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略作停顿。那段埋在心头,不愿轻易提及的旧事,遂被白卓娓娓道来。

    龟兹之乱,乃为王位之争。

    起因便在白霸。

    白霸,原为汉朝侍子,故而亲汉。正因如此,建初九年(84年)班超废龟兹王尤利多,立白霸为王。白霸亦不负众望,多次出兵助班超攻降焉耆、尉犁、危须,使汉庭再统西域。班定远归国后,西域诸国纷纷叛汉,西域都护段禧、任尚、梁懂、赵博等遭围攻,率兵九千人退守龟兹,龟兹国中亦有暗中忠于废王尤利多的贵族,欲再反汉。

    眼看国家动荡,且独自尚年幼。弥留之际,白霸便将王位传给其弟白英。

    白英继白霸为王,一举扫平动乱。后班超之子西域长史班勇,劝白英归附,英犹豫未决,勇开以恩信,白英即率姑墨、温宿自缚诣勇降。延光四年(125年),白英率军随班勇攻车师前部,大败匈奴伊蠡王。次年,又攻车师后部,大败匈奴呼衍王。为复通西域,立下汗马功劳。

    正因如此,班长史才说:“欲得西域,必先得龟兹。”

    龟兹为西域绿洲大国,曾与乌孙联姻,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有户六千九百七十(6970),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81317),兵二万一千七十六(21076),设大都尉丞、辅国侯、安国侯、击胡侯、却胡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骑君、左右力辅君各一人。

    不过一八万人的小城邦,却有两万余的守军。正如先前所说,西域佣兵,是一个成熟的团体。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大国。龟兹的富庶,为雇佣兵的存在提供了足够的财力支撑。甚至有许多戍边汉军,退伍后自发成为佣兵,为西域各国所佣。

    因是兄传弟。于是在龟兹的王位世袭上,便有了不同的方式。

    白英永建二年(127年)薨,因其子亦年幼,便传位给兄白霸之子白烈。白烈遂为白氏第三代龟兹王。若按兄弟间的传位规则,白烈死后,理应将王位传给白英一脉。

    历史上见于记录的白氏龟兹王,似也符合传位原则。白霸、白英,白纯、白震。从命名上亦能看出相互呼应。霸、震,英、纯。

    白卓,显然是白英一脉。

    乃白英长孙。可惜其父白华盛年早逝。于是,本应继承下任龟兹大统的白英一脉,出现了传位空差。是隔代传给孙辈的白卓,还是说再传给白烈之子,白猛。

    龟兹朝堂,争论不休。再加上背后有人煽风点火。让原本平静的龟兹王国,骤起波涛。

    眼看两派便要兵戎相见。白烈之子白猛,外出狩猎时忽然遇刺,回宫后不治身亡。

    此事便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个稻草。

    &




1.140 尽数归心
    因为湘儿姐的关系,秃卑鲜卑已正式更名为拓跋别部。

    如何安置拓跋别部,刘备还没想好。主要原因是,拓跋别部仓皇西遁,将家眷牛羊皆丢在了草原。后来,这些家眷,大半被南匈奴、三部乌桓抄掠,高价贩去临乡。如今定居西林邑中,生活安逸。多已另行成家。

    刘备已六百里去信,命阎柔等人统计。看有多少鲜卑妇人还记得夫君的名字。那些已改嫁,或者不愿记起的,也无需强求。草原女子掠来掠去,改嫁其实很平常。这个时代,汉女、胡女,皆一样。

    李主簿和戏掾史,正准备记录分发楼桑初代具装铠。

    如前所说。时下,铠甲和黄金、美人一样,是非常贵重的笼络手段。授予一套上好盔甲,比赠与千金或美人十名,更能笼络武人之心。毕竟,铠甲能保命。有了命,才有福消受美人和黄金。

    刘备又让湘儿姐出帐,亲手分发甲胄。且让自己亲自授甲的八位鲜卑千夫长,举赤鹿焰角大帜,护佑在拓跋缃周围,以示隆重。

    此举用意,不言自明。

    拓跋别部众的表情,说明此次笼络很成功。鲜卑勇士尽数归心。

    人马披甲后,随军工匠再因人而异,做细致调解。更换下来的鲜卑甲胄,亦存有大用。

    待甲胄分发完毕,车辆清空。刘备方知,戏志才带来的百辆兵车,乃是将作馆新晋打造的汲水罐车。

    由盛水器、连接器、汲水器,三大件构成。

    车厢内设上下两层‘田’字型包铁坚木框架。框中盛有八个牛皮盛水囊。八囊顶各连一截硬质分水陶管。另端总水管则连一伸缩汲水竹筒,竹筒旁还设有类似水排的脚踏抽水装置,可在绿洲汲水。

    分水管和总水管组成的连接器,之所以用陶,乃因可一体烧造而成。竹管汲水器内还设有多层过滤网,用来过滤水中杂质。且可自由拆卸,便于清洗更换。设计的十分巧妙。

    原理亦很简单。

    汲水罐车的搪瓷钢制车轮,亦有机关。可调节轮宽,便于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进。

    没有什么超前的技术。不过是现有机关术的组合再应用。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试想,有百辆储水罐车一路随行,引水该有方便。

    之所以让麴义快马加鞭,引九百兵车西进居延。乃因四千余里征途,需在大漠旷野扎营。有一座坚固的兵车营地,安全自然无忧。

    半月后,史涣安然返回。

    从敦煌边市带来安息商人,安玄。

    请入大帐,宾主落座。听刘备说完,安玄这便开口:“蒲桃酒(葡萄酒)高昌便有,何须舍近求远,前往龟兹”

    “哦”刘备一愣。

    高昌乃是和交河齐名的丝路名城。前汉时,大将李广利率部在此屯田,设立“高昌壁”。今汉遣戊己校尉驻此城,管理屯田。故又称“戊己校尉城”。

    所谓“障”、“壁”,便是指“障城”、“壁垒”,皆有军堡、城堡之意。细致区分,“障”一般比“壁”大。从结构上说,壁一般借助地势,有一条防御用垣墙,另在墙后建堡。障城乃是一座四面围墙的完整军事城堡。

    “此事不妥。”安玄答道:“若只为贩酒,无需舍近求远,前往龟兹。”

    刘备点了点头:“依阁下之见,又该如何”

    “前有长安茂陵富商,携庞大丝绸商队,抵达敦煌。不瞒君侯,丝绸已被我尽数买下,正准备运往大宛,换购大宛良驹,再运回敦煌售卖。”安玄答道。

    用大汉丝绸,换大宛良驹,再运回大汉售卖。如今马价奇高,定能大赚一笔。这条商业线路,十分高效。亦十分合理。

    刘备不禁笑问:“茂陵富商所贩丝绸,竟卖给了阁下”

    见刘备表情,安玄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此乃天意。疏通西域商道,非君侯莫属。”

    刘备笑问:“既是天意,阁下可愿陪我走一趟”

    “敢不从命”安玄肃容下拜。

    &



1.141 乔装出兵
    若由肩水金关前往龟兹,约有四千三百里路。若再经河西走廊绕行,则有五千余里。兵车日行两百里,加上出关之后,商道不如关内平整,这段漫长的征程,最快也要历时一月。

    时正值盛夏。酷暑难耐。鲜卑良马皆剪鬃剃毛,防止暑热生病。又需多备毛毯,以御大漠夜晚酷寒。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便是后世对西域的真实写照。

    刘备一行入河西走廊,便与麴义所领车队相遇。千余辆兵车,浩浩荡荡,前往敦煌。安息商人安玄乃丝路豪商,人尽皆知,颇有美名。先前豪掷巨资,从长安茂陵富商处,贩来大量丝绸,欲经丝路北道运往大宛。早已不是秘密。大宛产良驹。用丝绸换来,再运回敦煌。获利岂止十倍。

    只是此去路远,要途经数国。乞伏部鲜卑乱入西域,四处劫掠。再加上盘踞在商道的马贼,亦越发猖狂。此行必危机重重。

    若能平安抵达,自获利丰厚。若路遇劫匪,则血本无归。边市商人,佩服者多,鄙视者亦多。俗语说得好,富贵险中求。见安玄广募护卫,有雇千乘车队,准备西行,滞留在关内的西域胡商,皆拭目以待。

    出行当日,边市盛况空前。见安玄兵强马壮,还有不少滞留关内的小型商队,欲一路随行。安玄来者不拒,却只有一个要求。一路上令行禁止,皆以安玄商队马首是瞻。此乃理所应当,随行胡商自当满口答应。

    于是,浩浩荡荡的西行商队,排队通关。出玉门关后,前往鄯善。鄯善,前汉时称为楼兰。南北两条丝绸之路,便在此处分叉。

    因是去大宛,走北线理所应当。出关后商队排成一列长队,依次行进。速度并不快,日行不过百余里,甚至几十里。按照眼前的速度,便是只到龟兹,亦需足足两个月。此事急不来。既假装成商队,便要真的像商队。一路风驰电掣,直取龟兹,必被附近牧民怀疑。焉能知晓,沿途牧民中没有西域诸国,甚至是鲜卑人的眼线

    在鄯善蒲昌海绿洲(罗布泊)补足草料饮水,商队再次启程,入北线,取道龟兹,前往大宛。

    商队走后不久。敦煌便有风传。言,辅汉将军,西域长史,临乡侯刘备已率军民数万出金关,赶往高昌,收复西域长史府,及戊己校尉城。欲屯田自给,经营西域。关内胡商,弹冠相庆。刘备麒麟之名,宇内谁人不知,何人不晓。鲜卑之所以如丧家之犬,仓皇逃窜。便拜此人所赐。

    数月前又在居延塞下,一骑当千。阵斩秃发鲜卑新老两代首领。收降数千鲜卑勇士,威震西凉。厉兵秣马数月,今率大军出关。收复西域,指日可待。

    话说。没有大汉都护的西域,实在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大国欲吞小国。小国惶惶不可终日。再有鲜卑乱入。局面如火上浇油。一发而不可收拾。商道不通,损失的岂止是滞留在关内的胡商。沿途靠丝路而生的小国、城邦。物价奇高,民怨沸腾。

    此还是小事,咬咬牙关便能挺过。问题是没有往来商队货通东西,贩运当地特产,及进献大额关税。捉襟见肘的财政,渐已无力支付佣金。所雇佣兵早心生不满。迟恐生变。

    听说,沿途许多小国,已开始动用国库的储备黄金,用于支付佣兵费用。连压箱底的钱都掏出来了,足见确实缺钱。

    怎么说呢,这便是城邦的弊端。

    过于倚重依赖商业,自身造血不足。无论国民,还是土地,皆很有限。无法养活足够的本**队。只能靠雇佣。当然,佣兵也有相当可观的战力。问题是,对这些拿钱当兵的职业军人来说。忠诚和战力,往往与所支付的金钱成正比。



1.142 投石问路
    所谓抱团取暖。

    这支在敦煌边市临时拼凑起的商队,要远比刘备想的干练。皆是经年累月,往来丝绸之路的行商,同路而行,路岔则分,临时组队亦是平常。沿途每一个绿洲、沙丘,甚是每天走多少路程,皆在商人心中。

    扎营也是一样。

    何须安玄操心。这便依次排列,围拢成营盘。

    营地呈一种海螺式的圆形。

    或者简单的说,乃是一种螺旋形布局。扎营的马车,通常按价值高低排列。越靠近营地中圈,车上货物价值越高。防御也越加严密。越靠近外圈,则是价值相对较低的货物。还有一种平行规则:重车在外,轻车居内。重车不宜被挪走或攻破。

    螺旋形的海螺营地,自然有一个螺旋形的营道。营道两边便是丝路常见的大篷车。

    令刘备意外的事。在靠近中圈的位置,有一座芳香四溢的帐篷营地。入口处,还有身披薄纱,满头珠翠的胡姬,焚香捧酒,载歌载舞。

    问过安玄才知,那便是口口相传的“帐篷女市”。

    “(龟兹)俗性多淫,置女市,收男子钱入官。”可见,烟花税古而有之。

    所谓女市,便是后世的烟花柳巷。帐篷女市的生存之道,便是跟随各支往来丝路的大型商队。这和后世大货车司机带老婆上路是一个道理。

    此事,非但无人反对,且各支商队还十分欢迎女市的存在。和营妓的作用类似。憋急了,连曹阿瞒都要放下身段,舔着脸问自己侄子,“城中有女妓否”

    对吧。

    萍水相逢,露水之缘。今日惜别,有缘再会。或再也不会。

    商队抵达目的地后,帐篷女市便会自行离开。等待加入下一支返回商队。如此日复一日,在丝路间不停往返。女市诞生的婴儿,皆随母姓。男子为护卫、仆役,女子长大成人,如母亲故事。

    也有例外,却不多见。

    除去类似“帐篷女市”。还有许多工匠、手艺人,亦裹挟在商队之中。铁匠、皮匠、巫祝,诸如此类。那句话怎么说。

    存在即合理。

    换句话说。大型商队更像是一个流动的小城市。

    通常情况下,商队主人的营帐,位于营地正中,最安全的核心。

    此处安玄本想让给刘备。

    却被婉拒。

    刘备反其道而行,伪装成普通行商马车的四辆增强型‘营房马车’,呈“十”字形扎在了非常靠近出口的外圈。

    如此安排,除了掩人耳目,也便于作战。

    出蒲昌海,即盯上商队的西域马贼中,有无诸国奸细,不言自明。

    在刘备看来,这支在乞伏鲜卑乱入前,便劫掠成风的西域马贼,很可能有西域大国背后资助。劫掠来的货物,也多半在几个沿线大国间销赃。贼赃的价格远低于市价。甚至烫手货物,只能拿到不足一成的赃款。

    如此暴利,如何能不令人心动。且马贼和鲜卑一样,居无定所,飘忽无踪。如何补给,如何扎营,如何脱逃,又是如何销赃。若无大国庇护,又如何能屡禁不止,还呈尾大不掉之势。

    是夜。

    火盆渐渐暗淡。裹着厚厚毡毯的守夜佣兵,三三两两,蜷缩在避风的角落,呼呼大睡。

    充作营门的木栅栏,被一柄弯刀,轻巧的挑开。

    一群身穿黑褐色驼绒劲装的马贼,持刀入营。先击晕守卫,再沿螺旋营道,飞快向中圈逼近。各个如行云流水,一看便是此中老手。外圈货物又重又不值钱。珍贵财货皆藏在内圈。

    只求财不索命。

    此乃道上不成文的规矩。

    若将那些呼呼大睡的佣兵,尽数结果。便是犯了大忌。须知西域佣兵亦是一个庞大团体。且受雇于沿线各国。一旦结仇,无论销赃还是隐匿,马贼亦讨不到好去。

    话说。许久未有大商队出关。马贼亦无余粮,麾下、身下皆嗷嗷待哺。

    于是安玄这支商队一出蒲昌海,便被死盯住。不等远离,便趁夜来袭。
1...121122123124125...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