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摩根将手下的两名排长和几名工头都叫到指挥部的帐篷中,向他们一一分派了任务。这种坐镇协调指挥多个部门共同运作的工作其实并非摩根所擅长,他更愿意抱着他的宝贝m2大枪在野外独自执行潜伏刺杀之类的任务,那种不受限制的自由才是摩根最为享受的时候。但可惜他在穿越后的多数时间都被限制在三亚,而且近几年外出执行任务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这次一听说有机会离开海南岛,摩根也是在第一时间就报了名要出来带兵。

    带兵打仗当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此次任务中还需要协调指挥其他的非军事部门,摩根的军衔虽然不低,但在此之前最多只是在战场上指挥过连级编制的部队,并没有真正独立指挥过大型任务。此次海汉在苗栗地区预计投放的人员超过一千五百人,需要深入内陆几十公里建立长期据点,这样的任务对他来说其实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但摩根也深知自己现在在军中的表现机会不多,要是不做点成绩出来,今后能在国防部捞到带兵的任务只会越来越少,而他又不甘在三亚提前养老,所以对于这次的任务也是特别的重视。在分派完工作之后,摩根又开始研究地图,考虑设计进入内陆山区的行动方案。

    从目前的临时营地沿着后龙溪向东进入内陆大约十公里,这条小河将以直角转向南方,而在这个直角的内侧,是一片面积约十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冲积平原。在这片冲积平原的西侧,是名为猫里山的丘陵地区,同时也是大甲族猫里社的所在地。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情报,这个社的人口约莫有七八百人,在平原上也开垦了少量田地,是苗栗本地最靠近海边的一个部落。事实上苗栗这个地名,就极有可能是来自于猫里社这个部落的名字。

    按照虞尧的说法,他上次带队进入后龙溪勘察地形的时候,猫里社的土人对他们的到来表现出了明显的敌意,甚至双方曾在林间出现过短暂的对峙,但最终没有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猫里社的土人会怎么看待海汉这些“入侵者”,摩根对此不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对方不太可能会转变态度欢迎自己的到来。事实上就连目前营地所在的区域也是猫里社人的活动范围,被人为破坏的码头栈桥,很有可能就是来自这些土人的杰作。

    在后龙溪改道向南之后,要经过一段长达十余公里的路程,才再次九十度折转向东,进入山区。这个九十度角的内侧也同样是一片冲积平原,在其东侧便是台湾岛的中央山脉了。这两片面积不大的冲积平原其实都是后龙溪从中央山脉中花费千万年冲刷出来的河谷平原,同时也是本地土著部落为数不多的耕地所在地。然而海汉要想保障后龙溪流域的安全,这两处平原的控制权是必须要拿在自己手里才行的,然而本地土著应该也不太可能会乖乖地把土地交到海汉手上,少不了会有一些麻烦出现。

    按照虞尧所提供的地图,摩根再一次对航道长度进行了测量,足足二十七公里,这个航程说长不长,但放在当下的环境中却是让摩根略感头疼。以蒸汽内河船的马力和航道状况来看,拖着驳船逆流而上能有四节左右的航速就算顶破天了,这就意味着整个航程可能需要七八个小时,如果在进入山区之后,水道条件依然能保持通航能力直到最终目的地出磺坑,那么至少还要增加一个小时的航程。

    航道的长度当然不是什么问题,无非就是途中多耗费一点燃煤而已,那也不是摩根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如何保证这段航道的通行安全,就是一件比较考究的事情了。

    摩根当下有两种选择,一是在航道沿岸多部署一些武装据点,以分段负责的形式来保障整条航道的安全,但长达三十公里的航道要部署多少个据点才够用十个还是八个如此分散的据点所带来的指挥和补给问题,反而极有可能会成为另一种难以解决的麻烦。

    另一种办法就是为每一支往返于海边与出磺坑之间的船队都配备武装护卫人员,但一支船队需要配备多少名武装护卫才能确保安全,途中如果遭遇突发状况,又如何保证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和增援

    这两种办法都有比较明显的漏洞,所以摩根打算将其结合到一起使用,一方面在途中修筑据点派驻部队,另一方面也派遣一定数量的武装人员随船同行。

    航程中途据点的选择,毫无疑问就是两处水流九十度折向的河湾了。整个航程中数这两个地方的水流流速最慢,必然也是最为危险的地方,掌控住这两处地方就几乎等同于规避了一半的风险。而如果修建起防御设施完备




第1293章 由海转陆
    联合舰队两轮炮击之后,岸边修筑的各种岸防工事已经被摧毁殆尽,这个时候原本在较远的海面上待命的几艘运兵船终于是压了上来,在众多战舰的掩护之下抵近海岸。

    这次军方在演习中所使用的运兵船与刘尚等人乘坐的船还有所不同,在船上也是有蒸汽动力推进装置,接近海岸的速度自然是要比寻常的帆船快了许多。

    “这是最新式的34型登陆运兵船,战时的短程航速可达我们脚下这艘船的一倍以上。每艘船可装载超过二百名士兵,通过船头的活动跳板实现快速登陆。另外船上还有吊装设备,可以将火炮之类的重型武器快速卸载到岸上。”随行军官很适时地向众人介绍这种运兵船的性能特点。

    说话间几艘运兵船已经驶抵海岸,放下船头的跳板之后,船上的士兵迅速登上陆地,简单集结之后就地构筑滩头阵地,以防敌军进行反扑。而停在稍远处的几艘战舰依然以稳定的频率继续向岸上的堡垒区发射炮弹,不过为了避免误伤友军,炮击的角度明显有所调整,特地避开了友军正在登陆的这块区域。

    海汉的两栖登陆作战方案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武器装备的先进性能,靠着火力优势在登陆之前压制敌方的岸防部队,为自己的登陆部队清理出比较安全的登陆场。这种打法基本就是硬吃敌人,而且在这个时代的远东地区似乎也很难找到可以反制海汉的对手。

    但对于海汉的追随者和竞争者来说,这种打法就很难效仿了,毕竟武器装备和训练水平方面都与海汉军差距太大,如果强行要东施效颦,反而有可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海汉军在用炮火掩护陆军上岸的时候,就没有再让其他的盟国战船参与进来,毕竟要在战场上使用海陆协同、步炮协同这些比较高端的战法,还是只有经过严格训练的自家人才靠得住。

    刘尚自然是从未见识过这样的战法,越看越是心惊肉跳,海汉军如果以此战术攻打大明沿海各地,只怕会是无往不利。就算现在知道海汉军的作战方式,刘尚也想不出有什么办法来遏止其登陆的行动,明军能怎么做就依靠血肉之躯去阻挡敌人的炮弹吗

    虽然目前海汉军在大明沿海使用武力占领的基本都是一些岛屿,还暂时没有听说他们登陆某地攻打城池等公然入侵行为,但在刘尚看来这已经不再是海汉有没有能力攻击大明的问题,而是看他们想不想这么干而已了。大明虽然号称有百万军队,但也未必挡得住海汉从海上发动的入侵。

    刘尚想东想西之际,陆军已经基本完成了抢占登陆点,设置滩头阵地的任务。数门六磅野战炮从运兵船上吊装至岸上,它们所能提供的火力输出足以让登陆部队抵挡住对手有可能发动的反扑攻势。而演习因为投入兵力所限,并没有更多的陆军进行后续的登陆作战,因此两栖登陆这个科目,到这里其实就已经算是演练结束了。

    随行军官宣布了这个消息之后,众人都有些意犹未尽,毕竟难得有机会看到真正的战争场面,但这节奏似乎才刚要开始进入到正戏,就戛然而止了。这就犹如面前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众人刚听厨子介绍完每道菜的亮点,正准备动筷子的时候,主人家却宣布把酒席给撤了,胃口被吊得实在太难受了。

    就连于小宝这种见多识广的官员,对于这样的安排也有点不满意,向那军官问道:“这才到午间,今天的军演内容不会就到此为止了吧”

    那军官笑着应道:“于主任也说了,既然已经到了午间,大伙儿总得吃个饭休息休息才行。”

    于小宝有些不快道:“战时难道也有吃饭时间”

    军官脸色一肃道:“战场上自然没有,但这个安排可不是为了参加演习的军人们考虑,还望于主任能了解。”

    于小宝一下便恍然,演习安排在午间暂停,可不是单纯为了照顾参演部队,更多的原因其实还是考虑到了在场围观的各路神仙。这些受邀而来的观众基本都身份不凡,其中不乏各国的达官显贵,人家又不是跟自己一样的爱国民众,要让这些人全部饿着肚子看军演,似乎的确会有怠慢之嫌。在适当的时候选择场间休息,这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安排。

    于小宝想明白了其中原由,当下便向那军官抱拳道:“是在下失言了!”

    军官连忙应道:“于主任客气了,也是我先前没有说清的原因。那各位就抓紧时间先吃饭吧,下午还有其他的安排。”

    听到军官说还有其他安排,众人原本有些低落的情绪终于恢复过来,赶紧张罗开饭,唯恐错过了下午的演习内容。这船上条件有限,正餐也弄不出什么花样,不过当下众人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吃上面,粗茶淡饭倒也无所谓了,只要能吃上一口热食,把肚子填饱就行。

    众人三下五除二解决了午饭,就回到甲板上眼巴巴地盼着下午的演习赶紧开始。不过这船上可没有什么对军方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就算再怎么着急,也只能乖乖等待军方的安排。

    等了许久,终于从军方的联络船上发来了旗号,他们所乘坐的这艘船缓缓靠向斜阳岛,看样子竟似要在这里登陆了。

    果然随行军官向众人说明道:“下午的军演内容是在岛上进行,所以有请各位上陆观看。”

    刘尚自然是更愿意在陆地上待着,这船上摇来晃去的实在不舒服,脚底下也不踏实。眼见船越来越靠近岸边,刘尚心里突然冒出一个问题,既然下午的演习是在岛上,那接下来应该就没海军什么事了吧既然有这个战场环境转变的安排,那应该是海汉军又有什么了不得的玩意儿要展示了。

    众人登岛的地方便是上午海汉海军炮轰之后送陆军登陆的地点,不过此时陆军部队已经离开此地,去往了岛上内陆方向。陆军临时搭建的滩头阵地倒还原封原样地保留着,刘尚凑过去看了一下,顺便听了一下军官的讲解,其实掩体结构非常简单,基本上就是用运货的多功能平板车在被炮火摧毁的岸防堡垒残垣中搭建起一道道胸墙,并在其间留出若位,然后步兵在掩体后方使用步枪作战。

    &nbs



第1294章 武器展示的目的
    下午的军演内容与其说是演习,倒不如说是武器性能展示更为恰当一些。国防部考虑到推销军火的效果,认为还是实弹射击更能吸引各国土豪们的注意力,但在陆军演练中使用实弹,一是容易有误伤自己人的风险,二是对武器性能的展示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干脆就将演习内容做了修改,取消了陆军在岛上进行攻防演练的部分,而将原本只有一个小时的武器装备展示环节调整为半天时间。

    作为目前南海地区出货量最大的武器供应商,海汉兵工的名声早就流传在外,这次受邀来观摩军演的外方人员所肩负的使命,除了观察海汉军的最新战术、装备和作战方式之外,另一项主要任务便是为下一个年度的军火订单作考察了。

    海汉兵工虽然每年的出货量大,但因为本身的产能仍然比较有限,其实军火订单的完成期也很长。类似“跨越”军演期间所接到的订单,往往是在收到一定比例的定金之后才开始组织生产,首批交货期可能就得等到入冬之后。如果订单数量比较大,那么分批交货,完成订单的时间持续到下一年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类似造船这样的特殊订单,如果一次订购的数目较多,交货期长达两三年也是有的。

    物以稀为贵,海汉兵工的产能有限,价格自然也不会低了,不过能有资格来这里看军演的人,基本上都是不差钱的主,就算钱不够,也可以用手里的权来补上差价。反正土特产之类的东西都可以拿到这边来折价抵款,实在没拿得出手的东西,青壮人口或者地皮也行。如果实在舍不得自家的人口和土地,那还可以向海汉申请军火贷款,以分期偿还的方式来慢慢还债。

    但使用这些非正常的付款方式,交货期就得往后再排一排了,能直接拿出现金订货,甚至是交付全款以求加急的买主,这才是海汉最喜欢最重视的主顾。当然了,有这种财力的主顾的确不多就是了,毕竟海汉军火价格高昂,就算掌握一国大权的土皇帝们,也不敢说想买多少就买多少这种任性的话。而具备出众经济实力的买主,自然也可以获得海汉的最高礼遇,比如说在这种场合下就可以站在海汉国防部长颜楚杰的身边,面对面地讨论军火订单的内容。

    代表福建许氏而来的董烟云便是这样的大主顾,他作为许心素的代言人,近几年在海南岛的时间比在福建还多,甚至会因为公务而在三亚连续逗留半年以上。而这次参观军演包括后续的军购订单,也都将由他来操作和拍板。

    许心素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现场观看海汉的军演和武器展示,所以相比刘尚之流的新来者,他的态度就显得比较淡定了。毕竟已经跟海汉打了多年的交道,大致也明白海汉在军售方面的一些套路,在军演上所看到的各种武器装备,绝大部分其实是花钱也买不到的,海汉人将其称之为“概念品”,并不会对外国买家出售。

    当然了,这些所谓的概念品往往会在军演结束不久之后就被列装到海汉自家的军队,而出售给大明在内其他国家和势力的武器装备,在性能方面并不会达到买主们的期望值,却又会比各家目前所拥有的海汉武器好上那么一点。买吧,武器的性能升级其实不算太大,投进去的钱其实性价比没那么高;不买吧,又会担心因此而影响到双方的盟友关系。

    这中间的利益权衡,也是十分考究的事情。如果不是董烟云这样与海汉交往颇深的人士,的确很难把握住这中间的平衡。不过两家打了这么几年的交道,福建许氏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对于如何处理军备交易也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案。

    许心素处理军购的方法是,对常规武器分批购买,分批列装,分批淘汰,这样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部队的装备水平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而每年所需购买的新式武器数量也能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少的水平,只需要能够列装主力部队三分之一的作战人员就足够了。

    虽然福建明军的编制有近十万之多,但其实只听命于家主许心素而非大明朝廷,真正隶属于许氏家族嫡系的核心部队,水陆两军加在一起也就不到两万人而已。这倒不是许心素没更大的野心,实在是养一支参照海汉军武装起来的军队实在太费钱了。哪怕许氏家族在福建号称首富,但终究不可能把手头的钱全投在军队建设上,毕竟要维持许氏在福建的地位,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并不是只有养兵一项而已。

    当然了,尽管福建许氏有意识地控制了每年从海汉购买军火的数量,但从成交金额来看,仍然是海汉兵工军售榜单上排名十分靠前的大金主,也只有个别年份才会落在安南这种海汉盟国之后。因此对于海汉而言,福建许氏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大主顾,像董烟云这种深得许心素信任的心腹,在海汉这边也是一直都被奉为上宾,礼遇有加。

    而在场的人当中,身份能跟董烟云平起平坐的贵宾,也就只有安南国的大将军郑柏了。郑柏早在七年前的安南内战中就曾与海汉众穿越者一同作战,之后更是凭借战功获得了平南大将军封号。此次郑柏亲率安南水师的几艘战船来到北部湾,参与海汉组织的军演,一方面是进一步加强自家水师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也是抱着与董烟云同样的目的,看看今年海汉又能拿出什么值得花钱的好东西。

    由于安南国的现政权几乎就是靠着海汉的帮助才得了天下,因此目前执政的清都王郑梉对海汉也一直都是信任有加,所以安南新军的海汉化要比许心素的部队更为彻底。部队的编制、武器装备、作战方式、指挥体系,几乎是全盘照搬海汉军的模式。不过安南国虽有一国之地,但经济状况其实并不比福建好,因此其新军的规模也一直维持在两万人上下,与许心素的嫡系部队差不多。

    安南建设这支新军的投入可比许心素大多了,福建那边对军队建设的投入虽大,但并没有到伤筋动骨的程度,而安南这边早期却是已经到了砸锅卖铁的程度,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用移民人口来抵押武器贷款。为了能够得到海汉



第1369章
    孙丙没有因为昨天傍晚的战斗进行得较为顺利就对后金军掉以轻心,他也知道敌军在这次交锋中的表现还是以试探为主,并未放开手脚倾尽全力来攻。陆战队这两个连虽然依托废弃渔村建立起了据点,但仓促间所布置的防御工事其实都很单薄脆弱,也不可能把这小小的村落变成像旅顺中左所城那样的武装堡垒。

    如果后金军以重兵来攻打此地,陆战队为安全考虑,多半也不会死守此地,还是会向海岸后撤。王汤姆就算再怎么激进,也绝不会拿手下精锐部队的安危来冒险,陆战队这点人马看着不多,但要组建这么一支队伍所需花费的精力和军费可都着实不少,派他们登陆上岸是要锻炼作战经验,而不是跟敌军死磕到底。

    当然在那之前,陆战队还是要尽力给敌军造成尽可能大的杀伤,为这次佯攻行动营造出足够以假乱真的场面,只有让后金感到压力之后,他们才会让前往旅顺前线的部队撤回到金州地峡一线。

    在清理完战场之后,孙丙便与手下士兵们一起动手,对现有的防御工事进行加固,同时开始在进出村子的交通要道处部署铁丝网。蛇腹型铁丝网安放十分方便,拉开之后间隔一段距离用木桩钉入地面将其支撑固定便可,安装与拆除都非常简单,而且防御效果极佳。不管对付步兵还是骑兵,这东西都算是极为好用的简易防御工事,一直以来固定成为了军中必备的作战物资之一。
1...557558559560561...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