候连货带车一起抢,甚至于还将火车司机什么的给直接打死,十分的猖獗。
至于说什么黑饭店,强制消费什么的,那都算是比较文明的了。
甚至于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扫黑除恶的严厉打击,依然在很多地方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黑恶势力和现象。
高速上面油耗子非常的猖獗,甚至于当着司机的面去偷油,你要是敢出声或者是反抗,当场就将你打的半死。
所以对于这些人的话,刘晋觉得肯定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非常真实的发生在大明各地上面,经过两年前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扫黑除恶,但依然还是有人胆大包天的在做这些事情。
毕竟利润实在是太高了。
一个馒头要一百文钱,一点热水要一百文前,这比抢银行来钱都要更快。
还有就是现在大明的地方宗族势力依然非常的强大,皇权不下乡,地方的一切几乎都是右宗族来决定。
而往往在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就是一个大姓的人占据,形成宗族势力,霸占一方的所有一切,很容易就会形成以宗族势力为团伙的黑恶势力。
想到这些,刘晋的眉头就深深的皱起来。
必须要想办法去扫除这些黑恶势力,同时这年假前后,天寒地冻的,官府这边必须要想办法确保返乡和返程人员的安全。
“看来要进宫一趟,向陛下说明这个情况,发布相关的旨令下去才行。”
刘晋皱着眉头在思索这个事情。
“抓小偷啊,抓小偷啊~”
这时,一道声音响起,打破了刘晋的思索,循着声音看过去,只见一个妇女追着一个小偷,一边追,还一边喊。
那个小偷的手里面拿着一个钱袋子,很显然是从这个妇女这里偷过去。
有小偷出现,听到声音,有人挺身而出,想要帮一下忙,然而这个小偷也是一个狠角色,手里面拿着一把锋利的小道,见有人拦自己的话,立即毫不客气就划过去,接连有几个见义勇为的人被他给划伤。
非常的猖獗!
“真是无法无天了~”
刘晋看着朝自己这边冲过来的小偷,对着身边的侍卫微微点头,对方立即心领神会,脚一伸,立即将对方绊倒在地,接着两个侍卫一起上,一下子就将对方死死的压在地上,手中的小刀也被缴掉。
“我是丐帮的,你们敢惹我,小心吃不完兜着走。”
这个小偷被按倒在地,却是依然很嚣张,嘴里面嚷嚷着,而且周围有几个看起来像是他同伙的人,隐隐间也是朝刘晋这边走过来。
“丐帮?”
刘晋一听,眉头顿时就皱的更深了,再看看周围,有一些奇怪打扮,在要饭的叫花子,似乎好像也在朝自己聚过来,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
大明镇海王 第1399章,乱哄哄的火车站
“我们丐帮的事,你也敢管,真是找死!”
为首的一个乞丐模样打扮的人,手里面拿着一根棍子,气势汹汹的看着刘晋。
“今天就给你一个教训,让你知道天高地厚。”
说完,对着几个人一挥手,顿时几个乞丐拿着棍子就往刘晋这边冲了过来,周围的人一看,顿时一个吓的赶紧躲开,生怕被牵连。
“哼~”
“全部给我抓起来。”
看着冲过来的这些乞丐,刘晋顿时就火大了。
这些人有手有脚的,不去好好工作就是专门做乞丐,有些扮惨,有些则是干脆就接着乞丐的身份专门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其中最让刘晋深恶痛绝的事情就是采生折割,就是将一些小孩子给拐走之后,将小孩子的手脚打断、眼睛刺瞎、耳朵弄聋,然后以此来乞讨,骗人同情。
前几年进行扫黑除恶的时候就有针对性进行过严厉的打击,在大明各地都发生了很多类似的事情。
除此之外,他们的业务范围还非常广,偷盗也是主要业务之一,专门训练一些小孩子去偷东西,又或者是团伙作案。
买卖人口也是他们的重要业务,小孩、妇女是他们最主要的目标,很多时候,用乞丐的身份行走各地,看到合适的就当场拐走。
火车站人流量大,正是这些乞丐最理想的作案之地,在这里几乎是隔一段距离就能够看到一些乞丐在装惨拿着一个破碗在乞讨,又或者是一些看起来特别凄惨的小孩子在乞讨。
又有专门偷钱的,在这里团伙作案。
有些时候,一个人偷,旁边几个人帮忙掩护或者是转移偷盗过来的银两,这一点上面和欧洲的吉普赛小偷几乎一模一样。
如果遇到反抗,或者是见义勇为的,他们往往还会拿出小刀进行狠辣的反击,让人即便是被偷了也不敢追,看到小偷也不敢去拦。
这些丐帮之人,可绝对不是像金庸金大侠笔下的丐帮那样所谓的行侠仗义,他们可是一群真正好吃懒做,又坏事做尽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