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韩大人不用生气,若是辽国真的比那西夏强大太多,那为何你们辽国与西夏合军五十万来伐本官所镇守的宥州一地,月余寸功未建,反倒让我大宋连取了银石龙三州之地?
莫非,辽国乃是故意示弱于敌不成?可若真是那样的话,夏州为我大宋所取,这又是为何?难道你们辽国,已经变得谦虚有礼,凡事都喜欢先退避三舍不成?
随着王洋这货的侃侃而言,韩守拙的脸色从一开始的一脸黑线,到最后的整张脸都黑得如同那烧了三十年干柴的铁锅锅底。
强忍住脱下鞋子塞进这货口中的冲动,韩守拙努力地让自己恢复了冷静,然后牵强地扯了扯嘴角,不阴不阳地道。
王大人,你又何需争那口舌之利,难道你还不清楚你冒失的举动,已经让两国的关系已经到了濒临破碎的边缘了。
第一,事件的起因,乃是你们辽国边镇的边军将士越入我宋境,在我宋境之内烧杀掳掠而引起的。
第二,本官还很好心的请你们辽国的将领参观了本官对于那些辽军士卒的审讯,他们的确是罪有应得。
其三,你们辽国河东道总管耶律达顿非但没有半点的歉意,甚至没有半句道歉,就居然蛮横的要求我大宋交出那些杀人凶手
王洋王巫山何等样人,一张嘴皮子上怼天,下怼地,中间怼空气?唔应该是怼人才对,总之,王大官人的舌战技能绝对是ax级别的,而韩守拙这货而嘴皮子的本事能够评上b+就算不错了,岂是王大老爷这位昔日在朝堂舌战百官为其日常运动的老司机的对手。
最终,韩守拙这位辽国瑨使真可谓是兴冲冲而来,败兴而归,不过,即便让王洋给怼得面无人色,最终韩守拙还是铁青着脸,连续的呼吸,让自己不失去理智。
今日一晤,原本还以为王经略能够与韩某达成共识,可惜韩守拙清了清嗓子。不过韩某此番来此,并非是为了追究之前的那些,而是希望王经略能够考虑清楚,接下来的行止。
不知韩大人你此言何意?王某还能有什么可考虑的。王洋笑眯眯地打量着韩守拙,既然已经是嘴下败将,王大老爷也犯不着继续落井下石。
韩某希望王经略能够率领宋军,退回宋境,并且,交出那些杀害我辽军将士的凶手,另外惩治那些犯我大辽夏州的宋将,如此,或许我大辽与尔宋庭之间,或许还能够有和平的机会
哈哈哈,我这是在听笑话吗?王洋直接就乐了,特么的这货脑子是怎么长的,莫非是说不过自己,恼羞成怒之下,就开始下最后通谍不成?
但问题是,可能吗?且不说王洋,就算是高世则种师道等人也皆是相识一笑,笑容里边,满满的尽是对这位辽国来使的鄙夷与轻蔑。
不管王经略你是如何想,韩某,都可以等你五日,相信等到了五日之后,或许王经略您的想法会有所变化说这话时,韩守拙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王洋看着这家伙坐着一副巍然不动的模样,不禁笑了起来,笑容却显得那样的意味深长。
也罢,五日就五日,那这五日,就请辽使暂时驻在城中?
韩守拙眨了眨眼,这才站起了身来,左右四顾一番。那韩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正好乘着这几日闲暇,好安抚一下夏州城内的百姓,他们是我大辽子民,想来王经略和宋军交士,不会阻扰于韩某这样一位手无寸铁的书生吧?
第1096章 别说门,狗洞我都不准备留(第一更)
第1096章
这一点,韩大人放心就是了,种将军何在?王洋嘴角轻扬,提声喝道。
末将在。危襟正坐的种师道立刻站了出来,朝着王洋一礼道。
你调五十甲士,保护韩大人一行,莫要让那些将士们扰了韩大人他们,若是韩大人想要去查探夏州城的百姓,也要记得相随保护。
末将遵命!种师道凛然遵命道。
听到了这话,韩守拙不禁下意识地眯了眯两眼。久闻宋军乃是军纪严明之师,而这城中百姓,皆为我大辽子民,难道这样的情况之下,王经略还担心我等的安全不成?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毕竟,谁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万一韩大人在这夏州之地遇上了问题,出了什么变故,那可就不好说了。
指不定到时候你们辽皇为了韩大人悍然兴兵伐宋,也是有可能的,毕竟方才听韩大人言语,就已经知晓辽皇的脾气似乎不怎么好来着。
看着王洋笑眯眯的在那里满嘴胡言乱语,韩守拙的脸色再一次变黑,闷哼一声,拂袖而去,而许诏则是一脸坏笑的朝着王洋一礼后便快步的跟了上去。
王精,吴七郎王洋想了想之后,点了这二位忠心耿耿的家将。
小的在,不知老爷有何吩咐?王洋屁股后边蹲着的王精与吴七郎一齐走到了王洋的跟前来。
你们挑十个机灵点的弟兄,分为两班,给我不分昼夜的在暗中监视,给我盯死他们,看看他们是不是想要在这夏州城内闹腾什么妖蛾子王洋冲这二人点了点头之后吩咐道。
等二人刚离开,那边的宗泽便抚着长须站起了身来。若是那位韩经略想要在城中获取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依下官之见,怕是元祐抛石机,就是他们的目标才对。
不错,宗大人言之有理。高某也觉得,那位韩守拙方才的那番说辞,都不过是他想要留在夏州城内的理由罢了,其目的,怕就是为了元祐抛石机。高世则也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看到王洋投来的目光,种师道站起了身来朝着王洋一礼。大人放心,八台元祐抛石机现如今都处在严密看守之下,除了抛石机营的人手之外,任何人,都休想靠近元祐抛石机二十丈以内
元祐抛石机这玩意,可以算得上是如今大宋所掌握的最强悍的攻防武器,自然对其保密工作也是做得十分的到位,而且,抛石机非战时,都用毡布遮盖住,以防有人窥视观察其结构。
另外,元祐抛石机的驻地,都会用砖石或者是木墙围拢,筑起三丈的高墙,墙内外都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四角皆建有哨塔箭楼。如此一来,哪怕是那些别有用心之徒,想要在远处观察,也根本看不到元祐抛石机的真容。
想要靠近,得先问一问守备元祐抛石机的宋军是不是瞎子和聋子。可以说,对于元祐抛石机的防卫工作,简直不比皇宫大内轻松。
那就好,元祐抛石机的秘密,能够保持得越久越好,毕竟,在尚未有新的可以替代的攻防武器出现之前,我大宋,还是需要依重于它。王洋满意地点了点头道。
大人,这可如何是好?看来那些宋狗,根本就不会给咱们机会一名伪装为韩守拙新随的辽将,凑在了窗前,向着外面打量,看着那些院子里边巡视的宋军士卒,不禁有些牙根发痒。
无妨,事已致此,那就先暂且忍耐,再觅时机。只要我们还在夏州城中,就总能够找着机会,另外,你们也可以到城里边四下走动,以探视我大辽百姓为民,看看能不能找到适合的人选。
是,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会设法找机会去试探。屋中的那几名随从皆尽应诺。
果然,接下来的三天里,韩守拙及其属下,真可谓是绞尽脑汁,就是想要摆脱那些宋军将士。
遗憾的是,早就得到了上峰严令的那些宋军将士也不傻,韩守拙及其随从不过才十余人,而宋军则采取的就是典型的人盯人战术。
每两人负责盯住一名辽人,但凡你要外出,好啊,我们两个陪着你,不论你是到天涯还是海角,哪怕是你丫的去厕所里边蹲着,总会有个人站在你的跟前笑眯眯。
到得第四天,韩守拙以及一干随从都特么的快疯了,却也无计可施,哪怕是你想要翻墙出去,也会看到一张张殷切的笑容,大刀片子比划着,就看你是继续往外攀爬还是主动的滚回去。
对于这样的小插曲,王洋也只不过是偶尔听一听那些将士的禀报,就不再理会,而是把目光落在了那些频频从京师传来的消息上。
辽国的使节已然赶到了东京汴梁,直接就狮子大张口,宋庭要交出抓捕辽国边军将士的凶手,将罪魁祸首交给辽国治罪。而且还要宋军立刻撤出夏州,并且赔偿辽国白银二十万两,元祐甲一千副,元祐弩五千张,以及元祐抛石机五台
看到了辽国来使给出来的辽国提出的条件,王洋差点没把鼻子给气歪掉,这特么的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把大宋当成什么,当傻子不成?
当一干留在夏州的文武从王洋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就连老持沉重如宗泽这样的官员,也忍不住勃然色变。那辽国的天子莫非是喝酒喝伤了脑子,居然敢向我大宋提出这样的条件来。
呵呵,满天要价,不过,这哪里是满天要价,分明是他娘的满嘴胡言乱语,陛下怎么没把那使节直接给赶回辽境去。折可适气的直接暴了粗口。
高世则阴阴一笑,抚着颔下的短须寒声道。
这很正常,辽人觊觎我大宋的各种新式装备久矣,你们看吧,怕是那二十万两白银他们可以不要,说不定连夏州他们也可以放手。
但是我大宋的武备,他们肯定很渴望能够拿到足够的样品,如此一来,辽国才能够去进行仿制。
世则兄言之有理,不过,辽国所想要需,我大宋岂能如了他们之愿才怪。王洋砸了砸嘴,笑眯眯地道。
其实这夏州还给辽国倒也无妨,但是想要我大宋的武备,别说门,连狗洞我都不准备给他们留。
第1097章 我大宋怕也是要两败俱伤(第二更)
第1097章
大人言之有理,不过,谁也不知道,朝中那些大臣们,会否与陛下上下一心,面对如今的局势种师道想了想,却还是显得有些眉头不展。
他也是很清楚朝中那些大臣们的尿性,别镇之地打生打死,为国流血牺牲,不论付出多少。在那些朝臣的眼中,仿佛事不关已。
他们张口就是王道,儒家,仁孝。什么孔子曰,孟子云,说起大道理来一套一套的,可是实则私心一个比一个重。
就那些家伙,指不定为了息事宁人,怕是什么样的条件都敢答应,就如同那位昔日前往陕西北路来谈判的朱光庭一般。
王洋以及一干陕西路文武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甚至可以说是他们的担忧,完全就代表着现如今大宋的实情。
特别是如今仍旧占朝堂近三分之二份量的旧党之中,大量的投降派与和平主义者皆在其中。
反倒是那些锐意革新与进取的新党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好战份子,至少在战斗意志上,要远远的强于旧党。
可即便如此,他们终究人数过少,根本在朝堂之中,形成不了主流。
陛下,臣以为,辽国虽然是漫天要价,却证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辽国也并不想与我大宋兵戈相见,所以,我大宋应该稳住阵脚,莫要自己先行胆怯退让。
章惇,这位苏东坡昔日的好友,如今新党最具份量的人物,此刻就站在朝堂之中侃侃而言。
这哥们也绝对是个人物,长得极为英伟俊朗,举止文雅而又不失洒脱,声音洪亮。如今刚刚回到了朝中没有多久的他被委以工部侍郎之职。
不过,一个区区工部侍郎,岂能够入他章惇章大人的法眼,想想他那位族兄章楶,昔日与自己齐名,而后,如今却已经成为了大宋的同知枢密。
在朝中的份量,远在自己之上,这让一向心高气傲的章惇如何忍得,只是,初入朝堂,只能暂且委身工部。
而今,辽国来使,大言不惭,偏偏朝中那些旧党一个二个为了息事宁人,多是劝天子最好跟那辽国坐下来好好商量。
看到了天子不悦,章惇亦意识到了这是自己的机会,直接就跳了出来,表示强烈的反对。
看着这位昔日的变法干将堪堪回朝没有多久,便勇敢地站了出来,对那些旧党大佬们大加驳斥,天子赵煦也颇为欣慰。
至少在外交理念上,这些新党,可是要远远的强于那些固步自封的守旧派。
章大人,那依你之见,我大宋该当如何?刘安世忍不住站了出来,阴测测地问道。
自然是逐离辽使,加强诸边镇武备,严阵待敌,他北辽若敢兴兵来伐,我大宋虎贲,当可将敌拒于国门之外。章惇扫了刘安世一眼,不屑地道。
章大人说得可真是轻巧。刘安世忍不住冷笑了声道。
你可莫要忘记了,北辽可不是那西夏,北辽拥兵百万,丝毫不逊于我大宋,而且北辽骑兵众多,远超我大宋。我大宋升平已久,各边镇都久疏战阵,武备荒废。
若是北辽兴兵来代,到那时候,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个责任,你可担当得起?
本官来担这个责任又如何?至少本官不会像某些人一般,一听闻辽人意欲南侵,便吓得两股战战,栗栗不敢言语。章惇大袖一摆,一副英武伟烈的架势道。
你!章惇你什么意思?刘安世的鼻子差点给气歪到后脑勺去。
怎么,章某既没指名,也没道姓,刘大人为何如此暴跳如雷,莫非,章某一语中的?章惇则是风度翩翩地一笑。
章大人,你这么做,等于是将我大宋置于危险的境地,若是那辽国悍然兴兵来伐,这个责任,你能拿什么来承担?旁边自然有其他的旧党大佬跳出来增援自己的战友。
那也比辽使一来,你们就一副恨不得赶紧答应,以期息事宁人,出卖我大宋的利益要好。旧党有战友,他章惇身为新党大佬,同样也有袍泽帮腔,新党与旧党双方又再一次在朝堂之中相互攻击起来。
而朝中的中立派,以及旧党之中的蜀党则是冷眼旁观,咱们的苏东坡苏大相公,则是抚着长须表情似乎很严肃,目光却很八卦的在那里看戏。
他这位首相不出面,自然没有谁能够压制住这越来越激烈的战斗。从一开始的言语攻讦,渐渐地发展到了指手画脚的相互漫骂,到得后来,甚至双方都开始捞袖挽袖,一副要上演全武行的模样时。
得到了天子的授意,那马尚立刻站了出来然后扯起了嗓子高呼肃静。心领神会的苏大相公也清了清嗓子站了出来,表情显得十分严肃的厉喝道。
肃静,陛下御前,而等如此市井行径,成何体统?!如今辽国来使,意欲兴兵犯我大宋,值此关头,诸位更应该齐心协力,共商国事,而不是相互攻讦,将朝堂闹得污烟瘴气
苏大炮就是苏大炮,文采菲然,嘴皮子也绝对不是盖的,再加上他又是大宋首相,说出来的话又站在理上。
让那些已经吵得理屈词穷的大臣们只有无奈地俯首向陛下请罪,而天子自然显得很是大度与仁义,然后,嗯,然后自然就是宣布退朝。
反正两国谈判这样的大事,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更重要的是,辽国的态度,的确让天子赵煦有些头皮发麻。
辽人着实太过欺我大宋了,那辽皇居然如此丧心病狂,提出此等条件,完全就没有把我大宋放在一个对等的位置上。御书房内,同知枢密章楶抚着长须冷静地分析道。
辽人一向狂妄自大,特别是耶律洪基更甚,过去,只有辽国对他国指颐使气的份,何时像如今一般,被人先发制人,而且,还一下子,就失去了新设的河东道的治所夏州。苏东坡抚着长须,有滋有味地喝着茶水一面分析道。
这对于辽国和那位处视甚高的辽皇而言,这绝对是奇耻大辱。他焉能不愤恨欲狂,才会有这样的不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