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上承夏代“乐舞”、周代“散乐”、下启魏晋及各代“戏曲”、“舞乐”、“杂技”。

    时下百戏,主要有:“杂技”,“幻术”、“角抵戏”、“象人戏”、“俳优谐戏”、“傀儡戏”等,诸多门类。

    各色倡优,名目亦多:“常从倡”、“常从‘象人’倡”、“诏随常从倡”、“秦倡员”、“秦倡‘象人’员”及“诏随秦倡”等,不一而足。

    倡人有善歌,有善舞,有善搔首弄姿,有善诙谐调笑,亦有兼具诸多才艺者。总之,主要以“取悦”为生。

    窦太后依旧被禁锢在云台之上。若无董太后首肯,便是云台亦下不得。

    每每只能居高远眺,俯瞰帝都美景。

    何后势大。董太后故而结好窦太后,引为助力。窦太后虽已失势,却是实至名归的正宫太后。董太后虽亦称太后,却是“永乐太后”。类“大将军”与“辅汉大将军”的区别。

    恰逢董重载誉而归,朝中内外颇有积势。董太后心情极佳。这便与窦太后同赴上林苑。

    和帝时,兰台令史李尤曾作《平乐观赋》。描绘百戏之盛况。其中不乏有:“戏车高橦”、“乌获扛鼎”、“吞刃吐火”、“燕躍乌跱”、“燕躍乌跱”、“陵高履索”、“飞丸跳剑”、“侏儒巨人”、“戏谑为耦”等,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表演项目。压轴大戏鱼龙漫衍,虽因禁失传。然精彩纷呈的百戏表演,足令二位太后开怀。

    尤其是董太后。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便重赏观中倡优。

    “难得与妹妹出宫一乐。”董太后笑道。董太后有心拉拢,窦太后亦顺水推舟。一来二去,索性省去各自“太后”敬称,私下以姐妹相称。窦太后延熹八年(165年)入宫,受封贵人。同年被立为皇后。那时,不过及笄。

    董太后永寿三年(157年)生陛下时,亦不过二八年华。故论年纪,董太后约莫长窦太后八岁,为姐。窦太后,自然为妹。

    “姐姐说的是。”窦太后展颜一笑,自有国色。

    见窦太后风华鼎盛,自己却韶华将老,董太后不禁有感而发:“初来洛阳时,我亦与妹妹此时一般年纪。转眼已过十五载。时至今日,方知这大汉深宫的百般滋味。”

    窦太后亦有感:“正如这人生百戏。”

    “好一个人生百戏。”董太后叹道:“妹妹与我同病相怜。人活一世,总要有些羁绊。或是人,或是物。人嘛,不过宗族子嗣。物嘛,便是金银珠宝。皆说黄门宦者,惜财如命。试想,不阴不阳,半男半女,又能作何想”

    窦太后闻言,亦一声轻叹:“我却不比姐姐能有个牵绊。孤家寡人,孑然一身。世间之事与我,不过是浮云罢了。”

    “既如此,妹妹可愿助我一臂之力”见时机已到,董太后索性明言。

    “如何相助”窦太后平心而问。

    董太后言道:“皇长子辩,陛下不喜。曾言‘辩轻佻无威仪,不




1.54 燕齐以安
    洛阳西郭,延熹里。

    大内官程璜府邸。今日一早,程夫人便从宫中赶回,与养父相见。

    程夫人虽是陛下食母,然陛下元服后,已很少食人乳。故程夫人食母身份,多也名存实亡。程夫人却仍留有。先前与永巷令徐奉结成对食。便任由徐奉取食。如今徐奉勾结天平反贼,事发潜逃。留之无用,索性喂养掖庭内众多“宫生子”。

    掖庭令毕岚,正从众多“宫生子”中,甄选适龄者,送往永乐宫。为逐鬼童子。此事遂被程夫人喂养时得知。

    “阿父。”见程璜气色如常,程夫人这便松了口气。

    所谓老兽垂暮,余威犹在。程璜一日不死,程夫人便一日无忧。在这深宫之中,无人敢动她分毫。

    “今日因何出宫。”程璜问道。

    “近日有二事不明,想请教阿父。”程夫人直言。

    “何事不明。”

    “永乐董太后甄选掖庭二岁龄‘宫生子’,为‘逐鬼童子’是其一。”程夫人这便言道:“昨夜窦太后诏我上云台,问及许多宫中旧闻,又赠此物是其二。”

    “哦赠你何物。”程璜问道。

    “一副圆珰。”说着,便将一对圆形玉耳环取出。

    “此物名曰‘合欢圆珰’。乃成帝时,赵昭仪(赵合德)赠皇后(赵飞燕)之物。先帝大婚时,赐给窦太后。乃前汉宫中古物。”不愧是程璜,竟一眼辨出。

    “作价几何”程夫人忙问。

    “无价之宝。”程璜笑答。心中却想着,窦太后以皇后之物相赠,究竟是何意。

    “若去金水质舍,能质卖几何”程夫人脱口而出。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咝——”程璜不禁倒吸一凉气。正如养女所说,能将此物折钱之处,唯金水质舍。换句话说,窦太后赠无价之宝,却暗指能将宝物变现之所。莫非,此事还与蓟王有关

    “难不成,窦太后知徐奉潜逃,遇与我结对食”程夫人言道。

    “女儿何出此言”程璜一愣。

    “此物既名‘合欢圆珰’。不正取合欢之意”程夫人答道。

    程璜又一愣。却断然摇头道:“窦太后,绝非此意。”

    “阿父因何得知”程夫人不解。

    程璜嘿声一笑:“所谓‘食髓知味’。欲罢不能,必是尝到甜头。窦太后延熹八年(165年)入宫,受封贵人。同年立后。虽贵为皇后,却未受先帝宠幸。永康元年(167年)先帝驾崩,又尊为太后。正因先帝无子,故立解渎亭侯为新帝。”

    “阿父是说,先帝从未与窦太后同床共枕。”程夫人大惊。

    “那时,先帝纵情声色,早已脱形。病入膏肓,人伦皆废。虽数次同床共枕,却未有夫妻之实。料想,窦太后至今仍是完璧之身。”说到此处,程璜不禁一声悲叹:“我大汉帝后,又何止窦太后一人如此。”

    “还有何人,竟如此凄惨。”程夫人惊问。

    “孝惠皇后。”程璜再答。

    “既如此,窦太后因何送我合欢圆珰”程夫人问道。

    “‘合欢’者,亦作‘合众而乐’也。前汉先贤有‘二国合欢,燕齐以安’之句。”说到此处,程璜已解其意:“明日我当入宫,拜见陛下、皇后及二位太后。”

    “二国合欢,燕齐以安。”程夫人似有所悟。

    “女儿莫再想此物究竟有何深意。只需知晓,窦太后借此物,约老父入宫相见便可。”言语之间,程璜似年轻十岁。

    “阿父欲再掌大权否”程夫人幡然醒悟。

    “女儿且拭目以待。”

    “二国已合欢,剩下一国,又当如何”程璜一声长叹:“鼎足之势成矣。”

    老父之言,程夫人似懂非懂。心头却还有一事:“永乐宫又为何单择二岁龄童子”

    “或为逐鬼,或为逐‘真鬼’。”程璜亦语出深意。

    &



1.55 情义无价
    “乱而不损曰灵。”

    陛下虽纵情声色,然朝会却从未无故缺席。不然,也不会在裸游馆北侧,建鸡鸣堂。放养雄鸡,只为将自己唤醒。

    试想,群鸡齐鸣,必然喧嚣。唯有如此,才足以唤醒宿醉的陛下。

    平心而论。陛下拥有作为明君的一切潜质。奈何,道不同不相与谋。

    陛下一心赚钱。只有自家,而枉顾大家。

    钱,为何对陛下如此重要。或与少时的惨淡经历,贫困际遇相关。

    让一个从河间乡里走出的少年,胸怀家国天下,也不现实。且身边亦无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日日耳提面命。董太后的出身,史上并无详细记载。只知是河间人氏,解渎亭侯刘苌之妻。

    “(解渎)亭在饶阳。”“滱水历安国东分二支:一支东南流经解渎亭南;一支东北流经解渎亭北。”

    关于董太后的记载,亦是寥寥:“及窦太后崩,始与朝政,使帝卖官求货,自纳金钱,盈满堂室。”

    陛下之所以成为今日之陛下,怕是与董太后的唆使,大有关联。

    陛下初理朝政时。建宁三年,铸四把“中兴剑”以铭志。“九月,执金吾董宠坐矫永乐太后属请,下狱死。”还将假传董太后圣旨的舅舅董宠处死。可见继位之初,陛下亦是胸怀抱负,一腔热血。后续之所以迅速腐化,必然与身处的大环境密切相关。

    而陛下之所以能成为当今陛下。除去感谢先帝无子外,还需深谢一人。河间国宗室刘儵(sh)。

    先帝驾崩,窦武召见时为侍御史的刘鯈,问国中宗室之贤者。刘鯈举荐解渎亭侯刘宏。于是,窦武与窦后商定立刘宏为帝。命刘鯈为光禄大夫,遣他与中常侍曹节,并持节。将中黄门、虎贲、羽林千人,奉迎刘宏进京为帝。时刘宏不过十二岁。

    正因出身河间宗室,故而知晓渎亭侯刘宏的品性为人。若陛下当真顽劣无德,刘儵亦不会向窦武举荐。亦可见少年时,为渎亭侯的陛下,本性还是好的。

    当然,立一个十二岁的小皇帝,也是东汉政治生态的日常。

    对于窦太后与窦大将军而言,到陛下元服亲政前,有大把的时间,把持朝政,安插党羽。对内宮宦官而言,日夜陪侍在小皇帝身边,亦有大把的时间,培养感情,巩固关系。于是,朝中宫中,一拍即合。

    光禄大夫刘鯈与中常侍曹节,“并持节”。前往河间奉迎新帝。

    事后不久,刘儵便被宦官谋杀。朝廷追悯刘儵之功,重用其弟刘郃,以示回报。加之刘郃又为程璜之婿,到光和元年已位列三公。此时,刘郃便萌生为兄报仇之念。而杀兄主谋王甫,也正因宋皇后含冤暴毙,而被陛下疏远。永乐少府陈球、步兵校尉刘纳、司隶校尉阳球与刘郃一拍即合,这才引发了一些列的宫廷血案。

    看似乃宗室与宦官的血斗。实则不然。

    杀害大内官王甫的主谋之中。司徒刘郃,司隶校尉阳球,皆是程璜之婿。

    及王甫被杀,陈尸在洛阳夏门外。时为顺帝虞贵人举行葬礼,朝廷百官参加完葬礼回城时,曹节见王甫尸体被摆在路旁,慨然抆泪曰:“我曹自可相食,何宜使犬舐其汁乎”

    意识是说:“我们自残相食也就罢了,但岂能让走狗来舔食王甫的汤汁呢”

    此句一语道破天机:王甫乃是死于宦官内斗。

    至于刘郃、阳球等人,不过是曹节口中的“犬”,所谓的“走狗”而已。

    于是,走狗的主人便呼之欲出了。大宦官,程璜。

    借刘郃之刀,杀王甫之人,便是程璜。也就是稍后权倾朝野的“程大人”。

    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曹节又利用王甫之死,联合宫中内官,反杀刘郃,陈球、阳球等人,一举铲除程璜“走狗”。并将程璜排挤出内宮,称病在家。一晃,已近十载。

    十年中,曹节虽手握大权,却孤家寡人,垂垂将死。中生代宦官,羽翼渐丰。迫不及待,想要夺权篡位。

    便在此,新老交锋的紧要关头。

    大内官程璜入宫。

    “程常



1.56 拱手相送
    跟宦官谈情义,多此一举。

    窦太后焉能不知。不过是顺势之言,又岂能当真。

    果然,沉思片刻,程璜这便婉拒:“老奴久不在宫中,诸事鞭长莫及。重开党锢,力不能及。”

    此语,不出窦太后所料:“黄巾乱后,群盗蜂起。朝堂正值用人之际,若不开党锢,用人唯贤。如何拨乱反正。”

    程璜再拜:“太后所言极是。奈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恕老奴,老而无用。”

    正欲叩别,不料窦太后又道:“且慢。”

    “太后还有何事”

    “老大人既识得前朝旧物,不知可识此物。”说完,便有心腹宫女,自帘后捧出一盘。

    盘中之物,覆以白绫,摆在程璜面前。

    白绫平铺于盘内,并无突起。显然盘中所盛,必是诸如信函一类的锋薄之物。

    程璜暗忖许久,仍未能忍住好奇。

    这便伸出二指,轻夹边际,将白绫徐徐展开。

    先是一愣。待辨清盘中盛物。不由浑身颤栗,汗如雨滴。

    “老奴死罪!”整个人匍匐在地,抖如筛糠。中计也!

    “与老大人何干”帘后,窦太后语气依旧轻柔:“朕既坦诚以待。老大人何不趁此时,坦露心迹。”

    “老奴、老奴、老奴……”却不知为何。又惊又俱之中,似又有野火焚心。危机、危机,危中之机也!

    “既如此。烦请太后将…将后果前因,据实相告。”程璜用力握住颤抖不已的手腕,再并指将白绫闭合。待盘中盛物重被遮掩,这才长出一口浊气。

    “老大人且近前来。”窦太后言道。

    “老奴领命!”不敢起身,伏地爬行。待头冠轻抵垂帘,便又五体投地。动作一气呵成,谁言老迈。

    帘后,窦太后亦微微探身,与程璜耳语。

    “嘶——”得知后果前因,饶是老而弥坚的程璜,亦倒吸一口凉气。

    待强压心头惊惧,随颤声发问:“太后…欲报家仇乎。”

    “此其一也。”窦太后直言相告。

    “敢问太后,可有其二”话刚出口,程璜忽然醒悟。

    “其二,乃为大汉江山社稷。”果不出程璜所料。闻此言,胸中野火,陡然没顶。

    窦太后低声言道:“我与先帝,并无子嗣。拥立何人继任大统,并无区别。故将此‘从龙之功’,拱手相送。不知老大人可愿领受”

    “老奴,老奴……”程璜竟一时凝噎。
1...216217218219220...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