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于是。仕墨痛定思痛,欲放手一搏。

    借太平妖道,黄巾逆贼之手,推翻‘罢黜百家’之大汉皇朝。另辟新朝,辅佐新帝。重开‘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并最终复兴墨门。

    “原来如此……”待右国令说完,王妃这便醒悟。

    难怪黄巾贼人会有如此厉害的机关术。本以为是蓟国机关外泄所致,不曾想,贼人与墨门早有联系。

    “右国令因何得知”王太妃问道。

    “先前,门下弟子苏越,曾将邺城内诸多贼人往来信函,及众多机关手稿,装车送回。这才令我等窥破天机。”夏老这便取出证物,呈给王太妃,王妃过目。

    左国令士异,亲手接过。查看无误,命人传入帘内。

    王妃先取出一观。确认无碍,这才转呈母亲。

    “果如右国令所言。仕墨竟无所不用其极,堪比黄巾邪教。”王太妃转而又安慰道:“右国令既出隐宗,虽同属一门,却早已南辕北辙,切莫与那明宗,混为一谈。”

    “老臣,惭愧。”右国相领将作令等隐宗门人,齐齐下拜。

    “没想到,黄巾之乱,还牵扯到墨家明隐之争。”王妃道:“正如夏老所言,殊途同归。隐宗行走民间,传授机关之术。未必不能重振墨门。明宗急功近利,不惜天下板荡,生灵涂炭。孰对孰错,孰高孰低,高下立判。”

    “王妃明见。”百官拜服。

     




1.33 剑器大宗
    “你是何人”苏越不敢大意。

    见四处无人,那人轻步上前。低声言道:“燕人王越。”

    “王越……”苏越似有印象。略作沉思,便幡然醒悟:“剑宗王越。与王妃洛阳大战三百合,乃至双剑崩折。后以空手入白刃侥胜。”

    “胜之不武。”王越表情一黯。那是年少,急于出名。于己于人,行事不留余地。与剑绝一战,更是芥蒂颇深。

    “诚如你所言。”苏越点头道:“以王妃之高洁,自不愿让人近身是其一,又岂忍心令壮士断腕是其二。你自然胜之不武。”

    “你……如何得知”王越一愣:“我亦是许久之后才想明白。”

    “王上剑术乃自幼王妃亲传。见王上如此,王妃足见一斑!”苏越答道。

    “蓟国上下,果然不同凡响。”王越叹道。

    “且说,你不在洛阳卖艺,因何到了此处”苏越问道。

    “我身负陛下重托,只为……”王越竖起手掌,重重下劈。

    苏越这便醒悟:“原来如此。”

    转而又问:“你我从未谋面,因何一语道破”

    王越再答:“乃骠骑将军董重,遣人密语告知。言,有蓟国大利城长苏越,潜入广宗,探查机关大阵。让我暗中接应。细作死士又把你之身形面貌,细细道来。今日果然相见。”

    “原来如此……”竟是车骑将军董重。

    话说,此人不过酒囊饭袋。被大贤良师一记撒豆成兵吓破胆。整日龟缩大营,命将士四处屠狗,请巫祝以黑狗血绘制驱邪符文……如此庸人,怎会有此见地

    见苏越将信将疑,王越又道:“骠骑将军派人四处屠狗,乃是障眼之法。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董骠骑已命人掘长渠引漳水,不日便可贯通。”

    “此乃黄巾之计也!”苏越终于相信:“城内机关,乃水驱杀阵!需得流水,方能驱动。速去告知董骠骑,切莫灌水,否则,悔之晚矣!”

    “这……”王越亦不禁一惊:“先前乃死士寻机入城。今急切间,如何联络……”

    苏越忙道:“董骠骑何时决堤灌水”

    “定在三日之后。”王越答道。

    “唉……”苏越一声长叹:“以董骠骑为人。此去便能传讯,想必亦断不会相信。如之奈何。”

    略作思量,王越言道:“我奉命潜伏于黄巾贼中,明授剑击,实乃寻机斩首敌酋。大贤良师,行踪飘忽。每日经停何处,皆秘而不宣。往往事后方能得知,些许蛛丝马迹。我已搜集数月以来,大贤良师之踪迹。且不知,明庭可否找出其中规律”

    见苏越不答。王越又劝道:“若能在城内机关杀阵发动之前,一举斩杀大贤良师,此战易耳。”

    “也只能如此了。”前一刻还牵挂明隐之争,不想痛下杀手的苏越,已有决断:“且把行踪给我。”

    王越指了指脑袋:“皆在脑中。”

    说完,便走到苏越身侧。手指城中密如棋子的帐篷营地言道:“且记清楚……”

    某月某日,大贤良师落脚在某处帐篷。随王越手指点过,迅速被苏越录入脑际。

    待王越说完,苏越已找出规律。

    “城中帐篷,乃‘九九宫格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九九宫格’,便是将九格再分九格,呈九九八十一格。大贤良师,趋利避害。行踪暗合五行相生。若逢火日,必入土营,火生土也。若逢金日,必入水营,金生水也。便是一日十二时辰之中,若遇五行相克,则离营迁居。如此,自然行踪飘忽不定。”

    “原来如此。”王越恍然大悟:“可知下一次,大贤良师将迁往何处。”

    “九宫算,五行



1.34 庸人自扰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所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俗语曰:见招拆招。

    作为敌我双方,你攻我手,攻防不断转换。谋略祭出,还需虑及是否会被敌人削弱,窥破,乃至反制。一言蔽之:“谋势损益”。

    若只看骠骑将军董重。貌似将计就计,明屠走狗,暗掘漳水。乃一妙计。

    然若再向前朔。卢车骑水淹广宗,乃黄巾贼人诱敌深入之苦肉计。今借骠骑将军董重之手,引水驱动机关杀阵。亦可称妙计。

    究竟谁中谁计。谁又是最后的胜利者。便要通盘考虑,谋势损益。

    谋势之势,能也。谋略祭出,不断运转之下,渐渐势衰,遂成弱势。弱势再被敌人窥破,其势便告终结。

    若不为敌人窥破。便要不停造势。如贾诩无双连环,可称阳谋。

    除去造势,还有一种阴谋。亦不易被敌人窥破。称:借势(趁势)。

    借势者,如借水行舟,借鸡下蛋,借花献佛,草船借箭,诸如此类,多称为:将计就计。将谋势,裹挟阴藏在敌人的计谋之中。称之为“包藏祸心”。看似敌人乘势而起,将胜势不断推进。实则是我方借势而起,行反戈一击。敌人猝不及防,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无论阳谋还是阴谋,智商若不在线,千万被轻易用计。稳扎稳打,不见得大败。

    一旦出奇弄险,反被敌方将计就计,一败涂地乃至身败名裂者,大有人在。

    这便是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切记切记。

    言外之意:董骠骑如你这等货色,就别学人用计了,好吗。

    陛下之所以在蓟王当面,对剿灭黄巾,信心十足。正因埋下了剑宗王越,这枚暗棋。

    “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剑术,称於京师。”

    王越称“虎贲”。不知是虎贲校尉,还是虎贲中郎将。亦或只是“虎贲”。然其剑术之强,可称当世无双。

    又当然。需除去仙剑无敌的蓟王妃。

    想来。王越如此人物,必为太平道垂涎。暗中招募,理所应当。而陛下又早知太平道必反,乃至竟胆敢笼络宫中近臣。陛下这便将计就计,密令王越假意投敌,潜伏在黄巾贼内部。伺机刺杀大贤良师。

    王越亦不负圣望。已暗中搜集足够多的线索。只因不通晓机关奇术,未能参破天机。待董骠骑“临危受命”,前来摘取胜利果实之时,陛下便将王越之事告知。密令其联络王越,伺机而动。

    恰逢苏越等人亦潜入城中。董重便又将苏越消息告知王越,二人这才得以相见。

    于是乎。大贤良师之踪迹,迎刃而解。

    王越这便着手布置。已备三日之后,刺杀大贤良师。

    以上种种。真可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广宗,骠骑将军营。中军大帐。

    初秋旷野,凉风习习。帐内,丝竹悦耳,堆光如昼。董重高居大位,一众谋臣名士下首作陪。审配、逢纪等人皆在列。此宴,便是为二人送别。

    董重颇为惋惜,言语间多有挽留之意。奈何审配、逢纪二人,去意已决。

    “多亏二位参军献计,董某才能反败为胜,扭转乾坤。眼看破敌在望,功成名就唾手可得,为何急于抽身”

    审配答道:“我二人身受卢车骑知遇大恩。今写信来唤,不敢不去。”

    “卢车骑……”董重一声干笑:“今赋闲在家,何日再举,亦未可知。二位此去洛阳,岂非明珠暗投。”

    “实不相瞒。”审配再答:“卢车骑已表我二人,为甘陵、常山,二国相。此去国中就任,无需前往洛阳。”

    “甘陵国相,不正是刘虞,刘伯安”董重识得此人。

    “刘公已升为宗正。”逢纪起身答道。

     



1.35 苦后回甘
    见时候不早,二人欲各自回帐安睡。转角却见张逊,正等在帐外。回忆三人同甘共苦,一路风餐,自投卢车骑帐下。如今得偿所愿,却分道扬镳,不禁暗中嗟叹。

    “正南,元图。”见二位好友并肩而来,张逊这便近前行礼。

    “子谦。”二人亦回礼。不等张逊开口,审配已先发问:“你我三人,相约共进退。我等皆走,为何独留”

    张逊正欲开口,忽又打住。见四处无人,这便言道:“且入帐一叙。”

    “请。”三人营帐毗邻,审配居中。便入审配帐中叙话。

    三人落座,张逊亲手为二好友煮茶。来自蓟国的清茶,渐已风靡大汉。并沿丝路远销西域,成为仅次于丝绸的大宗商品。时下,蓟茶有两种。清茶和浓茶。清茶为散茶,浓茶为团茶。制作工艺亦有不同。丝路流行团茶,因便于储存携带。掰取后用素纱包裹,加入青盐与马奶或牛奶同煮。

    文人雅士,多喜饮根根分明的散装清茶。择取十数根碧茶,与泉水共煮。清香怡人,回味悠然。

    三人各自无言。待水开,香气自来。

    时下茶饮刚刚兴起,并无后世如此之多的繁文缛节。正如时下行文。言简意赅,简明易懂。字里行间,除去一些专属名词,或时代用语,汉时流传下来的文章,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根本无需翻译成白话。

    一言蔽之。汉朝尚简,在字里行间,又遍及方方面面。

    张逊提壶为二好友斟茶添杯:“我之心意,皆在此茶中。”

    “哦”二人这便端杯。轻轻吹散热气,浅饮小口。顿染满腔苦涩。逢纪叹道:“此壶中,怕是栽下了百根嫩枝。”

    “然也。”张逊笑道:“整整百根。”

    “过犹不及也。”逢纪摇头落杯。

    张逊却劝道:“元图稍安勿躁。”

    审配先已品出滋味:“苦后回甘。”

    “正是先苦后甘。”张逊语出深意。

    三人相交莫逆,又称多智。这便了然于胸。逢纪轻轻点头:“子谦心意,我等已尽知。”

    张逊起身行礼:“正南、元图,长于安邦定国,守土一方。而我却惯于迎来送往,揣度心机。国相非我能力所及,然伏于董骠骑身侧,为王上细作,却可一展所长。”

    “原来如此。”审配、逢纪肃容回礼。

    三人心结尽消,涣然冰释。

    审配叮嘱道:“此去洛阳,不可擅作主张,遇事当密告贾丞定夺。”

    逢纪叹息道:“今能掣肘王上者,唯有陛下。子谦此去,不啻羊入虎口。轻则殒命,重则祸及大业。定要加倍小心。”

    “正南,元图之美意,逊已尽知也。”张逊再拜。

    所谓时势造英雄。三人为得偿所愿,所付出的艰辛,亦足可称道。毕竟,并非人人皆如蓟国六谋主那般,天纵英才。

    前文言道:智商不及,不可冒然用计。

    除非,出其不意。

    世人皆知是莽撞人,不做防备。若趁机用计,攻其不备。或有奇效。

    怕就怕。不高不低,不上不下。正好卡在线上。

    洛阳,西邸,万金堂下销金窟。

    独坐大梁的陛下,最近心情极佳。听完铜钱雨落,又展开掖庭令毕岚呈上的西园建造图,耐心观摩。

    陛下卖官鬻狱,在西园中大兴土木。新造广舍千余间。刘备最后一次入园时,便已瞧见。却不知何用。后黄巾逆乱,关西贼反。陛下励精图治,与百官共守洛阳。忍痛停了馆舍修造。

    今关西已定,关东形势一片大好。便又动了续修的念头。

    细细绘于白绢的图形,过于枯燥。陛下耐着性子看了几眼,便冲毕岚言道:“且细细说来。”

    “喏!”跪伏在地的掖庭令毕岚,这便匍匐上前,比照绢图,娓娓道来。

    西园中修筑的千间馆舍,实为一处大型皇家汤池。取名“裸游馆”。

    没错,“裸游馆”其实是皇家浴池。

    &n




1.36 浑天大阵
    蓟国大船,纷纷在渠口上游下锚。却非如往常那般,沿河岸一字排开。而是呈一字纵列,宛如龙桥飞架,横拦河道之中。

    待蓟国大船各就各位,度辽将军臧旻一声令下:“破堤!”
1...210211212213214...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