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将军小心!”一精骑斜刺冲出,挡在皇甫嵩身前。
嘭!整整一排骑士,连人带马被长箭射穿。
热血扑面。弩箭破体而出,锋利的矛尖重击在皇甫嵩胸前。虽未能破甲,却仿佛一击重锤,闷在胸口。皇甫嵩口鼻溢血,咬牙死撑,才未曾落马。
若非那名三河骑士舍命相救,皇甫嵩已命丧当场。
危急关头,副将领一支骑兵从背后杀出。手起刀落,将操弩手尽数砍翻。
“此城诡异。将军速退!”副将疾呼。
“吹角退兵!”皇甫嵩见事不可为,断然下令。
闻雄浑的牛角号,在邺城上空苍凉的回响。
骑士纷纷调转马头。沿着倒毙同袍尸首的指引,原路折返。奈何沿途冷箭、暗器层出无穷。一路损兵折将。待返冲入瓮城,数千精骑竟折损过半。余下也浑身插满乱箭,各自带伤。
“落闸!”典韦一声令下。
门闸轰隆隆落下,隔绝了瓮城和邺城。厮杀遂止。城内街道渐渐无声,唯有一条条插满箭矢,陈尸遍地的血路,透着浓浓的杀机。
内中惨状,触目惊心,不忍直视。
待苏越等人抵达,战斗早已结束。听闻邺城机关遍地,街道、宅院,能坐地变化,平地迁移。整座城市犹如活物。苏越表情严肃:“此城或可比楼桑。”
典韦轻轻点头:“我也是如此想。”
苏越看了眼瓮城内士气低迷的汉军,这便悄声言道:“前有玄鸟,后有机关阵。黄巾贼似刻意仿效我蓟国机关术。主公命我等暗中前来,助汉军破敌。或还另有深意。”
典韦问道:“主公还有何意”
苏越悄声答道:“寻找蓟国机关术暗通黄巾贼之谜。”
典韦旋即醒悟:“苏城长言外之意,蓟国将作馆中,有人内通贼寇!”
苏越叹了口气:“我道主公为何遣你我二人暗中前来,掩人耳目是其一。所谓内行看门道,机关术的门道,又岂能瞒得过苏某。”
典韦抱拳道:“苏城长且放手一搏,典某自当护城长周全!”
“如此,你我二人协力,破解黄巾机关之谜。”
待田晏抵达,皇甫嵩已命人清
1.146 东井戒火
邺城内的机关杀阵,乃脱出于楼桑战车楼。换句话说,这些匪夷所思,能够自行移动的门楼、墙垣、楼阁、亭台,皆是和战车楼一样,暗藏机关,行于轨路。
战车楼亦是刘备亲手设计。此楼不为居住,只为防御有邑无门,来去自由的楼桑。故将家用诸器尽皆舍去。外包搪瓷甲片,内藏床弩、大盾,鹿角、蒙皮。共分四层。上层设有弓弩手,可居高射击。中层设有床弩,专门破甲。下层驻有兵士,用于近战。底层内藏机关,可由力士驱动,在轨道上往来行走。
战车楼亦设四轮。利用杠杆、曲轴、齿轮等装置驱动,时速可达三十里。常由四人驱策,前后各二,皆为力士。只需双手握住杠柄,上下交替轧动,车子便可前行、后退,十分方便。
然唯一要求,须铺装铁轨。
为节省成本。楼桑战车楼,皆为统一尺寸、构造、式样。如此一来,无论训练车内兵士,还是修换损毁,皆十分方便。
而太平道偷学后,却和假借符水治病救人一般无二。行故弄玄虚,假托神鬼之妖术。
将战车楼外形,改造成各式各样:亭台、楼阁、门庭、墙垣,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且可与周围建筑,完美拼合。搭配组合成各式庭院、街巷。与周遭环境完美融合。别说初入城内,只顾往来冲杀的三河骑士。便是长居此城的民众,急切间也看不出丝毫破绽。
正因邺城内,能往来移动的“活物建筑”,皆是在轨行驶的“异构战车楼”。也即是说,它们并无深厚根基,皆浮于地表之上。
庭院建筑皆还好,堆在轨道上亦无妨。然水井必深入地下,方能取水。又如何能随车移动。
所以,诸如庭院、街道,这些高出地面的建筑物,皆可任由黄巾贼,随意移动、拆分,拼装、组合。然深入地下的建筑,却无法用轨路来自由移动。
家家户户必备的水井,首当其冲,便成了邺城黄巾军最大的疏漏。
被同为机关大师的苏越,一眼看破。
有水井,必有人家。无论如何遮掩,变化,周围必有路径。否则居民如何进出。正如自古以来,城市居民区不断变迁的闾里制、里坊制、街巷制等。街道和宅院的修建,必然遵循其一定的固有规则。
所谓“东井戒火”。“东井”乃为星宿,指二十八宿之一的井宿,象水事。因在“玉井”之东,故称“东井”。“东井为水事。”“东井八星,主水衡也。”并非指时人水井,一定要设在东院。
找到破解之法,还需找寻破解之途。苏越领众蓟国巧匠,整日钻研不提。
迫于瓮城被破,汉军三面施压。城内黄巾贼虽胜一场,却也不敢怠慢。欲将东南二处大营,再次逼出五里开外。好让绷紧的神经得片刻松弛,城中贼众亦能稍稍缓口气。
是夜。
贼人故技重施。各有三只玄鸟从东、南二面城头,飞掠而下。
将将掠过营墙,还未来及点燃油瓶。追魂弩已电射而至。
连人带鸾,当空射穿。一声惨叫,下悬贼人来不及点燃己身,便气绝身亡。大木鸾接二连三,失控坠落。营内军士欢呼雀跃。齐齐围拢过去。
火光之下。但见一只巨鸟栩栩如生,匍匐在地。虽一动不动,却气势凶猛,众军士竟不敢上前参看。
“让开。”绣衣吏举火上前,四处看过,遂从巨鸟腹下扯出一牛皮吊袋。小心割开,便有一瘦弱少年尸体,滚翻地面。四五个装满鱼油的革囊,亦随之滚出。
为尽可能减轻负重,黄巾军竟将十三十四的少年,训练成死士。夜乘玄鸟,飞掠城头。乘春风翱翔,在大营上空盘旋。趁机投掷油火,焚烧军帐。若牛皮吊袋被乱箭射破,乃至中箭受伤,无法坚持,便举火自燃。化作一只火鸟,坠落营中,造成更大灾异和恐慌。
&nbs
1.147 同类相动
瓮城,后谯楼。
皇甫嵩携麾下诸将,准时抵达。
苏越这便将已寻找到的机关阵型变化规律,细细说来。
“轨路纵横交错,遍布邺城街巷。阵中每个‘机关器’,皆可上下左右,四面移动。呈‘田’字型轨迹。如此多的‘机关器’,必有‘枢机’居中调度。”
皇甫嵩理解了:“所谓‘枢机’,就好比军阵之‘令旗’。”
“然也。”苏越轻轻顿首:“机关阵,亦属军阵。无非是将阵中兵马,换成机关诸器。兵士、武器,皆藏于机关器内,以此杀敌。”
皇甫嵩一点就透:“只需冲破阵心,毁掉‘枢机’,此阵不攻自破。”
“正是如此。”
沉思片刻,皇甫嵩又道:“敢问长吏,如何寻找‘枢机’。”
苏越言道:“将军稍安勿躁,且听我慢慢道来。”
“此机关阵,遍布邺城之中。说是机关城亦不为过。贼人一个冬日,将城内存铁消耗一空,便是为铸造‘轨路’及‘机关诸器’。行走于轨路上的机关器,乃分为五大类:攻、守、陷、障、惑。与之相对应:楼、墙、阙、杂、门。所谓居高下射,凡望楼、角楼、仓楼、诸如此类,皆暗藏杀机,是为‘攻器’。凡墙、垣、藩、篱,皆为‘守器’。凡见两侧立有高阙楼,周围必伏重兵,乃是设陷之处,故称‘陷器’。凡遇辎重、木箱、麻袋、柴堆,杂货,诸如此类,阻拦通路,皆是‘障器’。凡遇宅门、里门、闾门、市门、巷门,皆莫入,此乃‘惑器’,入之方向全失,方寸必乱。”
“攻、守、陷、障、惑;楼、墙、阙、杂、门。”皇甫嵩铭记在心,便又追问:“然‘枢机’究竟藏于何处”
苏越轻轻点头:“所谓令行禁止,‘枢机’乃为居中调度,发号施令。如此,阵中机关诸器,方能运转得当,不出差错。类比军阵,传达号令者,或为令旗,或为号角。诸如鸣镝、狼烟,终归逃不出‘声光’二字。将军不妨稍作回想,那日冲入城内,可曾听闻奇异之声,亦或是看见异常光亮”
皇甫嵩摇头:“未曾听闻,亦未曾得见。”
“此便是我等百思不得其解之处。”苏越皱眉道:“如此大的一座机关阵,彼此之间如何传递消息,做到辗转腾挪,如臂指使,天衣无缝”
沉思间,忽有一校尉开口道:“回禀将军,卑下倒是断断续续,听到一些不成调的琴瑟之声。”
“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苏越急问:“果真听到琴瑟之声”
“断不会错。”校尉言道:“吾家小妹颇通音律,耳濡目染,亦略知一二。只是那日在城中所闻,皆断断续续,不成曲调。”
“如此说来,卑下等亦有听闻。”几位校尉纷纷言道。
细细回想,皇甫嵩亦点头:“确有琴声。如众人所言,断断续续,皆不成曲。故未曾细听。”
“原来如此。”苏越笑道:“难怪城中无令旗、铜镜、鸣镝,诸如此类。贼人乃用‘同类相动’传讯耳!”
“何为‘同类相动’”
“‘同类相动’,又称‘同律相和’。”苏越正要细说,却忽地卖了个关子:“此城可破也!”
“愿闻其详。”皇甫嵩急忙抱拳。
“将军只需如此如此……”
计出蓟国长吏,皇甫嵩焉能不信:“多谢长史倾力相助。破城必当重谢。”
苏越肃容回礼:“皆为我大汉国祚,下官不敢言谢。”
事不宜迟,皇甫嵩这便去整兵备战。
苏越唤来典韦,附耳道:“明日,我等且与左中郎将相伴入城。中郎将在明,我等在暗。趁黄巾贼与左中郎将厮杀正酣,无暇他顾。我等乔装成一队黄巾贼兵,在城中寻觅‘枢机’之所在。此乃声东击西,擒贼擒王之策。”
“嗯!”典韦粗声点头:“找寻‘枢机’劳烦苏公。斩杀贼酋,交给某便是!”
“好。”苏越欣然笑道。
是夜,又有几辆水陆两栖机关舫车,从港口登岸。被牛马拉入瓮城。
翌日一大早。
积满贼人血肉的门闸,徐徐升起。皇甫嵩人马具甲,
1.148 暗语弦音
这座仓楼与城内仓楼并无不同。然参照距离最近的一处井栏,便知位置相差离谱。
谁人会把自家仓楼,建在墙垣之外
这座独立在院墙之外的仓楼,显然是由机关器伪装。遮挡它的“墙垣机关器”、“门楼机关器”已先行移走,去封堵三河骑士前进道路。独留这座仓楼扼守原处。之所以未能同步移动,或因被鼓声所扰,亦未可知。
潜行靠近。
白毦卫取雁翎刀在手,蓄力一刺。钢刃入木三分。轻轻一刮,灰落如雨。不过是在板墙之外,涂抹泥浆,粉饰白垩,伪装成仓楼模样。内里仍是木质。
典韦仰头看了看仓上楼阁。将油瓶掷入不难。
“切莫强袭,找到入口。”被白毦精卒护在阵心的苏越,低声言道。
“嗯。”典韦使了个眼色,白毦精卒随即围绕仓楼,上下搜寻。
须臾,便有一白毦卫发现入口。入口与周遭的白垩涂层,有一个明显的裂缝。显然是开关门时挣破。远处不可见,抵近却一目了然。钢刀插入裂缝,拨开关牡,白毦精卒用钢刀微微挑开条缝。侧身一看,正与一黄巾力士,四目相对。
不等黄巾力士开口质问,白毦精卒已飞身扑入。
雁翎刀横扫一片。门后惨叫连连。既已开战,何需藏私!白毦精卒接连扑入,从下而上,将仓楼内黄巾贼尽数屠尽。
见刀下黄巾力士,似死不瞑目。低头一看身上黄巾装束,这才咧嘴一笑:“呔,忘了我等也是黄巾!”
“速搬去尸体。”舱内血腥刺鼻,苏越掩口说道。
白毦精卒遂将尸骸搬出,请苏越及一众良匠入内。
果如蓟国战车楼。机关仓楼,亦分四层。底层未设畜力转轮,而是全靠十几个黄巾力士合力推动。中层藏兵一什,上层辟有箭窗,埋伏有强弩手一伍。皆被白毦精卒乱刀劈杀。
整个机关器,极其简陋。唯一例外,在顶阁。顶阁原本内设斥候一员。四面嵌入“去节竹管”。竹管长短不一,类似竽上三十六根竽管。区别在于:去节竹管两头皆蒙有“拢音薄牛皮”,构成“传音竹筒”。而在顶阁正中,悬有一造型奇特的“七弦器”,是不是乐器,不得而知。
此时,竹管鼓声隆隆,而悬在头顶的“七弦器”却纹丝不动,未起声响。
“鼓声果然扰乱了黄巾贼的传音。”苏越这便言道:“且等左中郎将罢兵。”
“嗯。”典韦遂命人驻守。
厮杀一日,直到晡时,鼓声渐止。清理出数条环绕瓮城的街巷,左中郎将皇甫嵩遂令兵士源源不断涌入城中扎营。邺城广阔,黄巾贼又死守。巷战非一日之功。稳扎稳打,徐徐推进,亦是正途。皇甫嵩并未被仇恨命蒙蔽双眼,乃世之良将。
待鼓声渐不可闻,琴音又起。琴声尖啸,甚是急促。将将停下的“传音竹筒”再次鼓动。这次,“七弦器”终于出声。
七根琴弦中先有三弦依次发生,后有二弦同响。如此反复。
此,便是黄巾贼的“暗语”。
所用原理,其实极其简单:“共振现象”,或叫“共鸣效应”。
古人对共鸣现象,发现很早。《庄子徐无鬼》便记载有调瑟共振:“为之调瑟,废于一堂,废于一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
对此,前汉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同类相动篇》解释称:“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其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皦然也。试调琴瑟而错之,鼓其宫则他宫应之,鼓其商则他商应之,五声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
&nb
1.149 蝴蝶效应
收到典韦关于邺城机关阵的密报,刘备久久无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