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是!一干辽军士卒下意识地沉声应诺,按捺住内心的骚动,开始仔细地搜索,巡视着哨楼内外每个角落,生怕漏掉些什么。
仔细地打量着那些奄奄一息的趟子手马伕和护卫,然后往这些人的心口处都狠狠的捅上一刀,确定这些家伙必死无疑这才罢休
足足来来回回地搜索了三遍了,末将可以保证,没有一个活口。耶律勇来到了篝火前,朝着那正坐在篝火跟前喝着从马车上搜来的一瓶美酒的野钵胜禀报道。
嗯,来野钵胜把那酒瓶扔给了耶律勇。
接过了酒坛,猛灌了一大口,耶律勇这才狰狞地笑道。刚才有个家伙缩在了哨楼顶上,还故意拿同伴的血抹了一脸装死来着,结果末将亲手把他的脑袋砍了下来。
那就好,另外,不要忘记了把所有的箭矢都给我找回来,扔下几件皮袍子和弯刀,就算是到时候被宋人查觉了,找到这些东西,也只会认为是那些在戈壁草原上流窜的部落马匪做的野钵胜满意地点了点头。
只是,当这一伙伪装成了草原马匪的辽军簇拥着那几辆马车离开之后没过多久,哨楼一处不起眼的角落,一名断掉了一只手臂,右腿外侧有一道尺许长的刀口,脑袋上有一道狰狞的刀口,尚在流血的趟子手艰难地推开了压在自己身上的无头尸首。
强抑着痛苦,坐起了身来,打量着这满地的尸首与断肢残臂,他死死的咬住了嘴皮,生怕发出半点声音,足足又过去了小半个时辰。
确定周围没有任何动静,他这才咬着牙,凭着一只完好的手,勉强地给自己断臂和右腿草草包扎了一番之后,这才踉踉跄跄地离开了哨楼,朝着大道的方向,一瘸一拐的挪过去
清晨时分,一辆路过此地的马车,发现了这位伤者,之后,便被抬上了马车之后送到了宥州。
宥州知州唐诚成在听闻赵家商行的人报案,永胜镖局的二十多名好手,连同赵家商行的马伕护卫近四十人身死,数万贯的货物被掠劫的消息,直接就给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第一时间询问了前来报案的赵家商行的人之后,亲自赶到了医馆,见到了正躺在医馆的病床之上,奄奄一息的唯一生还者。
这名幸运地存活下来的趟子手,断断续续地讲述着他们护送着赵氏商行的商队的经历,包括他们在废弃哨楼处的遭遇。
他们的箭法极准,我们根本拦不住,而且他们至少有一两百人,外罩着牧人常穿的皮袍,可是皮袍下面,其实是坚固的铁甲
铁甲?!同样也收到了消息,赶到了医馆的宥州防御使许诏不由得剑眉一挑。你敢确定?
小人十分确定,当时,他们冲上来之后,幸存的几个弟兄,搏命的杀上去,结果只听到了金属撞击的声音,对方把,把那几个弟兄捅死之后,骂骂咧咧的把身上破损的皮袍给扯下来,露出了里边的铁甲
第1037章 杀人劫财者,很有可能是那些辽国边军(第二更)
第1037章
一两百人,而且都披挂铁甲,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什么比较奇怪的地方,你再好好想想唐训成抚着长须,阴沉着脸,与许诏交流了一个眼神之后,又朝着那虽然已经重新包括治疗过,但还是一副奄奄一息模样的受伤趟子手道。
他们说的话,对,他们说的话,小的听了半天,都不明白,既不是党项话,也不是咱们宋国的话,小人可以对天发誓
许诏与唐训成不约而同的叹息了一口气,又询问了几句之后,唐训成安抚这名趟子手好好养伤,出了房病之后,又严嘱了永胜镖局的镖头,还有那赵氏商行的临时负责人。
让他们紧闭嘴巴子,暂时不要将赵氏商行连同永胜镖局死了数十人的消息传扬出去,半个时辰之后许诏亲自统帅一千劲卒,驰出了宥州西门赶往事发地点。
当看到了那废弃哨楼的那一片狼藉和遍地的尸首残肢,许诏的脸色黑得犹如锅底,却没能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
给我找,任何蛛丝蚂迹都不可以放过,我还真不信了,死了那么多人,对方会半点线索也没有留下。
找来找去,只找到了几件破旧的皮袍子,而皮袍子那明显被砍破的刀口处,根本就没有血迹,这倒印证了那名幸存的趟子手所言,对方的身上,必然有铁甲保护,所以皮袍被劈烂之后,都未有血迹。
重要的是,许多的死者,都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是死于箭矢的攻击,但是,所有的尸首之上,都未发现箭矢残留。
这说明什么,说明对方是担心羽箭会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全部拔了带离了现场。
随着将士们的反复查找,最终,在哨楼的外壁处,一只羽箭,插在了两人多高的木柱上,因为其箭羽呈黑色,若不是现在天光正好,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当一名身手灵活的士卒从那里拔出了羽箭扔下来之后,许诏仔细地打量着这只羽箭,最终在箭杆上,看到了一行细小的,却又迥异于汉字的文字。
等到许诏赶回了宥州之后,这只羽箭,搁到了唐训成的案头之上,唐训成也是没有半点的头绪,最后,还是唐训成机灵,将那几个字照猫画虎的描了下来,拿去询问那些往来的异域商人。
辽国的契丹文听到了差役拿着纸条匆匆赶回来禀报的消息之后,许诏与唐训成都不约而同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唐训成抚着沉吟良久,最终朝着许诏商议道。此事,非你我所能够决断的,本官觉得,还是尽快请示大人决断为好,不知许将军以为如何?
是啊,的确干系甚大,若是那些流贼悍匪捡到的箭矢也就罢了,可是根据现场的发现来看,怕是十有**与那夏州的辽军有关系,如今,我陕西北路刚刚休养生息不过年余许诏砸了砸嘴,站起了身来。
那就请唐大人留在宥州主持,许某今日就往洪州一行。
要不这样,若是那位趟子手若无性命之忧,你最好把他也带着一块过去,有了人证与物证,如此才能够更有说服力。
许诏想了想,认同地点了点头,不过就在他正要跨过门槛离开的时候,突然顿住了脚步。
在那之前,相关人等,都先不要让他们与外人有接触,等王大人决断之后再说。
许将军放心,本官一定不会赵氏商行遇袭一案在宥州流传开来,只是,希望许将军你越快越好。
许诏头也不回的快步而去,半个时辰之后,不顾那位医馆医者的抱怨,受重伤的趟子手,连同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医者一同都上了马车。
五百元祐骑士与许诏一同离开了宥州,朝着洪州疾驰而去
王洋没有想到,带着婆娘儿女出来踏春,却也没能好好的休息,第二天还未到中午时分,又有人来禀报,说是宥州防御使许诏有要事求见。
王洋只能歉然地跟妻儿打了个招呼,来到了前厅,就看到了一身元祐甲,英气十足的许诏此刻就站在前厅之内,而前地的地面上,则是一张门板,上面还躺着一名伤者,旁边还有一位老者正坐在一旁,似乎随时要注意伤者的情况。
王洋不禁一愣,目光落在了铁甲铮然的许诏身上。许诏你这是
末将见过大人,此人乃是宥州永胜镖局的一名趟子手,前日押运一批赵氏商行的丝绸,离城不过百里,在一处废弃的哨楼处扎营。
结果被百余名身份不明的铁甲骑士绞杀,二十四名镖局人员,仅其一人生还,七名马伕,十二名护卫,还有赵氏商行的刘掌柜全部惨死当场
听到了这个消息,王洋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脸色阴沉了下来,踱步到了那名伤者跟前,看着对方的伤处,淡淡地问道。还有什么?
许诏也走了过来,指了指这名此刻正在昏睡的伤者。他侥幸逃了出来,被一辆马车救回了宥州,听他亲口告之末将与唐知州这才知晓此事。
这是末将亲自赶往废弃哨楼,找到的一只羽箭,这上面的字迹,经过了查验,确定是契丹文字,另外,他还醒着的时候,曾经告诉末将,对方说的话,既非咱们宋国话,也非是党项语言
另外,末将追踪蹄印,先是朝着宥州的方向行了近十里,然后转道向北而去,之后便进入到了戈壁区,没办法再继续追踪下去
那许将军你的判断是什么?王洋把玩着这只羽箭,努力让自己不要被怒火冲昏了头脑。
这是在凶案发生的现场,找到的唯一的一支羽箭,想来,对方定然是害怕暴露身份,所以,才会在皮袍之外包裹铁甲掩人耳目。
而且杀了人之后,还将所有的箭支拔出,唯有这一支是悬在半空的木梁上,位置十分的隐蔽,想来是因为天黑,对方没能找着,不然,说不定连这只羽箭都不会留下
所以,末将以为,杀人劫财者,很有可能是辽国的边军。
王洋蹲了下来,打量着那几件破烂的皮袍,眯起了双眼,过去许久,这才缓缓地道。
辽人百余铁甲骑兵能够出现在宥州附近,既没有被白池城一带的警备兵力发现,也没有被北边的万井口与东边的三岔口驻军查觉。
对方必然是十分的熟悉我军布置,而且,还把收尾收拾得这么干净,想来,是作贼心虚
第1038章 北辽狗贼居然如此欺人太甚(第一更)
第1038章
等到那趟子手再一次苏醒过来,王洋亲自详细地询问了一番之后,这才让人把这位伤患给抬了下去。
坐在前厅,把玩着这支羽箭,久久不语,而许诏则是老老实实的呆在一边,不知为何,王洋很平静,可是,却又平静的让许诏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来人,传讯,让折可适种师道,宗泽,高世则,赶来洪州,有紧急公务商议。再有,让许昌来一趟。
是!吴七郎打量着王洋那张阴沉沉的脸,不敢怠慢,领命之后快步而去。
等到他们离开之后,王洋的目光落在了坐立不安的许诏身上,冲他露出了一个笑脸。你与唐诚成做得很不错,处置得十分的妥当。
王大人,那接下来,咱们应该怎么办?还请大人您拿个主意,毕竟此事,怕是瞒不了太久的。许诏赶紧起身,朝着王洋问道。
放心吧,不会等太久王洋咧了咧嘴笑道,只是笑容显得那样的森然与狰狞。
不大会的功夫,许昌便匆匆地赶来,进入了屋中之后,先是好奇地打量了一眼顶盔贯甲的许诏,这才向王洋一礼。不知大人您召下官前来所为何事?
许昌,正是那十五名被天子派来陕西北路的年轻官员之一。而经过了考察,留下了十二名年轻官员进入了银监会,剩下的三人,太学籍的包贲嫉恶如仇,为人公允,许昌反应机敏,能言善道,长袖善舞,王烈虽然寡言,却足智多谋。
这三人,被王洋特地挑了出来,留在经略司在自己麾下当差,以便于在对此三人好好的考察一番,看看是否可以委以重任。
听罢许诏把赵氏商行车队被洗劫的惨案,许昌的脸色也不由得难看了几分。不过,看到王洋并没有开口,他还是耐住了心性继续倾听。
居然是辽人?当听完了详尽的分析,看到了那只羽箭之后,许昌不禁惊怒交加。
想不到他们居然胆大至斯,下官可以料定,十有**应该是辽国的军马,辽国兵马军纪败坏,早前就常有敲诈商队之队,而今见我陕西北路日渐繁荣,怕是早已经忍耐不住。
而此番必然是因为赵氏商行运送珍贵货物,泄漏了消息,被那些辽军按插在宥州的探子探知,才致有此番惨剧。
听了许昌的分析,王洋微微颔首笑了笑。你说的没错,本官也是这样的想法,现在,有一件颇为冒险的事情,本官还在考虑人选
还请大人明示。许昌站起了身来朝着王洋一礼问道。
王洋缓缓言道。本官正要派一名使者,前往夏州去寻那位北国的河东道总管耶律达顿,让他找出军中的不法之徒,给我大宋一个交待。
大人,下官愿往。王洋这边话音刚落,许昌便大声地答道。
你先别急着表达,耶律达顿虽然贵为一道总管,但是此人武人出身,粗豪无礼,不是一个好打交道的人,更何况此番前往乃是要向辽人讨一个说法,很容易就会激怒了此人。
说不定,还会吃上一些苦头。
王大人,下官觉得,此行非下官莫属,第一,大人经略司中,如今仅下官包贲王烈三人尔。
包贲嫉恶如仇,为人过于刚正,而王烈虽然足智多谋,但是却不是一个善于应对与能说会道的。
而下官其他不行,但是这嘴皮子也还算顺溜,而且临机应变也还得可以,所以,下官这才会主动请缨。
听了许昌这话,王洋也不得不承认,这货倒是挺有自知之明,重要的是还能够看到别人的长处与短处,自己果然没有错看于他。
既然如此,那此事,就要托附于你了,今日天色已晚,你先回去收拾收拾,本官也好拟一份外事公文,明日一早交给你,由许将军护送你前往夏州,去见一见那位辽国的河东道总管。
你去了之后,若是能够见到耶律达顿是最好不过的,若是见不到,也无所谓,本官要的就是我大宋礼数周全
礼数周全?许昌眨巴着眼睛,有些懵逼地看着王洋。
总之,你照你的想法去做就是了,不管怎么做,保全自己最为重要,对方要是耍横洒泼,由着他便是。王洋拍了拍许昌的肩膀,又给他提了个醒。
等到许诏与许昌离开之后,王洋这才悠悠地长叹了一口气,转身回到了后院,李清照朝着王洋迎了上来。夫君您这是怎么了?莫非遇上了什么难事。
怕是这日子,又将要不得安宁了王洋苦涩一笑,握住了李清照的手解释了一番。
李清照听得柳眉倒竖,旁边的李师师也是气的连连顿足。这些北辽狗贼,居然如此欺人太甚。
我已经派了许诏护送那许昌前往夏州去寻那位北辽河东道总管耶律达顿,跟他讨个说法。
就那些北辽狗贼的秉性,怕是此事,定然不会认下,说不定到时候还会反咬一口。李清照也是义愤填膺地道。
反咬一口,那也得看他有没有那副好牙口。王洋呵呵一笑,目光森然。
夫君说的在理,面对数十万大军,您都没惧过半分,如今,整个河东道也不过十余万辽军,难道夫君您还能怕了他们不成。
身边的两位娘子都是正义感十足的优秀女性,王洋轻舒猿臂,揽着了二人的纤腰。看吧,如果那耶律达顿,真的想要包庇和纵容北辽兵马行凶,呵呵王某总能够找着办法,为了那永胜镖局和赵氏商行的四十二条人命讨回公道。
许昌在许诏所统帅的宋军精锐的护送之下,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进抵到了夏州城外。
入得夏州城,缓缓策马而行,相比起陕西北路六州的繁华与喧闹而言,夏州给许昌的感觉,就像是从大城市一下子来到了穷乡僻壤之地。
一路上,除了那些往来穿梭闲逛的辽军士卒,还有少量的商贩和铺子开张之外,百姓多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而且从那些百姓们的衣着,足得以得,这些夏州百姓的日子怕是并不好过。
难怪之前有夏州的百姓逃到咱们宋境来,开始还以为是辽国人派来的细作,可是后来咱们的商队前往夏州做生意才明白,就这么个穷地方,能够留得住百姓那才真叫奇怪许诏打量着周围,一脸嫌弃地冲身边的许昌吐槽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