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说白了,这就跟今天许多在居民楼里办公的公司,自己中午找个阿姨来做午饭一样,既吃得好又省钱,最实惠不过了

    &n




第687章 杂而不乱
    京城第一家服装夜市买卖兴隆,成为了众所皆知的社会新闻。

    这不但吸引着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人来看热闹、买东西,也吸引着不少脑子灵活的人想来这儿分一杯羹。

    只可惜这个夜市,不但是本市第一家服装市场,也是国内第一桩私营性质的霸盘生意。

    尽管这些人动作快,可当他们找到“西长安街工商所”,询问怎么租摊位办执照的时候,却只得到一个噩耗,“市场已满,不再增置摊位”。

    哪怕是有些人千方百计攀上关系,想请工商所的领导吃饭,给他们送礼也没戏。

    因为一方面是洪衍武早打点好了,今后会以定例的形式,每月都给正、副所长送“温暖”。

    这才是细水长流,无需担一点责任的好处。

    而另一方面,是正、副所长俩人心里也明镜儿似的,他们自己实在没有办成这事儿的能力。

    所以对来托付的人统统只有一种回复。

    “不是不帮忙,确实无能为力。”

    “不怕告诉你,其实是先有的服装夜市,才成立的这个工商所。”

    “一切都是上面分局管理科经手办的,现在还有区里盯着。”

    “那还不上面说什么是什么,我们如今也只有执行的份儿,说白了就是个摆设。”

    既如此,这帮人也只好偃旗息鼓了,大多数人都死了心。

    只不过,毕竟财帛动人心,总会有人忍不住要试一试旁门左道。

    像有些胆儿大的,就偷摸在市场外围摆上摊儿了。

    他们一样是蹬着三轮车过去。要么在市场门口先拦一道,要么就摆在马路上。

    打的主意无非是进不去市场我就外头卖,反正也能沾着夜市的光,还不用交管理费了呢。

    可这么一来,洪衍武的人当然就不干了,协管员当然要出面驱赶。

    没想到那些人不但挺理直气壮,“又不在你市场范围之内,你协管员可管不着我这段儿。”

    而且他们还抱成团儿一起对抗。

    这样一来,反倒弄得协管员有点左右不是,显得心虚理亏了。

    后来直到那些当初那帮“管眼的”不耐烦了,出来五六个横主儿,不由分说就把市场外头的几辆车给掀了。

    这样靠着流氓本色暴露,以混蛋治混蛋,才把这些无照摊贩给吓跑。

    只是他们更没想到的是,这事儿被他们上报之后,洪衍武的举措却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

    不但没赞许,反倒严令禁止,坚决不许他们再这么做了。

    洪衍武说对夜市来说最重要就是秩序、安全和声誉,这样干肯定让老百姓看着害怕,等于自己毁自己。

    何况这些人也有用处,如果再过来,只要不进市场就不管他们。

    别忘了,如今不是过去黑着干了,真要治这帮人,走官面儿就行,何必给自己招事儿呢?

    怎么弄他们,什么时候弄他们,他自有打算。

    既然如此,尽管心里仍有不少疑问和不解,可手下们却一点不敢违背洪衍武的吩咐。

    再见类似情况,只好听之任之,置之不理。

    那再往后还用说嘛,他们这一随便,各类外来的、无证的摊贩无所顾忌,也就跟雨后春笋一样越来越多。

    那些人自发性地见缝插针,围绕着夜市的外围云集。

    车辆五花八门,三轮车、板车、自行车、手推车、甚至童车都摆上货物,叫卖喧天。

    而且这些摊子也不拘门类。

    不光是服装类,像什么玩具、旧书、床单、枕套、手套、鞋垫、菜刀、剪刀、锅碗瓢盆、糖葫芦、烤白薯、卖烟卷的、卖茶水的,都来。

    这么一来,秩序必然受影响,垃圾也与日增多。

    且不乏争执口角,甚至还招来了不少“捞偏门”的社会闲散人员。

    可更让洪衍武的手下们奇怪的地方就是在这儿。

    在他们眼里,他们的“把子”居然像是心甘情愿赔本赚吆喝似的,居然宁可自己搭钱替这些外人“擦屁股”。

    像那两个打扫卫生的,每人拿了两条烟的额外犒劳,负责的范围里就多了小贩们摆摊的地方。

    而且洪衍武似乎还和过去经营电影院似的,又给“小雷子”交“保护费”了。

    因为很快,“小雷子”的人就开始每天来市场,充当“见义勇为的良好市民”。

    一边负责协调小贩们的争端,一边负责市场里抓贼。

    这样一来,就再没有小贩敢于为争抢位置起争执,也再不会有摊贩占据交通要害的情况发生了。

    而京城的各路“钳工”和想勒索生财的“玩闹”们,更是对此处退避三舍,不敢冒头。

    总而言之是杂而不乱。

    表面上人流如潮,可暗地里自成规矩,严守秩序。

    那再往后呢,好处还真就逐渐显现出来了。

    因为别看夜市摊贩一日多过一日,却并未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

    反倒应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愈加使得这里人流如潮,生意兴隆。

    这可不是感觉,而是有实在证据的。

    因为稳定在一定范围的销售额竟然又往上走了一步,居然重新摸到了两万的门槛。

    而且无论是摆摊的,还是买货的,同时都觉得方便了不少。

    饿了能吃点,喝了能喝点。

    烟没了火儿没了,也能买一包,再不用发愁了。

    于是洪衍武手下悟性高的人,此时此刻,就多少开了点窍儿了。

    他们发现,有不少顾客,其实一开始都是奔着市场外头那些吃喝,或是针头线脑那些国营商店不爱卖的微利产品来的。

    而一旦他们买了那些东西,往往就会接茬往市场里逛,自然就有了交易的可能。

    为此,他们不由对洪衍武的决策大感佩服。在背后人人称颂,“洪爷圣明”。

    不过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洪衍武心思哪儿会是凡人轻易就能跟得上、摸得透的

    他跟着传下来一道新的旨意,立马又让这帮小子们重新犯了糊涂、傻了眼。

    很突兀地,洪衍武竟然决定要和陈力泉一起离京办货。

    为期两周,目的地是祖国的南边——花城。

    这消息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啊。

    还不光是这帮干夜市的小子们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洪衍武手下所有靠他吃饭的人,全都不理解、不情愿。

    练摊儿的小子们,主要是对眼下的状况已经很知足了。

    别看才干了这么短的时间,可他们谁都能看出来,靠这个市场,比过去卖票的进项至少得翻倍。

    所以他们都觉着很没这个必要。

    如今不是没有货卖啊,去南边办货又能怎样山高水远,人生地不熟的,就为了弄点衣服什么的回来,值当的吗

    大家就不免又像鼓动那四个原先的负责人的跟上头说说,希望洪爷和陈爷能坐镇京城。

    哪怕留一个呢,心里踏实啊。

    可没想到那四个精明人一人一句,又给他们撅回来了。

    “哎哟,你们倒很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旅途
    1981年12月7日,洪衍武和陈力泉带着一行人马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这次同去的,可不光他们俩和手底下的“桃谷六仙”,还有“刺儿梅”。

    要说那姐们儿的飒利劲儿,比跟男人打交道都痛快。

    照样是一听这事儿就答应了,对洪衍武的安排没二话。

    越这样,洪衍武就越爱拉一把。

    当天上车之前,无论是谁,兴致都极高,对一路能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远赴千里之外相当激动。

    这也难怪,不是刻意贬低京城百姓,主要这个年头,能自费跨省跨市的还真得拿手指头掰着数。

    一没闲心,二没闲钱,这事儿跟过日子的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搭界。

    不过真等到上车后,这滋味儿可绝不是好受的,几乎让这帮人个个后悔。

    因为尽管这年头京城的服装个体户刚出现,还没形成真正的南下大军去倒腾“广货”,北方的市场仍旧以“沪海货”为尊。

    可问题是,这年头的铁路运力太有限啦!

    1981年,京城铁路分局对全国各地的开行的旅客列车对数,只有区区111对。

    而且由于客车编组受机车牵引定数,和各主要站到发线长度,及南京铁路轮渡等限制,北南方列车最多编挂14 辆。

    同时因为是长途,编挂中除了硬席车,还要包括软卧车、硬卧车、餐车、行李邮政车。

    由此可想而知,从京城到花车的火车几乎每趟都是人满为患。

    偏偏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大家真正感受一下路上的辛苦,洪衍武根本没托关系弄包厢票,反倒故意全买的硬席站票。

    那要能好受得了才怪呢

    现实的情况就是,车厢过道站满了人,比起京城上下班时的公共汽车好不了多少。

    连去上个厕所,都得弄出一身汗来才挤得出去。

    再加上当时又是冬日,锅炉只供暖不供开水。

    根本不禁烟的闷罐儿车内到处烟雾缭绕,却又密不透风、冷得像个冰箱。

    不夸张的说,从上午熬到下午,这一行人除了身体素质最好的陈力泉和洪衍武之外,剩下人全都脸色发白,恶心得直反胃了。

    但这还不算什么,要单只是条件恶劣吧,这伙人也不是受不了,毕竟都是遭过罪的人。

    再怎么说,火车也比“号”里舒服吧

    可关键是他们还提心吊胆呢。

    这次去南方,洪衍武随行可还带着东西呢,不但弄上车来三箱酒水,还有十二万现金。

    这些钱他是故意分成六份儿,给底下这六个人一人包里塞了两万。

    就连“刺儿梅”身上还有她自己的一万块呢。

    想想吧,这一行人简直就是个活动银行呀。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真要碰上“吃大轮”的同行,脚湿了鞋,那不损失大了肠子非得悔青了不可。

    所以说,饶是他们这一伙儿里有四五个“佛爷”呢,也是忐忑难安。

    这一路上,除了洪衍武和陈力泉,其他人几乎都是死抱自己的手提包不撒手,惟恐一不留神它就会长翅膀飞了。

    当然,这种提心吊胆也是很有道理的。

    特别洪衍武提醒大家注意“新乡”的那段路,说什么“火车好坐,新乡难过”,还真是小偷数不胜数。

    那些人成帮结伙地一个劲地往独身旅客身边挤,往往一不留神,谁的身上就得缺点东西。

    好在洪衍武他们是“组团”来的,个个又是京城江湖的人尖子,早有预防下,岂能让他们得了手

    在陈力泉擒着俩小子的手腕子,“刺儿梅”用“青子”“花”了一大姑娘的胳膊,其他人又一起骂骂咧咧驱赶走一个瘸腿老头儿之后,再没人敢往他们身边凑了。

    而等过了这一段之后,洪衍武实在忍不住得意,自己一人偷偷乐了。

    因为除了他没人知道,这是多么富有历史感和戏剧性的一幕。

    活脱一出《天下无贼》的电影啊。

    不过,不管“黄瘸子”名声再怎么大,黎叔”的原型其实没那么神。

    事实证明,“黄瘸子”并没有什么剥鸡蛋和扔冰块的手段,他也只能知难而退。

    说实话,这有“一把高手”之称的“东北贼王”,比起“伸手来”和“糖心儿”还差着级别呢。

    &nb



第690章 白吃
    按理说,吃饱喝足,问清楚了价钱,那下面就该掏钱了吧

    可洪衍武不,他反倒跟服务员提了个谁都没能想到的要求。

    “把你们老板叫来。”

    于是不多时候,一个干瘦的男人找了过来。

    年纪大概三十出头,个头也不高,但一脸精明样,一看就是本地人。

    这位一打照面就先是一阵点头赔笑。

    “众位先生,我叫阿强,系这里的老板。”

    “有什么不满意的啦系我们的饭菜不合胃口吗还系价格有问题啦”

    “没关系,交个朋友。第一次来,可以给你们打个折扣的啦,五系八……不,五系六,好不好啦”
1...312313314315316...4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