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百官朝贺,普天同庆,欢欢喜喜,送入寝宫。
为体现封建礼制。五十五国公主,将七人一组,分成八队。刘备一日之礼,不能过七人。
于是,与普通婚礼耗时要长。此次和亲,一头一尾,耗时八日。最后一组七公主,需耐心等待数日。蓟王才分身有术。赶来揭幂,再行同牢合卺,结成夫妻。
换句话说。婚礼前半部皆无差,只是到了揭幂礼时,分成八次完成。如此一来。既一次娶全,又避免僭越指嫌。
与蓟国普通民众,热热闹闹,欢天喜地不同。世家豪右,看得却是和亲背后的巨大利益。刘备本就是都护西域的辅汉大将军,西域五十五国皆以都护府马首是瞻。如今再结姻亲,关系更加稳固。若刘备与公主诞下麟儿,便是西域诸国,乃至都护府的最佳继任者。若刘备与诸国公主之子,继任西域诸国。那么整个西域,将变成蓟国之藩国。
西域乃至整个西凉,不在帝国眼中,皆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西羌反,边章、韩遂作乱陇右,征发天下”。见“役赋无已”。司徒崔烈以为“宜弃凉州”。陛下诏会公卿百官时,特命辅汉大将军幕府三位属吏列席。(崔)烈坚执先议。傅燮厉言曰:“斩司徒,天下乃安。“
帝以问燮。燮对曰:“昔冒顿至逆也,樊哙为上将,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愤激思奋,未失人臣之节,顾计当从与不耳,季布犹曰‘哙可斩也’。今凉州天下要冲,国家藩卫。高祖初兴,使郦商别定陇右;宗世拓境,列置四郡,议者以为断匈奴右臂。今牧御失和,使一州叛逆,海内为之骚动,陛下卧不安寝。(崔)烈为宰相,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若使左衽之虏得居此地,士劲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若烈不知之,是极蔽也;知而故
1.136 后果前因
“既如此,奴婢这便回宫复命。”左丰大喜而归,却又忍不住回问:“不知王上有几分胜算”
贾诩笑答:“即便不能一战而胜,我等亦定将贼军挡在函谷关下。”
“如此,陛下足以心安。”左丰终是放心。
送走黄门令左丰,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笑容背后,却有难掩感伤。
“陛下果不许主公插手关东之乱。”长史盖勋长长叹了口气:“私心如此之重,竟视江山社稷为无物。陛下之举,着实令人痛心。”
贾诩怅然一笑:“所谓‘家国天下’。陛下视天下为一己之私。平日卖官鬻爵,多行中饱私囊。如何能坐视主公趁乱扬名,又如何允许‘汉室旁支’火中取栗,取而代之。”
“唉……”从事中郎傅燮亦忍不住一声叹息。
言及陛下。定不可忽略他的皇商身份。
以及陛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利不起早”的商人思维。
所以陛下为人处世,第一要务:有利可图。
原则上奉行:趋利避害。
行动上执行: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方针。
今关东,关西二地,同时播乱。关东自然权重。关西诚如崔烈所言,仅具有象征意义。完全无利可图。但是,若就此放弃,乃至天下哗然,陛下亦难堵悠悠众口。这便是为何豪商多行善举。与后世一有钱便投身慈善是一个理。
背后吃相再难看,人前亦需假扮和善。虽明知不可为名声所累,却也需顾忌人言可畏。
陛下思路不复杂。
首先,如何趋利避害。
且看,孰轻孰重。两害:羌胡与黄巾。两利:关东与关西。
羌胡<黄巾。关西<关东。
于是,两相权衡。为祸关东的黄巾,显然是大害。而祸乱关西的羌胡,自然是小害。
为今之计,当先保关东尽快拨乱反正,重回吏治。至于关西大地,只需在平定关东前,局势不再继续糜烂,未成二贼东西夹攻洛阳之势便可。
而在订策前,还需考虑陛下心中的危机等级排序。
天下升平时:外戚>党人>世家>反贼>宗室。
天下播乱时:宗室>反贼>世家>党人>外戚。
时天下大乱,宗室便是陛下的心头大患。前汉末年。多少巨贼假宗室旗号,又有多少汉室宗亲拥兵自立。更始帝之玄汉。刘盆子之建世。光武之后汉。皆是葬送前汉国祚的罪魁祸首。黄巾军若仿效绿林、赤眉,另立新帝,则今汉国祚难存矣。
时至今日,当如何趋利避害
当快刀斩乱麻,出兵讨贼,以雷霆乘崩之势,拨乱反正,尽快令天下复归升平。
带入陛下“天下播乱时”的利害算式。
心腹大患乃宗室,断不能用。于是蓟王刘备作为宗室最强者,陛下要尽可能使他与战乱剥离。不可让他参与平乱,并趁机收买人心,壮大声势。也不可轻易治罪。若逼迫太甚,蓟王一怒从贼,则江山危矣。所以,不作为便是刘备明哲保身之道。
既如此,又该如何化解宗室篡位之危简单至极,只需扫荡群贼,带入陛下“天下升平时”的利害算式。宗室的威胁,自然降到最低。那时,传承有度,宗法森严。便是蓟王刘备,又岂敢僭越。待此时,再反观战乱之际,陛下最为倚重的外戚,遂与宗室掉了个个。成为升平年代,陛下的心头大患。
当然,这是陛下最理想的设计。然时局崩坏之迅疾,已远超陛下所料。关东、关西二贼,似有两面夹攻洛阳之势。
眼看乱局无法收拾,又当如何趋利避害
作为最善讨贼的蓟王刘
1.137 和亲典礼
刘备身披王服,骑黄駥宝马。在王宫女卫的护佑下,浩浩荡荡出宫城,前往南港。
“拜见王上——”沿途民众,身着新衣,焚香下拜。
刘备含笑点头,一路驰聘而过。
南港码头。已用机关马车,拼凑起一座华丽又不失坚固的临时营地。营地内设观礼台,迎宾台等婚礼设施,守卫自是一等一的严密。皆是绣衣吏、白毦卫,入场宾客,亦经多次查验,断不可有失。
日中前,船队已入南港水路。
刘备这便携百官、宗人及一众嘉宾出迎。
五十六艘画鹢,呈“非”字型,在长堤上依次停稳。公主身披汉家礼服,自船头走上长堤,再登迎亲马车。列队驶向港口。绕行营地一圈,与蓟王汇合,这便浩浩荡荡向国都临乡城前进。
南港与临乡之间,有七条轨路相连。皆是嵌入式铸铁双轨。铁轨三面涂搪防腐,顶部因轨道车往来行走,而不易生锈。七条轨路两侧,铺有可供四辆马车并行的青石板路,青石道旁还有人行砖路,人行道旁排建高楼院落,皆是临街商肆。商肆一直排到临乡南门外,七条主街,十四排商舍,将临乡、南港连成一体。
迎亲车队居中行进,街道两侧围满人群,楼上平座亦挤满观众。楼顶还有绣衣吏跟随守备,数里路程,转瞬即到,并无差池。
穿瓮城,入外城。需绕外城一圈。再入中城。沿中城主街再绕行一圈,方可入宫城。所谓大张旗鼓。和亲之喜,自当广而告之。
蓟国都守卫森严。瓮城和外城,平日由中军校尉典韦并中军司马素利,领白毦精卒驻守。中城由吕冲、魏袭率麾下绣衣吏驻防。宫城四面门、墙,由史涣领麾下绣衣吏守卫。而内宮之中,则交由三百亚马逊御卫驻扎。
如此层层守卫,又岂能有失。
与马背上神态自若,举重若轻的蓟王刘备不同。埋伏在四处的绣衣吏,各个表情严峻,神情紧张。人群中凡有风吹草动,皆瞬间锁定。敢欲行不轨,追魂弩定当场射杀。
蓟王领迎亲车队,在万千国民的夹道欢呼与临街高楼撒下的花瓣雨中,穿行而过,一路平安抵达宫城。防御遂交由三百亚马逊御卫接手。绣衣吏这才纷纷松了口气。
五十六位西域公主,依次下车。王宫女官分批领入南殿二楼“大室”,为婚礼专门辟成的“青庐”别居。
五十六国公主,成婚之后,将暂居南殿。待验明正身,确认无误。再迁回北殿寝宫。北殿绵延约一里,五层宫室,足够容纳。
蓟王宫,四偏殿,只有少量宫室入住,剩下大多封存,并未启用。只需拆除挡板,一栋栋装饰华美,布局大气的宫室,即开即用。根据嫔妃等级,规格亦各不相同。大汉朝以高为贵。先前人少,皆住在一层。以后王妃将迁往四层。三层为九位侧妃居住。二层归为五十六位西域公主。诸如此类。
五层乃是刘备的起居场所。
一殿上下,各自安居。便是楼居的好处。比起洛阳的南北二宫,刘备的蓟王宫胜在紧凑热闹。
御赐和亲,婚礼自当隆重。
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刘备是过来人。比起五十六位新人的谨小慎微,万众瞩目下的蓟王松弛无比。幂篱透光透影,新人自然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看得见身前的汉家夫君。
四夷以汉化为荣。时下审美,亦自当以汉风为宜。人中刘备,可不是乱语胡言。
美女配英雄。
西域城邦更是如此。强权便是真理。拳头大小代表嗓门高低。西域都护兵强马壮,钱粮无数。短短数年,它乾城已横竖十里,制霸绿洲。高昌壁、昆仑障,各建雄关。诸城有军民三十万,通渠开荒,植树造林,各有气象。
年初,二位都护府丞,召集各国副使,商讨在各国都,建驿站事宜。按李、戏二人之规划,都护府将在各国建赀库、驿站、互市,等直属与都护府的建制体系。用于转运货币,传递消息,通商互惠,诸如此类。各国自然交口称赞,全无异议。
在各国看来,此举皆是加强与都护府联系的手段。正如与都护大人和亲一般。
 
1.138 尽如人意
此女不是旁人,正是乌孙国使。
击鞠赛时,二人初见。眼看落败,急切间用鞠杖去勾刘备手腕,乃至坠马的西域击鞠手。
乌孙分大小昆弥。此女便是大昆弥长公主,汉名:素月。其祖可追至细君公主与军须靡所生“少夫公主”。虽同出汉室,可到刘备这辈,二人血脉已与路人无异。更何况,乌孙血统混杂,实行“收继婚”,素月长公主与刘备血统上并无瓜葛。也不姓刘,自然无妨。
只是,前有白卓,后有素月。西域神级易容术,实在是堪比神鬼。刘备当初还伸手去抓她腰带,坠马后甚至亲自揭面,查验气息。后来二人又在西域它乾城相见。那时,作为乌孙国使的素月长公主,还滔滔不绝,和刘备当面讨论奴隶贸易事宜……
刘备猛然眨了眨。低头再看,旧时模样依稀可辨。正所谓“白露暧空,素月流天”,又说“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长公主自有倾国之色。
“公主瞒得孤好苦。”刘备摇头苦笑。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彼时女扮男装,只为便宜行事。王上切莫怪罪。”长公主盈盈下拜。
“公主何罪之有。”刘备伸手虚扶。
“还有众多姐妹未曾相见。王上切莫误了时辰。”公主柔声劝慰。
“如此,请公主稍候。”刘备语出并无歧义。
奈何“稍候”二字,却听得素月长公主,面泛桃花,羞涩难当。
刘备目光所致,又见一熟悉身影。这便信步走去,伸手挑开。
正是龟兹长公主白卓。
与刘备目光一碰,长公主眸中骤生波澜:“臣妾,拜见王上。”
“经日未见,一切可好”刘备伸右手,柔声相扶。
“一切安好,只是常梦回白檀楼桑,与王上相伴的时光。”白卓柔声答道。
“公主情义,孤岂能不知。幸能与公主并肩杀敌,同床共枕。”刘备颇多感慨。
对普通人而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对如今的蓟王刘备而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一二。
终不能称心如意,十全十美。
今虽高居王爵,却也需听命行事。关东播乱,正准备大展身手,救万民于水火。陛下却不许蓟国轻举妄动。此时若轻起刀兵,必为文武百官及朝廷内外所忌。再有一干人等从旁煽风点火,推波助澜。陛下一怒削藩,蓟国危矣。
一人之喜,如果能抵万千百姓之悲。
“王上”见刘备一时神游天外,白卓长公主悄声发问。
“哦。”刘备这便点头一笑:“一时失神,让长公主见笑了。”
“王上何出此言”白卓柔声劝慰:“众姐妹皆翘首以盼,王上且速去。”
“稍待。”刘备收拾心情,将五十余位西域公主,逐一揭面。
一时姹紫嫣红,艳如桃李。所谓活色生香,不过如此。
揭幂礼毕,左国令士异,遂领宫女入室。行交拜,同牢,合卺,结发等诸多汉礼。
礼不可废,亦不可省。
刘备需一个个来。
汉家婚礼的仪式感,尤其隆重。成婚礼、成妇礼,相辅相成。在头上三尺有神灵,信奉天人感应,报应不爽的时下。礼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宫女取来坐席,放在位列队首的疏勒莲华公主身前。刘备对面而跪,肃容交拜,合卺结发,起身后改口,以夫妇相称。
待全套礼毕,已月满中天。
“王上且择七位侧妃,共赴良辰。”不知为何,口出‘共赴良辰’四字时,士异忽生波澜。这便强压心头异念,不让情愫蔓延。先前蓟王只有嫔妃十人,如今又来五十五国公主。论资排位,若再晚,万事皆休,如之奈何!
宫女捧来漆木承案。内中已摆满了五十六位侧王妃的印绶。方台龟钮,金印紫绶。印文阴刻篆书“蓟王侧妃”四字。绶上又阴刺公主称号。只需翻看,便知是哪国公主。
今汉“六宫称号,惟皇后贵人,金印紫绶。”
天子所佩曰“玺”,臣下所佩曰“印”。根据官秩,又分“印”、“章”。先
1.139 八日之幸
一夜春风数度,醒来便是成妇之礼。
成婚后的翌日清晨。七位新妇早起,沐浴梳妆,手捧盛有枣、栗和腶修的精美竹器,到王太妃寝宫门前等候。
为何王爵之家,仍用竹盛器。还是那句话,青铜端得动么。
妇见舅姑、妇馈舅姑、舅姑醴妇。一整套礼仪走下来,已近午时。七位新妇不但要侍奉母亲,还有两位义王太妃府邸,亦需如此。断不可失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