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这种想法自然没什么道理,甚至连推论都说不上,京城附近的军事戒备程度,也绝不止是海汉所认为的那样脆弱。大明与后金的军事碰撞往往是数以万计的兵力投入,而海汉单次军事行动能动用两三千人就已经顶破天了。而且站在海汉的角度,也并不打算在这个阶段激化与大明之间的关系,为此连攻打辽东都特地拉上了东江镇的傀儡部队,海汉舰队更是极少深入到渤海湾靠近京畿的海域活动,这些措施为的便是尽量避免大明太过忌惮海汉的存在,以免因此而影响到今后两国的建交前景。

    刘尚身居敏感部门,对于海汉的政策其实多少也有所了解,但他潜意识地还是会将海汉与大明对立起来,认为两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才是今后关系的主旋律。

    本首发创世中文,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陪同刘尚的士兵倒是很贴心,及时递上了醒脑的药物,让他擦一些在人中上,可避免被这冲鼻的血腥气薰得头脑发晕。刘尚虽然也不太喜欢这种药物的气味,但总好过一直闻到那令人恶心欲吐的血腥味,当下只能先暂时忍耐了。?刘尚这辈子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埋尸的千人坑,视觉上受到的冲击还是相当强烈。不过他并不会对这些死去的后金军人有任何的同情之心,不管是站在大明还是海汉的立场上,后金都可以算是绝无妥协可能的死对头,而且后金军败得越惨伤亡越大,对刘尚的故国和现在效力的新主子都会有越多的好处。如果有可能的话,刘尚甚至会希望这平原上满是埋尸坑,将所有的后金野猪皮全都埋到地下去。

    刘尚来参观的时候,其中一处埋尸坑已经挖掘完毕,坑边站着数人,两两一组,正在将板车运过来的后金兵尸体扔到坑里去。这些尸体绝大部分都没了头颅,是陈一鑫特地下了命令,将剿灭匪徒的头颅全部砍下来。他倒不是要用头颅来搭京观吓人,而是要留给沈志祥的部队,让他们用这些外貌特征明显的头颅去向大明兵部和朝廷请功。

    目前扔进坑底的无头尸已经有两百多具,在坑底重重叠叠地垒起了一座小丘。刘尚见状心里却起了一个奇怪的念头,海汉如果依葫芦画瓢,在渤海湾靠近京城的地方也弄出这么一块根据地来,是不是就能直接威胁到京城的安危了。

    这种想法自然没什么道理,甚至连推论都说不上,京城附近的军事戒备程度,也绝不止是海汉所认为的那样脆弱。大明与后金的军事碰撞往往是数以万计的兵力投入,而海汉单次军事行动能动用两三千人就已经顶破天了。而且站在海汉的角度,也并不打算在这个阶段激化与大明之间的关系,为此连攻打辽东都特地拉上了东江镇的傀儡部队,海汉舰队更是极少深入到渤海湾靠近京畿的海域活动,这些措施为的便是尽量避免大明太过忌惮海汉的存在,以免因此而影响到今后两国的建交前景。

    刘尚身居敏感部门,对于海汉的政策其实多少也有所了解,但他潜意识地还是会将海汉与大明对立起来,认为两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才是今后关系的主旋律。陪同刘尚的士兵倒是很贴心,及时递上了醒脑的药物,让他擦一些在人中上,可避免被这冲鼻的血腥气薰得头脑发晕。刘尚虽然也不太喜欢这种药物的气味,但总好过一直闻到那令人恶心欲吐的血腥味,当下只能先暂时忍耐了。

    刘尚这辈子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埋尸的千人坑,视觉上受到的冲击还是相当强烈。不过他并不会对这些死去的后金军人有任何的同情之心,不管是站在大明还是海汉的立场上,后金都可以算是绝无妥协可能的死对头,而且后金军败得越惨伤亡越大,对刘尚的故国和现在效力的新主子都会有越多的好处。如果有可能的话,刘尚甚至会希望这平原上满是埋尸坑,将所有的后金野猪皮全都埋到地下去。

    刘尚来参观的时候,其中一处埋尸坑已经挖掘完毕,坑边站着数人,两两一组,正在将板车运过来的后金兵尸体扔到坑里去。这些尸体绝大部分都没了头颅,是陈一鑫特地下了命令,将剿灭匪徒的头颅全部砍下来。他倒不是要用头颅来搭京观吓人,而是要留给沈志祥的部队,让他们用这些外貌特征明显的头颅去向大明兵部和朝廷请功。

    目前扔进坑底的无头尸已经有两百多具,在坑底重重叠叠地垒起了一座小丘。刘尚见状心里却起了一个奇怪的念头,海汉如果依葫芦画瓢,在渤海湾靠近京城的地方也弄出这么一块根据地来,是不是就能




第1450章 尽在掌握
    海汉花大力气扶持东江镇,一方面是因为皮岛军对辽东足够熟悉,可以在海汉进军辽东期间起到带路党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要利用他们的大明官军身份打掩护在辽东展开行动,同时设法打通与大明朝堂的意见沟通渠道。

    海汉执委会虽然是以官为主,但在与大明打交道的方案,却是一致抛弃了只会嘴炮救国的官派,更倾向于优先跟大明兵部接触。不管怎么说,东江镇在海汉的扶助之下在辽东取得了实打实的战绩,夺回了已经丢掉几年的失地,这份功劳足以让大明军方能有在朝堂发出声音的资本了。

    这一年多以来,海汉与东江镇半公开的接触日渐频繁,已经不算是什么了不得的秘密,大明国内也并非对此一无所知。只要是明眼人不难从东江镇的重新崛起发现一些不寻常的意味,海汉既然能够扶持潦倒的皮岛军反攻辽东,那当然也有能力助大明一臂之力,抵抗不断南侵的后金军。

    呼吁朝廷引入海汉这个强援的声音当然不是辽东开战之后才出现,事实在前几年,南方的福广等地不断有奏折递来,称有海外华族愿助大明练兵,而条件便是大明要承认其国家资格以及在南海地区的各项权力,如领土归属、通商移民、司法管辖等等。

    当初海汉强占大明所属的琼州岛其实已经无异于入侵行为,只是出于种种原因,大明没有动手开战罢了。而海汉趁着大明无暇南顾的时候,竟然用这种条件来要挟大明放弃对南海领土的追索权,那这种趁火打劫式的要求自然很难得到大明朝廷的认可。因此虽然福广两地的各级官员陆陆续续递了不少奏折替海汉充当说客,但最终还是未能促成双方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不过朝廷倒也没有因此便迁怒福广两地的地方官,因为这种清算措施非但不会对海汉有任何触动,反而会让当地官场人人自危,甚至有可能直接勾结海汉出卖国家。与其冒这种风险,倒不如稳住局面,先解决较棘手的北方对手,等腾出手之后再对付没那么急切的南方敌人。

    大明的这种小算盘当然瞒不过海汉,不过海汉自认根基未稳,成事也不急于一时,仍然是按部班地一点点向北方扩张实际控制区。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海汉花大力气扶持东江镇,一方面是因为皮岛军对辽东足够熟悉,可以在海汉进军辽东期间起到带路党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要利用他们的大明官军身份打掩护在辽东展开行动,同时设法打通与大明朝堂的意见沟通渠道。

    海汉执委会虽然是以官为主,但在与大明打交道的方案,却是一致抛弃了只会嘴炮救国的官派,更倾向于优先跟大明兵部接触。不管怎么说,东江镇在海汉的扶助之下在辽东取得了实打实的战绩,夺回了已经丢掉几年的失地,这份功劳足以让大明军方能有在朝堂发出声音的资本了。

    这一年多以来,海汉与东江镇半公开的接触日渐频繁,已经不算是什么了不得的秘密,大明国内也并非对此一无所知。只要是明眼人不难从东江镇的重新崛起发现一些不寻常的意味,海汉既然能够扶持潦倒的皮岛军反攻辽东,那当然也有能力助大明一臂之力,抵抗不断南侵的后金军。

    呼吁朝廷引入海汉这个强援的声音当然不是辽东开战之后才出现,事实在前几年,南方的福广等地不断有奏折递来,称有海外华族愿助大明练兵,而条件便是大明要承认其国家资格以及在南海地区的各项权力,如领土归属、通商移民、司法管辖等等。

    当初海汉强占大明所属的琼州岛其实已经无异于入侵行为,只是出于种种原因,大明没有动手开战罢了。而海汉趁着大明无暇南顾的时候,竟然用这种条件来要挟大明放弃对南海领土的追索权,那这种趁火打劫式的要求自然很难得到大明朝廷的认可。因此虽然福广两地的各级官员陆陆续续递了不少奏折替海汉充当说客,但最终还是未能促成双方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不过朝廷倒也没有因此便迁怒福广两地的地方官,因为这种清算措施非但不会对海汉有任何触动,反而会让当地官场人人自危,甚至有可能直接勾结海汉出卖国家。与其冒这种风险,倒不如稳住局面,先解决较棘手的北方对手,等腾出手之后再对付没那么急切的南方敌人。

    大明的这种小算盘当然瞒不过海汉,不过海汉自认根基未稳,成事也不急于一时,仍然是按部班地一点点向北方扩张实际控制区。

    海汉花大力气扶持东江镇,一方面是因为皮岛军对辽东足够熟悉,可以在海汉进军辽东期间起到带路党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要利用他们的大明官军身份打掩护在辽东展开行动,同时设法打通与大明朝堂的意见沟通渠道。

    海汉执委会虽然是以官为主,但在与大明打交道的方案,却是一致抛弃了只会嘴炮救国的官派,更倾向于优先跟大明兵部接触。不管怎么说,东江镇在海汉的扶助之下在辽东取得了实打实的战绩,夺回了已经丢掉几年的失地,这份功劳足以让大明军方能有在朝堂发出声音的资本了。

    这一年多以来,海汉与东江镇半公开的接触日渐频繁,已经不算是什么了不得的秘密,大明国内也并非对此一无所知。只要是明眼人不难从东江镇的重新崛起发现一些不寻常的意味,海汉既然能够扶持潦倒的皮岛军反攻辽东,那当然也有能力助大明一臂之力,抵抗不断南侵的后金军。

    呼吁朝廷引入海汉这个强援的声音当然不是辽东开战之后才出现,事实在前几年,南方的福广等地不断有奏折递来,称有海外华族愿助大明练兵,而条件便是大明要承认其国家资格以及在南海地区的各项权力,如领土归属、通商移民、司法管辖等等。

    当初海汉强占大明所属的琼州岛其实已经无异于入侵行为,只是出于种种原因,大明没有动手开战罢了。而海汉趁着大明无暇南顾的时候,竟然用这种条件来要挟大明放弃对南海领土的追索权,那这种趁火打劫式的要求自然很



第1451章 改建工程
    “尽在掌握”四个字,说来容易,要实现却并不是那么简单。除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之外,也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完成。在大明官场上寻找盟友、打通人脉、游说朝廷,这过程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存在,所以为了增加成事的把握,就必须要在可控的部分加大控制力度,确保万无一失。

    比如海汉目前在辽东的战绩,要以东江镇的名义向大明朝廷请功,那就必须确保辽东局势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反复。如果没过几天又被后金将金州地峡夺了回去,甚至战线被重新压回到南边的旅顺口,那请功的举动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国际笑话,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所以海汉目前在辽东的首要任务,便是稳住地峡防线,确保后金无法采取有效的反扑攻势。

    以海汉的军事标准来审视现有的防线工事,自然很难用合格来形容这里的设计。这种单薄的城墙式工事顶多只能防一防小股敌军的骚扰,如果是千人级别的战斗,在这条数里长的防线上其实很容易找到防御相对薄弱的突破点。当初辽东明军就没能凭借工事守住这个要隘,而后金接手后因为工程能力有限,无法对整条防线进行大规模改造,也仅对破损的地方进行了修补。

    毕竟他们认为明军打回辽东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再在这条防线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再说即便明军打回来了,他们从明军手里抢下过第一次,就能抢下第二次。但后金也料想不到除了明军之外,世上还会有海汉这种强大到变态的敌人存在,竟然能用一种闻所未闻的作战方式,迅速攻克了这道在他们看来十分坚固的防线。

    钱天敦认为金州地峡的战略地位对后金来说十分重要,即便对方一时无力夺回被海汉控制的金州半岛,但也绝对不会放任海汉在此扎下根来。所以对金州地峡防线的反攻必然会连绵不绝,只是战斗规模可能不会再达到此次交战的程度这种战斗后金输得起一次,却未必输得起第二次第三次。

    钱天敦当下所要着手的,便是尽快安排好防线的改建工程。在他率部离开辽东之前,这边的防线至少要完成一部分关键地段的改建,类似纪家堡和苏家堡这种交通要道更是重中之重。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尽在掌握”四个字,说来容易,要实现却并不是那么简单。除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之外,也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完成。在大明官场上寻找盟友、打通人脉、游说朝廷,这过程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存在,所以为了增加成事的把握,就必须要在可控的部分加大控制力度,确保万无一失。?比如海汉目前在辽东的战绩,要以东江镇的名义向大明朝廷请功,那就必须确保辽东局势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反复。如果没过几天又被后金将金州地峡夺了回去,甚至战线被重新压回到南边的旅顺口,那请功的举动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国际笑话,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所以海汉目前在辽东的首要任务,便是稳住地峡防线,确保后金无法采取有效的反扑攻势。

    以海汉的军事标准来审视现有的防线工事,自然很难用合格来形容这里的设计。这种单薄的城墙式工事顶多只能防一防小股敌军的骚扰,如果是千人级别的战斗,在这条数里长的防线上其实很容易找到防御相对薄弱的突破点。当初辽东明军就没能凭借工事守住这个要隘,而后金接手后因为工程能力有限,无法对整条防线进行大规模改造,也仅对破损的地方进行了修补。

    毕竟他们认为明军打回辽东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再在这条防线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再说即便明军打回来了,他们从明军手里抢下过第一次,就能抢下第二次。但后金也料想不到除了明军之外,世上还会有海汉这种强大到变态的敌人存在,竟然能用一种闻所未闻的作战方式,迅速攻克了这道在他们看来十分坚固的防线。

    钱天敦认为金州地峡的战略地位对后金来说十分重要,即便对方一时无力夺回被海汉控制的金州半岛,但也绝对不会放任海汉在此扎下根来。所以对金州地峡防线的反攻必然会连绵不绝,只是战斗规模可能不会再达到此次交战的程度这种战斗后金输得起一次,却未必输得起第二次第三次。

    钱天敦当下所要着手的,便是尽快安排好防线的改建工程。在他率部离开辽东之前,这边的防线至少要完成一部分关键地段的改建,类似纪家堡和苏家堡这种交通要道更是重中之重。“尽在掌握”四个字,说来容易,要实现却并不是那么简单。除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之外,也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完成。在大明官场上寻找盟友、打通人脉、游说朝廷,这过程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存在,所以为了增加成事的把握,就必须要在可控的部分加大控制力度,确保万无一失。

    比如海汉目前在辽东的战绩,要以东江镇的名义向大明朝廷请功,那就必须确保辽东局势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反复。如果没过几天又被后金将金州地峡夺了回去,甚至战线被重新压回到南边的旅顺口,那请功的举动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国际笑话,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所以海汉目前在辽东的首要任务,便是稳住地峡防线,确保后金无法采取有效的反扑攻势。

    以海汉的军事标准来审视现有的防线工事,自然很难用合格来形容这里的设计。这种单薄的城墙式工事顶多只能防一防小股敌军的骚扰,如果是千人级别的战斗,在这条数里长的防线上其实很容易找到防御相对薄弱的突破点。当初辽东明军就没能凭借工事守住这个要隘,而后金接手后因为工程能力有限,无法对整条防线进行大规模改造,也仅对破损的地方进行了修补。

    毕竟他们认为明军打回辽东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再在这条防线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再说即便明军打回来了,他们从明军手里



第1452章 后勤安排
    后金这些在马背上打江山的将领对于战争的理解深度有限,只能凭借自己有限的作战经验来作出判断,而无法如他们的对手一样,可以对古今往来的战例进行研究,并且有大量总结战争经验的书籍文档可供参考。他们的眼光只能限于东北亚大陆地区,无法站在海汉同样的高度上去理解其战术思想和战略意图,就如同他们无法找到在战场上对付海汉枪炮的方法一样。

    毕竟相差了几百年的见识和积累,这种软实力的差距并不是靠着勇气与兵力就能弥补。阿济格的判断是海汉大概仍不愿止步于此,但对其真实的战略意图却难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除了派出更多的探马关注海汉军的动向,他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应对办法。虽说金州城的防御要比金州地峡那单薄的防线要更为坚固一些,但他也没多大的把握能依靠这座城池挡住海汉北伐的脚步。

    不过更令阿济格想象不到的是,在经过了金州地峡一役之后,对手对于后金的评价又下调了一个档次,因为后金军只善拼杀,却不善筹划,顶多只算一支徒有血气之勇的军队,却还远远称不上强大。

    当然了,如果后金能有决心调集八旗精锐部队到金州,以十倍二十倍的兵力优势来对付海汉,或许会让海汉将领们的态度有所改变。但相较于海汉,后金现阶段更重视的对手却是南方的大明,毕竟跟海汉打生打死都没有什么利益,而大明就不同了,那里有大量的财富和人口在等着他们南下去掠夺,自然把兵力投放在南边更为划算。

    而海汉将领们敲定了接下来的行动计划之后,便开始各自分头执行任务。他们虽然对后金军的评价不高,但在具体的战术层面却不会过于轻视对手,备战工作必须要做到位才行。

    这次钱天敦没有再亲临一线指挥,甚至连陈一鑫都没有去,而是将特战营的指挥权交给高桥南。用钱天敦的话来说,今后地盘越打越多,总不能一直事必躬亲,将领们只需要坐镇中军大营,一线的指挥权终究还是要交给那些生于本时空的归化籍军官们去发挥。特战营里有高桥南、天草四郎、孙真等一批经验丰富的优秀军官,钱天敦希望他们都能够早日独当一面,让自己和陈一鑫能从战术指挥的层面解放出来,将心思和精力更多地用到战略谋划上去。
1...568569570571572...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