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却没想到专断还真比民主有效。

    这几位其实只需要命令,而不需要理由。

    别说有意见了,居然连问都没问一句,就老老实实的服从了。

    而且跟着安排他们干活,也是照样的听话。

    无论是让他们按单子和数量,分头去生产车间取料,还是教他们怎么去核串果儿。

    他们全都一丝不苟的照做了。

    态度都挺认真,没人矫情我是卖货的,我是制作的,这个该我干,那个不该我干的。

    由此可见,这次确实选对人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现实生活已经教会了他们,人在生存现实前,必须得低头的道理。

    当然,既然是没经验的生手,很多不适应也是在所难免的。

    像李晓东性子毛糙,干活不够小心。

    他在去核串果的时候,一不留神,竟把手划了道挺深的口子。

    血流了不少,去医务室包扎了伤口,还疼的直吸溜呢。

    至于下午真正分工上岗时,那两个女孩跟着陈力泉学制作也遇到了难题。

    因为尽管女性心思够细,洪衍武又规定好了糖水的比例、份量,并且精确了大火的熬制时间。

    这些都让她们避免了弯路,在熬糖上手很快。

    可就是蘸糖葫芦的时候,还需要一定的胆量。

    偏偏俩姑娘胆小,那糖一沸腾,她们俩就害怕。

    这一害怕手就抖,手抖那糖蘸的就不均匀,甚至还会甩溅到手上。

    最后没辙,只能让她们带着手套继续练。

    眼瞅着这俩姑娘吱哇乱叫着,强壮着胆子地坚持着,也真是够为难的。

    还有呢,就连跟着洪衍武去故宫门口,学习摆摊卖货的仨大小伙子,临上阵也照样不自在。

    他们不是怕道远,也不是怕冷,关键是没卖过东西,谁都抹不开面子。

    在装满糖葫芦的三轮车前,他们几个就跟做贼似的四处寻摸,生怕碰见熟人。

    轮到谁试巴,别说开口吆喝了,顾客主动来问价都脸红,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尤其是怕碰见老外,人家英语一开牙,立马晕菜。

    哆哆嗦嗦连个屁都放不出来,整个三块儿“杵窝子”的废物点心。

    (注:杵窝子,京城土语。指怕见生人,见了生人就害羞,不善于和熟人以外的人打交道。也有窝里横的意思。)

    最后没辙,还是洪衍武去边上旅游用品的简易商亭里,把“菜刀”带着的毛线帽子给要过来了,才算化解了这个难题。

    敢情这是今天冬天刚刚盛行的套头帽儿,戴上就露出一双眼睛来,看不见脸儿。

    这不就让人认不出来了吗

    就这样,这几个小子轮流带上这帽子练手。

    这才都勉勉强强,好意思招呼人了。

    不过也得说,这通穷折腾的罪也不是白受的,因为付出确有回报啊。

    哪怕仨生瓜蛋子这么硬着头皮跟洪衍武学着,这么磕磕绊绊的卖着。

    这一下午,不出三个小时,洪衍武和陈力泉昨天做出来的一车冰糖葫芦也全卖光了。

    足足二百来串儿,是真受市场欢迎啊。

    更牛的是,他们的东西还卖的贵呢。

    一般老百姓卖的糖葫芦不是一毛五,就是一毛八的价儿,连两毛都到不了。

    可他们不,那是真敢开牙。

    七个果儿的“山里红”,他们竟敢卖三毛。

    带馅儿的“蛤蟆吐蜜”卖四毛,有着各种果仁儿的“百宝山药”最贵,卖五毛。

    这在当时绝对算是天价儿了。

    要是问老百姓的感受,恐怕和赵丽蓉在小品《打工奇遇》里的话差不多。

    黑啊,真黑啊!

    可他就是这么火!简直供不应求!

    为什么

    这里面的原因可就多了。

    首先得说故宫是什么地儿

    那是京城标志性的旅游景点。

    几乎全部的外国人只要来京城,恨不得都得往这儿跑一趟。

    此外,还有从全国各地来京的旅客呢。

    这些人瞻仰完了**,就得奔这儿来啊。

    要知道,其实就属这两种人钱包丰厚,贪图新鲜。

    而且当年信息闭塞、物流也不发达。

    像糖葫芦这种属于北方特产的东西,南方人还都没见过。

    那掏他们的兜里的钱还不容易吗

    偏偏无照商贩还没法在这儿做买卖。

    国营单位呢,又不愿意动这脑子。

    这也就让这儿成了洪衍武他们独享的商业宝地了。

    到处都是大肥羊啊,消费层次不一样,又没有竞争。

    所以坐地起价,当然得卖的贵点儿。

    这种情况下,要非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不成傻子了吗

    其次呢,东西也是真好啊,也算货真价实。

    并不像巩汉林卖一百八一杯的宫廷玉液酒那么名不符实。

    要知道在这个年头,物资管控也就刚开了道口子,国家松开的手指头缝儿有限。

    像昌平、怀柔、密云这些山楂、山里红的产地。

    每年的新果儿、好果儿,仍旧优先供应国营食品厂。

    冰糖更是国家硬性划拨,统购统销的物资。

    所以像老百姓做糖葫芦的原料,只能靠卖给食品厂之后剩下的小果子,他们更找不着冰糖。

    这在成本上就差着档次呢。

    以当时的具体价格来算一算成本。

    九毛钱一斤砂糖,九毛八一斤冰糖,优质山里红三毛七一斤。

    真做出来的东西,洪衍武他们的“山里红”一串儿成本就差不多一毛四五。

    老百姓却可以降低到**分钱。

    而这种成本的差距,不是凭空造成的,必然体现在了质量上。

    老百姓缺乏好的原材料,又为了卖个便宜。

    那做出来的还谈得上什么档次啊,什么讲究啊。

    只要是糖葫芦的样儿,有人买就得啦。

    洪衍武他们的玩意那可不一样。

    那果儿大、饱满、鲜亮、糖薄、晶莹剔透、流光溢彩。

    味儿地道不地道都甭尝,就凭这卖相,光看着就那么诱人,已经够引人垂涎的了。

    老话讲,货卖一张皮啊,这是万古不变的道理。

    人不但以貌取人,也爱以貌取物,东西越好看越容易获得顾客好感。

    而最后,基于这个道理,洪衍武还深层次的挖掘了一下细节,做了全方位的包装呢。

    他总共有三招。

    一,是统一着装。

    洪衍武带人出来,这着装都是从行政科仓库,刚领来的食品操作车间工作服。

    白上衣、白帽子全是新的。

    这穿在身上,戴在头上,尽管外面的棉衣不是一个样。

    可凭敞开的衣襟,露出里面的白色,和头上的帽子,就已经能表明身份了。

    透着的架势,那就不是野路子。

    二,这三轮车,改装的也够份儿。

    镶嵌着玻璃的白色木框子被擦得是干干净净,亮亮堂堂。

    而且成功保证了存放食品空间的密封性。

    拿东西得从后面得开玻璃门,避免了风沙侵扰。

    这还不算,上面还有字儿呢。

    &nbs




第895章 大实话
    下午五点半左右,“北极熊”的各车间早已经打过了下班铃。

    工厂的洗澡间里热气蒸腾,人满为患。

    正式的生产车间,除了罐头车间生产任务重,有夜班以外。

    其他地方几乎都已经清扫得差不多,人去房空了。

    偏偏小食堂旁边,服务公司暂时借用的“糖葫芦操作间”,仍旧是灯火通明,人影攒动着。

    一看就知道,里面的人都还在呢。

    这让刚蹬着三轮车回来的洪衍武和那几个小子一看就乐了。

    他们还以为朱震凡和俩姑娘,这是专等着他们回来,好发奖金呢。

    可出乎意料的是,一进屋才发现。

    敢情这屋里人,气氛热烈且活跃,竟然是水清搞了个座谈会带动的。

    只见她满面红光,嘴里正高亢激昂着给大家鼓劲儿,嘴里侃侃而谈着工作与事业。

    而且这不是光说不练。

    因为一桌子小山一样的成品糖葫芦的旁边,她同样是一身白衣,身上还有不少糖渍。

    一瞅就知道,一定是下午早早就来了,而且帮着干了不少活儿了。

    至于朱震凡、张淑萍和王来珍,他们的反应也都不错。

    不乏兴奋的附和之声,而且很积极地随着水清的话表决心。

    由此可见,水清在组织能力和思想工作方面,还真有几分本事。

    但让人更没想到的是,水清看见洪衍武带人进来了,和几个年轻人打了招呼之后。

    竟然要他们也参与进来,讲上几句。

    这一下几个小伙子可为了难。

    因为尽管他们觉得水清漂亮又亲切,很愿意给这个大经理一些面子。

    可终归是水平有限,骤然之下也进不了状态。

    于是个个脸红耳赤了半天,却当众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不免让大伙儿都感到了气氛有点尴尬。

    还好,洪衍武是谁

    他可一点不怵,张嘴就来救场。

    “不就是工作和事业嘛,这个问题我倒可以说说……”

    可惜啊,他讲得话就是有点太实在了。

    也可能因为没认真准备,有点天马行空的跑偏。

    “以前我干参加工作的时候,干的是临时工,比你们大伙儿惨多了。工作不是事业,也谈不上乐趣,连那点钱我都看不上。就图一个警察不认为我不务正业,图一个让家里人放心就行。”

    “真正下了班才是我爱的生活,逛大街,会朋友,泡澡堂子,吃香喝辣。人生苦短啊,谁都有不顺的时候。所以人在逆境里,绝对不能想那么多,就得变着方的找乐子。还得有个念头,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个儿高的砸趴下了,你就躲胖子身边,压也是压他身上!!”

    水清听着不对头,立马瞪了洪衍武一眼。

    可惜他正端起杯子喝口水,压根没注意到。

    而且喝完了,竟又接着信马由缰的说了下去。

    “后来,我全靠在‘天兴居’跟着一位姓司的老师傅学会了做炒肝,才被分到了咱们‘北极熊’。嘿,你们都想不到吧。正是这一般人都看不起的手艺,成为了我的事业的敲门砖。咱们大食堂,我一进来就定五级炊事员工资,‘北极熊’还没有过呢。算是破纪录了。

    洪衍武再喝口水,还大爷似的侃侃而谈。

    “于是,我思想上就有了一个大的飞跃。那就是,作为普通老百姓,必须得有点手艺才能让人看得起。必须得有点别人及不上的玩意才能过好日子。最好甭惦记着当官儿,谁不想当官儿啊可都往这条路上挤,那路就窄了。”

    “所以,别瞧不起咱们弄得这糖葫芦。就是别人瞧不上的工作,好好干一样能出彩。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还是‘艺不压身’这话最实惠。”

    “可怎么得艺呢那就得看你们能不能识别有真本事的人。你们又能不能让人家带你们上道儿了。嘿嘿,如今对你们来说,这贵人是谁啊”

    洪衍武正撇嘴大嘴,竖起大拇指,要往自己身上指呢。

    结果这一抬眼,总算是看见了水清已经变化的脸色。

    他多鬼啊,一瞬间,后面的话立刻吞进了肚儿,赶紧及时转向。

    “这……这贵人就是咱们的水经理啊。要没有咱们水经理办这个服务公司,你们连挣这个外快的机会都没有,好日子就更遥遥无期了。你们今后,一定得乖乖听话,在水经理的指导下好好工作。争取为北极熊,为咱们的服务公司做出贡献。我的话完了”。
1...395396397398399...4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