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不过宁崎现在所谈及的军援,其性质显然是跟以前的交换条件有所差别了,海汉希望能用军援从大明换得分量更重的好处,比如说得到朝廷承认的海汉国政权以及相应的正常化邦交关系。

    罗升东迟疑道:“跟朝廷谈条件……只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早年葡萄牙人、荷兰人都试过类似的办法,葡萄牙人不但卖炮给大明,还派了炮兵团去京城帮着明军打仗,事情着实做了不少,但所换得的条件也不过就是澳门的长久租住权而已。”

    罗升东言下之意,这种办法在此之前已经有葡萄牙人尝试过,靠着军援能从大明朝廷换得的待遇可能达不到海汉期望的程度。

    罗升东所说的情况,宁崎自然也是知道的。葡萄牙人为了让自己在澳门的驻地合法化,除了每年向大明缴纳税金和地租之外,还一直都在向大明提供先进的火炮及相关的炮兵训练。1621年明廷派了张焘、孙学诗为钦差,持兵部檄文前往澳门,购买火炮并聘请炮师。葡萄牙人很是卖力地从印度、马尼拉、日本等地招募了百人的炮兵部队,并且向大明出售了英制大炮26门,随同钦差一同归国北上。这些火炮部分留守京城,另一部分被兵部尚书董汉儒调往山海关部署,后来又运至关外的宁远城。1626年宁远大捷中所使用的火炮,就是此前从葡萄牙人手里买来的。

    1628年崇祯帝命两广大员李逢节、王尊德委托葡萄牙商人购炮募兵。次年二月,澳门葡萄牙人捐献大炮十门火枪若干,由专人押送北上进京。崇祯帝将火炮部署于京城要地,并赐名“神威大将军”。同时还任命了徐光启为总提协,让葡萄牙人在京城协助铸炮并训练炮兵。不过由于客观存在的技术障碍,这些措施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于是1630年,崇祯帝再次下令,让葡萄牙人从澳门购炮募兵。这次葡萄牙人的反应同样相当积极,不但向明廷提供了300余人的炮兵队伍,还有40门火炮。但此时明廷内部出现意见分歧,一部分反对派认为不能让葡萄牙人在军事上过多介入,特别是京城重地的守备,更不应该交给外国人来负责,而崇祯帝后来也采信了这种意见,不再接受葡萄牙人提供的大规模军援。

    这一时期大明军中装备火器最多最先进的,大概山东登州的驻军应该算是其中之一了。徐光启和孙元化将葡萄牙人提供的火炮、炮师和造炮工匠都集中到登州,试图在这里打造出一支强大的火器部队。孙元化的部队拥有佛郎机炮20余门,西洋铳320支,鸟铳千支,还拥有一批掌握了西洋火炮技术的炮手。

    但可惜的是在登州之乱中,这支精锐之师几乎毁于一旦,葡萄牙雇佣军在战斗中有包括炮队统领公沙在内的十二人战死,另有十五人伤重被俘。活下来的葡萄牙人在战后离开登州,南下返回了澳门。而之后叛逃去东北投后金的孔有德等人带去当地的造炮工匠和武器装备,基本都是出自这支由大明花重金打造出来的火器部队。

    考虑到葡萄牙人在澳门当地的常驻人口不过一两千,能够为大明提供这种程度的军援已经算得上是尽心尽力了。而相较于他们的付出,从大明所得到的好处其实还是比较有限的,比起海汉如今的待遇差了足有十万八千里。但海汉显然还并不满足于现状,希望能借助军援获得更多的好处,这在罗升东看来多少有一点不太现实。

    宁崎道:“此一时彼一时,天启年间,大明要面对的内外压力远不如现在,葡萄牙人想谈条件也没法谈。但如今的大明正陷于内忧外患之中,如果我们海汉决定继续冷眼旁观下去,十年之内,大明的天下就保不住了!”

    “十年这……应该不至于吧”罗升东对宁崎所说的这个数字并不相信。

    虽然大明近年来的确在走下坡路,但这么一个统治天下两百多年的帝国,岂会说完就完在见识过海汉发家史之后,罗升东不相信中原作乱的农民军能搞垮大明,在他看来这些人终究只是流寇,既没有政治目标也没有地方根基,只靠着蝗虫式的烧杀掳掠,根本不可能成就大事。

    而关外的东北野猪皮说白了就是一群开化还不够彻底的野蛮人,罗升东以前听海汉人提及后金时,语气大多都极为不屑,印象里自然也不会认为他们能有多厉害。虽然大明自1626年之后与后金军的对阵中就一直处于败多胜少的局面,但这还是不会妨碍罗升东对大明军力的盲目自信——就算打不过海汉,那打个关外的部落武装总该没问题吧

    然而罗升东并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中,关外的后金在两年后就会改国号为大清,并效仿明朝建立政权机构。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虽然海汉的真正目的是为其自身谋取利益,在军援大明的过程中也玩了不少猫腻,但罗升东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海汉不在福广两地出手相助,仅凭大明官府自身的力量,的确很难应付自然灾害和流匪、海盗团伙所制造的麻烦。这两地目前没有变成跟中原腹地一样混乱的状况,甚至比天启年间还更繁荣了一些,海汉在中间所起到的




996.第996章 心机
    论专业性,商贸这一块的事务肯定没有谁比得过施耐德,就连罗升东打听的这个番禺新城项目,施耐德肯定也是参与规划的主导者之一。如果要找专业人士给罗升东一些指点,那施耐德无疑就是最佳选择,哪怕只透露一点内幕,对外人来说也将是极大的商机了。罗升东也立刻便想通了其中关键,当下赶紧谢过宁崎。

    不多时施耐德果然便来了,罗升东连忙先起身招呼。施耐德笑道:“罗总兵倒是稀客,好久不见了!你们这是在谈公事”

    “既是公事,也是私事。”宁崎招呼施耐德入座,然后将罗升东刚才所说的事情简要转述了一遍。

    施耐德听完后对罗升东道:“罗大人,你可能是对马主任的说法有所误会,我们准备建的这个番禺新城,并不是像广州这样的城池,而是一个以贸易功能为主的区域,简单的说就是把番禺县以前就有的这些商业机构的经营规模扩大,让商贸功能更加完善。当然了,等这地方搞好之后,商机肯定是很多的。”

    罗升东急切地接话道:“还请施总替在下指条明路!”

    施耐德道:“恕我直言,在两广地区现有的商贸行业中,我们基本都有了固定的合作对象,就像罗大人代理我们的盐业生意一样。如果罗大人想跨行尝试别的买卖,这个没问题。大家都是老朋友了,我们可以给你提供相关的资质和技术上的支持,但在政策上我们只能一视同仁,否则这对其他合作对象就是非常不公平的待遇了。”

    罗升东道:“施总所说这些道理,在下自然是明白的。其实在下也不是说想从中赚取多少钱,只是这私盐买卖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哪怕是为了子孙考虑,也得想想日后要如何转行才是。”

    施耐德笑道:“没想到罗大人考虑得还挺长远的!”

    罗升东道:“施总说笑了,在下就是看不明白今后的发展走向,才特地来找首长们指点。”

    罗升东虽然是个粗人,但与海汉接触了这么些年,还时常都能得到这帮穿越者的指点,眼光和见识也是逐渐提高,大了不敢说,至少已经远远强过了一般地方官员或者士绅的水平。对于走私食盐这门生意的前景,他不但自己早早就考虑过,而且也想方设法从安西等人那里旁敲侧击地打听过,总体来说远景并不看好。

    海汉对大明开展私盐生意的目的在于打开贸易通道,并逐步控制食盐这种战略物资在两广地区的供应,虽说在开辟市场阶段主要就是依靠罗升东这种私盐贩子的活动来实现,但当这些地区逐渐纳入海汉治下之后,食盐的供应和销售都会被官方收回去。罗升东早期就是靠着从胜利港贩运私盐到琼北的府城和儋州城等地发家致富,而海汉拿下琼北之后,这些地区的食盐市场就被收归公有了。如今整个海南岛上已经没有私盐这一说,全部都是由海汉工业部下属的盐业司在掌控市场,罗升东也只能将活动范围转移到大陆。

    但就算海汉在短时间内不会对两广动手,罗升东也并不会乐观地认为自己的私盐买卖能一直这么顺畅地做下去。随着海汉各个部门逐渐规范化,私盐贸易的口子也在慢慢收紧,这种趋势虽然不明显,但作为从业者的罗升东却能明确地感受到。

    过去罗升东从盐业司这边购买食盐只要报个数量就行,至于去向,海汉并不会过问太多,有时候罗升东手头上周转不灵,甚至还能先暂时赊欠货款,等卖出去把钱收回来再填上窟窿。但如今要从盐业司这边购盐就得先做销售计划,打算卖到哪里数量多少,都得拿出明确的方案,才能得到安西的批准。之后再拿着批文去盐场,才能得到需要的食盐,而且当次交易的货款必须在装货离开之前结算完毕。类似番禺、香港这种已经落入海汉掌控的地区,就不会再在罗升东负责的销售区域中了。

    罗升东意识到这种趋势之后,便开始考虑应该如何应对。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去改变海汉的食盐销售政策显然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用钱财去收买主管这一块事务的海汉官员,罗升东没有过多考虑这些不切实际的办法,很快将思路转移到开辟新业务上。海汉的生意那么多,也并不是只有贩运私盐这一行才能赚大钱。

    不过也正如施耐德所说的那样,海汉现在挖出来的坑,基本都有人占着了,大到帆船,小到火柴,海汉在各个行业的产,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论专业性,商贸这一块的事务肯定没有谁比得过施耐德,就连罗升东打听的这个番禺新城项目,施耐德肯定也是参与规划的主导者之一。如果要找专业人士给罗升东一些指点,那施耐德无疑就是最佳选择,哪怕只透露一点内幕,对外人来说也将是极大的商机了。罗升东也立刻便想通了其中关键,当下赶紧谢过宁崎。

    不多时施耐德果然便来了,罗升东连忙先起身招呼。施耐德笑道:“罗总兵倒是稀客,好久不见了!你们这是在谈公事”

    “既是公事,也是私事。”宁崎招呼施耐德入座,然后将罗升东刚才所说的事情简要转述了一遍。

    施耐德听完后对罗升东道:“罗大人,你可能是对马主任的说法有所误会,我们准备建的这个番禺新城,并不是像广州这样的城池,而是一个以贸易功能为主的区域,简单的说就是把番禺县以前就有的这些商业机构的经营规模扩大,让商贸功能更加完善。当然了,等这地方搞好之后,商机肯定是很多的。”

    &nb



998.第998章 准备工作
    海汉每年用在收买拉拢大明官员上的费用,对普通人而言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天文数字,执委会对于这方面的预算开支也一向比较宽松,所以何夕出手也很阔绰,希望能够一举就拿下新来的东厂宦官。

    但这京城来的太监头子霍越不知道是故意拿腔拿调还是真不屑与海汉接触,将何夕送过去的银子和礼物都给退了回来。何夕想想觉得觉得可能是因为对方出身京城,胃口要比从南京来的前任更大一些,于是又加码送了一份过去。何夕自认这份礼的分量已经够了,至少比他前任所得的馈赠多出了三成以上,然而最后还是被对方不声不响地退了回来。

    不仅如此,负责在中间递送礼物的东厂档头还被新上司训斥了一番,让他不要多事。何夕听到这消息之后,心知对方可能是跟海汉有些不对付,便又费了些手脚打探消息,最后总算得知了其中缘由——去年海汉在浙江宁波攻打六横岛的时候,这霍越的干儿子死在了海沙帮的赌场里。

    值得一提的是,霍越的干儿子也同样是东厂中人,只是其服役的地点远在宁波。他倒不是跟海汉人作对,而是适逢其会,恰好在海沙帮的赌场里玩乐,结果就这么倒霉遇到海汉突袭六横岛,运气不好死在乱枪中。而海汉这边后来查明其身份之后,自然顺水推舟将这口黑锅扣在了海沙帮头上,宁波当地官府收受了海汉不少的好处,便帮着把这事给定性了。而消息传回京城之后,霍越却完全不信这套说法,悲愤之余便把这笔账记在了海汉头上——那海沙帮已经彻底覆灭,这口晦气憋在心头,总得要找个出气筒才行。

    也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霍越自己活动的结果,他居然便被派到了遥远的广东来任职,有了与海汉正面交锋的机会。霍越自认身在东厂这种特权部门,根本无需卖海汉人面子,何夕托人送来的礼金礼物虽然价值不菲,但霍越出身京城也是见过一些世面的人,自然不会轻易就被收买,反而是借此给了海汉人一个钉子碰。

    何夕打听清楚事情原委,再结合对方的表现,当然能感受到霍越并不友善的态度。由于暂时没有摸清霍越的背景底细,也不好贸然采取更激进的动作,只能将原本在肇庆的人马召集起来开了会,部署了更为严密的监控措施,以防备这霍越上任之后搞出一些对海汉不利的举动。这么一来一去,何夕返回三亚的时间也就被延后了一周,所以三亚这边之前的安全防卫工作大部分都是由郝万清主持指挥。

    “这么不老实那你打算怎么做”郝万清听完何夕的描述之后倒没有多紧张,这几年里安全部暗中解决的麻烦人物多了去了,东厂太监在他们眼中与普通人也没多大差别。

    何夕笑道:“能用钱解决当然最好,但如果这家伙还继续顽固下去,让我失去了耐心,那少不得要让特勤组跑一趟肇庆了。不过这事可以先放一放,观察一段时间,等庆典过了之后再说。”

    对于那种不愿收受好处向海汉妥协的大明官员,安全部都会对其可能给海汉造成的麻烦进行评估,如果认为其危险性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设法将其弄个丢官去职,再把愿意合作的人推上来主事。而已经给海汉造成了麻烦并且带来损失的对象,那么安全部所将采取的手段就包括且不限于丢官这个程度了。何夕手下的特勤组每年会执行若干起刺杀绑票一类的特殊任务,这类任务的主要对象就是与海汉作对的大明官员。

    这种手段虽然激进,并且有一定的风险,但效果也同样显著,当反对海汉的官员一个个陆续丢掉了官职甚至是不明不白地失踪或者死于非命,脑子正常的人都会意识到反对海汉的立场所需承担的风险极大。一边是丢官甚至丢命,另一边是收受好处平稳度过任期,绝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相对安全的一条路。

    当然在此期间也不是没有官员动过调兵抓捕两广境内海汉人的念头,但往往还没付诸实施就已经走漏风声,而其后果自然也十分凄惨。时间一长,包括两广总督在内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学会了与海汉打交道的正确姿势——收下好处,然后尽可能给海汉提供方便。海汉人重利却守信,只要达成的合作关系,倒也不会有太多刻意为难地方官员的事情,即便有不合大明法理的举动,双方至少也能协商着解决,而且说不定协商之后海汉这边还能给予更多的回报,以感谢大明官员所作出的让步。

    何夕和郝万清都是个中行家,也就无需再向对方细细解释要如何去达成这些目的。虽然肇庆府新来的东厂头子可能会给安全部造成一些麻烦,但相比即将在三亚举行的开国庆典,这些小事都可以往后放一放再来慢慢处理。

    因为肇庆的事情推迟了一周归来,何夕需要处理事务已经积压了一堆,甚至连回住处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当下就还有与警方、军方的联席工作会议在等着他出席。他们所乘的马车从胜利港景观大道快速驶过,直接便去了胜利堡。

    与此同时,陶东来正在田独河入海口处查看庆典会场的准备情况。这次的会场设置与往年不同,并没有将主会场放在胜利堡大门外的广场上,而是南移到了海汉这几年里很少会启用的胜利港一号码头。

    一号码头位于胜利港最深处,所停靠的船只便是搭载穿越者们来到这个时空的那几艘船,其中又以体积庞大的新世界号为最。前几年海汉也曾在新世界号的甲板上举办了嘉奖授勋的仪式,不过在海运部的建议之下,这几艘船都已经全部封存,平时除了技术人员定期保养之外,就没有再让闲杂人等登船了。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海汉每年用在收买拉拢大明官员上的费用,对普通人而言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天文数字,执委会对于这方面的预算开支也一向比较宽松,所以何夕出手也很阔绰,希望能够一举就拿下新来的东厂宦官。

    但这京城来的太监头子霍越不知道是故意拿腔拿调



999.第999章 机构调整
    虽然穿越者们所享受的衣食住行往往比这个时代的皇权贵族更加高级,但这样的超常规待遇也并非时时处处都有,特别是离开三亚之后,很多地方的生存条件其实还比较原始,在开辟新领地期间甚至还得长时间风餐露宿。 例如要漂洋过海去海南岛之外的领地,就只能乘坐排水量不过两三百吨的帆船,这对于来自另一个时代的穿越者们就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一路风浪颠簸不说,船上的生活条件也相当差,还得一口气待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实在是一种很不好的体验。去较远的地区出差这种事,除了带兵打仗的军人,绝大多数穿越者都不会主动提出申请。

    刘山夏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但凡有大型基建工程,建设部就得安排技术负责人前往指导施工,刘山夏作为建设部二把手自然是首当其冲,总不能让肩上职务兼了一堆的陶东来离开三亚出去东奔西走。这几年里刘山夏也踏遍了海汉的大半江山,在穿越者中算得上是工作最为辛苦的人之一了。所以陶东来见他在工地外摆上茶座享受,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毕竟这已经到了穿越第七个年头,刘山夏在三亚的时间加起来估计都没十二个月,这包工头当得着实不容易,执委会也没有多少能补偿他的措施。所能做的,也无非就是在个人生活条件方面,特别是出差在外的期间,尽可能给予刘山夏好一点的待遇。
1...555556557558559...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