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尚书令,所言极是。”司徒袁隗亦道:“渔阳郡下辖九县:渔阳、狐奴、潞县、雍奴、泉州、平谷、安乐、虒奚、犷平。九县人口之和,只比一大县。老臣以为,许多县皆可废矣。”
渔阳郡,东临渤海。两汉之交,饱受海侵之苦(详见《卷二:临乡 1.107 九河之地》)。
尤其是南部诸县,家园被毁,良田被浸。民众举家逃亡,十不存一。
“何不将雍奴薮一并划入”陛下试问。
“这……”殿上三公九卿,瞠目结舌。
如将雍奴薮划入封国。便要将泉州、雍奴二县一并划入!
如此一来。临乡侯将下辖:范阳、临乡、方城、安次、泉州、雍奴,六县为郡国!
横跨三郡,六县为国。
好似一头卧虎,横亘在幽、冀二州之间。与中山、河涧三足鼎立。
“不知众卿,以为如何”陛下又问。
“老臣并无异议。”司空张济率先表态。
太尉许彧随即出列:“臣,附议。”
殿上杨赐、崔烈等老臣,各自叹息。
为何是此二人率先表态。
乃因,年初时。陛下下诏,令公卿举奏刺史、郡守贪残害民者。太尉许彧(馘)、司空张济谀附宦官,收受贿赂。凡宦官子弟、宾客为官贪残者,皆置之不问,却举奏边远小郡为官清正,颇政绩者二十六人。
百姓诣阙诉冤,司徒陈耽、议郎曹操上疏,劾奏许彧等人所举皆出于党私,是“放鸱枭而囚鸾凤”。陛下闻奏,责备许彧等人,并将所蒙冤被举者皆拜为议郎。
二人先前为政有失,被陛下责备。这才急于阿谀谄媚,率先自表,讨好陛下。
“太常”陛下忽然开口。
杨赐稳稳出列:“老臣在。”
“太常为何一言不发”陛下笑问。
“非刘不王,非功不侯。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临乡侯。有大功于社稷。又是汉室宗亲。理应封王。殿上诸公,言行得当,老臣并无异议。”杨赐躬身答道。
“司徒”陛下又问。
司徒陈耽亦迈步出列:“臣与太常,所思相同。临乡侯理应封王。”
“既如此,尚书令,且拟诏吧。”钱货两讫。
陛下正欲起身罢朝,却听尚书令曹节伏地言道:“陛下,封王乃是大事。诏书是否太短。不如用策书。”
《周礼》:“凡命诸侯及公卿大夫,则策命之。”
“策者,偏简也。......以命诸侯王公;右三公以罪免,亦赐策。”
诸侯王,需策封。
“如此甚好。”陛下欣然点头。
蔡邕《独断》:“策者,简也。其制,长二尺,短者半之。其次一长一短,两编下附。”
《汉书》载汉初帝命有四,首曰策书。时只用木简书写,所以称为策,又与“册”通。
尚书令曹节又问道:“敢问陛下,封国以何为名”
陛下这才想起,还要给封国取个响亮的名号。
“燕国如何”陛下抛砖引玉。
“老臣以为,还是二字为宜。”杨赐首先站出来反对。
所谓功高盖主。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风头正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既已封大国。国号还是低调些好。恐招小人,眼红妒忌。
“臣等附议。”
1.1 分兵入关
大幕开启,让大家久等了。
------------------------
之所以对蓟国,知之甚少。
年代久远,春秋时便为燕国所并是其一。
广阳郡有蓟县,故国人只知有县不知有国是其二。
秦时立蓟县。前汉时隶属广阳郡、燕国、广阳国。王莽时,改名伐戎县,隶属广有郡。今汉复名蓟县。先后隶属广阳国、上谷郡、广阳郡,并为治所。
“广阳有蓟县,乃为郡治。若以蓟国为号,蓟县又当何处”司徒袁隗反问。
“无妨。”曹操微微一笑,早已成竹在胸:“蓟县在蓟国之北,何不更名为蓟北县”
“哦”陛下大喜:“曹议郎所言,甚慰朕心!”
不等群臣反对,陛下这便言道:“传朕旨意。分范阳、临乡、方城、安次、泉州、雍奴,六县,增封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临乡侯备,为郡王。国号:蓟。改广阳郡治蓟县为蓟北县。”
“老奴尊旨。”尚书令曹节伏地领旨。
为了一个国号,枯坐良久。陛下早就等不及了。
见陛下起身,中常侍张让这便高唱:“退朝——”
“恭送陛下。”三公九卿,各怀心事,齐声附和。
“蓟王。”杨赐一声长叹:“大乱将至,扬名天下不远矣。”
“太常何出此言”说话之人,正是廷尉崔烈。自从罢免太尉一职后,崔烈复任廷尉旧职。
“走,且到我府中一叙。”
“同去。”卢尚书亦赶来。
“请。”杨赐这便相邀同往。
杨赐府在上东门内,永和里。下朝后,崔烈、卢植等人,纷纷前往杨赐府中。
宾主落座,府中婢女奉上糕饼茶饮。
屏退左右。太常杨赐从袖中取出一卷黄绢:“诸公可知,此是何物”
“不知也。”众人面面相觑。
杨赐将黄绢徐徐展开,遍示众人。
只见,黄绢上用朱砂写有一个奇形怪状,却又触目惊心的鬼画符。
众人纷纷醒悟。此乃是一枚咒符。
“敢问太常,此符可来自太平道”座上宾客,果有人识得。
“然也。”杨赐起身离席,取茶碗在手,信步走到堂前。
“诸公且近前一观。”
待百官围拢上来,杨赐将咒符侵泡水中。
只见黄绢上朱砂咒符,遇水即化。须臾便扩散成一碗褐红色浓汤。
一时,药香扑鼻。
“莫非,这便是传说中能治百病的‘太平符水’!”百官中有人惊呼出声。
“正是太平符水。”杨赐一声长叹:“虽不能治百病,却对杂病伤寒略有疗效。”
卢植问道:“太常所说大乱将至,可是与这太平道有关。”
“然也。”杨赐这便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
初,巨鹿人张角,奉事黄、老,以妖术教授,号“太平道”。
施咒符水以疗病,令病者跪拜首过(忏悔),或时病愈,众共神而信之。
角分遣弟子周行四方,转相诳诱,十馀年间,徒众数十万,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或弃卖财产、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万数。
郡县不解其意,反言角以善道教化,为民所归。
杨赐时为司徒,上书言:“角诳曜百姓,遭赦不悔,稍益滋蔓。今若下州郡捕讨,恐更骚扰,速成其患。宜切敕刺史、二千石,简(鉴)别流民,各护归本郡,以孤弱其党,然后诛其渠帅,可不劳而定。”
会(杨)赐去位,事遂留中。
御史刘陶亦上疏:“(张)角等阴谋益甚,四方私言,云,角等窃入京师,觇视(chan shi窥视)朝政。鸟声兽心,私共鸣呼。州郡忌讳,不欲闻之,但更相告语,莫肯公文。宜下明诏,重募角等(重金悬赏),赏以国土,有敢回避,与之同罪。”
本朝崇尚清静无为。故而黄老丹术盛行。岂不闻,仙人喜楼居不过聚众潜心修行耳,何必大惊小怪。
陛下殊不为意。
见百官不语。杨赐言道:“老夫与刘公,先后去位。不在其位,难谋其政。眼看太平道声势日盛,天下流民扶老携幼皆往冀州,投奔妖人。不是谋逆,还能做甚”
“或为道法,也未可知。”百官中又有人言道。
&nb
1.2 经商有道
刘备重回居延,可不仅仅是念旧。他和居延属国都尉商定,重开边市。互利互惠,互为犄角。
宜禾都尉屯驻的昆仑壁,距离最近的要塞便是肩水金关。
万一西域有变,尤其是刘备屯田最为密集的伊吾和柳中。若高车十二部南下抄掠。只需狼烟一起,小月氏骑可迅速出关驰援。
即便平常无战事。
就刘备的幽州老家而言。不南入河西走廊。而是沿长城一线横穿大漠,入居延道抵达伊吾,再沿西域北道前往它乾城,乃最快路径。
省下了大约千里路程。
朝廷准备策封刘备为蓟王的消息,也被黄门令左丰第一时间送达。
其他诸县,刘备略有耳闻。而泉州县却与刘备记忆差距稍大。好像应是江南的一个县。问过左右方知,时下的泉州,确是在北地。
乃前汉置,属渔阳郡。境内设有盐官。
后世水源枯竭,绝迹于天下的雍奴薮,时下竟烟波浩渺,方圆千里。十倍于都亢大泽。更让刘备始料未及。
此泽“西至泉州县,南极滹沱河,东极于海。”又听说,‘雍奴薮其泽野有九十九滇。’
因东临渤海。渔阳郡饱受海侵之苦。刘备知其水大,却不料竟有如此大泽。甚至将县城团团围住。
关键是雍奴薮与海相连,泽内必是盐水。无法通渠圩田。如此广袤水面,不能为我所用,着实可惜。
心情亢奋,难以入眠。
又起身挑灯,将六县依次来看。不由浮想联翩。
少年时,童言无忌。对族中父老说:“早晚必复爵。”
音犹在耳。今已是王爵。虽无法再得中山之国,蓟国却亦不逊分毫。
足以告慰列祖列宗了吧。
想我刘三墩,比先祖差在哪
子嗣。
中山靖王,有一百二十子。
却不知,此句是说有百二十个儿子,还是说有百二十个孩子。
若只算男丁的话。即便祖坟冒烟,运气爆棚。男女一半一半,也要生二百有余。
嗯。这个隐藏的白金评价。试试看能不能完美达成。
恩师手书,还提及了太平道。又细说太平符水一事。
其实。这些年来,刘备丝毫未曾放松,对太平道的监视。
家丞耿雍来报。
张角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也。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不错,黄巾军的口号终于喊全了。
最让刘备感到庆幸的是。以太常杨赐为首,朝中亦有人开始警惕太平道。
话说三公九卿,轮流坐。
换来换去,总归是这几个人。
掐头去尾。刘备将兵在外的这一年时间里。三公九卿多有变动。诸如太尉已换了两茬。
陛下打对折卖与名士。三公之位亦须千万钱。一年换了两茬。可见三公是何等的高危职业。
都说灾异频发,是灭国之兆。然对陛下来说,却是重大利好。
恩师信中,还提及年初陛下诏令公卿举奏刺史、郡守贪残害民之事。
又说,朝堂虽乌烟瘴气,朝政日非。所幸,陛下尚能从谏如流。另诸多清廉官员,沉冤昭雪。
话里话外,透着一丝欣慰。
刘备不忍戳破。
恩师啊,难道看不出来,此乃连环计吗
凡宦官子弟、宾客为官贪残者,皆不问,却举奏边远小郡为官清正,颇政绩者二十六人。
之所以如此行事。并非单单是,太尉许彧、司空张济谀附宦官,收受贿赂。
而是陛下授意。真正的贪官不举。乃因为官之人,皆是花钱买官者也。必然有质保期。
正因花了高价,才买来官位。就任后如何能不横征暴敛。以补花钱买官之亏空。此其一也。
陛下诏令公卿举奏刺史、郡守贪残害民者之本意,便是为了收拢官位,另行贩卖。此其二也。
奏边远小郡为官清正,颇政绩者二十六人。换句话说,陛下一次性收缴上来二十六个肥缺。
有人会问。都是边远小郡,能有多少油水。
 
1.3 摔杯居首
安排好诸事,刘备这便沿弱水南下。前往武威姑臧。
赶去与即将卸任的凉州刺史周洪相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