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于是这么一来,这一切反倒形成了一种暗示,登时就勾起了人们的购物欲。

    让大家克制不住地一拥而上、七嘴八舌地开始询问起货价来了。

    要说这种现象可不奇怪。

    因为这个年头,大家都有个思维惯式。觉得公家的东西再怎么样,质量确实有保障啊。

    而且价格是国家定死的,很少有优惠的时候。一旦能碰上减价处理,那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事。

    用不了也大可以先买回去,或攒着自己日后用,或转给没赶上的的亲戚朋友。

    哪怕就是服装也一样。

    因为尽管服装有流行不流行的区别,可除了年轻人之外,大多数人是不追时髦的。

    要的就是个禁穿,划算即可。

    甚至有时候颜色,款式即使不合适都能对付。

    总之,就是出于对公家的信任和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习惯,才让大家这么痛快打开腰包的。

    这不,有一个从后面挤过来的的干瘦小子还不放心呢。

    他掏钱之前,在乱中扯着嗓门,还特意询问了一句。

    “你们这是公家的吗哪个厂子的怎么这几样东西的商标,都不一样啊”

    结果一个卖主儿马上就硬邦邦顶回来了。

    “废话!怎么能不是公家呢你们家有汽车啊没错,商标不一样,可那又怎么了我们是服装公司的人,那底下管的厂子多了。有什么稀奇”

    另一个则更不客气。

    “我说,你要买就买,不买甭瞎打听,还跟这儿充领导,没看忙着呢吗我们没义务跟你汇报……”

    好,这叫一个牛啊。

    可人就是这么贱,越这样,大伙儿还就越觉得像那么回事。

    连那干瘦个儿自己也不以为意,反陪着笑,指着一双黑色的男凉鞋,越发客气了。

    “我买我买,您甭生气。这鞋多少钱,有二五和二六的没有”

    对方的口气缓和了点。

    “这个啊,六块五。你是一个号要一双吗”

    干瘦个儿想了一下,却又提了个要求。

    “要那样的话,能不能再便宜点”

    可没想到这一来又遭到带着气儿的呵斥。

    “我们是公家,不兴讲价,这已经够便宜的了,知不知道这鞋比商店便宜两块呢你这人,找便宜没够啊!”

    干瘦个儿一听便再次堆笑,点头哈腰的说,“既然这么划算,那……那一个号给我两双吧。我买四双。”

    可谁都没想到,这次他依然迎头碰了个钉子。

    卖货的居然声称,因为商品有限,上级为了惠顾广大人们群众,下令每人每样商品限购三件,多了不卖。

    好,干瘦个儿这下也急了。

    声音立刻提高了八度,非说这事儿没道理,花钱买东西,凭什么不卖自己家里哥儿




第765章 吉兆
    这头,洪衍武终于找着好办法把区政府的不满给胡撸平了。

    而另一头,老爷子这趟津门,也没白跑。

    事实上,洪禄承还真是一点没辜负儿子的托付,把洪衍武给的两万块钱几乎全用在刀刃上了。

    虽然带回来的东西不多,也就十件出头,但那得说是老两口会挑会买,样样弄回来的都是绝对精品,全是够格放进故宫的东西。

    一对“福禄延绵”明弘治黄釉镂空转心瓶是最大的,其次是一个雍正朝盘龙五锦的扁壶,一各康熙古月轩的“玉壶春”瓶。

    而小件儿有三,一个翡翠扳指,一方宋代端砚和一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但价值最高,最为难得的还得说是字画一项。

    正因为有了王蕴琳这位专家同行,碰上好东西才敢毫不犹豫的出手。

    这次他们不但用大价钱买下了一卷黄庭坚的大字书法《仁亭诗卷》,一卷颜真卿抄录的《金刚经》,一幅由郎世宁所绘的《乾隆大阅图》之分卷《幸阵》。

    而且还幸甚之至,居然发现了完颜家远祖,嘉庆朝完颜麟庆手书的中堂一副。

    那不用说,这已经不是普通意义的东西了,必须得拿下啊。

    能得到这件东西,这对于允泰和王蕴琳而言,又是一种多么大的安慰啊

    至于洪衍武呢,其实让他满意都用不了这么多东西,光是那对儿镂空转心瓶便已足矣。

    这是因为前世的2010年,洪衍武为了反水出逃,和外国人商议“质押股权”的时候,正好当时伦敦就拍卖了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

    这件瓷器,在拍卖场上大大超出了原本80万至120万英镑的估价,最后是以折合人民币5.541亿元的价格成交的。

    消息传来,不但国内媒体疯狂报道,就连当时正跟洪衍武讨论股权问题的那个老外,就这个新闻还和他专门聊了一会儿,表示难以置信华夏的瓷器会值这么多钱。

    所以说,这件事给洪衍武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那么现在好了,他手里也得了一对。

    即使他再不懂行,看不明白工艺和艺术价值。可他知道这都是官窑啊,又都是镂空转心瓶。

    况且一件和一对,清乾隆和明弘治的差距,都在那儿明摆着呢。

    再怎么着,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呀难道拿两万换回来好几个亿,还不划算吗

    于是满心欢喜下,8月30日,洪衍武便又要在建国饭店,京城首家法国餐厅杰斯汀(justine’s)设晚宴,来款待他的亲人们。

    一是父母接风洗尘,顺带为庆祝洪衍茹和小洪钧新学期的来临。

    要说跟父亲交了底儿的好处,这时候也就体现出来了。

    别看家里其他人对这个提议纷纷反对,都有点嫌贵,怕洪衍武把手里的几个钱给糟践了。

    可父亲却痛快地做了主,一句“都去,不吃他吃谁的咱们多花点儿,他还能安生些”,就把这事儿给敲定了。

    而且这次到了那儿吧,老爷子一高兴,还主动开了两瓶“香槟王”,要了一块两磅重的“拿破仑蛋糕”,让洪家的孩子们终于品尝到了真正的香槟和正宗的西点。

    这多好,洪衍武花钱都花得痛快。

    因为显然从此之后,他再也无需为解释自己经济来源,跟家人耗费无谓的口舌了。

    或许这次津门之行,能找到祖上的亲笔手书,对于完颜家的后人来说,本身也是一种吉利的兆头。

    两天之后,在京城西南方向的龙口村,安书记专门召开的全体村民大会,进行的同样很顺利。

    谁都没想到,筹办手工艺品工厂和提拔兆庆为厂长这两件事几乎是以全票通过的。

    而且通过之后,每个人都热情洋溢,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远比安书记以往召开的任何一次村民大会都要成功。

    其实这也难怪,如此结果固然是因为安书记在村子中的威望高、辈分高、是支书。

    因为安姓几乎把持了所有要职,村委会仅仅只有几个支部组织委员是姓魏和姓宫的。

    但关键还是因为思想的解放和政策的开放所带来的财富观念的深刻变革,早已激活了人们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

    靠鸡蛋发财的梦想虽然可以破灭,但被时代唤醒的对财富的向往与追求却像一个逃出牢笼的精灵,再也不会束手就擒。

     



第766章 佩服
    无论对于哪一个商人来说,社会上的重大变化往往都意味着最大的生意机会。

    作为共和国来讲,打开国门之后,来到首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这便是当代最重要的变化之一。

    这一点对大部分京城人来说,其实并不太难感觉到。

    因为**广场上,故宫前,王府井,使馆区这几个地方,各种肤色的“歪果仁”一直都在与日增多。如果以年来计算,更是以几何速度来爆炸的。

    还有,“京城饭店”、“友谊宾馆”这些涉外宾馆越来越人满为患,甚至新开张没多久的“建国饭店”,入住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而“聚德全”在京的几家门店,如今每天接待的顾客已经有四成是外国人和港澳同胞,更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只是感觉到这种变化是一回事,但懂得穷人要和有钱人做买卖这个道理,能清晰地把这个现象与赚钱联系在一起,却是另一回事。

    整个京城也仅有不多的聪明人,才注意到了这些洋人本质上是一个个流动的钱包。

    像倒腾外汇券的“黄牛”们是一批,从外交公寓的外国人手里“收破烂”的有一批。

    也有教外国人汉语的,帮外国人做翻译的,甚至还有出卖**陪外国人睡觉,或是傍着外国人,狐假虎威,行骗懵钱的。

    而就是这些聪明人,也没有一个能像洪衍武这样独具慧眼,发现旅游商品这块大蛋糕的。

    因为实事求是的来讲,旅游商品这个概念在我国一直都是没有的。

    过去,我们对外国人的生活毫无限制,这些传统玩意也实在没什么新鲜的,外国人来到京城,想买这些小玩意,随处可以卖到。

    同时我们的商家又一直把古玩、茶叶、丝绸、绣品这些高级商品当成普通的买卖来看待。

    只要进店都是客人,掏钱就够了,谁管你是出于什么动机来买呢

    所以也就从未有人把这种特殊的市场需求单独区分出来过。

    但改革开放之后可就全然不同了,改变恰恰从这时开始。

    一方面是共和国对入境的外国人管理严格,限制很多,购物、吃饭、住宿都必须在指定地点。

    另一方面,传统工艺品的生产长期不受重视,在“运动”中日益凋零,民间艺人几乎不复存在。

    而眼下私营经济的恢复又刚刚才开始起步,重新开始做买卖的操业者甚少。

    于是老外在这方面的需求便很难再得到满足,一个需求庞大却几乎毫无竞争的市场也就这样形成了。

    实际上不少来华夏旅游的外国人都是“揣着钱来,又揣着钱回去”,还常常会抱怨说“华夏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旅游纪念品的国家,京城是唯一没有旅游纪念品的首都”。

    以洪禄承的眼光,一经洪衍武提醒,是很容易就看到其中蕴藏的厚利的。

    那么由此可知,洪衍武能“想到”这一点,在他爸爸洪禄承的眼里,是多么的“有创意”啊。

    事实上,尽管嘴上没提起过,但老爷子的内心,是很有点自愧不如,相当佩服儿子的。

    但反过来呢,谈到具体经营和规划方面,可就该换成儿子来佩服老子了。

    说实话,洪衍武也有点本事不假,他自己把其他的几样生意不规划的挺好吗

    可别忘了,他经营上的优势主要还是体现在制度制订和掌控人心上。

    额外的一点小聪明都体现在了怎么发现渠道、运用渠道和有效利用现有条件、如何降低成本上了。

    这点本事,主要得益于他过去房地产商兼顾流氓的从业经验,和重生带来的“远见卓识”。

    但他的弱点恰恰在于从未涉足过需要不断开发产品,为大众提供长期服务的实体行业。

    说白了,他这个野蛮生长的投机主义,是完全跟着记忆中的热点走。

    市场上缺什么就卖什么,什么利厚就卖什么。而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却完全是初级认知。

    想想看,他之所以从“花城”进货,让底下人就认准牛仔裤,不就是怕踩错步子吗

    这本身就是一种欠缺能力的表现。

    而他这方面的缺陷,在商品紧缺的时代还不会太明显。

    但如果没有了重生优势,一旦进入百花争鸣,人们的需求变得多样化的时代,他就该越来越感到头疼了。

    如果按洪禄承的理论来看,这也就是习惯了靠渠道捞偏门的副作用了。

    那么如果让洪衍武自己来规划旅游商品的话,按他的设想,应该就是全面撒网,遍地开花的游击战。

    凡是有外国游客的地方,就该有他的人。

    至于具体商品上,只要有民族特色,成本低就好,拿过来打着纯手工的旗号就卖呗。

    反正是杀“外国猪”,又不会有回头客,搂头按脖子就一刀,能放多少血放多少血。

    但实话实说,如果真的要按照这样去办,痛快是痛快了,恐怕收益就会大打折扣了。

    因为他忽视了一点,旅游商品和他从事的其他生意最大的区别就是,那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刚需”,也不是“瘾品”。

    千万别拿外国人当二傻子,人家买这些东西不过是心情愉悦下的锦上添花之举。

    买可以,不买也可以。哪儿能明知道是坑还往里头的跳呢

    必须得看上眼,真心喜欢,价格还得合适才行,不会跟着你的指挥棒转悠的。

    事实上,失败的例子早已存在。

    洪衍武有所不知的是,其实政府的相关部门也没他想象的那般迟钝,并不是没有注意到旅游购物的创汇机会。

    早在1979年,京城的有关部门就制作出来一些旅游纪念品投放市场。

    比如为“聚德全”生产的烫有“京城烤鸭留念”的烫花冬青木筷,具有烤鸭店特色的小国画、明信片,和体现该店特色的包装盒、包装纸和彩色画页。
1...342343344345346...4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