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1.9 策封为王
待送走曹节车驾。一直陪坐身侧,未置一言的主簿贾诩,长揖及地:“主公真明主也!”
“哦”刘备笑问:“吾之明,主簿今日方知也”
“哈哈……”主臣相视而笑。
如吕不韦与其父问答。种田十倍利,经商百倍利。立一国之君,获利无法计数。
陛下富有四海。然而陛下之所以富有。正因他是陛下。
卖官鬻爵的前提,须陛下是陛下。一旦陛下不再是陛下。不再拥有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皇权。所有的富贵皆付之东流。一去不返。
所以。为子孙后代计。陛下需将自己的皇位,一代一代的传与后辈。这,才是陛下最大的富贵。
正因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刘备才婉拒了配享太庙。
虽然看上去。陛下因不能从刘备先父的追封中,再狠赚一笔。而损失不小。
但从长远看来。蓟王国不能从刘备开始配享太庙。至少从刘备这一代起,无法获得皇位继承权。
刘备名扬天下,功高盖主。一旦获得了皇位继承权。陛下自当寝食难安。
不拥有皇位继承权。刘备终其一生,老死王位。
陛下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思前想后。所以刘备才感叹‘陛下果然是那个精通商贾之道的陛下’。
商人有很多种。游商,豪商,帝商。陛下显然是最高级的帝商。
售人以官。售人以侯。售人以国。
曹节回宫不久。黄门令左丰又来。告知刘备,明日在府前,恭候策封使一行。
刘备问使者是何人。
黄门令左丰答道:君侯稍安勿躁。明日当见分晓。
临行前,左丰又跪地行大礼。见他眼中尽是深意,刘备这便心领神会。
正如先前所想。封王典礼暗藏杀机。
若刘备喜大忘形。仪仗财大气粗而为所欲为。以为财能通天。有钱能使鬼推磨,置陛下天威于无物。豪掷亿钱,为先父买来王位,得以配享太庙。
乃自取灭亡。必身死而族灭。
唯有放弃皇权。安心做一国之君。方能保全家平安。
换句话说,陛下考验的,乃是君臣之道。但凡刘备有一丝一毫的不臣之心,此局必然入瓮。不惜花费巨资,令先父得以配享太庙。
若如此。等待他的便是陛下随时挥下的屠刀。
今日不杀,明日不杀。焉知后日不杀!
杀心一起,必难止也。
好险。
翌日,殖货里人山人海。
自从策封使车驾出宫,消息便被人一路传回。
五官中郎将董重,已探知可靠消息。此次封王典礼,以司空为正使,宗正为副使。
虽未在太庙策封,但人员组成却与太庙封王无异。足见荣宠。
数里之遥,转瞬即到。
正副使车驾仪仗,入里道。在到将军府外,一字排开。
刘备身着朝服,携府中文武,在门前恭迎使者。
黄门令通报后。正副使一行,手捧策书、印绶等备物,鱼贯进入门内。
先令随行宫中女官,入后堂,侍奉刘备更换御赐诸侯王服。又在女官的引导下,步入前堂,于正中跪拜。
大将军府随之跪倒一片。
司空张济,展开策书,朗声宣读:光和五年,七月初八,大汉皇帝策曰:“临乡侯备,少复祖爵。内安流民,外御强敌。南征北战,屡立功勋。‘夫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高祖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朕承祖考,受兹玄社。增范阳、方城、安次、泉州、雍奴,五县为国,取国号‘蓟’。封于北土,世为汉藩。‘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天下富贵,岂非明君之道哉!保国艾民,可不敬与欤!王其戒之。”
“臣,刘备,领旨谢恩。万岁,万岁,万万岁。”刘备感激涕零,三呼万岁。
将军府上下,齐呼万岁。
便是跪在里道的殖货里居民,亦随之呼喝。诸如智多近妖的主簿贾诩,亦忍不住泪流满面。
 
1.10 入九龙门
按照古礼。刘备需择吉日入宫,面圣致谢。
时间也不宜拖的太久。少则三五日,多则半个月。足月已是极限。
自从刘备放弃配享宗庙。陛下仅有的一丝心结,随之涣然冰释。
只需细读刘备的封王策书。陛下的心意便昭然若揭。
“高祖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此句借古喻今。与其在说,四百年前高祖定下来的非刘不王的规矩。
不如说。陛下乃是告诫刘备,要遵守古训今规。
非刘不王。非立不皇。
汉室宗亲,血脉都出自高祖。四百年已过。又如何还能判别远近。
就拿当今陛下的支系来说。不见得比刘备近多少。
他为何能当皇帝。
此正是皇位继承制度,甄选的结果。
正因经过四百年的皇位传承。从上而下,汉庭已形成一整套完备的制度。此制,是被宗亲、外戚、文武百官等,整个统治阶级,和上层建筑所认可,并严格执行。
便是功高震主的刘备。亦要遵循。
若一意孤行,举兵谋逆。则“天下共击之”。
这才是陛下想对刘备说的,掏心窝子的话。
所以。刘备放弃配享太庙,也就放弃了皇位继承权。
按照正常情况。刘备薨后,天子下诏,令其配享太庙。刘备的子嗣才有皇位继承权。
刘备春秋鼎盛。子嗣必然众多。推恩令下,王国被不断分割给子嗣。正如其先祖,中山靖王一般。偌大的王国很快便会支离破碎。不复先前之势。
到那时,大局已定。无论人力物力财力,还是声望。刘备的众多子嗣们,已无力觊觎大位。
只需刘备无法继承皇位。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陛下的心思,刘备自然心知肚明。索性放弃配享太庙。
自己和陛下,都落得轻松。
眼看大乱将至。黄巾军正要揭竿而反。大局当前。断不可因小失大。令多年心血,付之东流。这才是刘备最关切的。先公而后私。
至于结果如何。且走着看。
事实上。对文武百官、世家豪强、天下万民。乃至整个炎汉来说。
只需出自天家正朔,谁当皇帝并不重要。请注意。
尤其是今汉以来,外戚专权。为便于独掌朝政,常立幼帝。幼帝不幸夭折。便再立幼帝。小皇帝一旦不听话,甚至会被毒杀。
顺帝驾崩时,冲帝只两岁,还在襁褓之中,梁太后掌控朝政,诏命大将军梁冀和太傅赵峻、太尉李固总领尚书政务。后冲帝驾崩,梁冀又拥立质帝。
质帝幼而聪慧。知梁冀骄横,曾在群臣朝会时盯着梁冀说:“这是专横跋扈的将军。”梁冀听了非常害怕又极度痛恨。便让内宫侍从把毒酒加到汤面里给质帝吃。
毒性发作,质帝非常难受,派人急召李固。李固进宫,走到质帝榻前,询问质帝病情来由。
质帝还能讲话,说:“朕吃过汤饼,现在觉得腹中堵闷,给朕水喝,朕还能活。”
梁冀时也在旁,阻止道:“恐怕呕吐,不能喝水。”
话还没说完,质帝已驾崩。李固伏到质帝尸体上放声号哭。却也无能为力。
梁冀担心真相泄露,对李固等党人非常痛恨。质帝死后,梁冀又迎立了桓帝,并陷害李固和前太尉杜乔。至此海内嗟叹,人人自危。
从这段史实中,不难看出。
先帝一旦驾崩,又无子嗣时。拥立新帝的权利便掌握在太后和大将军之手。
从冲帝、质帝到桓帝。莫不如此。
桓帝崩后无子。亦是大将军窦武与窦太后,迎立当今陛下为新帝。
汉家小皇帝一茬一茬的换。诸如梁冀,权倾朝野。连皇帝都敢毒杀,为何不篡位自立,来得痛快。
到底还是不敢。
一个连皇帝都敢毒杀的大将军,还有什么不敢。
他唯一不敢的便是:非刘而王。
‘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王莽便是前车之鉴。
于是,他杀了一个汉家小皇帝。仍要再立一个汉家小皇帝。
皇帝,必出于刘。
这是从上至下。贩夫走卒到累世公卿,整个大汉朝的底线。
而对汉室宗亲,世家豪强,文武百官来说。他们效忠的是‘天家’。
皇帝可以换。天家不可变。
&n
1.12 屠苏续恨
皇后身边的小黄门,皆以为刘备不过是醉酒。类似状况,陛下亦常有。故而不疑有他。
一路架着冷汗直冒,浑身发软,已无法自行的蓟王,赶到马车处。
见主公被人架着过来,史涣急忙上前迎接。
一小黄门迎面笑道:“蓟王醉酒,无需惊慌。”
说着,便与众人合力,将刘备往马车上送去。
奈何连举数次,皆未成功。似被异物勾住。
“可是蓟王玉佩缠上”其中一小黄门急问。
另一小黄门俯身下看。见玉佩好端端的悬在腰间,这便摇头:“不是。”
“再来。”说着,小黄门又合力将刘备架起。
刚举一半,又被抵住。卡在了半空。
“勿动。”示意同伴撑住,小黄门这便躬身下探。隔着蓟王袍服,果在腰间摸到一物。
“可是配剑”手臂越发沉重,另有小黄门问道。
“不……”等只手探得异物轮廓,小黄门惊的目眦欲裂。仿佛摸着烙铁,烫的急忙缩手。那种表情,犹如发现了新世界。
下意识的吞着口水,稳住心神。便指挥众人道:“向后。”
众黄门架着刘备,合力撤步。
“高举。”又纷纷举高。
“进前。”再迈步向前。
终将刘备,送上马车。
史涣翻身上马,引车离去。
目送车驾远去。一群小黄门,纷纷叉腰。各自气喘吁吁。
当中一人问道:“是何物妨事也”
须臾,只听那小黄门颤抖的牙关答道:“人间……伟器。”
蓟王车驾径直出宫。一路马不停蹄,奔回将军府。
史涣飞身下马,掀帘视之。只见刘备面色赤红,浑身如火。
“主公”试着唤了声。却如泥牛入海,不见回响。
史涣心中大急,却又不敢妄动。
万幸一路吹风,让刘备稍稍找回丝清明。听到呼唤,艰难睁眼,哑声道:“速去马市精舍,寻甯姐姐来。”
“喏!”
亚马逊女王已闻讯赶来。史涣强压怒火,冲女王使了个眼色:“主公醉酒,速速抬回寝宫。”
“嗯!”亚马逊女卫这便上前,将刘备抬入中庭。
史涣健步冲入后院。登覆道、出酒肆,直奔马市客舍。叩响了二楼精舍的房门。
“何人。”
“大将军府史涣。奉命来请仙姑。”
“大将军为何不亲来。”
“主公入宫赴宴,方才得返。奈何浑身赤红,犹如火烧。昏睡不醒前,命我请仙姑……”
话音未落,舍门已开。人影一闪,留下香风阵阵:“速去。”
中庭二楼寝室。待仙姑赶到时,七位如夫人,正围坐在榻前,各自垂泪。
七位小姐姐,从小被传授各种房中之术。如何能不知夫君被人下药。
顾不得许多。甯姐姐急忙上前探视。
“乃是慎恤胶。”甯姐姐两眼一黑,又暗自咬牙撑住。
“果是此物!”苏绾又气又急:“如此剂量,分明是想要夫君性命!”
“绾夫人稍安勿躁。”甯姐姐不愧是太平圣女。短短时间,已有计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