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这是勉强收尾,马屁生硬,痕迹太重,全然无效。
全场鸦雀无声,不但青工们面面相觑,水清也一脸不高兴看着洪衍武。
干晾了半天,大家伙谁也没说话。
洪衍武这个挠头啊,也觉得挺不好意思。
还好又一琢磨,急智来了。
“那什么,我再说几句啊。人们谈到工作和事业,往往总爱跟理想、价值、人生、贡献来挂钩。但咱不来虚的啊,据我自己体会,其实没必要把这些问题拔那么高。”
“因为谁都有过年轻的时候,也都会经过激情、消沉、挫折、辉煌。说好听点是奋斗,可其实人的一生啊,说白了就是在奔命。为自己、为父母、为家庭、为了老婆孩子。大家本质上都是凡人,是凡人就得挣钱,养家糊口永远排在第一位。”
“所以在我这儿,理想、价值、人生、贡献这四样,答案特别简单。我认为人的理想,首先就是得平平安安把钱给自己老婆孩子挣回家去。人的价值,是能够平平安安把钱给老婆孩子挣回家。人生内容,是该怎么平平安安把钱给老婆孩子挣回家去。人的贡献呢,是把钱真的给老婆孩子挣回家了!”
“嗯……那个,话糙理不糙,反正都是肺腑之言,早晚你们会明白。咱也不多说了,现在转入正题,发奖金!”
好嘛,这次话一说完,虽然在此出现了片刻的冷场,可随后那真是掌声雷动啊。
就这样,洪衍武凭着机灵劲儿,终于成功转移了话题,获得了众人的捧场。
不过话说回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这不,等当天奖金发下去了,第二天工作也安排好了。
当大家伙喜滋滋的离去之后,陈力泉也察言观色,主动哄着水晓影去院儿里玩儿的时候。
 
第一百六十三章 真香
狗肉确实是上不了台面,可……可它香啊。
洪衍武也一样,虽然话说得糙了点,可句句真诚,行动更落实到了实处。
因为这天的奖金,他不但给大家如数发放,而且还发的是外汇券。
谁也不傻,都知道这玩意比人民币值钱。
光话说得好听有什么用
这才是真心为职工考虑啊。
于是钱拿到手里,六个青工无人不兴奋得看了又看。
新奇和满足中既多了一份意外惊喜,也对水清和洪衍武更多了一份信任。
说真的,在这个大家生活都很拮据的年代里,什么激励举措,也没有钱实在。
有生以来第一次拿到如此高工资的青工们,都把今天当成了幸运日。
不用问,下班之后,他们肯定都迫不及待拿着刚刚到手的奖金和一饭盒分得的废果往家赶。
巴不得早点让家人分享他们的幸福与快乐。
有意思的是,这还不是全部的内容。
在大食堂里,张绅特意找熟人借了个饭盒来打个荤菜,想给家里人带回去打打牙祭。
不成想,出门时竟无意中和张淑萍撞了个正脸。
姑娘挺大方,主动冲他一笑。
他这才呵呵笑着回应。
跟着俩人都心有默契的点了点头。
什么都不用明说,快乐溢于言表。
几乎同一时刻,与厂子隔了一条街的副食店里,类似的情况也正在发生。
李晓东买了一瓶六十五度的“红二”,他也没想到出门开车锁时,正好碰上了黄永。
黄永一眼看见了他买的东西,就开玩笑似的主动招呼。
“霍,哥们儿,挣一块,花一块五啊”
李晓东则满不在乎,大言不惭。
“切,这算什么!明儿要不了半天,我就能挣回来!”
跟着又问,“哎,你来买什么啊”
黄永则不好意思的摸摸后脑勺。
“嗨,本来像买段儿粉肠。不过……你说的倒是有道理。得,反正明儿还能挣。那哥们我也奢一会,豁出去了。给我们老爷子,切上半斤猪头肉。”
跟着,俩人自然是一阵心照不宣的爽朗大笑。
不过要说对今天这奇妙滋味体会最深的还得说朱震凡。
因为几个人里属他们家最穷。
就像许多老式人一样,朱震凡的父亲也信奉多子多福。
特别作为从旧社会一路穷过来的人,在建国之后,拥有了稳定的工作之后。
发现自己不但能填饱肚子了,而且还讨得起媳妇了。
于是自然而然的成了家,开始安心生孩子。
这一气儿就生了三男一女。
只可惜啊,古训的真实性是有问题的。
固然是早生儿子早得济,可另一方面,多个孩子也是多张嘴。
尤其是碰上几乎每年不带拉空的添丁进口。
而且生完四个孩子之后,老婆又成了个什么都干不了的药罐子。
这些,便已经足以让人美好的幻想被现实的残酷所破灭。
就这样,老朱家一家子为此掉进了难以摆脱的贫苦之中。
朱震凡的父母没尝到“得济”的滋润。
却渐渐发现,产业工人的原本不菲的工资变成了杯水车薪。
他们自己给自己套上的这副活夹板,似乎永无解套之日。
于是只好去求街道纸盒厂,拉回一车车的纸壳板。
没白天没黑夜,靠糊纸盒来贴补清贫的生活。
穷啊,真穷!
朱震凡一家子穷到什么份儿上呢
他们家有两张木板床,朱震凡得带着俩也快成了大小伙子的弟弟睡在一张大床上。
而另一张床,是他的父亲睡最外面,妈妈中间,高中的妹妹睡最里面。
他们一家人的住房面积仅十四点五平米,平均每人不够三平米的。
幸好朱震凡的父亲是“北极熊”的,全家老小才靠厂里发的工作服和劳保手套,有了衣服来源。
但即使如此,也是有大到小的轮流穿,到了最小的妹妹这儿,衣服已经没样了。
不是缝满补丁,就是长袖衣裳硬给改成坎肩了。
另外,别看厂子食堂伙食那么好。
可朱震凡的父亲在单位里,却从不敢买荤菜。
逢年过节发的东西,也根本到不了家里。
那得转卖他人换成钱,来贴补家用。
所以他们家里唯一能吃上荤腥的日子,除了大年三十和初一。
就只能靠厂里会餐,朱震凡父亲带回来的那点“折箩”来解馋了。
即使如今,他们的经济状况也没什么好转。
哪怕是托水清的福,朱震凡的父亲成功办了退休,让朱震凡顶替了工作,也是一样。
因为别看家里俩人挣钱了。
可退休费按规定,就只能领百分之七十的工资。
就朱震凡那死工资,也就刚够弥补他父亲收入减少的亏空。
偏偏如今为了避免家属蹭公费医疗,医院还把企业职工就医取消了记账单,开始实行个人先垫付医药费的规定
第一百六十四章 变化
领奖金的第二天。
虽然仅隔了一夜,可服务公司的情形和昨天相比,却有了惊人的变化。
这天早上五点半,当洪衍武和陈力泉像平日一样来小食堂,准备开门的时候。
竟然发现黑黢黢的门口站着一个冻得直跺脚的人。
走近了才看出来,竟然是朱震凡。
洪衍武和陈力泉的眼睛自然都瞪圆了。
不过朱震凡的一句话,瞬间解释清楚了来意。
“洪哥、陈哥,那操作间的钥匙您能给我吗我想早点干……”
对此,洪衍武和陈力泉不禁哑然失笑。
特别是洪衍武,虽然手递过去了钥匙,却不能不说上一句。
“朱子,勤快是好,可你得悠着点啊。公司给奖金没错,可那是按计件算的,又不给加班费。所以手艺提高才是正科,不能光靠增加劳动时间。就这大冷天的,你来这么早干嘛啊这不是犯傻嘛。我跟你说,挣钱不急于一时,明儿千万别了。”
洪衍武这话是好意。
却没料到,这句有点调侃的话,没能让朱震凡不好意思,却让他显出一副阴沉沉的凶相来。
而正当洪衍武和陈力泉为此感到惊讶的时候。
朱震凡紧咬着牙关,不知是冻得还是难于出口,磕巴着道出了真正的原因。
“那个……我妈有哮喘,一到冬天就上不来气,昨天夜里她又犯病了。现在……现在看病不是要现钱嘛……所以我想着自己手生,早点干……昨天不是说今天改计件了吗有奖金就行,加班费不用……”
洪衍武和陈力泉不由对视一眼。
是的,他们现在彻底明白朱震凡为什么要这样了。
但他们不会再阻拦他。
此时此地,他们反倒很欣赏这个小伙子。
因为能懂得家里的苦处,甘愿把一切都压在自己那瘦削的双肩上。
哪怕唇上的绒毛还嫩,朱震凡也算是个老爷们了。
一个真正的男人。
于是洪衍武很理解地提醒他。
“成,那你干活别着急,更得小心点。别跟李晓东似的,再把手弄伤了。你可是靠手挣钱的,那就全耽搁了。”
陈力泉也刻意关照。
“对,等我们升上火,你过来先烤烤,喝点热水吃点东西。否则身子僵,肚儿里没食儿,干活更慢。”
至于这两句话,说得朱震凡心里酸酸的。
让小伙子半晌说不出话来,只能用力点头。
只是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天接下来,竟然又发生了类似的事儿。
六点钟一刻,张绅来了。
六点半,张淑萍和王来珍结伴前来。
跟着六点四十,是李晓东。
黄永离家近,反倒最晚一个到。
但他仍旧没超过七点,距离正式八点上班足足早了一个小时。
结果正因为如此,糖葫芦操作间成了全厂最早热闹起来的地方。
亮起灯的窗户里面,全是人影穿梭的忙碌情景。
让每一个来大食堂吃早饭的早班工人看在眼里,都深感纳闷和费解。
为此,连水清都带着惊疑和好奇问洪衍武。
“哎哟,他们怎么来这么早这么有干劲啊就因为你说的那些话吗你昨天是怎么说得来着”
洪衍武这次可没嘚瑟。
“哪儿啊你太高看我了。我只能说,他们都懂得父母身后的苦,懂得世道的难。别看才刚入厂,可心理都已经是真正的大人了。这就是优秀职工的潜质。而咱们,只要让他们看到切实可行的目标,指定合理的奖惩标准,不打折扣的履行承诺,就已经足够了。”
果不其然,此后根本没操什么心,糖葫芦的销量几乎天天攀升。
第一天的二百串只是试验,第二天直接就销售了八百余串。
第三天九百,第四天一千一,第五天一千三,第六天一千六,第七天一千九……
十天之后,正常的销售规模稳定在了每天一千**左右。
至此,李晓东、张绅和黄永,每天的工作就有了固定规律。
他们早上七点来,先吃饭,然后帮着干杂活。
然后八点去各车间提货,八点半出车。
这样中午就能卖得差不多了,赶回来吃午饭,还能再装上一车。
同样的,对于做糖葫芦的三人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情况。
通过十天的勤学苦练,朱震凡、张淑萍和王来珍,都已经成了真正的熟练工。
每天不但能保证做出可供出售的足量商品,耗损率降低到了,就连加班时间都缩短了。
&nb
第一百六十五章 自讨苦吃
不同于水清和杨厂长、魏大姐,仅仅眼前这点成绩,洪衍武并不满足。
他很清楚今年这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全,是恰巧填补了市场空白,才能这么顺利地创造出丰厚的利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