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遵命。”虽不知主公与掖庭令毕岚有何交情。主公既如此说,贾诩照办便可。
出门前,刘备又道:“文和定要谨慎。切勿打草惊蛇。”
“臣知也。”贾诩再拜而出。
果如主公所言。
先有史涣趁夜投帖。后有毕岚踏月而来。
贾诩与毕岚不熟,还需刘备引荐。
宾主落座。
刘备引大将军府丞贾诩,与掖庭令毕岚相识。
贾诩之名,掖庭令毕岚亦早有所闻。乃是大将军心腹重臣。
大将军又封蓟王。位高而权重。不似先前那般随意。为避嫌,许多事切不可亲力亲为。
今日介绍贾诩与其相识。其用意不言自明。
也即是说。今后但凡有事,掖庭令毕岚皆可登门与贾诩相商。再由贾诩转告主公刘备。
刘备今日亲自出面,引二人相识。便是担保。
“掖庭令与我相交莫逆,文和有话但说无妨。”有贵女为二人担保,且刘备又豪掷钱一亿。利益关系不可谓不深厚。确实称得上“相交莫逆”。
掖庭令毕岚先冲刘备谄媚一笑。又冲对面而坐的贾诩作揖道:“如大将军所言,奴婢亦不算外人。不知右丞欲问何事”
贾诩回礼道:“诩想问永乐宫署修造一事。”
&nbs
1.27 为君离忧
刘备也是领俸的。
辅汉大将军,仪同三司,俸同三公。食万石。月谷三百五十斛,一年四千二百石。折钱一百二十六万。
加上未曾除官的给事黄门侍郎的六百石。
半钱半谷,足月发放,刘备皆交给七位小姐姐掌管。大将军府的衣食住行,皆来自这笔不菲的官俸。
依循旧例。大将军幕府的属吏,俸禄亦出自这笔万石官俸。
也正因是用自己的俸禄,去养属吏。所以幕府的规模不可能太大。
刘备却不同。
除去是辅汉大将军外。亦是六县为国的蓟国之君。每年税赋不可谓不丰厚。
蓟国官吏多食双俸,足见国富。
且官俸皆由赀库发放。
辅汉大将军府属吏亦不例外。乃是由设在金水小市的金水赀库统一发放。
而西域都护府的一众属吏,亦由西域赀库统一发放。
比起设在蓟国内的赀库。洛阳金水赀库,有一个更强大的功能。
典当。
洛阳王侯贵胄,世家豪强何其多。便是家道中落,亦有几件祖上传下的镇宅之宝。
急需用钱时。便会纷纷到金水赀库典换成钱。虽签的多是活券。但过了约定时日,还未见人来赎回。活券便成了死券。典当之物,便归于赀库。交由市中良匠精心修缮改造后,另行售卖。一出一入,翻掌之间,获利何止十倍。
金水小市,每月能为刘备带来,一亿到数亿不等的纯利。
之所以不等。正因诸如机关驴车,西域宝马,于阗美玉,这些顶级奢侈品,销售数量不一。但凡多售出一两套机关车。三五匹西域宝马,本月盈利便会暴涨。
足可见洛阳的购买力冠绝天下。
每月盈利亿钱。
陛下虽未许刘备铸币权。每月有一亿枚五铢钱,源源不断的输往西域。亦足够流通。
刘备暗自揣度圣意。铸币权,可以谈。且看蓟王出价几何。
出价若能令陛下心花怒放。铸币权亦不在话下。
只是自己刚刚封王。再买来铸币权,必受人猜忌。
身上淫毒刚刚好利索。还是低调做人为好。
几位府丞估算。能有十亿枚五铢钱在西域市面流通,足以。
好办。不到一年,洛阳小市便能足量运去西域。
蓟国与西域的通连,有内外二线。
内线便是熟知的河西走廊。沿北方道南入上郡道,过长安再入西方道,沿河西走廊出玉门关,入丝绸之路北道。抵达它乾。
外线乃是居延道。由上郡、上谷郡等边郡出关,沿外线长城横穿大漠。抵达居延。再出肩水金关,前往昆仑障、高昌壁,南下乌垒城,直抵它乾西域都护府。
内外双线便是内外双保险。
内线不通,可走外线。
外线断绝,避走内线。
沿途,三郡乌桓、南匈奴王庭、高车十四部奢延属国、小月氏居延属国。皆以刘备马首是瞻。
旁人视为虎穴龙潭,不敢轻易涉险。刘备却畅行无阻,一日轻车四百。
风驰电骋,好不快活。
所谓雨露均沾,利益共享。
刘备设在沿途的驿站、马场,皆付给各属国一笔不菲的佣金。以确保往来商队的安全。
类似疏勒篡位王和得收取的占道费。从人家地盘上大摇大摆的通过。付一笔小费亦是合理。
以刘备今时今日在四夷中的超然地位。敢打他主意的胡人,不是死了,便是逃了,早已绝迹。
本以为。重开北地郡治,必不容易。
岂料刘备疏到尚书台,不出三日,便获批复。
一问方知。原来,岂止是北地郡南境羌人,就连上郡诸羌亦上疏,请立奢延属国都尉,居中调停与鲜卑十四部的纷争。
以前,羌人一家独大。如今鲜卑十四部横卧在北,如芒在背。
如何能不心忧惊惧,日不得安,夜不能寐。
怎么办。这个时候便想到汉庭了。有汉庭居中调停,才能心安!
&
1.28 长短之利
秋风拂面,飒爽微凉。
洛阳东郭,殖货里。
一队劲装骑士,在辅汉大将军府门前勒住马蹄。
翻身下马,便有一人进前抱拳。
“新任上郡太守谒见大将军。”
阶上守卫朗声道:“可有名帖。”
“名帖在此。”那人双手奉上。
守卫取名帖在手,辨识真伪,这便言道:“请太守门内稍后。”
说着,即命人打开中门。
队伍中,便有一中年儒士称谢入内。
后世门与房连,称门庑(men w)。
盖因后世少建门楼。
时人喜造高楼。便有一队绣衣吏,长驻门楼内。两侧隔有茶室,专供访客等候。
如此便可免去门外等候之苦。
此乃辅汉大将军首创。别无二家。
茶未饮尽,便有人来通报。
解下配剑,交给随身侍卫。新任上郡太守朱儁(jn),整理衣冠,随婢女入内。
穿庭院,登前堂。除履入内。只见辅汉大将军正襟危坐,自居主位。西席有客。东席亦有三位心腹重臣作陪。
“下官谒见辅汉大将军。”朱儁长揖及地。
谒见?(ye jian),先投名刺,而后进见。
长揖及地,袖及地,而非手及地。
“太守请起。”刘备伸手西席:“坐。”
“谢坐。”朱儁近前数步,先向西席上首之人见礼,这才由下首绕行席后,顺坐次席。
东席并无相识,无需先行礼。
落座后,大将军自会介绍。
“我来为诸位引荐。”刘备先介绍西侧首席:“新任北地太守。皇甫义真。”又指向次席:“新在上郡太守朱公伟。”
“皇甫嵩。”
“朱儁。”
待二人相互见礼。刘备又依次介绍东席。
“府丞贾文和。”“贾诩见过二位府君。”
“长史盖元固。”“盖勋见过二位府君。”
“从事中郎傅南容。”“傅燮见过二位府君。”
宾客与府臣相互见礼。这便介绍完毕。
朱儁长跪抱拳:“儁冒昧前来,乃为谢大将军保举之义。”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刘备笑答。
“我与大将军素昧平生。敢问大将军,因何保举下官。”
“为国举才,理所应当。亲仇尚且不避,又何问相识不相识。二位大名,备早有耳闻。两郡城池残破,民生凋敝。又多异族盘踞。非智勇双全,不可守。陛下遣人来问,我便顺水推舟,举荐了二位。”
“大将军高义。”皇甫嵩亦抱拳:“下官必不负所托。”
说着,又话锋一转:“一郡之守,乃二千石高官。我二人又非名士,人费二千万的‘修宫钱’必不可少,亦不可免。敢问大将军,是否也为下官出了这笔钱。”
“然也。”刘备轻轻点头。
“身欠巨债,却无以为报。此去心中难安。”朱儁亦道。
“二位太守何出此言”刘备面露诧异。
“回禀大将军。诚如所言,二地城池尽毁,民生凋敝。食不果腹,衣不避寒。尚且不能自给,如何还有余财。人费二千万的‘修宫钱’,下官必无法归还。”朱儁索性直言。
所谓无利不起早。大将军亦善经营。所谓先投资,后收益。是否想借我等之手,搜刮民脂民膏。犹未可知。故而要当面言明。若真是如此。此官不做也罢。
二位太守,之所以一前一后,登门拜访。便是此意。
刘备这便了然。微微顿了顿,遂正色道:“在我看来,天下有三利可取。”
“利国、利民、利已。亦有短利、中利、长利之分。”
“下官愿闻其详。”二人齐齐抱拳。
“利己为短,利民为中,利国为长。”刘备笑道:“修身,齐家,治国。说的便是此三利。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少时家贫,三餐不继。母亲典当度日,家徒四壁。于是赚钱利己,重修老宅,母子衣食无忧。
后母亲又举樊重为例,告诫刘备要令楼桑宗族皆能‘层楼高阁,陂渠灌注’。此乃齐家也。齐,平也。家,民也。齐家便是利民。于是大建楼桑,吸纳流民。此为中利。”
&nb
1.29 养女死士
如前所说。
今汉管理后宫嫔妃宫女的机构有两个。一名永巷,一名掖庭。
永巷署,设“永巷令一人,六百石。宦者。典官婢侍使。”
掖庭署,置“掖庭令一人,六百石。宦者。掌后宫贵人采女事。”
掖庭署管辖甚广。
宫人奉养,关押,放遣出宫,乃至死去宫人尸体的迁出安葬,皆由掖庭署打理。
甚至还需抚养宫人生子。
“宫生子”,大略有两类。
一类是因故无人抚养的妃嫔宫女所生子。
母亲或难产而死。或被下药毒杀。亦或是犯错入狱,忧郁而终。不一而足。
另一类是因连坐被籍没入宫的幼奴。此不用多说。
这些人长大后,经采选可留在掖庭中为宫女,或被当成礼物赐给诸藩。又或是被诸如程璜这样的大内官收养。
程璜的诸多养女,大多出身掖庭。
换句话说。后宫籍簿,亦归掖庭令掌握。故诸如蟾宫折桂这些勾当,才得以暗中进行。
此外,诸如后宫器物的修造,以及各种土木工程,有时也由掖庭官署来督造。
比如此次永乐宫的重修,陛下便交给了掖庭署。
以上不难看出。掖庭署的日常事务,远比永巷署繁重得多。
所以,永巷令与掖庭令虽同秩六百石。但二者的属吏数量却大有不同,相差数倍。
掖庭令“吏从官百六十七人,待诏五人,员吏十人”,而永巷令属下“员吏六人,吏从官三十四人”。
正因诸事繁杂,属吏虽多,急切间亦不够用。
此次重修永乐宫,忙得脚不沾地,实在脱不开身。掖庭令毕岚便托永巷令徐奉,代为招募工匠。
刘备之所以平白无故,身中淫毒,问题或许就出在这些工匠身上。
与掖庭令毕岚密谈后,刘备便令史涣趁夜色掩护,前往程璜府邸送去足量珍宝财货。
留下刘备口书,便趁夜返回。一来一回,神鬼不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