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洪衍武就是印象里记得这一幕,才特意跑了好几家电影院和文化宫,去找这部电影胶片的。
最终用二十元和两条好烟的代价。从一个电影放映员手里,换到了这一幕经典镜头的胶片。
最有意思的是,当他拿着电影胶片跟国家照相馆说出他要的尺寸是高一米八,宽一米二时,照相馆的工作人员简
第一百五十八章 比较
从1月5日到1月15日,仅仅十天,洪衍武的牛仔裤销出去了三千六百条。
有意思的是,男裤销量远比女裤为多,这足见市场仍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可供挖掘。
而且特别走运的是,就在男鞋已经被卖光,男式牛仔裤也即将售罄之际,花城的第二批货发来了。
于是服装夜市继续火爆,日销售金额再接再厉地突破了前所未有的三万元高峰。
整个服装夜市练摊儿的兄弟们都乐疯了,连批货的时候自己人都争抢上了。
因为除了三个协管员私下从洪衍武这儿每月领五百块工资,其他人的收入就得靠各显其能,自己卖货卖出来。
谁拿到的俏货越多,不就越挣钱吗
再说这么好挣钱的时候万一错过去,弄不好明年年底才有了,所以道义放两边,还是先把利字摆中间吧。
因此最近就为了这些货,一得着空,他们就要互相抡抢夹棒地挤兑呢。
“德子,你小子白叫了这个名,可真没德行。新来牛仔裤就三千条男裤,你小子一人霸了三百条。你怎么这么独啊不让别人过年了是不是”
“嘿,老臭儿,你倒说得好听。可我怎么听说有个兔崽子还偷摸囤了一百五十双男鞋呢你是想着别人了怎么着”
这时候不嫌事儿大的也掺和进来了。
“你们俩孙子真没劲,都太鸡贼。自己哥们至于吗其实耍这些小把戏根本没用,咱是靠嘴吃饭的,真有本事狗屎也能卖出高价去。”
德子率先转移了目标。
“出溜儿,你就装孙子吧。说得好听,你办起事儿来不地道”
老臭儿则跟着也揭露出了真相。
“就是的。你他妈的得了吧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哥是‘大宝’当我们不知道啊,有他关照,你倒是不缺货……”
总之,流氓的特性里自私还是占大头,一牵扯到利益,阴暗面就都暴露出来了。
不过还别看他们彼此争嘴,似乎都钻进了钱眼里去了。但唯独对洪衍武是一百个服气。
“洪爷就是洪爷,这次花城真没白去,搞来这么多俏货,让兄弟们过了个肥年。”
“就是,洪爷就是神通广大。还别说货俏了,就说这么大的手笔,谁玩得转那是山一样的量啊,怎么运来,搁在哪儿存要不说呢,这钱该谁挣,都是命里注定的,多大本事干多大的事儿,强求不得!”
“别他妈费话,当初你们丫还都不乐意呢?洪爷的高瞻远瞩,你们一堆凡人能想明白吗我跟你们说,洪爷绝对是善财童子转世。左手抓金,右手抓银啊!还是学学我吧,早就料到是这样的结果,咱一点也没含糊过……”
“你还别这儿抖机灵,洪爷跟你八竿子也打不着,你装什么大尾巴鹰再说你那点小聪明还配跟洪爷比,就是萤火虫的亮儿,差着不是一星半点儿……”
“对对对,你丫整个一真流氓假仗义,四处说便宜话的主儿。洪爷可是真局气,办实事的。听说了吗‘顺子’已经出来了,‘淘气儿’也快了。你们猜洪爷怎么着已经派人给顺子送去五百安家费了,还让他今后负责聚敛所有折进去的兄弟呢。洪爷有话,因为‘大抄’进去的兄弟们,愿意回来的,照样管饭辙……”
“是吗哎呦。这可太仁义拉。我记着,当初可给过他们散伙钱了,这还能继续接着我看咱们待在洪爷麾下,也不比国家给的铁饭碗差。”
“切,那你也太没见识了。这才哪儿到哪儿啊,知道吗‘顺子’和‘淘气儿’能这么快出来,找托儿减刑也是洪爷给办的。”
“我说的呢,牛x!瞧这份儿!这才叫真爷们呢!”
另外,还别看洪衍武这伙子人一个劲的利用服装夜市疯狂敛财,猛捞钞票,但洪衍武平时的话还真没白说。
这些平日里人嫌狗不待见的主儿,
第712章 愿打愿挨
还别看在服装夜市上,洪衍武的人每天都在用小刀子刷刷地片着老百姓的肉,可偏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就因为货色时髦,多种多样,而且有自由划价的空间。
在“挨了刀”的老百姓里,居然有不少人,反倒感觉这个市场办得比国营的好,让他们受益良多。
像那些没有工作,贪图时髦,每天只会拎着录音机逛大街,哭着喊着也要臭美的年轻男女们就不说了。
那都是些宁肯不吃饭,偷邻居家鸽子和自行车铃卖钱,也得穿条牛仔裤在街上招摇的主儿。
他们是服装夜市最稳固的客户群体,赶都赶不走,背地里也是最爱替服装夜市扬名。
可除了他们以外,对服装夜市存有好感的,也不乏许多有着稳定工作,追求正常生活的普通人。
像1982年春节前就要结婚的王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服装夜市,她才没给自己的婚礼留下遗憾。
如果从社会整体氛围来讲,其实从去年起,新娘和新郎穿的结婚礼服,就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单调刻板了,已经有人敢于把大红色的衣服穿在外面了。
而性格热烈外向的王芬显然更要超前一些,结婚头俩月前,她就一直在琢磨,该穿什么样的服装,来为自己的婚礼留下美好的回忆。
最后她想起了“运动”中毁掉的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就决定做一身旗袍。
等有这个想法以后,她就到京城的各大商场去转。
转来转去,选了一块古香缎的料子。
虽然每个月只挣四十多块,可她还是狠了狠,拿出俩月工资,花了八十多块钱把这旗袍做下来了。
要说穿上倒是真美,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后来问母亲的意见才知道,敢情穿旗袍是要带首饰,穿高跟鞋的。
这下可又犯了难,因为高跟鞋和首饰价格高昂就不说了,关键难以买到啊。
百货商店里即使有高跟鞋买,也需要七张工业券呢。
而珠宝首饰更是难觅其踪迹,恐怕得到传说中的“友谊商店”才有可能一见。
凭她一个普通工人哪里够得上呢
结果恰恰就在离婚期不足一周的时候,她终于从单位小姐妹的口中知道了服装夜市有卖高跟鞋的。
在这里,她不但买到了比百货商店里更洋气,更便宜的红色高跟鞋,还买到了梦寐以求的珠宝首饰。
虽然是假货,可既漂亮又便宜,一下子就让她的难题迎刃而解了。
就这样,结婚那天,王芬不但带上了项链,还有耳环、戒指,胸口还别了一朵珠花。
她发型是把头发整个烫起来,那种波浪的大花。
这样再穿上一身红色的旗袍,踩上红亮的皮鞋,那真是鲜亮异常,耀目至极。
果然,在她把这当时还堪称另类的行头穿戴好以后,再穿上大衣,坐着小车来到新郎家,一经闪亮登场,就立刻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那天婚礼上,无论是婆家人还是街坊邻居的目光都非常新奇,盯王芬芳的旗袍看了半天都不愿意离开。
大家都觉得太惊讶了,怎么穿这么漂亮啊!
就连新郎的亲兄弟都说,“嫂子你太漂亮了,把我们家整条胡同都给镇了。”
与王芬的情况差不多,在1982年的春节前夕,日报社编辑杜牧林也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春节之后,他就要参加单位的出国考察团去日本公干了。
而忧的却是,出国的置装费却严重不足。
他们的单位不比国家部委大机关,经费充裕。
动辄出国考察团就十几位、几十位成员,置装费一发就是五百块。除了做两身衣服,还能有剩余买双好皮鞋,买条丝绸领带的。
他们只发了三百元。而那仅仅够“红都”做一身半西装的,其余不足部分就得自己补上了。
可他的工资才有多少啊七十块而已,妻子才四十块。
填上这个窟窿就要他们两口子一整月的工资啊。
家里刚刚置办上电视,不但手头正紧,妻子还想攒钱买个洗衣机呢,这一百块钱填上,那不等于凭空花掉了半拉洗衣机吗
所以最终杜牧林抛弃了面子,选择了里子。
他算了算,出国大致需要半个月,如果精心点,或许不用更换,也能对付过来。
于是仅仅在“红都”做了一身西装,连双新鞋也没买,就打算穿旧的凑合了。
没办法,这就是发展中国家的难处啊。
可他万万没想到,妻子却突然在某一天晚上带给了他一份永难相忘的惊喜。
那一天,杜牧林像惯常一样加班到八点才回家,没想到一进家门,桌上不但有碗筷。旁边的椅子上竟然还有一身灰色派力司西服和一双皮鞋。
而妻子不由分说就让杜牧林穿上试试。
还别说,衣服特别合适,样式还特别新颖。
穿上以后一看,让人眼睛一亮,版式比“红都”的都好。
连在一边做功课的儿子也直嚷嚷,说爸爸像外国人。
直到这时妻子才炫耀似的表功,说西服和皮鞋都是在西单服装夜市买的,一共才花了七十五块,还是香港货呢。
跟着她又给杜牧林拿出了一条丝绸领带,花纹颜色比“红都”的还好。
此时,杜牧林已经完全被欣喜搞昏头了。
他一边对着镜子试着,一边不由自主地问,“这领带也是香港货,贵不贵这个可没必要买,我有一条就够了……”
哪知妻子却更是得意的一笑。
“人家白白送的,怎么样我买的这些东西还合用吧再怎么样,你一个大男人出国也得体面点。总不好没一身更换衣服的。再说,咱让谁小瞧了,也不能让日本人小瞧了不是”
就这样,从结婚算起差不多十五年,一直从未在任何人面前和妻子有过亲昵举动的杜牧林,破天荒的在孩子的面前忍不住拥抱了妻子。
虽然这有些荒唐的举动,让他的儿子好一通起哄,也让他的妻子面红耳赤,挣脱开后一个劲抱怨,可也足以说明他心中的激动和幸福了。
如果说王芬和杜牧林的经历,仅仅算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里的点滴小事,还显得有些平淡无奇的话。
那么“红叶”也因为洪衍武弄到京城的这些港式服装,找到他的门上来,要求他为共和国的电影事业做点“贡献”。
这件事从开始到结束,可就显得七扭八绕,有意思多了。
敢情“红叶”大学毕业以后,就被分配到了京城电影制品厂工作。
当然了,哪儿都得论资排辈,他既然是“小字辈”,就只能先跑剧务和负责道具。
还别说,分配的剧组倒真不错。
是计划在1982年开拍的“京影厂”的重头戏,根据苏叔阳作品改编的电影《夕照街》。
著名的电影演员于绍康和陈氏父子,还有青年明星迟志强,都会在这部电影里出演重要角色。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夕照街》所讲述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京城一个待迁的大杂院里。
这部电影不但需要如实的反应出当代京城市民的生活场景。剧中人物构成,很大一部分还是待业小青年。
别忘了,由于“红叶”本身就是京城人,又当过流氓头子。
他无论是对胡同里的生活,还是
第一百六十章 公道话
任何事情至少有正反两面。
所以别看在服装夜市上,这些港式衣服是香饽饽,甚至都出现了个别顾客让个体户现场扒裤子,连他们身上穿的衣服也要买的情况。
但在福儒里,这些服装却实在有点不受待见,横遭冷遇。
坚定持有批判性意见的,当然是各家各户的长辈们。
苏裁缝的意见是算最温和的,他只是死活看不上香港西服的布料和做工。
说这些是根本上不了台面儿,纯坑人钱的玩意,买这个太上当。
还说比洪衍武送给他的粤绣差远了,那才是正经的好东西。
而边家老两口对边保国、边建功哥儿俩穿牛仔裤和尖头皮鞋的样子,就是死活看不上眼了。
他们为此是真没少数落俩儿子。
用边大爷的话说,“你们穿的那叫什么裤子净包个屁股蛋子。这不跟不穿一样嘛简直不堪入目,看着都不像好人。再说,这蹲不能蹲的,穿上它还怎么干活难道你们也想当资产阶级”
而边大妈身为居委会主任,就更是上纲上线。
“你们俩甭老跟我扯什么外国货。你妈我不懂这个,可你妈知道,要搁过去你们就是汉奸。不是我说你们,别这么不争气,学点好行不行难道你们非得学小武,也想把你们爹妈气死不成”
由此也就可以想象出了,这些服装其实在洪家惹出来的风波更大。
敢情就因为洪衍武把洪衍茹和苏绣来了一个全副武装。
把滑雪衫、牛仔裤、蝙蝠衫、棒针毛衣、尼龙丝袜、高跟鞋、电子表,全套儿都给俩丫头装备上了。
结果她们一出门那叫一个晃眼睛,净招惹街上臭痞子的口哨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