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前次托他代西域都护府招募人才。周洪却忙于政务交接,无暇他顾。如今离任在即,又知刘备班师回朝。这便相邀一聚。
并欲与刘备结伴回京。
刘备轻车简从。速度虽不快,却也颇为可观。走走停停。半月后方才抵达。
新任刺史,尚未至任。仍由周洪,暂代凉州政务。得知刘备车驾抵达,这便出城十里相迎。话说,周洪之所以能得善终,多亏刘备相帮。
鲜卑逆乱河西,堂堂一州刺史。却称病逃回长安,闭门不见。朝廷本欲降罪责罚,岂料危机关头,搭上了刘备这个强援。与长安虎牙大营西进,行诱敌深入,引蛇出洞之策。于是计发连环。北地郡羌人十万家小被尽数掠走。至今神鬼无踪。
雍凉大地,谣言四起。
皆说是一代杀神段太尉显圣。天降神兵,将十万羌人尽数掠走。从此做牛做马,永世为奴。
羌人心中惊惧。户户立段太尉神位,四时祭祀,再不敢轻易言反。
凉州刺史府。刘备以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假节,仪同三司,独坐主位。
麾下文武,与凉州刺史府属吏,相对而坐。
刘备虽身居高位,却平易近人。加之,年纪又轻。潇洒利落,颇多侠气。颇为西凉官吏所喜。
但有相敬,必有所应。三杯酒下肚,气氛一时热烈无比。
便有一中年文士,从末席举杯上前:“汉阳长史,盖勋。恭祝大将军凯旋。”
“请。”刘备见此人举止大方,颇有豪气。心中甚喜,这便举杯满饮。
“大将军连平北境西域,为国讨逆。劳苦功高。只恨勋与大将军擦肩,未能学戏掾史毛遂自荐,为国效犬马之劳!”
刘备见他言语,颇为动情。且在大庭广众之下,能说的如此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便知乃是真性情。
见堂上众人,表情各异。多感慨,少轻鄙。便知其人,虽不讨同僚所喜,为人处世却受人所敬。
这便心中了然。
“我欲请长史,同归京畿。安汉兴刘,诛贼讨逆。不知长史意下如何”
“敢不从命!”盖勋摔杯在地,肃容整衣,伏地行认主大礼。
堂上宾客,无不动容。
盖勋其人,大公无私,铁面无情。虽不可为友,却深明大义。乃治世良才。
刘备乘酒兴笑道:“长史可入我府,再为长史也!”
此话一出。满堂惊呼。
汉阳长史,不过是太守属官。秩六百石。大将军长史却仅次于府丞,为掾属之长,秩千石。
皆知大将军将封郡国,为一方诸侯。再食双俸,已成定局也!
身价水涨船高。又何须刘备开口。凉州刺史周洪这便命人重设席位。位列将军府文武之首。府丞贾诩不在。席间为他官位最高。自当排在首席。
从忝居末席之郡吏,摇身一变。高居大将军府首席。
人生境遇。可谓云泥之别。
席间之事,必成典故。
典何所出
“摔杯为首”!
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刘备与盖勋秉烛夜谈。果有大才。有恨见君晚之感。
刘备虽知盖勋有大才。却不是其人更有大勇。
历史上董卓废立新君,权倾朝野。满朝文武,人人自危。独盖勋去信董卓,称其为跳梁小丑:“昔伊尹、霍光,权以立功,犹可寒心,足下小丑,何以终此贺者在门,吊者在庐,可不慎哉!”
这封《与董卓书》,翻译过来就是说:历史上如伊尹、霍光这样的权臣,都难得善终。你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祝贺的人还没进门,吊唁的人却已挤满房屋。还不知道害怕吗
真乃我大汉栋梁。
得盖勋,刘备不虚此行。翌日,凉州刺史周洪封印而去。携家眷与刘备同行。
刘备此行还要转往金城。本欲让周洪稍待数日。岂料业已去官的周洪,如坐针毡,
1.4 安汉兴刘
由金城太守陈懿做媒,辅汉大将军做保,阎行又屡立战功,今非昔比。且自家女儿早已芳心暗许,韩约还有何话说。
婚事自当水到渠成。
定下婚期。刘备特许阎行成婚后,再举家前往洛阳。这便先行出发。出发前又与韩约见面。刘备亦是豪杰,席间气氛热烈。奈何韩约思乡,不肯远离。见他无意去洛阳为官,刘备只能作罢。遂取腰间玉佩赠送,充作来日相见之信物。
韩约双手接过,自当感激不尽。
安排好阎行诸事,刘备择日引军启程,奔赴长安,赶去与京兆尹刘陶相会。
诸事皆了,再无烦扰。一路驰行。所遇州县,皆绕城而过。不做停留。
直抵长安。
长安乃前汉都城。气象自与一般城池不同。
亚马逊生动的表情已说明一切。大汉朝凌驾于整个时代的雄浑风貌。远不止仅在遥远绿洲时的所见所闻。
作为一名即将封国的诸侯王。刘备的一切起居,均要记录在案。
目的嘛,很简单。只为寻本溯源。
比如说。但凡是大王临幸过的女子,一旦有孕,便可与起居簿相对应。
簿上若无临幸记载,却又怀孕。腹中子的出处,便做存疑处理。
王上若能自证确幸过此女,疑点便会厘清。
还有一种情况是。大王日理万机,一时情趣所致,幸了某女。事后却不记得。
这个时候,拥有一件大王随身之物。便是被幸女子自证清白的重要凭证。
窥一斑而知全豹。
时下吃穿用度。一切都要与等级相挂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诸侯王的配饰,寻常人等,自然不可得,亦不可配。
所以。被幸女子,事后往往求一信物,以备来日相认。
而一时兴趣所致的诸侯王,事后亦会主动留下信物。用来提醒日理万机的自己。
类似规程。在时下,乃是人尽皆知的常理。
随身携带的玉佩,往往就充当着类似的作用。
所以说,君子佩玉。也不仅仅只起到装饰作用。它的实用性,十分的广泛。
侍寝和临幸,是两个概念。
别说三百亚马逊,便是侍寝最多的女王,白绫既未遗红,身上亦未有孕。
足见君侯恪守礼法,未有失仪之举。
虽不明白,为何每次侍寝,身下皆要垫上一条白绫。亚马逊们却一丝不苟的照做。
其实。想达成先祖的壮举,有这三百亚马逊应是足够了。
入城之日,人山人海。长安父老,扶老携幼,夹道迎王师入城。
刘备含笑抱拳。一年军旅生涯磨砺。风采犹胜先前。
即将封王的消息,此时人尽皆知。
非刘不王。
非功不侯。
四百年前,高祖杀白马盟誓。白驹过际,白云苍狗。四百年岁月已逝。前人早已作古。然那些丰功伟绩,却永世流传。
已成传说。
当传说也开始随风逝去时。总有后辈直追先人,成就新的传说。
于是世人才信以为真。将新老传说,口口相传。后辈再传后辈。
积成历史。
时隔一年,刘备再入长安大营。与长安大捷后,留守此地的麴氏先登会师一处。
虎牙营官亦赶来拜见。口呼:大将军。
京兆尹刘陶深知刘备豪爽性情。便没有打扰。待其与一众虎贲畅饮三日后,这才遣人相请。到京兆尹府中相聚。
七位小姐姐,齐力为刘备梳洗。待车驾出营,这才返身大帐,各自安睡。孕期日重,身体越发倦怠。受孕最早的秦黛,许一到洛阳便要生产。
所幸临乡机关马车,三重避震。驰道宽阔平坦。一路行来,也不觉颠簸。七位小姐姐又长年习武。身体远比一般女子强健。
随行良医一日数诊。辅以安胎培元的汤药。母子自当
1.5 米中掺沙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为恩主辞官守丧,此人必是英雄。
刘备肃容离席,亲自下阶扶起。
“备年少而居高位。万众瞩目,如履薄冰。南征北战,只为大汉国祚得以绵延。
奈何,大厦将倾。覆巢之下无完卵。先生高义,可愿助我扫平宇内,保万民得安”
“燮,愿鞍前马后,辅佐大将军,以安刘汉。”
“如此,先生且暂领从事中郎一职。”
从事中郎,秩六百石。职参谋议。是大将军的高级幕僚。
“臣,领命。”傅燮跪地领命。成为刘备的府臣。府臣和家臣,并不相同。一定要切记。
刘陶亦学前凉州刺史加席。位列在长史盖勋之下。
傅燮原本表字幼起。后因性格耿直,不懂变通,说话太直率,伤了不少人。
见《论语先进》中有南宫括(南容)为人谨慎,曾将《诗经》“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一句,连读三遍。史称“三复白圭”。谓慎于言行。
傅燮于是将表字改为南容。乃是为时刻提醒自己,说话不要过于直率。
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傅燮的耿直,自死未变。
大汉忠烈,何其多也。若不细读史书,如何得知。
不出意外。喝到尽兴,刘府君又开始了他对酒当歌的狂士表演。
只是与以往曲高和寡不同。堂上众人纷纷击拍相和。
吟唱到高亢处,皆有流泪。
一曲唱罢,刘陶大醉不醒。刘备这便起身罢宴。率众返回军营。
中军大帐由绣衣吏和亚马逊合力守护。绣衣吏在外,亚马逊居内。十二时辰,轮流换防。不得有片刻之疏。
听见刘备回营,安氏姐妹这便起身服侍。待刘备安寝,这才返回后帐。七位如夫人睡的安稳。亦是重中之重。
安氏姐妹的地位,远不止于御婢啊。
挑帘上塌,女王这便起身相迎。一身素纱,轻薄无物。个中美景。直令人欲罢不能。
刘备也是练出来了啊。
相伴而卧,交颈而眠。一觉到天明。
一觉醒来,神清气爽。
洗漱更衣,吃了碗香甜的白米粥。便有亚马逊女卫,入帐禀报。
言,新任从事中郎,帐前求见。
刘备这便移身前帐接见。
由过半数的机关马车拼组成的大帐,分前后左中右,五个区域。
刘备自居中帐。七位小姐姐居于后帐。左右二帐,乃是拱卫大帐的亚马逊营帐。
前帐则用来,接人待物,商讨政务军事。
营房马车皆覆满厚厚的搪瓷甲片。防护力自然强悍。且和所有的机关马车一样。内部功能齐备,衣食住行一应俱全。
作为临乡匠作馆万里驰援的二代机关马车。各种性能皆比初代有显著提高。尤其是内部机关器能灵活拆卸拼组。一辆机关车,只需匹配不同的机关器。便可改造成不同功用的机关马车。
可在:营房马车,汲水罐车,营防组车等,各种机关马车间相互切换。十分的灵活。
换句话说。临乡的机关器,已能做到器(物)、(载)具分离。自由组合,即插即用。
这些墨家的匠人们。实在是匠心独运。
在刘备看来。先秦两汉与后世王朝。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封建时代。
分水岭,便是五胡乱华。
两汉之后。家国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再无国之概念。
尤其是九品中正制后。官本位荼毒后世。蝇营狗苟,各种官场现形。再无人可称高贵。
“拜见主公。”傅燮脱鞋入账,伏地行礼。
傅燮年近而立,正值壮年,年富而力强。短短数个时辰,宿醉已醒。
“南容所谓何来”刘备伸手扶起,令女卫送上坐席。
待坐定,傅燮这便言道
1.6 饮酒四礼
和后世的户籍制度类似,许多事情皆要返回原籍办理。
比如,出具身份证明,签订买卖券书。皆要返回原籍。
且想移居迁户,条件亦十分严苛。
若是编户齐民,需在迁居地另置田产、宅院,方能落户。
若是游商,需在市中开设商肆,依法缴纳税赋、市租,方能获得市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