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所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辅汉大将军,蓟王刘备深夜来防,必事出有因。
所求看似简单。实则干系重大。
苦思冥想一夜。程璜终下定决心。
此钱要赚。
于是雷厉风行。待宫门一开,便遣人入宫,传陛下食母,自家养女,十万火急赶来相见。
便有了先前那段对话。
程夫人临行前,老父程璜又反复叮嘱,事关重大。切勿走漏风声。亦要小心行事。莫要让永巷令徐奉发觉。
“女儿做事,阿父且宽心。”程夫人这便领命而去。
自幼被程璜收养。十余载,耳提面命,言传身教。悉心传授诸多奇技淫巧。程璜的这些养女,又岂是泛泛之辈。
不妨试想。司隶校尉阳球等,如此隐秘之事。皆被程璜养女探听的一清二楚。而几位主谋之人,竟全然无知。
足见程璜养女能力之强。
更关键是。既为人妾,自当为夫君着想。而程璜的养女,却各个以程璜马首是瞻。
胳膊肘往外拐,也便罢了。即便是牵扯到夫君身家性命亦毫不留情,和盘托出。
此等养女,与死士何异!
不出三日。
是夜。
便有黑衣人举火示意。待守卫撤下弓箭,遂上前掷一囊袋落入院内。
跟着便隐去火把,再无踪迹。
史涣戴上镶环手套,取囊袋在手。检视无误,这便独上三楼书房,呈给主公刘备。
刘备展开视之,乃是数枚竹片。密密麻麻写满蝇头小隶。字迹虽潦草,却清秀无比。一看便出自女子之手。
手书所抄录的正是永巷令徐奉招募的工匠名录。
刘备这便命值夜的亚马逊女卫请来三位重臣,共谋此事。
三人将竹片互相传看,贾诩叹道:“主公所托,正当其人也。”
“何以见得”刘备忙问。
“字迹略显潦草,乃是故意而为之。诩观字迹如行云流水,刻木三分。必是趁四下无人时,心平气和,笔走龙蛇,一气呵成。此女,必有过目不忘之能也。”
“原来如此。”刘备欣然点头:“如此说来。此名录,必无疏漏。”
“当无疏漏。”贾诩笑道。
“宦官之祸,绵延不绝。观此字,勋已能窥知一二也。”长史盖勋一声长叹。
“宦官之祸,由来已久。”从事中郎傅燮劝道:“此事非一日之功,需从长计议。”
“南容所言极是。”
1.30 大医治世
“贵客终于记起来了。”陌生公子和煦一笑。
大内官却毛骨悚然,如坠冰窟。不多时竟上下皆湿,浑身直冒冷汗。
“你究竟,你究竟,究竟……”大内官几欲张口。却牙关打颤,终未能说全。
“水酒一杯。大内官何不饮下,压压惊。”陌生公子将漆木耳杯,轻轻推到身前。
大内官颤抖着手指,将漆木耳杯艰难端起。
鼓起勇气。一饮而尽。
半杯下肚,半杯洒在襟前。
心口涌起一团暖意。再长出一口酒气,缓缓睁开双眼。似乎真不那么害怕了。
回忆往昔种种,大内官一声长叹:“君……公子别来无恙乎”
“一言难尽。”公子亦陪他满饮此杯。
大内官抢过长柄酒勺,为二人续杯。
“请。”
“请。”
两人举杯对饮。
落杯后,是死一般的寂静。两人各想各的心思,谁也没有先开口。
许久,还是大内官忍不住:“令尊……”
“已辞世多年。”公子一脸平静。正因死去多年,所以才能平静相待。
“那公子又是何时入的太平道”
“若非太平圣教,我又岂能活到今日。”
“原来如此。”大内官似想通一切:“马元义大方何在”
“已羽化登仙。”
“洛阳内外,谁人接任”
“正是区区在下。”
“一切如前”
“这是自然。”
“既如此,老奴便以公子马首是瞻。”
“此亦是大贤良师之意。”
“谨遵大贤良师圣谕。”
“进展如何”换成公子发问。
“按部就班。”
“可有麻烦。”
“事出隐秘,别无麻烦。”
“有一人却不可不防。”
“可是辅汉大将军,蓟王刘备。”
“正是此人。”
“不瞒公子。日前老奴险些得手。只恨此人有麒麟圣体,否则必死也。”
“何人让你擅作主张!”公子语气骤变。
“老奴一举一动,皆依令行事。无令岂敢妄动。”大内官面色不变。
“何人下令。”公子追问。
“‘大医’治世。”大内官脱口而出。
“那人身边皆是智多近妖之辈。若无一击必胜之把握,切莫妄动。事已至此,当速行善后。参与此事的一干人等尽速调离洛阳。快。”公子的语气刻不容缓。
“老奴这便去办。”离开前,大内官又道:“公子且放宽心,此事神鬼不觉,必无破绽。”
“速去。”公子面上阴霾一闪而逝。
大内官遂告辞离开。
公子总觉心绪难平,思前想后,低声唤道:“来人。”
“公子有何吩咐。”声音出自梁上。
“密切监视殖货里大将军府,一举一动。若有异常,可先行灭口。切勿让那人发现端倪。”
“得令。”
蓟国,临乡城,蓟王宫。
“公孙瓒拜见王太妃,王妃。”
“都尉免礼。”母亲隔帘说道:“请坐。”
“谢王太妃。”宫女取来坐席,公孙瓒这便就坐。
“上次见都尉,还是蓟王大婚时。”
“正是。一别数年,蓟王已功成名就,位极人臣。瓒亦与有荣焉。”
“此去奢延,都尉当挟威信,施恩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莫轻举刀兵。”母亲谆谆教诲。
公孙瓒乃刘备少时好友。又师出同门。母亲视作晚辈。这便多叮嘱了两句。
“瓒记下了。”公孙瓒拜伏行礼。
起身后又言道:“瓒在北疆,常与三部乌桓来往,幽州又颇多胡人,晓其风俗习气,胡语亦知大概。此去奢延,自当事半功倍。”
“如此甚好。”母亲欣然点头。又言道:“蓟王已向上郡太守保举都尉。此去必无人掣肘。”
“拜谢蓟王。”公孙瓒心中一暖。
“但有所需,尽管向两位国相道来。”
“瓒拜谢王太妃,王妃。”公孙瓒,拜谢而出。领麾下数百白马义从,奔
1.31 清忠五宦
“老大人别来无恙乎”见吕强在侧,刘备这便松了口气。
王美人若欲行不轨。岂会容第三人在场。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那晚高楼内之事。亦只有何后与刘备二人知晓。便是协助设局的何进与何苗,亦不知详情。
否则刘备与何后,又岂能活到现在。
“残躯颇健,尚可为幼主一用。”吕强笑着执礼:“王上请安坐。”
“何不置屏风”刘备岂敢与王美人对面而坐。此乃大不敬。
“来人,设屏。”吕强一声令下,便有数个小黄门合力抬上一面紫琉璃屏风,横栏在中央。遮住了王美人一身艳光。
“蓟王请坐。”屏后王美人,玉影婆娑,柔声相邀。
“臣,谢坐。”刘备行礼后,方才就坐。
大内官吕强,侧坐在屏风一线,取长勺在手,好为内外二人添杯。
“妾敬王上。”
“不敢。臣敬美人。”刘备捧起耳杯,目视着殷红如血葡萄美酒,咬牙饮下去大口。
待美酒顺流入腹,刘备这才缓缓落杯。
屏风内的王美人,亦随之落袖。
“妾代皇儿,谢王上守护之恩。”
“美人言重了。”刘备下意识的瞥了眼吕强。见他轻轻点头,这才说道:“陛下待臣恩重如山。能护佑陛下骨血,为大汉国祚绵延,尽微薄之力。亦是臣之本分。”
“自从得知有王上与吕常侍暗中守护,妾这才心中得安。”
吕强又道:“王上位极人臣,富甲天下。些许的财物,亦拿不出手。这才想请王上赴宴,也好面谢。”
“臣,惶恐。”刘备伏首下拜。
王美人,名荣。
“赵国邯郸人。祖苞治尚书,为五官中郎将。父章袭苞业,居贫不仕。有子二人,男曰斌,女曰荣。荣则后也。”
何后与王美人,家族人丁皆不算兴旺。更不算权贵。比出身屠户的何后,王荣胜在身家清白。
至于能写会算。何后亦不遑多让。两个女子皆聪慧无比。论才智,旗鼓相当。
“王上请起。”王美人急声道:“妾视王上为兄长。何必如此见外”
“臣,遵命。”刘备这便起身。
“妾,再敬王兄。”王美人当即改口。
“臣,敬美人。”刘备乃是豪杰。王美人既已把话说到此份上。大好男儿,岂能再做小女儿姿态。
“陛下先封何进为大将军,又封蓟王为辅汉大将军。王上可知陛下深意”为刘备添杯时,吕强笑问。
“莫非是行制衡之术。”刘备斟酌着说道。此时强说不知,显得太假。
“然也。陛下是想以宗室制衡外戚。蓟王弃配享太庙,亦合陛下心意。皇后笼络内官,大将军何进外结世家豪右。声势渐大,难以掣肘。陛下如芒在背,夜不能寐。眼看前朝宫闱争斗故事,又将在今朝发生。万幸有王上,横空出世。可解陛下焚心之急。”
“为陛下分忧,为朝廷解困。乃臣分内之事。美人且安心。”一切正如刘备与家臣所料。王荣有求于刘备,必不会加害。
“妾,谢王兄。”王美人隔屏拜谢。
“臣,不敢言谢。”刘备亦回礼。
“陛下知王上自在惯了,不喜上下朝堂。为便于往来,互通消息。特命老奴募集内官中可用之才,侍奉左右,行走内外。”
“哦,都是何许人也”
“老奴这便为王上引荐。”说完,吕强三击掌。
便有五人,鱼贯而入。
“济阴丁肃。”
“下邳徐衍。”
“南阳郭耽。”
“汝阳李巡。”
“北海赵祐。”
“拜见王上——”
五人口音不同,相貌各异,年龄亦有悬殊。却皆有一股刚正之气。
此在向来阴柔谄媚的内官身上,十分罕见。
吕强笑道:“五人皆深居里巷,不争威权。并称清忠。且素怀大志,可堪一用。”
“如此甚好。”刘备欣然点头。
吕强亦笑:“王上送来的钱货,老奴笔笔皆花在刃上。时至今日,方敢称幸不辱命。”
刘备笑叹:“得吕公与五义士相帮。真乃天佑我炎汉。”
至此。这场酒宴,刘备才终是放下心来。
 
1.32 皇后召唤
刘备准备再次对将军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建。
它乾城的西域都护府。给了刘备极大的灵感。
按照最新的规划。
辅汉大将军府,亦由前堡、后堡,中垒,三部分组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