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反正这些脏银都是这些贪官污吏从广西老百姓身上搜刮出来的民脂民膏,用在广西老百姓身上有什么不对的。
不过,这种事风险还是比较大的,杨聪自然不会到处跟人说,所以,就算是顾可学都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正因为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顾可学才有点抓瞎了,这么多人弹劾杨聪,怎么办呢?
这奏折他是不敢扣的,因为他知道严嵩的手段,如果他把这批奏折扣了,估计会适得其反。
当初赵文华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也是如此,哪怕明知奏折递上去对严嵩不利,赵文华也不敢扣,因为下面收上来的奏折可不只经过了他们通政司一个衙门,好地方都有详细的记录呢,而且每份奏折最后怎么处理的也会有相关的记录,所以,不管是谁,都很难把奏折扣了而不被人发现。
他拿着奏折犹豫了半天,还是颓然道:“算了,还是照规矩递上去吧。你去安排一下,等下我有份公文要八百里加急传往广西。”
说罢,他便抽出一张信纸飞快的写起来。
那小吏闻言,连忙拿着奏折一溜烟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他又空着手回来了。
顾可学见他来了,便匆匆把写好的信装进特制的公文袋里面,又胡乱往里面放了几封公文,随即便将公文袋交给他,郑重的道:“马上安排人八百里加急发往广西。”
他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严嵩要发起对杨聪的弹劾他根本无力阻止,他只能尽快通知杨聪,好让杨聪有所准备。
这时候奏折已经传到了内阁值房,夏言看到这些奏折,不由惊的目瞪口呆,杨聪竟然侵吞脏银,可能吗?
他真有点不敢相信杨聪会为了这几十万两脏银铤而走险,开什么玩笑,杨家光是盐引生意一年就能赚上百万两,为了几十万两冒这个险,那不是脑子有病吗?
问题,这些广西官员也不可能吃饱了撑的拿这种事来诬告杨聪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他拿着奏折左看右看都整不明白,最后只能命人招严嵩前来问话了。
严嵩来了之后,他便扬起手中的奏折,神色复杂道:“惟中,你知道吗,广西那些被杨聪收拾的贪官污吏都在弹劾杨聪侵吞他们的脏银。”
严嵩当然知道,这事本就是他安排的好不。
不过,他还是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惊奇道:“噢,真的吗?”
说罢,他便接过夏言手中的奏折,仔细看起来。
他刚看完抬起头来,夏言便迫不及待的问道:“这事,你觉得是真的吗?”
你个白痴,这还用问吗,肯定是真的啊!
严嵩暗自腹诽了一句,表面上却依旧装出恭敬的样子,小心的拱手道:“首辅大人,此事干系重大,下官也不敢妄下定论,如果硬要下官说,下官还是那句话,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这杨聪到底是清还是浊呢?
第三卷 第一八九章 公正
紫禁城,御书房内,嘉靖手拿一份奏折,呆呆的注视着前方,眼神中透漏着一丝迷茫。
杨聪竟然也贪腐?
杨聪竟然侵吞了几十万两脏银!
这事,他真的不愿意相信。
但是,广西那些贪腐官员的奏折却摆在他的面前,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个问题。
几十万两啊,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些人是被人指使,诬告杨聪的吗?
不一定,真的不一定,因为夏言和严嵩在此事上表现的相当“公正”,并未“偏袒”广西这些贪官污吏,也没有刻意抹黑杨聪。
朝中除了夏言和严嵩一党,还有谁敢对杨聪不利呢?
很显然,没有,除了夏言和严嵩,没有谁有这个胆子了。
严嵩上次痛苦流涕的样子还萦绕在他的脑海,人家在这事上真的没有“偏袒”任何一方,就算是自己的女婿犯了事,严嵩也没有偏袒。
夏言上次写的票拟他也记的相当清楚,跟这次一样,都是“拟派都察院御史巡按广西,调查原委。”
两件事情,或者说两次涉及广西贪腐案,夏言的票拟都一模一样,甚至连一个字都没改,这还不算公正吗?
嘉靖真的有点迷茫了,到底查还是不查呢?
他真的不想去查杨聪,不论为公为私,他都不想查。
为公,杨聪这两年在广西屡立奇功,他都还没有封赏人家呢,这会儿去查人家,岂不显得他是故意整治杨聪吗,这样做也太过分了。
为私,杨聪可是陆灵儿的夫婿,陆灵儿可是他最为宠爱的小奶妹,去查她的夫婿,她会怎么想?
但是,这事涉及到几十万两脏银啊,他能不查吗?
嘉靖委实难以做出决断,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倒也不难解决,一般皇帝无法做出决断的时候自然是招亲信的朝廷重臣前来问计,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如此,明朝的历代皇帝更是如此。
那么,招谁来问计呢?
夏言?
算了吧,人家票拟都写了,你再招人来问,岂不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看样子只有问严嵩了,阳明一脉的重臣他是不打算问了,因为在这件事情上夏言和严嵩都表现的比较“公正”,而阳明一脉的官员却有些偏向于把严嵩的女婿往死里整。
这些天还有阳明一脉的官员上奏弹劾严嵩,说什么严嵩公器私用,命人放过自己的女婿呢。
开玩笑,人家的女婿都被罢官削籍了好不好,这还不算惩处吗?
如果严嵩的女婿真被判了死刑,他也不会真让人杀啊,再怎么样,也得看严嵩的面子,放人家一马不是。
他认为这种结果已经很不错了,而阳明一脉在这件事情上却表现的有点不依不饶,让他很是反感,所以,这件事情,他只会征求严嵩和夏言的意见,至于阳明一脉,还是算了吧。
严嵩听闻嘉靖传召,那老脸都笑成菊花状了,他当然知道嘉靖为什么找他,这次,杨聪恐怕是,嘿嘿。
他内心虽然乐开了花,表面上却一点都没显露出来,这可是个好机会,能不能把杨聪干翻,就看这一把了。
他装出一副忧伤的样子,缓缓走进御书房,恭敬的行了一番君臣之礼后便站那里不动弹了,那模样,说不出的落寞。
不得不说,他的演技着实厉害,嘉靖一看他这副模样,把正事都给忘了,不由自主的问道:“惟中,你这是怎么了?”
严嵩装作黯然神伤道:“皇上恕罪,微臣被家事困扰,失态了,失态了。”
嘉靖更是好奇道:“你家里出什么事了?”
严嵩装作犹豫了一下,这才叹息道:“唉,还不是因为微臣那不争气的女婿,他被抓,被判,被罢官削籍那都是咎由自取,但是,微臣的女儿却因为此事成天哭哭啼啼,微臣的老伴也因此对微臣颇有微词,说微臣不出手救自己的女婿。唉,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事,微臣怎么出手啊!”
嘉靖闻言,不由嫩脸一红,他刚才还在想着什么于公于私呢,看看人家严嵩,一点私心都没有!
他忍不住点头赞赏道:“嗯,惟中,这事你做的对,至于那袁应枢,这次必须得严惩,这官场他是不能待了,至于进士功名,那倒没什么要紧的,要不过段时间等这事过去了,你就给他恢复功名吧。”
严嵩只想着装可怜来着,没想到还能有这效果,这简直是意外的收获啊。
他连忙拱手作揖道:“多谢皇上恩典。”
嘉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叹息道:“你应该也知道了,广西那些落马的贪官联合起来弹劾杨聪侵吞他们的脏银,这事,你觉得是真的吗?”
严嵩装出一副大公无私的样子,郑重的道:“这事首辅大人也曾问过微臣,微臣因为那不争气的女婿牵涉其中也不好多说什么,皇上如果硬要微臣说,微臣只能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是啊,杨聪到底有没有侵吞脏银一查便知,他又何必为此而犹豫不定呢,就算想徇私,那也可以等查出来之后再徇私啊。
嘉靖闻言,不由微微点头道:“嗯,你说的对,那就着都察院派御史前往广西巡按吧,先把事情查清楚再说。”
严嵩这次可不会讲客气了,派御史,那得派他自己的亲信啊,要是张岳的亲信过去,能查出什么好结果来!
他假装为难道:“皇上,微臣有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说。”
嘉靖毫不犹豫的道:“说啊,朕让你过来不就是让你给朕出主意来了,有什么当不当说的。”
严嵩闻言,这才“鼓起勇气”道:“皇上,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岳可是杨聪的岳父,虽说他也跟微臣一样公正,不会出手维护自己的女婿,但是,保不准他手下的御史不看他的面子敷衍了事啊。”
这话说的,他明明是在说张岳有可能徇私呢,却好像在夸张岳大公无私一般。
嘉靖缓缓的点头道:“嗯,这个是朕疏忽了,那你觉得应该派什么人去呢?”
严嵩小心的道:“派都察院御史倒是没什么问题,问题是此人必须公正。”
这意思很明显,不能派张岳的人,也不能派阳明一脉的人,只能派他严嵩一党的人。
嘉靖当然明白,他干脆问道:“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
严嵩大言不惭道:“御史路楷公正廉明,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御史路楷屁的公正廉明?
狗屁!
他都是严嵩的爪牙了,能公正吗?
至于廉明,那更是屁话,严嵩手底下就没几个不贪的。
问题嘉靖不清楚路楷是个什么样的人啊,这会儿,他只觉得,严嵩举荐的,那绝对错不了!
第三卷 第一九一章 回京
一份圣旨飘然而至,杨聪的西南之行戛然而止。
嘉靖在圣旨中并没有说什么,没有批评他,也没有表扬他,乱七八糟几句话,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你回京吧!
杨聪只能喟然长叹,别无它法。
他本来还想去云贵、四川等地转一转,抓抓贪官,开开梯田,为西南的老百姓尽一份心力,可惜,没机会了。
这些人,无耻啊,为了一己私利,枉顾百姓死活,他们不为老百姓着想也就罢了,像他这种一心想为老百姓办点实事的人他们都要想尽办法拉下马。
人,一旦自私起来真无耻到可怕!
这时候,杨聪都有点心灰意冷了,夏言把持着内阁,严嵩把持着吏部,这朝廷最重要的两个衙门都在他们手中,嘉靖这个糊涂蛋又迷一般的宠信严嵩,这朝廷,还有希望吗?
说实话,他看不到什么希望,至少,这会儿他看不到。
当然,他不会就此轻言放弃,但凡成大事着,都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一时的挫折并不能击倒他,他只是暂时有点迷茫而已。
这局势,该如何翻转呢?
带着一丝迷茫,他无奈的踏上了回京的旅程。
从南宁到京城,按理来说是应该往北走的,但是,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带着一众亲卫和俞大猷手下的屯卫精锐,一路往南而去。
当然,他并不是想去南极转一圈,证明地球是圆的。
他只是想去安南转一圈,看东南半岛的生意怎么样了。
这会儿大明东南沿海都已经被他掌控,坐船自然比走陆路要快捷的多,他准备先去安南转一圈,再去泉州接了家人,然后再坐船北上。
这样走,路程虽然远了,路上花费的时间却能缩短一半以上,他有的是时间到处转转。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永安州,随即便踏上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的船队,直奔安南而去。
这时候的安南已然被莫氏全面掌控,升龙城也恢复了昔日的繁华,为了方便杨家做生意,莫登庸甚至在升龙城附近的元江沿岸特意为杨家建了个超大型的码头,并在码头附近划出了一大片区域,专供杨家修建仓库、铺面等附属设施。
他无意间这么一搞倒有点像后世经济特区的味道了,杨家在此大兴土木,安南各地甚至是东南各国的商贩也蜂拥而至,每天这片区域都是车水马龙,各种货物基本上只要一下船便被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的商贩抢购一空。
很多大明和安南的富商也看到了商机,在此修建了很多酒楼、茶馆、客栈等休闲娱乐设施,搞得这里就跟个大都会一般,其繁华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了近在咫尺的安南都城升龙。
杨聪站在莫氏酒楼最高处的包间里,透过窗户看着下面繁华的景象,忍不住赞叹道:“莫大人,没想到你经商也这么厉害,不但整出了这么个繁华所在,还修建了这么大一座酒楼,你要是生在大明,我们杨家可能都比不过你们。”
一旁的莫登庸闻言,连忙赔笑道:“杨大人说笑了,这些我可都是跟你们杨家那些掌柜和管事学的,这里的繁华也是你们杨家的功劳,至于这酒楼,不怕你笑话,当初我还在元江上打渔的时候就曾经梦想有一天要在元江旁边建个酒楼,想吃什么,就让厨子做什么,这会儿安南已然安定,我也没什么事可做,便忍不住让人建了这座酒楼,也算圆了我当时的一个梦想吧。”
杨聪跟着大笑道:“你当初最大的梦想恐怕是当安南国王吧?”
莫登庸摇头笑道:“哪里,哪里,那时候我就是个渔夫,哪能想着当什么安南国王,只是后面世道乱了,被逼的没办法了,不得不奋发求存,没想到混着混着竟然成了一方枭雄,到了那种程度,你不做国王,整个家族和跟着你一起打拼的兄弟很有可能都得完蛋,没办法,没办法啊,哈哈哈哈。现在想起来,还是当这个安南都统使舒服,每天大把的时间吃喝玩乐,享受生活,压根就不用担心什么时候敌人会打上门来。”
杨聪跟着摇了摇头,招呼他回到酒桌上,一边开怀畅饮,一边安排着安南的人事。
安南这会儿名义上虽然归都统使莫登庸管辖,实际上幕后做主的却是杨聪,没办法,这会儿安南的驻军都是杨聪带出来的亲军,安南的经济基本上也在杨家手里捏着,他不听杨聪的不行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