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当日,辽国天子所居住的行在毡帐:斡鲁朵拔营起程,在一干大辽最为精锐的宿卫军的簇拥之下,朝着上京疾驰而去。
而没有过去多久,萧兀纳便接到了大辽天子的旨意,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启程,朝着宋境飞驰而去。
另外,还有另外一队辽国使节,则是直接向着辽国河东道进发。而大辽天子对于那耶律达顿的斥责旨意也随之而去。
而已经在七日前,便已经率领大军从三岔口堡前撤离,然后屯驻到了夏州东面的耶律达顿,没有等来大辽的任何一只联军,等来的,只是大辽天子的愤怒
第1093章 砍了你的脑袋也弥补不了(第二更)
第1093章
随着使节的诵读,河东道总管耶律达顿的脸色不由得越来越白,最终在使者念罢圣旨之后,耶律达顿干涩的嗓音这才缓缓响起。
罪臣,谢恩领旨缓缓地抬起了双手,接过了那份仿佛重达千钧的圣旨。旨意毫不留情的对于耶律达顿这位大辽的河东道总管失职渎职的行为大加痛斥。
而且,削了其河东道总管一职,立刻回京赴命,耶律达顿何况不明白,经此一役,自己的政治生命,怕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光显将军,接旨使节并没有理会这位已经被削职的前总管,而是把目光落在了光显将军的身上。
弥陀洞的守将,也是第一时间赶到夏州城下的辽将光显仲闻赶紧拜倒在地。下一刻,原本还为耶律达顿被罢职而生死了兔死狐悲之心的他,此刻却陡然惊喜莫明。
自己被大辽天子委任为了新的大辽河东道总管,但是,惊喜过后,则是沉重的压力,天子交给他的任务就是,在保证大辽河东道其他区域完好的同时,争取设法将夏州夺回。
若是能够将那宋国人持有的元祐抛石机能够夺取一两架,送往上京,那么,天子对他的赏赐绝对不会吝啬。
只可惜,光显仲闻对于前面的委任很欣喜,对于后边大辽天子的嘱托感觉就跟吡了狗似的。
夺取宋人手中的元祐抛石机想当初,耶律和鲁斡殿下兴兵五十万围攻那宥州月余,都未能够夺取到一台元祐抛石机,而今,自己麾下的兵马总数不过十五六万之数。
夏州这等坚城的城防,哪怕是逊色于宋国的宥州,可是,那也不是自己能够轻易拿得下来的。更何况,自己麾下的十数万人马,还需要防范东南西三面的宋国兵马
还请天使回禀陛下,让陛下知道微臣的难处,调遣大军来援,或许还能够有重夺夏州的机会。光显仲闻一脸苦涩的笑意,朝着那名将旨意交给自己的使节道。
光显将军,你就放心好了,此番,达顿将军失了夏州,陛下雷霆震怒,已然派出了使节,向宋皇下达了最后通牒,若是宋人不撤出夏州,那么,我大辽百万虎贲之师,将不日全师南下,以破宋都。
陛下是要你做出一副意欲大动干戈,兴兵而伐的架势,至于那元祐抛石机,若是不能够从战场之上获取,你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办法,明白吗?那位使节朝着光显将军一阵低语。
之前的那份圣旨,是摆在明面上的,而这番叮嘱,才是真正要让他去做的事情。
现如今那夏州的情况如何?风尘扑扑的使节传完了圣旨之后,便径直询问了起来。
如今夏州城内,约有宋军五万之众,而城中的百姓大多逃散而去,达顿将军此前已经下令全力收拢,送往弥陀洞一带安置,如今城中的百姓,怕是十不存一光显仲闻无可奈何地道。
那你最好设法的在城中获取内应,拿到宋人元祐抛石机的构造图,如今陛下已经下令北院设法监造此物,可是一无图样,二无实物,北院如今也是束手无策。使者抚着长须,眉头大皱,不过还是又叮嘱了光显仲闻一番,这才去营帐中休息。
此刻,夏州城内,又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正是大宋陕西北路经略安抚使王洋以及数名陕西北路官员。
种将军干得漂亮,一日而下夏州,没有一位大宋虎贲战死沙场,这可是我大宋立国以来,前所未有之事。王洋扶住了向自己施礼的种师道,满脸欣慰地道。
旁边的折可适忍不住撇了撇嘴闷哼了一声。很遗憾,自己为嘛是盐宥洪三州防御使,而非是银石龙三州防御使。
不然,此事哪里有那种师道的份,相比起防御三岔口堡的功劳,又哪里及得上这一日夺取北辽河东道治所夏州之功。
下官能够有这样的功绩,说起来,也全赖大人,若非是大人三番五次提醒下官,怕是下官只会觉得那元祐抛石机会拖累大军。又哪里能够想得到,此物面前,连这夏州坚城,都显得那样的不堪一击。
这话虽然有马屁之嫌疑,但是,的确是实情,至少王大官人很开心。
那些辽人,一直都没退兵而去?王洋坐了下来,喝了一口茶水问道。
不错,耶律达顿在夏州城东五十里处的一处要冲屯军扎寨,兵马近十万之数,却既不来攻,也未退去,想来,是担忧我大宋继续东进,犯其河东道其他城镇。种师道点了点头解释道。
听到了这话,一直觉得自己此番大战没捞着啥大劳的折可适忍不住建议道。而今咱们既然已经率军来援夏州,而那辽人屯兵不进不退。必定是心生怯意,我大宋在夏州一带的兵马也有近十万之众,咱们要不要再进一步?
我说老折,你这是想要干嘛?王洋听到了这家伙的怂恿,脸色直接就黑了,转过了头来,看向这货道。
你可莫要忘记了,咱们之所以攻取夏州,乃是因为辽国先犯我大宋疆域,而我们陕西北路则是被迫反击的。真要再继续攻伐,咱们陕西北路倒是不怕,可是,其他与北辽交界的那些边镇又该如何是好?
种师道也同样黑着脸瞪了一眼这位老兄弟。更何况,到了那个时候,朝庭那边,也指不定又会闹腾出什么妖蛾子来,若是王经略受了牵联,砍了你的脑袋,也弥补不了。
看到一干陕西北路的重臣们全都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架势,知道说错了话的折可适干巴巴地笑了笑,揉了揉鼻子。
折某胡言乱语,诸位大人莫要当真才是,只是觉得现如今北辽实在是不堪一击得紧,唉,恨睁睁的看着河东道这么一大块的肥肉摆在咱们跟前,不吃实在是可惜得很啊
高世则砸了砸嘴,缓缓地摇了摇头。那也就只是相对而言,毕竟陕西北路的边军之精锐,可谓是天下首屈一指,而我大宋其他边镇的边军,岂能与比相比?
诸位莫要忘记了,朝庭的元祐甲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产量,都给了咱们,而元祐弩更是大宋诸边镇中第一个完全换装完毕的,朝庭费了无数的心血,才能够打造出我大宋西北最强之师。
第1094章 辽国使节,特来夏州拜见大人(第一更)
第1094章
听着那高世则那冷静的分析,折可适张了张嘴,最终只能颓然地闭上了嘴,的确,这几年来,若不是朝庭将大量的资源都投入到了陕西北路这里。
陕西北路的边军将士,哪怕是整体的作战实力相比起其他边镇更丰富也更勇猛,但是,如果缺少像元祐弩那样几乎不会损坏,哪怕是损坏了,只需要更新一根弩臂便可以继续使用的远程武器。
又或者是缺少像元祐甲这样量轻化之后,整体披甲总重量也没有超过五十五斤,而且几乎不会影响到将士们做出各种敏捷的动作的坚固铁甲。
那么陕西北路的连番大战之下,怕是将士的减员,至少也要达到三到五成。正是有了朝庭配给的接近三万套元祐甲,又给陕西北路这一路之地留下了两万骑兵,还有将近六万柄元祐弩。
就连那元祐抛石机这种可怖的武器,在其他边镇的重要城塞都尚未配备的时候,陕西北路就连像三岔口堡这样的堡寨,都已然配备了六台。
要知道,从去岁到今年,元祐抛石机总产量也不过五十台,单单是供给陕西北路的,就达到了二十台之数,剩下的三十台,则封存在了大宋的武库之中,以待时机而用。
而再加上王洋这货之前制作的元祐抛石机,整个陕西北路之地的元祐抛石机足足有三十六架。
并且都是分布在最接近辽境的位置使用,万井口堡四台,三岔口堡六台,盐州六台,还有龙州八台,宥州目前仍旧有十二台。
这些东西,哪一样不是天子极力为陕西北路争取的结果,单单是那三万件元祐甲,就足以让大宋的诸多边镇将领们纷纷跳脚不已。
现如今,大宋的河东路一路之地,所获得的元祐甲都尚不足八千之数,而其他诸多边镇更是多则数千,少则千余,怕是除了那些军官之外,能够分发到将士手中的,呵呵
此番作战,已经打出了我大宋的决心,并且也成为的让那些辽人见识到了我大宋虎贲的犀利,见好就收罢。王洋点了点头,颇有些无可奈何地道。
并非是他不愿意打,而是从全局来看,大宋与北辽之间的实力相若,若是真的引起了全面的战争,那么,必然会是两败俱伤之局。
到了那个时候,怕是北辽很可能就没有能力再继续压制草原上的各族,以及辽东之地的女直,任由他们兴盛起来,对于大宋而言,并不是好事。
毕竟现如今的大宋尚未准备好与北辽一决高下,更何况,那西夏虽然已经被大宋给打成了残废,丧土近半。
可问题是,西夏终究还是顽强的生存了下来,那位西夏国主李乾顺,倒也真是个人物。凭借着辽国的支持,开始在西夏国境内大肆的变革,在仁多宗保与嵬名阿吴的全力支持之下。
效法宋朝,连续处置了一批守旧派与宗族死硬派,极大的削弱了党项各族的首领与族长的权柄。将西夏的军队,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并且大量的提拔能臣干吏,并且连番的西征与北征,不但将不少之前起了不臣之心的部落与城邦尽数拿下,既掠夺到了大量的人口,也顺势向西和向北扩张了不少的疆域。
若是大宋一旦与北辽全面开战的话,到了那个时候,大宋西军,必然会成为大宋与北辽争战的主力部队,大量的西军一旦被调往他处。
那么,这位野心勃勃,经过了两年多的磨炼,又打造出了一只声震西域之地的西夏精锐虎贲的李乾顺,会眼睁睁的看着而无所作为吗?
同样随同而至的宗泽抚着长须深以为然地颔首道。高大人言之有理,如今陕西北路虽然日益强盛,可这终究只是一路之地罢了,若是置于全局,着实
一帮子陕西北路的高官重将们皆尽聚于府中,就目前的局势进行了探讨与总结,总之一句话。
辽国的过错,大宋必须反制,但是这个反制,自然也不能太过越界,以免引起那位辽国不着调,且又喜怒无常的皇帝耶律洪基的愤怒。
若那家伙是一位明君倒也罢了,一定会仔细地思量怎么做,才会对大辽有益,又不会折损自己的实力。
可偏偏,耶律洪基就是那种人,他是一位自以为优秀到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狂妄自大主义者。
所以,你根本不会理解,他接下来将会做些什么,更重要的是,这家伙已经当了皇帝很多年,在辽国,没有人敢缨其锋,也没有谁能够制止他不理智的行为。
诸位大人,辽国大营派来了使节,说是要见种将军这个时候,一名守将匆匆地快步赶到禀报道。
让他来吧,本官也很想见一见辽国的使节,也不知道他会带来什么样的消息,或者说,那位大辽天子,面对如今之境况,会是何种反应。看到种师道投来的目光,王洋想了想,站起了身来说道。
一刻钟之后,穿过了夏州的东门来到了夏州之前的总管衙门的辽国使节韩守拙打量着站在总管衙门门口处的那些宋军悍卒。
不过他的目光,更多是在那些宋军悍卒身上那银光铮然的元祐甲上停留,特别是那胸甲,完全就是由前后两大块完整的甲片构成,根本就没有半点的缝隙。
而且还能够看到胸甲表面,还有一些细小的凹痕,想来应该是做战之时所留下的。特别是之前,在大营里边,亲自询问了那些从夏州城逃出来的残兵败将之后。
他终于有些明白,为何大辽,总是会在陕西一带吃瘪的原因,不仅仅是宋军那些将士手中那银光闪闪的刚弩,还有他们身上所披挂的这等元祐甲。
可都是他韩某人从来没有见识过的,从那些人的口中得知,宋军的钢弩不但射程与穿透力不逊色于神臂弩,重要的是,这种钢弩,似乎不像神臂弩那般容易损坏。
特别是当初,在攻打宥州之时,大辽连续攻击那宥州月余,而从最开始,一直到大辽撤军,宋军的弩矢的密集程度,几乎就没有什么波动。
要知道,过去宋军的神臂弩,别说一个月,怕是在战场上,持续作战超过十天,就会开始出现损坏,需要维修和更换配件,甚至有时候还需要静置一段时间,等弩臂恢复再行使用。
第1095章 哈哈哈……我这是在听笑话吗?(第二更)
第1095章
韩大人,你怎么不走了,快请吧,大人已经在里边等你旁边的宋军将领没有想到这家伙会站在这里,呆呆的看着守备此地的士卒发起了愣来。
嗯,走吧,说起来,王经略之名,韩某也可是闻名已久,倒没想到,居然还能够有拜见他的机会韩守拙笑了笑,抛开了杂念,大步地朝着衙门内走去。
韩守拙先是一礼之后,目光落在了为首那位身形高大挺拔的年轻官员身上,看他的年纪,怕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样子,身上的元祐钢甲,将他衬显得越发的英武俊郎。
哪怕是在场的一干文臣武将,都丝毫也遮挡不住他的光芒。
韩大人,请坐吧,王某倒真没有想到,辽皇的使节,会来得如此之快。王洋抬手一引,然后自己坐到了主位上,目光落在了这名辽国使节身上道。
吾皇听闻宋人伐我大辽夏州,雷霆震怒,如今,已令我大辽百万虎贲磨刀霍霍,怕不日便将南下看着英气十足的王洋,韩守拙实在是很难将大宋文状元这个身份与眼前这位相联系起来。
印象中的读书人,不都应该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吗?可偏偏这家伙身上披挂着数十斤的重甲,动作却显得那样的挥散自如,这让韩守拙这位读书人可真是既羡慕又妒忌。
韩大人,你这么说话有意思吗?王洋打量着这位弱不禁风的辽国使节,听到了他口吐威胁之词,不禁哧笑道。
王经略,你笑什么?看到王洋那副不以为然的模样,着实让韩守拙心里边一阵窝火。
你觉得,就凭你这三脚猫的嘴炮功夫,就想要从本官这里捞取好处不成?王洋满脸无奈地道。
若是你带着十万辽军来援,或许王某还会认真的跟你打打交道。可现如今,你就带着一张嘴皮子窜到这夏州来,你以为你是谁,蒋干使吴还是诸葛亮舌战群儒?
韩守拙的脸色越发的漆黑,《三国志他自然是读过的,那蒋干是什么人,他好歹也是知晓一二,至于那诸葛亮,他也清楚。
蒋干此人从头倒尾被人看穿,最后更是沦为笑柄,而诸葛亮出使东吴,陈说厉害,最终让东吴与刘备结成同盟,二人的高下,自然是一清二楚。
不过,这二位靠的不仅仅是一张厚脸皮,还有就是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而王洋这番话,着实有些扎心。
王经略,看来,我大辽在你眼中,根本算不得什么韩守拙阴沉着脸,冷声言道。
你还真没说错,辽国在王某眼中,不过土鸡瓦狗之辈,比那西夏加强几分,可也实在是强不到哪去。王洋嘿嘿一笑,看着韩守拙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