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可他却忘了一点,那些有形的宝物尽管他可以纳入囊中,可更多的无形珍贵又怎能挽留

    那不是简简单单花几个钱就能买下来的,许多他舍不得又离不开的东西,注定还是要失去的。

    京城也注定要变成一个不再宜居的城市。

    所以他发现如今好不容易到手的幸福,其实岌岌可危,实际上是处于一个昙花一现,转眼即逝的状态。

    他并不能做到独善其身,营造不出一个安全的世外桃源来。哪怕他有再多的财富也不行。

    因为他要的幸福是需要特定的环境和氛围的,而“家”也是笼罩在“京城”这个概念之下的。

    如果连吃碗地道的炸酱面和打卤面都找不到地儿,这也能叫京城

    如果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看不见阳光和蓝天,只能活在雾霾尾气造出的一片灰蒙蒙当中,那也能叫生活

    他的父母更不可能容忍没有邻居可以聊天,没有熟人可以打招呼的环境里,否则不早就搬进老宅了

    所以说,这种感觉对洪衍武而言,就像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忽而有人从后面拍了他一下。

    悚然而惊!

    又或是某一天起晚了,穿上衣服就着急忙慌去上班,半路上才想起忘了锁门一样。

    突如其来的后脊梁发凉啊!

    那怎么办他该做些什么他又能做些什么

    或许生活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哪怕他是重生者,许多事情仍力所难及,遗憾在所难免。

    就像……就像他和“糖心儿”的事儿一样……

    但这种想法实在又让他愤愤不平,感到郁闷难解。

    而他究竟有没有能力去改变一些如果做螳臂挡车又会有多大的用处

    他恐怕还需要不少时间,才能慢慢想清楚。

    不过,正是因为心里存着问题,此后,他一下子变得安静多了,干起活来却更认真了。

    似乎像得了强迫症似的,又或是干活才能让心里




第752章 夕照街
    如同洪衍武脑中混乱纷纭的状态。

    七月份的京城,也因为步入了一个各方各面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来自于社会各界的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碰撞不断。

    像解放军第四医科大学空军医学系学生张华,为抢救一名掏粪落人粪池的老农而光荣牺牲的消息就震动了全国。

    并由此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价值观大讨论。

    许多人都为张华“不值”,他们把生命当做一道简单的算术题,认为此举是“金子换石头”。

    而7月 16日,国家上层又批复了《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生的规定》,同样在知识份子、尤其是大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因为规定中指出,为保证培养人才计划的完成,高等学校的在校本科生、专科生以及高等学校在校研究生,不准出国留学。

    高等学校毕业生,也必须服从国家统一分配,工作两年后,经批准,才能对外联系自费出国留学。

    所以尽管规定正式为出国留学开了一道门缝。

    但许多人,却仍不免感叹束缚颇多,抱怨政策有些不近人情。

    而事实却证明国家的担忧并未杞人忧天。

    因为在规定颁布之后,仅仅几年时光,我们自费出国的人数就由千人激增到了十万人。

    这些踊跃迈出国门的,可几乎都是我们国家的精英阶层。

    但当他们学业有成之后,却只有很少的人选择归国效力。

    如果规定中不加以约束和限制,想必我们国家花费了巨大代价培养的大学生,流失状况会更严重。

    但这还不算什么,真正的危机,是我们整体社会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盲目崇拜,也开始蔚然成风。

    如今不是“逢洋必败”,而是“逢洋必好”。

    但这倒不能仅仅用“崇洋媚外”四个字来概括定义。

    因为大约是长期处于“阶级立场要泾渭分明”的状态下,我们的国人都养成了“爱憎分明”的性子,翻脸如翻书。

    恶起来真恶,好起来真好。

    根本没有过度,昨天还把对美帝和日寇视为仇敌,今日便将对方当成了可以完全相信、依靠的朋友。

    这件事从陈力泉、“小媳妇儿”两口子和安吉洛的接触就能看出来。

    这小子现在一出门,再也遇不到带有政治警惕性的目光,感受到的全是无微不至照顾。

    到处都能看见善意的笑脸,还经常会有正在学英语的年轻人主动打招呼。

    他去公园、买东西都不用排队。要坐出租车,司机们都争先恐后。

    就连坐个公共汽车都有人给主动让座。完全是一副超等公民的待遇啊。

    就连他自己都不明白,怎么这身白皮囊就让他这么受人待见。

    要说那些兑换外汇券的“黄牛”巴结他还情有可缘,可公园、商店和公共汽车售票员,又图什么呢

    于是长此以往,沾沾自喜也就不可避免。

    要不是洪衍武早有嘱咐,千万别给丫脸,得让丫有一怕。

    陈力泉和“小媳妇”也都不拿他当道菜。

    否则这家伙的尾巴真能翘上天去。

    同样也是在这个月,表现当前时代下,京城百姓平凡生活的电影《夕照街》正式开机,终于进入了拍摄周期。

    这部电影的编剧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大约能体现出这部电影的创作动机。

    “这几年,我想,究竟什么人是我们时代的脊梁呢什么人应该活跃于舞台和银幕呢我的结论是普普通通的人民。他们头上没有光圈,手上没有号角和权杖,脚下没有风火轮。他们有浑身的伤,内心的痛苦。他们口里也常有高声的牢骚,低声的叹息,他们背负着因袭和现弊的重担。然而他们内心又有着光明圣洁的火焰,他们在咬着牙苦干,他们在创造我们的幸福,开辟我们的道路,他们是生活的主人。要写就写他们,要歌颂就歌颂他们。”

    而不得不说,洪衍武也正是因为思想上的新动态,他如今同样萌生出了与之相似的情感。

    甚至由于能看到未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比编剧还更爱、更珍惜这个一天天在不断像现代转变的京城。

    于是他便通过“红叶”,主动把这部片子的合作范围加大了。

    在原有的赞助基础上,洪衍武不仅个人出资让庞师傅承包了剧组拍摄周期的外送餐。

    另外因为是炎炎夏日,他还带着“红叶”撮合剧组跟“北极熊”达成协议,让厂方答应免费赞助剧组五十箱的冰镇汽水。

    而他出于个人喜好,和代表“北极熊”提出的新条件,就是希望能把福儒里观音院过街楼的街景,和“北极熊”汽水摊儿的风貌加入在电影当中。

    同时呢,他还要求剧本改几句台词,想顺带夸一夸洪家的“衍美楼”。

    不用太明显,点到就行,这主要为的是日后老铺重张做铺垫。

    这也算是学日本人的招儿,东西还没卖,就先铺垫上广告了。

    而对他的这些条件,导演经过全盘考虑,基本都答应下来。

    因为导演虽然是个非常认真的人,甚至有点较劲。但他可并没有什么得奖、成名,广告费之类的功利心。

    就是单纯想要给生活拍照,没有粉饰,没有虚构。好拍出京城胡同生活特有的美,和邻里间的那种人情状态来。

    只要和这个观念不冲突,只要对拍摄影片有利,就一切可以商量,可以接受。

    比如说拍摄地点吧。

    为了找到心目中理想的院子,从建组之初,导演就发动了剧组的人开始了艰苦的筛选。一条胡同,一条胡同,骑着车挨个找。

    最后才把位于新街口、沙滩、定阜大街的这三处四合院,定为电影的主拍摄地。

    既然本来就是拼凑的,那么临时加一个具有独特建筑的京城街景并不算为难。

    像剧中人物退休老工人郑万全跑居委会办执照的过程就加了个外景。

    老头儿蹬着自行车从远处穿过了观音院的过街楼,就把这个要求给完成了。

    而卖汽水的镜头也好办。

    因为剧情的后半部,夕照街的小青年办起了服务部。

    &



第二十章 累
    还别看洪衍武每天这么忙道,又是小食堂,又是“海防歌舞团”,又是《夕照街》剧组,又是工艺品厂的转圈儿跑。

    可这段时间有个人其实比他还累,那就是水清。

    首先是工作上的累。入厂还不到一年,水清就把团的工作和宣传工作搞得红红火火,得到了领导和职工的一致认可。

    尤其是公司的人,几次到厂里检查工作,对相关方面都很满意。

    于是公司不管大会小会,老表扬“北极熊”,连厂领导都觉得脸上有光。

    而越是这样,厂办和工会都越会把重要的任务交给水清来做。

    水清又是个既有责任心的人,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力求最好。

    于是不厌其烦,工作做得特别细致,这样越干也就越累,经常需要把一些工作带回家干。

    说白了,还真有点自找苦吃,倒是自己把自己弄得,和《人到中年》里陆文婷的境况有几分相似了。

    其次呢,当妈不易。

    就在这种情况下,偏偏水晓影这个调皮的孩子闲着没事儿就爱淘气,也实在让人不省心。

    比如说,这孩子会拿起刻笔刀,把家里的书桌由方沿儿改成圆沿儿。

    可惜技术不到家,木工活做的参差不平。

    水清回到家一坐到桌旁,看着可气不说,写字的时候一个不留神,胳膊还被那狗啃一样的边缘给划出了血道子。

    又比如说,这孩子某天喜欢上了抽屉里的橡皮和红印泥。

    等水清回家要继续工作,却发现橡皮全变成了小沫沫,红印泥把犯人的小手印儿记录在了桌里的纸张上,还有不少被折成了纸飞机。

    这样的纸肯定不能再用,也只能等天亮早点赶到单位去做了。

    而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水清出门居然和洪衍武、陈力泉撞了个面对面。

    这样一同去单位路上,她就免不了就要跟俩人诉诉苦。

    她说了孩子的“壮举”,哀叹真是不知该怎么管好。

    因为一是家里老人偏袒,总护着。二是孩子还小,连羞耻心还没有,就跟猫狗一样。

    完全记吃不记打,打完骂完哭完,下回还犯。真真儿让人头疼。

    洪衍武自然也要劝。

    他说自己小时候比谁都淘。所以最明白,孩子肯定不是小猫小狗。

    他们所干的事情,无论好与坏,在大人看来再不可理喻,但实际上都有他们的逻辑,他们的思想。

    而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往往就因家长而异了。

    他还拿自己亲身经历来引证。

    说记得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中午,他和陈力泉在教室里玩洋火,结果无意中把纸篓子给引燃了。

    这火一烧大,吓得好多孩子四散逃跑出去叫人。

    但好在等学校老师冒着弄洋滚滚跑进来的时候,他和陈力泉已经纠集了好几个孩子,集体用尿把纸篓子给浇灭了。

    这事当然挨了批评,甚至还挨了处分,陈力泉的父亲陈德元知道后也把他们俩抽揍了一顿。

    可奇怪的是,事后陈德元却又给他们俩买了根粉肠。

    敢情陈德元认为罚是罚,奖是奖,说“打你们是因为你们玩儿火。干了危险的事儿。我得让你们长长记性。可给你们吃粉肠,是因为你们遇事沉得住气。小小年纪能想出这个招儿来灭火。还算聪明,有点男人样。”

    这让他当时抵触心理全没了,反而再也没玩儿过火。

    还有让他的老师常显璋,因为他小时候在常家看书时,总喜欢在纸上乱画小人。

    常显璋觉着这样相当浪费纸张,可又不忍剥夺他的天性和乐趣,于是就索性把家里书房腾出来一面墙,由着他的性子去涂画。

    那种自由舒展,任意抒发的感受,让他至今难忘、感念。

    而那面墙现在的用途也是依然如此,上面已经有了不少可爱的小房子、小鸡、小兔类的涂鸦。

    只不过“画家”不再是他了,已经变成了常显璋的儿子常远。

    洪衍武的话带给了水清相当大的精神启发。

    无论是陈德元还是常显璋的做法都让她感到眼界大开。

    她明显的感到了自己的失误,她认为和这两人相比,见识和心胸上,完全不如。

    她更不能不承



第754章 相信
    前面说过,如果按照先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古训,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均已迈入了这个行列。

    所以伴随知青返城高峰的到来,也就很快出现了一次全国范围的结婚登记高峰。

    据资料显示,以京城为例,1981年本市登记结婚的对数有198858对,对比1977 年的69679对,增加了1.5倍。
1...337338339340341...4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