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不用亲临一线指挥的时候,钱天敦的时间就比较空闲了。当陈一鑫来找他请示部队调动安排的时候,钱天敦正在看一本1977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补给战——从华伦斯坦到巴顿的后勤史》。这本书是以色列人马丁万克列威尔德博士所著,书中对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几次重大战争的后勤保障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后勤对战略和作战的影响。这本书本来是有中文译本,不过摩根特意将自己收藏的原版借给了钱天敦阅读。
钱天敦看这本书还是稍稍有点吃力,不时需要翻阅辞典来辅助理解书中的表述,不过他还是很乐在其中,权当是战地枯燥生活的一个消遣了。
陈一鑫对此也已经习以为常,见状打趣道:“我说钱司令,你这是准备从一线转后勤了吗”
钱天敦放下书应道:“以我们目前的部队规模,后勤问题其实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但如果等到几年之后,我们的军事行动投入兵力数以万计的时候,事到临头了再想起要解决后勤问题,那可就晚了。”
陈一鑫道:“总后不是有专人负责这方面的研究吗”
钱天敦摇摇头道:“作为带兵打仗的将领,就算不用自己去亲自操作,但至少要明白后勤的运作原理。这本书里分析了不少战例,看了还是有很多收获的。我这里还有一本塞勒斯索普的《理论后勤学》中文译本,里面分析了法俄战争,美国内战,普法战争的战例,你拿回去有空的时候看一看。”
陈一鑫嘴上应了一声,却并没有把钱天敦的要求太当一回事。
钱天敦倒是从他脸上看出一些端倪,继续说道:“……看完之后,你写一下观后感,三五千字,深刻一点。”
陈一鑫嘴微微张开,不知该如何应声才是,他参加穿越的时候还只是一名高中生,而且是对学习毫无兴趣的那种,这些年里一直在军中打拼,文化方面的素养没有多少提高。真正静下来开始看一些书籍文稿,还是来山东与马玉玲成亲之后的事。但要让他读这种生涩的军事书籍,还得写出深刻的读后感,这就有些伤脑筋了。最关键的是,他虽然很崇拜钱天敦,但并不想像对方一样往儒将的方向走,能上阵杀敌,在战场上挥斥方遒,才是他最为享受的军旅生活。
“嫌不够我这里还有一些书,要不你自己挑”钱天敦故意调侃道。
陈一鑫连连摆手应道:“够了够了,我先看你说的这本好了,其他的以后再说。”
闲扯了一番之后,陈一鑫才说起正事,其实还是跟后勤有关。目前驻扎在辽东的部队,绝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金州地峡一线,而主要的物资供应渠道是从山东走海路至大连湾上岸。海军和海运部制定的计划并没有明显的疏漏,但执行起来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还是主要出在了各地的物流衔接上,由于许多作战物资都是在三亚生产,然后一路从南海运到黄海。距离如此之长的航线,除了海军的少数舰船会选择完成整条航线,承运作战物资的民间商船一般都是分段运输,因此需要在途中进行数次转运,这也就给船期增加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如果某艘船因为天气或者排期的原因,在香港耽搁了那么一两天时间,那么等由其运送的货物运到澎湖转运出来,或许就差了三四天的时间,
再经由浙江、山东这样一路转运到辽东,最终的船期比预计要延后十天半个月也是有可能的。
即便是海运部将航运计划做得再怎么周密,即便是已经给可能出现的延误留出了余量,这种不可抗力带来的影响依然难以避免。而原本海汉打算采取的一系列后续军事行动,也一定程度受到物资供应的影响,不得不作出一些局部调整。
钱天敦处理完陈一鑫带来的问题
第1453章 宝贵的人口
搁在北上之前,陈一鑫可能对于沙喜的表态不会有太多的想法,但最近这一年多在山东负责民政事务,关于屯田、基建、移民等事务都算是有了一定的操作经验,此时听到这番话,便知道对方是在跟自己讨价还价了。
“沙哥,海外殖民地,特别是战区,一向是军事优先,民事第二,这个规矩你也清楚的。”陈一鑫不卑不亢地应道。他知道沙喜是想多留些人手在旅顺,以求尽快将当地的基础建设工程进行下去,这样后期才好从山东招募更多的移民前往辽东定居。不过按照正常的规矩,战区包括人力在内的一切资源的确都必须要优先安排给军事用途,前线要征调民夫,后方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拒绝军方的要求。
陈一鑫很清楚金州地峡防线的改建工程有多麻烦,所需的劳动力也不是千八百人就能解决问题。在当下这种环境,辽东本地也没有多少可供征调的劳动人口,唯一的人口聚居地就只有刚刚夺下不久的旅顺堡了。为了能尽快完成前线的防御工事,后方的很多安排就只能先停一停了。
沙喜又旁敲侧击地试探了几句,陈一鑫却再也不松口,他不是不给沙喜面子,而是想到钱天敦将自己派回旅顺,可不就是为了盯着这些事务吗这边对沙喜松了口不打紧,回头在钱天敦面前可就没法交代了。人情和公事孰轻孰重,陈一鑫心里还是有数的。
沙喜见陈一鑫态度坚决不为所动,也就没有再坚持下去。陈一鑫说的规矩他不是不懂,只是自己放弃了南方的根基,千里迢迢来辽东赴任,所为的自然不只是给军方打下手而已。他也希望能够像某些把握住机遇的同僚那样主政一方,然后安安心心地在海外殖民地当土皇帝。
辽东这地方虽然冷是冷了点,但在沙喜看来还是很有奔头的,而且这里紧邻大明,今后大批引入汉人移民应该不难,比起南海那边的殖民地只能圈养一大帮又笨又懒的当地土著要好多了。沙喜在来辽东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诸多规划,要如何在这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事农林牧副渔相关产业的开发,以及从大明引入更多的移民安置至此地。不过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海汉军的军事行动一天没有结束,他的这些想法就得继续搁置下去。
人口,特别是劳动人口,自穿越那一天起,便一直是制约海汉发展的主要困难之一。即便是九年后的现在,海汉控制的殖民地已经从海南岛向南北各自延伸数千里,登记在籍的人口接近三十万,但对海汉而言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劳动力需求缺口。像金州南部这种被后金提前坚壁清野的地区,人口更是稀缺资源,大部分的本地劳动力其实已经被作为民夫征调至前线服劳役,但军方显然并不满足于现状,这让在本地还不具备讨价还价资本的沙喜略感失望。
陈一鑫接着说道:“北边的工程工期卡得很紧,必须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才有可能完成。所以旅顺这里只留下维持后勤、航运、医疗等部门运转的人员,其他非必要的劳动人口都得先调往前线。”
沙喜知道这是军令不可违抗,当下也平静下来,拿出一盒烟发了一根给陈一鑫,自己也点了一根,抽了两口才道:“这烟是安南那边的殖民地出产的,可能是纬度和气候的关系,比我们早期在海南岛种植的烟草还好一点,如果放到市面上,价格至少要贵三成以上。不过这些高级烟草还是送到海南岛这边来做深加工和包装,因为产能太小,都没有公开发售,属于内部特供的好东西,你懂的。”
陈一鑫听他这么一番介绍,便拿起烟盒来看。这烟包装很简单,就只在正反两面各印了一个小小的红蓝双色标,连个文字都没有,的确不是在市面上售卖的货色。海汉内部特供给穿越众的好东西,如烟、酒、糖、奶制品等等,包装上一般都有这样的标志。陈一鑫品了品,这种烟的味道的确与他以前抽的烟有些差别,吸进去的感觉明显要醇厚一些。不过以海汉目前的工业水准,还造不出那种标准的海绵过滤嘴,只能用上等棉花代替,饶是如此,也比市面上没有过滤嘴的普通卷烟高级多了。
“这是新货难怪了。”陈一鑫打量了一下手上夹着的那根烟,然后重重地又吸一口,口中含糊不清地说道:“好东西!”
沙喜接着说道:“从三亚运到辽东,路上要走一个多月,而且途中还要被各地的大佬们剥削走一部分,所以运到这边就已经没剩多少了……”
陈一鑫抬手阻止沙喜继续往下说:“先给前线指挥部一人拿一箱,没问题吧”
沙喜摇摇头道:“顶多一人给五条……一条烟换十个能干活的人。”
陈一鑫眉头微微一挑,心道原来你是在这里等着我。前线指挥部包括陈一鑫在内的这帮将领全都要抽烟,五五二十五,那起码就要给沙喜留下二百五十名劳动力。这虽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对于人力资源捉襟见肘的旅顺地区来说,却已经着实不少了。
既然明知对方有算计,陈一鑫哪肯轻易答应下来,摇摇头道:“你现在拿出来无非就是尝个鲜,既然是内部特供的东西,那过不了多久后勤部门也会送来,顶多也就迟个十天半月,就这你还拿来找我换人,是不是太敷衍了点。”
沙喜笑了笑道:“不瞒你说,安南那边的烟草种植园产量也有限,所以这一批内部特供的香烟总共也就三百来箱,其中三分之一都被我带着北上了,你要等下一批,那可能得年底了。”
沙喜见陈一鑫没有马上接话,心知他大概是在盘算利弊得失,当下便又再加码道:“我这里还有一些桶装葡萄酒,都是窖藏五年到七年的,想必你们在辽东也喝不到这玩意儿。你如果愿意做这笔交易,我
就再送两桶酒给你。”
陈一鑫心道其他人还好,王汤姆和摩根喜欢喝葡萄酒倒是众人皆知,要是能弄几桶葡萄酒回去,他们肯定是会很开心了。不过这事与钱天敦的命令肯定是有冲突的,他还是担心自己擅作主张会不会令钱天敦不快。
沙喜仿佛是看穿了他的心事,继续劝道:“这可都是市面上不好弄到的慰劳品,钱司令这么通情达理的人,当然不会在
第1455章 实惠
海汉在金州南部圈下这块地方周边环境复杂,不像在南方开发的海岛殖民地那么容易打理。这里直接与辽东大陆接壤,金州地峡以北就是敌占区,随时会面临后金的武装袭击,而在名义上这里仍是大明领土,想必大明也不会乐意见到海汉打着东江镇的旗号行占领之实。这样的环境就导致了在未来可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军队在这里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是辽东殖民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不管是沙喜还是其他人来掌管这个地方,都必须要得到军方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坐得稳屁股下面的位子。所以在上任伊始就设法搞好与军方的关系,是沙喜的既定施政策略之一,只是他来赴任就正好赶上春季攻势开打,军方大佬们都去了前线指挥作战,根本没有坐下来商谈合作的机会。如果没有陈一鑫的出现,那沙喜大概还得等上十天半个月才能跟钱天敦等人碰面会谈,为了争取时间,他也不吝当下先多给陈一鑫一些好处承诺,以此换得军方的好感。
陈一鑫虽然察觉到了沙喜的意图,但他确实想象不到沙喜的谋划有多大,而且他也不想往深了去考虑这种问题。毕竟大家都是同一阵营的同僚,沙喜也没有理由要通过这种手段来害自己,通过明面上的合作稳稳当当地拿些好处,即便是执委会也不会干涉这种交易,更何况照沙喜刚才所说,就连执委白克思也在出资占股的名单之中,这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陈一鑫权衡了一番利弊之后,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便对沙喜问道:“那这事沙哥你打算怎么个操作法还是按照南方的做法来吗”
沙喜点点头道:“殖民地的经营开发,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模式了,我们也不用另辟蹊径去搞什么新花样,细节的地方按照本地的情况作一些小调整就行了。首先还是成立一家辽东综合开发公司,对内募股,先照顾自己人,像你们军方这些司令将军,都会预留相应的持股比例,具体的内容,想必你以前也看过琼开发、南海商盟这些单位发的招股书吧其实都是大同小异差不多的。”
陈一鑫道:“不过以前在南方拿钱入股搞种植园,就算有足够的资金,能在一个地方占到的股份也会被限制到很少,既然辽东这边是沙哥你来牵头,应该不会也照着这么搞了吧”
“这是商务部定的规矩,要限制内部的人均持股份额,免得过早出现财富等级差异太大的状况。当然了,会做生意的人也有很多法子能绕过这种限制,这规矩纯粹只是为了让大家心理上平衡一点罢了。”沙喜很耐心地向陈一鑫解释道:“在本地的官员,入股比例会相对大一些,你放心好了,这事由我来操作,最终肯定要比你以前在南方入股的份额要多,额外的花销更少。”
海汉在海外开发的殖民地基本都是采取对外招商与内部募股两套开发方案并举,不过一般都是内部募股先行,按规定比例拿出一部分的份额供除当地官员之外的全体穿越众认购,每人限定份额,而当地的军政官员所能认购的份额则要更多一些。由于这种认购都是有赚无赔的原始股,所以基本上不会出现认购不完需要国库财政来兜底的状况。
有鉴于陈一鑫过去的投资经历,沙喜介绍给他的便是这种内部募股,风险不大收益却很可观,而且具体给每个人多少份额,其实都拿捏在沙喜这个牵头人手中。当然除此之外,沙喜自己也还有另外的私人投资计划,他并不想把辽东这块肥肉分太多给外人。
沙喜对于南方殖民地那种放开手脚对外招商的开发方式其实并不是很感冒,他认为那样虽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吸纳到大量的资金,但把土地资源交到那些外部资本手中去经营,一交出去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他看来是有点肥水流进了外人田的味道。如果把这些土地资源都尽可能控制在自己手上,他认为肯定能比那些纯粹的商人运作得更好——毕竟他以后就是这里的父母官,手上的权力可以为他开发运作这些土地资源带来更多的便利,这是那些外来投资商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条件。
当然了,有利必有弊,如果沙喜选择将辽东的土地资源尽可能控制在自己手上来开发,那在前期所能动用的资金和社会资源必然比不了公开招商的模式,而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个弊端,所以他得尽可能地在早期拉到更多的社会资源来为自己的打算保驾护航。比如如果有了军方的深度参与,沙喜就可以稳稳当当地压住即将迁回辽东的东江镇军民,以免今后因为利益而产生纠纷。当然在此之前,他也得先弄清楚军方究竟打算怎么安排皮岛那帮人,免得弄巧成拙。
沙喜见陈一鑫的问题越来越深入,也知道对方肯定已经被自己说动,剩下拿不定主意的部分,大概就不是他自己能够下决定,而是要等回头请示过钱天敦才能有结果了。
沙喜是一个喜欢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不管是经营地方,还是与人谈判都是如此,他见陈一鑫迟迟未能作出肯定的答复,便已经猜到对方拿不稳的地方,当下便主动提及:“陈老弟,你也不用急着马上给我表态,你回头联系钱司令,把我的意思给他转达一下,他待过的地方比你我都多,什么事都见识过,自然一听就知道我说这事是不是可行。反正入股这事,指挥部的几位都是有资格参与的,有好处当然是大家一起来分。你看怎么样”
陈一鑫也就坡下驴,点点头应道:“那我回头先跟指挥部联系一下,看看他们的意思。”
沙喜也极有分寸,当下便不再提及募股的事,拿酒与陈一鑫干了一杯,然后转而问起了东江军的状况:“听说这次皮岛来了一千多人马,也跟着上了一线,他们在战场上表现怎么样”
陈一鑫不疑有他,便向沙喜说明了皮岛军这次在前线的表现。事实上皮岛军虽然一直在一线驻扎,但真正与后金军面对面以命相搏的战机却不多。他们随特战营攻打纪家堡,
第1455章 实惠
海汉在金州南部圈下这块地方周边环境复杂,不像在南方开发的海岛殖民地那么容易打理。这里直接与辽东大陆接壤,金州地峡以北就是敌占区,随时会面临后金的武装袭击,而在名义上这里仍是大明领土,想必大明也不会乐意见到海汉打着东江镇的旗号行占领之实。这样的环境就导致了在未来可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军队在这里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是辽东殖民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不管是沙喜还是其他人来掌管这个地方,都必须要得到军方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坐得稳屁股下面的位子。所以在上任伊始就设法搞好与军方的关系,是沙喜的既定施政策略之一,只是他来赴任就正好赶上春季攻势开打,军方大佬们都去了前线指挥作战,根本没有坐下来商谈合作的机会。如果没有陈一鑫的出现,那沙喜大概还得等上十天半个月才能跟钱天敦等人碰面会谈,为了争取时间,他也不吝当下先多给陈一鑫一些好处承诺,以此换得军方的好感。
陈一鑫虽然察觉到了沙喜的意图,但他确实想象不到沙喜的谋划有多大,而且他也不想往深了去考虑这种问题。毕竟大家都是同一阵营的同僚,沙喜也没有理由要通过这种手段来害自己,通过明面上的合作稳稳当当地拿些好处,即便是执委会也不会干涉这种交易,更何况照沙喜刚才所说,就连执委白克思也在出资占股的名单之中,这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陈一鑫权衡了一番利弊之后,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便对沙喜问道:“那这事沙哥你打算怎么个操作法还是按照南方的做法来吗”
沙喜点点头道:“殖民地的经营开发,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模式了,我们也不用另辟蹊径去搞什么新花样,细节的地方按照本地的情况作一些小调整就行了。首先还是成立一家辽东综合开发公司,对内募股,先照顾自己人,像你们军方这些司令将军,都会预留相应的持股比例,具体的内容,想必你以前也看过琼开发、南海商盟这些单位发的招股书吧其实都是大同小异差不多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