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因自己的到来,而对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终于开始逐一显现。
类似状况,后世称为“蝴蝶效应”。本意是指,某地上空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而扰动了气流,一段时间后可能导致遥远的彼地发生一场暴风雨。以此比喻长时期大范围天气预报,往往因一点点微小的因素造成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
后被广义化。乃指在一个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而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言下之意:任何事物的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既有律可循,同时又存在不可测的“变数”。且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甚至左右事物的发展。
于是,后世又将因一个小小的“变数”的发生,而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
一丝残魂穿越汉末,与原本那个刘三墩合二为一,又主导了意识主体的刘备。便是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也是首先倾覆的那张多米诺骨牌。
当然,这是比较科学的说法。不科学的说,这便是历史剧情线的“自我平衡”(欲知“剧情平衡”,请自行翻看《大反派也有春天3.22 推倒的多米诺骨牌》等章节)。
在刘备穿越之前,最像穿越者的王莽。遭遇了堪比位面之子的光武帝。于是即便拥有后世先进的思想和认知,亦逃不出覆灭的命名。所以,刘备很小就明白。为自己照亮前路的灯塔,必是光武大帝。决不能走王莽那条不归路。
然一路走来。还是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影响。
首当其冲,便是太平道。他们几乎复刻了蓟国一切先进的治国理念,以及机关术。
虽然黄巾贼不可能知晓,这些机关术背后的科学理论。然却并不妨碍黄巾贼依样仿照,并结合自身优势,进行了针对性的简化。比如战车楼相对复杂的轨道驱动系统,就被邺城的黄巾军改用人力推动。所谓的黄巾力士,便是黄巾军最低廉的劳力来源。既简单又实用。
此种情况。可比滥用抗生素后,细菌的耐药性积累,乃是许多广泛的抗生素渐渐失效。比如头孢菌素,已经出到了第四代。
有人会有疑问:我平时很小心啊。从不滥用抗生素,为何我身上的病菌也产生了耐药性
因为病毒具有传播和繁殖能力。“超级细菌”会自行繁殖,吞噬低级细菌,短时间内提高整个菌群的“耐药性”。
文明也一样。
具有自我繁殖能力。
有一个人发明了“炒钢”,便会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天下的匠人都学了炒钢技能。
有一个人发明了“造纸”,同样会开馆授徒,传帮带之下。很快,全天下的匠人都习得造纸术。
跟着高士姜岐隐居的三千户,如今还有谁人不会畜蜂、养豕呢
承载文明的载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和细菌一样,也具有繁殖和学习能力。随着人类的迁徙,自然会将故地的文化和技艺,带到新的迁徙地。这便是为何四夷与中原王朝的和亲,乐此不彼。也是为何五胡乱华时,东渡逃难的北地匠人,将邪马台从母系社会一步提升为封建时代的主因。
幻想着只你一家拥有超越时代的科技文明线,所有与你敌对的势力,皆没有变化,仍然愚昧落后,冥顽不灵。于是强势碾压,一波流平推。此等程度的a.i,不是菜鸟级,还能是什么。强推了一个满是低能弱智的“霸王的大陆”,即便胜了,又有何快感可言。从三岁小儿手中抢了颗糖,人生便就此牛逼了吗。
以上的“历史a.i”,如果成立的话。
也就意味着:细菌都有的学习能力,人类没有。细菌都有的扩散能力
1.150 机关算尽
邺城机关阵,既是天下一盘棋。那么,所谓的‘枢机’,自然也是棋子无疑。于是在机关棋局中,‘枢机’便可比后世象棋之‘主帅’。
所谓趋利避害。
高手博弈时,无时无刻不在算计,如何在杀伤对手的同时,又令自家‘主帅’安全无虞。换句话说,无论盘上棋子如何移动,皆要遵循一个规则:首当其冲,要确保‘主帅’之安危。
参考上述规则。邺城内的黄巾贼在与左中郎将皇甫嵩率领的汉军厮杀时,调兵遣将前,第一要务便是先把‘枢机’藏好。
所以。当楼、墙、阙、杂、门,五种棋子,被接连调往城中各处,围追堵截攻入城池的汉军时。最重要的‘枢机’,则早已躲进最安全的角落。
当然,如此隐蔽的操作,一般人自无法窥破。然作为蓟国新一代的匠人之翘楚。大利城长苏越,对机关术的钻研和领悟,远非常人可比。记忆更是惊人。微微开动脑筋,便将左中郎将皇甫嵩的行军路线,分毫不差的在记忆中复盘。
略作回想,苏越便找出了“满盘皆动”时,机关杀阵中那片从未动过的区域。话说黄巾军还是棋差一招。满盘皆动时,不动便成了最显眼的异端。
事不宜迟。这便令白毦精卒皆下到底层,合力推动这座伪装成仓楼的机关器。
“听我号令,上行。”苏越一声令下,白毦精卒立刻推动机关器,沿轨路上行。
“缓停。”待停稳在交叉轨路,苏越又下令:“右行。”
白毦精卒再推机关器,向右移动。
连过两个接轨,苏越又令:“上行。”
于是乎,战场上厮杀正酣的敌我双方,谁都没有注意。在远离战场的犄角旮旯里,一座仓楼,游离在整盘棋局之外,悄悄向‘枢机’接近。
正因窥知了整盘棋局的“弈语”,苏越方可见缝插针。在不惊动众多潜伏在沿途的‘暗棋’的前提下,神鬼不知的接近目标。
绕过半圈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一池碧波,随即跳入眼帘。
“这……”
苏越不禁一愣。难不成,所谓的‘枢机’,是这座池塘。
正如深入地下的水井难以伪造成机关器。这座池塘,又如何伪装。不可能啊……
且轨路也就此折弯,不复向前。
一直卖力推车的典韦仰头问道:“因何不动”
“前方已无路。”苏越答道:“乃是一片池塘。”
典韦遂攀上顶阁向外窥探。果见一池碧波,方圆甚广:“有无可能,‘枢机’便藏在水下。”
苏越摇头:“若藏在水下,如何能窥探战局,又如何传弦音暗语”
“定是漏算了。”苏越便又将前因后果,在脑海中重新过了一遍。并无漏算。
如此一来,苏越心中越发生疑。
进退两难间,典韦却言道:“何不下去一试。”
“如此……且试试看。”苏越亦无好办法。
“戴面罩。”典韦一声令下,白毦精卒立刻覆上呼吸面罩。面罩连接一条长长的肠衣软管,可浮于水面。
“推!”典韦一声令下,白毦精卒立刻推动仓楼机关器,直奔池塘而去。
轰!仓楼应声入水。
摇晃数次,仓楼翻着浪花,缓缓下沉。挤满白毦精卒的底舱,水位渐高。将将没过腰线,忽听水底一声闷响。仓楼加速下沉,而水位却并未升高,反而快速下降。
须臾,一池碧波竟倾泻一空。露出平整的石板池底。
待仓楼稳稳落地,池塘中央,原本藏身水底的直立龙首,随之显露。
苏越幡然醒悟:“戒盈杯!”
戒盈杯,酒器。杯心直立一龙首,外底部有一漏孔。入注水,浅
1.151 终破邺城
矗立在池中的直立龙首,好比中流一砥柱。底下无门,上层无窗。白毦精卒射出飞龙爪,一路攀上斜向上张开的龙嘴,从暗藏的排水孔钻入。此孔,便是戒盈杯暗藏的玄机所在。只需水漫过此孔,池水便会倾泻一空。
不久之后,浑身披血的典韦便又走出龙嘴,冲苏越远远挥手。
见水池四壁的青铜兽首,已不出水。苏越大喜:“事成矣!”
旋即下楼,涉水抵达直立龙首处。被典韦用绳索系上龙口。二人一前一后,沿口中暗藏排水孔,弓腰入内。又登一截向上悬梯,进入顶阁。
眼前一亮,别有洞天。
因虑及闭气入水,直立龙首内无法存储大量空气,故内中人数并不多。除了两个被拍碎的黄巾守卫,只剩工匠二人,老道一人。整个“枢机”内,不过五人。
老道仙风道骨,端坐正中。身前悬着用于传语的“七弦发音器”。细看之下,老道飘飘然有出尘之表,只可惜此时已嘴角溢血,气若游丝。显然是见事不可为,乃行服毒自尽。若张纯未死的话,定会认出此人。便是蛊惑他举兵谋反的太平仙师。
苏越趋步近前,肃容下拜。
老道表情微变,艰难开口:“何以知之”
“区区在下,亦是墨门弟子。”苏越躬身答道。作揖时,四指交叉,拇指相错,乃是墨礼。
“好、好、好……”声音渐不可闻。误入歧途的太平仙师,已驾鹤西去。
便有白毦卫伸手探视:“人已气绝。”
苏越这才缓缓起身:“切莫轻慢。”
“嗯。”典韦重重点头。
苏越这便转身,冲两个匍匐跪地,瑟瑟发抖的少年匠人,轻声问道:“尔等为何在此”
便有一人哭声道:“只为开合阀门。”
“何须两人”苏越又问。
“阀门有二:换气、绝水。故需我兄弟二人。”那人又道。
“你且说来。”苏越点头道。
“绝水阀,藏于龙嘴之内。只需水满,打开此阀,池中积水便会倾泻一空。”吞了吞口水,又接着道:“换气阀,藏在龙鳞之下,只需龙首出水,开启此阀,便可令新气灌入,冲尽浊气。”
难怪能将整个龙首没于水中。暗藏排水孔的龙嘴内,内设阀门,可人为操控开合。
也即是说。先前并非推仓楼入水,乃至水满流出。而是机缘巧合,闸门刚好开启。
万幸,万幸!
想想也是。如此精绝的机关设计,如何能留下一个如此巨大的漏洞。
苏越能一路畅通无阻,抵达此处。只能说祖宗庇佑,乃天亡黄巾。
而内中五人,之所以密室不死,乃因还阴设孔道换气。且只需换气阀开启,埋设在池中四壁内的止水阀,亦会同时闭合。不再向池内注水。换气的另一个作用,自然是为传音。不然密闭空间,声音如何传出。
苏越已看过龙嘴内的绝水阀,是用蓟国的止回阀技术锻造。
种种迹象表明。蓟国将作馆与黄巾贼绝对脱不了干系。
一想到此处,苏越不禁叹了口气。这便言道:“劳烦校尉将二人好生看管。待战后再细细盘问。”
典韦即命麾下白毦,将二人拿下。又问道:“如今该当如何”
苏越冲太平仙师身前悬挂的“七弦器”言道:“如今‘枢机’已落我手。自当助汉军一臂之力。”
典韦这便醒悟:“明廷欲操此棋乎!”
“然也。”苏越再拜上前,轻踏坐榻,徐徐提身。生怕太平仙师羽化登仙之处,暗藏机关。见并无异常,这才双足落地,在老道身前落座。
直立龙首短暂出水,便可操控棋局。显然,老道乃是盲棋高手。棋局变化皆在心中。苏越也不遑多让。略作回想,这便取下老道指上义甲,套在自己指上。
义甲,便是拨琴所用假指甲,又称“骨爪”。
“弹筝以骨爪寸余,以代指也”。
弦音响彻天际。
正在城内,围追堵截汉军多部,机簧大作,乱箭如雨,还有许多喷射火焰、毒烟……的机关器。仿佛传染一般,接连停止攻击,又徐徐退回,露出一条通路。
“将军!”一满身烟熏火燎,面容毁悴的校尉,惊魂未定。
遥望路途尽
1.152 纵敌长寇
成也机关,败也机关。
收到邺城光复的六百里加急,蓟王刘备不禁一声叹息。
机关术虽权重,却并非左右胜负的主因。
别国如何,暂且不论。单就这片霸王的大陆而言。单凭技术优势,远不足以一统天下。
想着在某个与世隔绝,不为人知的山谷、海岛,闭门造车,拼命攀升科技线。然后幻想摧枯拉朽,席卷天下。就刘备所处的这个世界而言,几乎不可能。
如前所说,即便是低等文明,亦具有学习能力。便是如后世满清,如此盲目自大,闭关锁国。几场败仗吃下来,也知痛定思痛,兴起洋务运动,“师夷长处以制夷”。更何况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开明如两汉
高等文明的技术优势,会被逐渐稀释。后世日本明治维新,全面西化。早早完成工业化革新。然而即便如此,面对军阀混战,贫困落后的民国大陆,亦无法一战而胜。究其原因,便是随着占领区不断扩大,高技术的优势,被更加广大的地域和人口,所稀释。
落后一方,不断学习。先进一方,不断稀释。此消彼长。当技术的鸿沟,被逐渐填补。“早早完成民族融合,文化一统”的“大陆优势”,开始显现。
举全国之力的小国,如何能经得起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所以妄图凭借技术优势碾压“霸王大陆”的日不落帝国、大日本帝国,米帝,都未能成功。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早早完成民族融合,文化一统”。
如果说,自两汉以后,华夏文明一路下行,直坠深渊。这其中还有什么可取之处的话。那便是:完成了自炎黄二帝以降,万千部落,数百王国的终极融合一统。其中当然有反复,亦有新人不断加入。然此等壮举,欧洲两次世界大战,都未能完成;米帝轻装上阵,亦未能完成。米帝甚至未能将种族,融合成民族。
所以。
汉人,从来不是一个种族,而是一个民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