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关于这次送回情报的真实性不难作出判断,这个时代的大规模跨海作战涉及千人规模的作战补给,即便是强大的海权国家也必须要进行长期的准备。像马尼拉这种大型海港城市,人员和物资的集结都很难做到彻底的掩人耳目,有心人只要对特定人群和区域进行长期监视,就不难发现战争的征兆。再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查工作,就基本可以确认马尼拉当局想要采取军事手段对付的目标是谁了。
密报中指出,马尼拉当局近期秘密雇佣了一批曾经多次进出三亚,或是熟悉海南岛沿海地形的华人水手,极有可能是要让他们充当带路党的角色。这件事虽然没有在大众范围内传开,但在当地的华人圈子里却已经有许多人或多或少地听到了消息。不过西班牙人准备何时动手,当地的情报人员却并没有打探到确切的时间,只能通过物资筹备进度等一些碎片信息推断,西班牙的武装船队应该会在半个月之内就出发了。
陶东来介绍了大致情况之后,让人在会议室中挂出了南海地图。从马尼拉到三亚的直线航程超过七百海里,自东向西穿越了大半个南海,而且这片海域上没有什么大型岛礁可作为补给点,所以西班牙人要想攻击海南岛,就必须一气呵成直奔目标而来。以西班牙帆船的正常航速,如果天气晴好,大型舰队从马尼拉到三亚大约需要在海上航行一周左右,考虑到这种长途奔袭获取补给的困难性,可能后续还会有延迟几天出发的补给船队跟在后面,或许这也是西班牙人迟迟没有动手对海汉实施军事报复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以情报中的半月时间为限,再算上途中传送这个消息所花费的几天时间,那么最多还有五到七天时间,西班牙人的舰队就会从马尼拉出发了。当然也有可能在三亚这边收到密报的时候,西班牙舰队就已经驶离了马尼拉港,目前已在赶赴海南岛的航程途中了。留给海汉备战的时间,最短可能只有四五天,最长也不过十多天。
虽然时间紧迫,但有一点缓冲时间总好过被敌人偷袭打个措手不及。陶东来迅速就作出了部署,一是立刻通知海南岛各地沿海市县,集结驻军和民兵力量,加强近期的海岸巡防;二是三亚海军即日起将外海巡逻船只增加一倍,海上巡防范围由之前以三亚为中心三十海里半径,扩大到五十海里半径,同时派出轻型侦察船向东行进,对敌方舰队可能会使用的航线海域作更大范围的搜寻;三是三亚陆军部队进入备战状态,各处岸防炮台必须二十四小时都有足够的作战人员进行值守;四是严查近日到港船只和人员,以防对方提前派人潜入,
第1317章 大题小作
对于来犯的西班牙舰队是否拥有与自家军队一较高下的能力,众人的看法倒是出奇的一致,没有人怀疑驻守本土的部队可以击败自行送上门的西班牙武装,分歧点主要就在于西班牙舰队来袭的消息是否会对本地社会造成比较大的冲击和动荡。军方想要将战果最大化,尽可能做到全歼敌军,而文官们更希望将战争对海南岛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如果能做到不让本地民众察觉到发生了战争那就最好不过了。
当然那是不太可能出现的状况,就算海汉军战斗力强悍,要集结部队备战,也同样是会有诸多踪迹可循的。陶东来的命令已经分头部署下去,很快各处驻军都会鸡飞狗跳地忙碌起来,所有休假中的军事人员也必定会接到通知立刻销假回部队报到。全岛的部队都要开始集结待命,这么大的动作不可能没人察觉到,所以对民间造成的影响是必然的,只是看程度轻重差别而已。
陶东来苦笑道:“我觉得你们可能对目前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了。虽然我们的实力的确比西班牙人强出不少,可各位不要忘了,在这次的交锋中,我们暂时是处于被动的位置。目前我们掌握的情报显示三亚是对方的首选目标,但这也并不表示西班牙人的攻击目标就限定在这个区域内,所以我才会下令让全岛边防部队都进入备战状态。我们现在考虑如何降低战争对社会安定局面的影响,我认为还是要先给民众打预防针,由官方发布消息,总比民间流言四起好得多。”
陶东来根本就没想过要对民间隐瞒此次海汉面临外敌入侵的形势,执委会在国内拥有着极高的威望,只要由执委会来主动披露战争的信息,那么隐藏在民间的宵小就不可能利用战事带起什么大的节奏来。而只要民间不乱,这场被提前预知的战斗也就不可能再让海汉出现什么重大损失了。
陶东来在穿越集团内部的威信还是相当高的,众人也大多习惯了重大问题由陶东来拍板作最终决定的传统。对于陶东来所给出的意见,与会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倒也没人出声对他提出质疑。
陶东来见状便继续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我建议宣传部尽快行动起来,告知国民近日在海南岛沿岸海域可能会有零星战事发生。至于原因嘛……就说是剿灭海盗好了,等打完仗再慢慢向民间放出真相。”
陶东来几句话,西班牙舰队就被划入了不入流的海盗的行列,这也是海汉才会有这底气,换作葡萄牙、荷兰这些欧洲老乡,他们肯定是不敢如此轻视西班牙帝国的武装舰队。特别是当初在台湾岛与西班牙人缠斗数年的荷兰人,两国为了争夺东北亚航线的控制权,在台湾及附近海域交手的次数可谓是相当的频繁。荷兰人吃了不少亏,对西班牙武装帆船也颇为忌惮,所以至今都没有踏足吕宋岛附近海域。
宁崎笑道:“老陶,你这锅倒是甩得挺快的,三两句话就把事情丢给我了”
陶东来正色道:“这怎么能叫甩锅呢这是组织对你的新任,宣传部是执委会的喉舌,此时不用,更待何时这边忙完了你赶紧回去开个会,把工作布置一下。对了,你记得把于小宝也通知到,让他在青年团这边也发动一下。”
大的基调定下之后,应对处理的方案也就很快出炉了。除了陶东来先前对各地驻军下达的命令之外,宣传部、民政部、交通部等多个部门也都将配合战事需要,在各个领域开始实施各自的准备工作。
在密报送进胜利堡两个小时之后,于小宝也得到了来自执委会的通知,要求青年团配合宣传部工作,尽快将军方近期会在海南岛附近海域清剿海盗的消息通知到各个单位。
海盗于小宝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明显是有些懵了,海盗这玩意儿在近几年已经从海南岛周边海域彻底销声匿迹了。而且海汉军“凶名”在外,即便是活跃于南海和巴拉望岛以东苏禄海海域的零星海盗,也绝不会冒着风险来海汉统治的地盘打劫。
对海盗们来说,虽然海汉国有大量的财富,但相比之下还是自己的性命更重要。想当年叱咤福广沿海的十八芝人马多达数万,船只上千,不是也一样被海汉人剿得干干净净。当时一些逃往南海地区的十八芝人员,也将海汉军的凶悍传播到了所到之处,让没跟海汉打过交道的海盗团伙都将其视作了不可招惹的恶魔。因此近几年海南岛都没有再遭受过海盗侵袭,倒是国防部往往会打着剿匪的名义在外采取军事手段来处理一些麻烦。
太平盛世,哪来不开眼的海盗居然要踩上门了于小宝对于这个命令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怀疑这消息是不是有误,南海连有胆跟海汉公开作对的国家都不多见了,怎么还会有海盗这种私人武装巴巴地赶来海南岛送死
于小宝左思右想都觉得不对,当下便给宁崎打了个电话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宁崎因为保密的原因倒也没有细说其中缘由,只给于小宝提了一句“这个宣传是配合军方行动的需要”。
于小宝放下电话听筒又自行琢磨了一阵,才大致猜到了几分真相。军方或许是要对付某个不宜为民众所知的特殊目标,所以才需要用剿灭海盗为名,对民间发布战事预警。不过于小宝可没把事情联想到千里之外的马尼拉去,他只是下意识地认为军方需要宣传手段来为作战任务做掩护而已。
既然是执委会布置下来的任务,而且有时间上的明确要求,于小宝自是不敢怠慢,赶紧召集手下分配工作。青年团的权限和影响力虽大,但这个部门的全职工作人员其实并不多,于小宝忙完这摊子事情,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刚刚招募回来的宣传能手刘尚可以派上用场,当即又叫人给培训中心那边送个消息过去,让刘尚赶紧回来报到。
刘尚从胜利堡出来,回住处取了行李,然后去到培训中心办理了入住手续,刚弄完这些事到宿舍里歇下来没多会儿,于小
第1318章 全力备战
在海汉过去历次发动的对外战争中,军费开支一直都是文武两派争论的焦点之一。海汉军的战术基本都是围绕着枪炮武器和海上机动来制定,这也就决定了作战的开销非常惊人,战时一个陆军营级单位每天的最低消耗就达数万元,而需要动用战舰的海军消耗还在陆军之上。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的收益虽大,但开支也是相当惊人的,海汉高层对此的考量就是尽可能不要做亏本生意,这战时的军费开支得设法要从其他方面的收益弥补回来才行。
海汉在战后向战败方索赔的做法也并不新鲜了,包括葡萄牙和荷兰在内,都曾是海汉这个套路的受害者。而同样以财大气粗闻名于世的西班牙帝国,那自然更不能轻易放过了,宁崎甚至建议陶东来尽快将施耐德也从儋州召回,让他快一点拟定出战争赔偿的款项要求,以便能赶上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就对西班牙人施压。
当然这也其实只是个玩笑话,对于这场战争的胜负,海汉这边的确是有比较大的把握,但战事会持续多久,将波及到哪些地区,其实大家心里都是没数的,暂时还谈不上战后谈判的索赔内容。西班牙人憋了这么长的时间才对海汉实施报复手段,想必也是经过了长期的策划,到时候双方交战,对手也未必会是理想状况下的一击即溃。如果西班牙舰队转移目标奔袭海南岛沿岸其他地区,海汉军就未必能在防御上做到滴水不漏了。
不得不说在穿越集团有意识的经营之下,海汉的备战效率的确是相当不错,在胜利堡向各地发出电报的当天,全岛的地方官府和相关部门便分头开始进行战争动员。
海汉的战争动员都是有预案的,每个部门,每个职位的官员具体负责哪些工作也都有提前做好的分工。战争动员分为三级,一是局部小规模战争,如海汉历年来在海外发动的战争几乎都在此列,这种战争对海汉本土影响不大,参战部队的规模都在千人级别,所需动员的也是以各种作战物资为主。
第二级是大规模战争,到目前为止,大概也只有穿越初期出兵安南那段时期,对当时的海汉而言算得上是大规模战争,虽然投入的兵力十分有限,但那时候海汉军方可是把有限的家当都赌进去了。当时海汉控制区内所有的制造业都优先供应战争所需,并且大量征召了民间青壮作为后备,要说是举国动员也不为过了。
而第三级则是决定国运的重大战争,如果真发生了这样的状况,那需要动员的可能就不仅仅是海南岛上的驻军了,执委会甚至会召回驻扎在海外各地的部队,同时征召所有适龄国民,甚至还会向盟国发出协防求助。要是形势恶化到一定程度,穿越集团或许还得面临离开海南岛另寻落脚地的窘境。当然了,这种假设的情境只是制定预案所需,截止目前南海地区似乎并没有能让海汉面临灭国危险的对手存在,而且随着海汉的日渐壮大,出现这种极端状况的可能性也在变得越来越小。
这次的战争动员也仅仅只是停留在第一级的水准,千人规模的外国武装入侵还不至于让强大的海汉国乱了阵脚,绝大部分地区的动员主要是针对驻军和在编民兵,以加强地方防御为目的。只有少数海军部队接到了国防部的调令,要赶回三亚拱卫首都。
而海汉的作战物资有绝大部分都是产自三亚,又是在家门口打仗,倒也不用太过于担心物资供应的问题。不过各兵工部门都已经不声不响地取消了所有人员的休假安排,即日起开足马力生产枪炮弹药等作战物资。如果有必要的话,三亚除了现有的驻军之外,还可以随时武装起大约三千余人的预备役民兵部队参与作战,可以说底气还是相当足的。
以战争动员能力而论,海汉早就超过了这个时代的绝大部分国家,唯一比较明显的短板大概就是武装部队的规模比较有限,跟真正的大国相比确实兵力会显得较为单薄。这一是因为海汉目前的控制区和人口总量所限,能够招募入伍的适龄人员就那么多,所能维持的常备军规模自然也就那样了。二来海汉军的训练、日常运转、作战费用都非常高,即便国家有钱,但也着实养不起规模太大的军队。
两天后,执委会的高层人员全部都回到了胜利堡,众人再次开会讨论了目前的备战状况。
海军已经在接到消息的第二天就派出了两支侦察船队,向东前出至南海腹地,希望能够在半道上就发现西班牙舰队的踪迹。不过这七百多海里的航程中,西班牙舰队显然不可能沿着一条直线驶往三亚,在当前这种科技条件下,指望在茫茫大海中发现对方舰队几乎无异于大海捞针,哪怕是知道对方的大致航向也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只能试试运气了。
穿越者们当年带来这里的船上倒是还有几部雷达,不过执委会认为没有必要为此就大动干戈,那还得由穿越者亲自出海操作,何况这些民用雷达对于木制帆船的搜寻效果也并不见得有多好。倒不如就让侦察船队出海碰碰运气,如果有所发现,只需用船载电台发回简单的示警消息就行了。
而海军的铁甲舰队正从各地分头向三亚集结当中,预计三到四天内可以完成集结,加上本地驻守的海军舰队,这就几乎是有两支齐装满编的舰队同时守卫三亚了,届时三亚的安全程度甚至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时期。如果西班牙人真是以三亚为首要进攻目标,那到时候可就是一脚踢到铁板上了。海汉军方的部署不说万无一失,起码也是层层设防,不会给敌人留下什么明显的可趁之机了。
民间的备战工作也在多个部门的配合之下稳步推进当中,这其中起到主导作用的,自然便是担当官府喉舌的宣传部了。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民间放出消息后,目前民众的情绪倒还比较稳定,国民对于海汉军的战斗力有着很高的信赖度,认为海盗武装也不足以威胁到三亚的海防。
相对情绪比较紧张的大多是外国人员,他们或
第1319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平心而论,阿拉贡内斯将三亚作为这波攻击的首要目标是没错的,如果马尼拉想跟海汉展开全面战争,那无疑将会是自讨苦吃。就算西班牙帝国在全球范围内堪称海上强国,但如果归结到南海这个区域内,马尼拉的殖民政府在军事方面的实力还是不如新近崛起的海汉国,真拉开架势大打一场,马尼拉当局可能连五成的信心都没有。
何况海汉前年年底还拉了一大帮国家在南海搞了个挂着贸易联盟名头的准军事同盟,成员国当中的安南占城之流也就罢了,但葡萄牙和荷兰却是马尼拉当局十分忌惮的对手。虽说葡萄牙目前在名义上还是西班牙的属国,不过葡萄牙人在海外可不会把西班牙当作宗主国来对待,如果有机会落井下石,阿拉贡内斯毫不怀疑葡萄牙人会对自己这边下狠手,这中间可不会存在两国情谊之说。
而荷兰人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让那帮红毛鬼知道西班牙要跟海汉开战,那他们很可能会自掏腰包参与进来,帮助海汉对抗西班牙。马尼拉当局虽然不怵荷兰东印度公司,但也并不希望让其成为海汉的助力。
跨海作战对于后勤补给的要求极高,西班牙舰队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可言。反倒是坐镇主场的海汉,一旦稳住了战局,就可以依托海南岛来与西班牙舰队进行周旋了。到时候基地远在千里之外的西班牙舰队即便在初期取得一些优势,也很难在海南岛这边跟海汉军长期作战。要是因为补给问题就灰溜溜地撤回马尼拉,那还不如干脆就不要去这一趟了。
阿拉贡内斯并不想留给自己的西方竞争对手们任何可趁之机,他的战术设计是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就直接捣毁海汉的中枢,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陷入持久战。但执行这个战术的实际难度可没有他自己脑补一下这么容易,海汉首都三亚作为国家中心,南海最繁荣的贸易港之一,其防御手段也是相当齐备的,西班牙舰队想要攻入三亚城区,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达成的目标。
前两年陆陆续续通过情报人员传回马尼拉的信息,阿拉贡内斯和军方将领也都大致清楚了海汉在三亚两处主要港口部署的防御措施,让舰队顶着岸防炮和海汉海军的火力往港口冲,的确是有些冒险。但如果西班牙舰队不进港口,那能给海汉造成的实质性破坏也将会比较有限,无法完全实现作战意图。在制定具体战术的过程中,这个矛盾也就成为了困扰马尼拉当局的最大问题。
但阿拉贡内斯决心已下,这场仗必定要打,而且作战目标必须明确,不能千里迢迢去三亚只是逛一圈展示一下肌肉就回来。要嘛摧毁三亚,要嘛歼灭当地的海汉海军主力,二者总得实现其一才行。当然如果后者能够实现的话,那么多半也可以顺理成章就把三亚拿下了。
阿拉贡内斯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最为信赖的两名军官,一位是马尼拉武装舰队的指挥官胡安路易斯,另一位则是美洲大帆船舰队的指挥官若昂平托。这两人在各自所服役的地区都曾立下过赫赫战功,不止一次受到过来自国内皇室的嘉奖。
当然了,他们的主要对手自然不是海汉军这样的强者,而是殖民地区的原住民,那些仍然停留在刀耕火种、捕猎摘果原始时代的土著。此外还有来自欧洲的殖民者同行,也是西班牙武装帆船的主要作战目标,硬仗多多少少也还是打过一些的。
两支船队加在一起,差不多能凑出大概四十来艘作战船只,另外再加上近二十艘运送武装人员和物资的综合补给船,可以说得上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了。其中隶属于美洲舰队的船只中,有多达八艘排水量在五百吨以上的大船,每艘船上都装备了超过二十门火炮,这也是被阿拉贡内斯寄予厚望的一支武装力量。
海汉舰队的名气虽大,不过根据阿拉贡内斯所掌握的信息,其舰队规模一般只有十多艘战舰,而且吨位在千吨级以上的战舰,往往一支舰队里也就只有一两艘而已。虽然据说海汉战舰舰载炮火凶猛,但阿拉贡内斯和两名舰队指挥官都认为这其中是有夸大其词的部分,而且就算凶猛,应当也抵不过西班牙舰队的武装力量,毕竟不管是总吨位还是船只数目,西班牙一方似乎都是明显占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