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便听张新说道:“儋州近期两件大事,一是协助国防部举办跨越1635军演和之后的军备展销会,二是迎接三亚来的巡视组在本地视察和宣讲,目前这两件事都进行得很顺利,这也是在座各位日夜忙碌的成果,张某人在这里敬各位一杯!”
众人连忙举杯相应,与张新共饮。张新放下酒杯,接着说道:“除了这两件事之外,还有一件事我想特别提一下。众所周知,儋州几年前在安全问题上的出现过很大的漏洞,当时靠安全部和军方全力追查布控,儋州才能度过难关,将反贼一网打尽。不过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儋州本地的官员也在陆陆续续地更替,可能有些人已经开始忘记当时这起轰动整个海汉的大案了!”
张新的目光从在座众人脸上一一扫过,似乎是在寻找他所说的那种记性不太好的官员。刘尚虽然也听说过四年前儋州刺杀案的大致经过,不过关于此案的真正详情,外界知之甚少,他所得到的信息也是不知道第几手的消息了,很难说其中有多少真实成分。但有一点他倒是已经确认过了,当时负责查办此案的海汉安全部官员中,就有初出茅庐不久的张千智在内。
不过张新现在突然提起此事,很显然不是无的放矢之举,而是对在场的人意有所指。刘尚眼光也慢慢在众人脸上溜达过去,想看看有没有什么人听到张新的话之后出现脸色变化。但他刚扫过几个人,眼光却一下子跟坐在另外一桌的张千智对上了。刘尚心头一寒,感觉自己的心脏似乎都被冻住了一般,却见张千智朝他露出了一个难以琢磨的笑容,便主动将眼光转到别的地方了。刘尚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心道这也太他娘吓人了,还好自己眼神没有逃避,否则可能就会引起张千智的怀疑了。
便听张新继续说道:“各位上岗之前都经过入职培训,应该也知道我国对于官员的保密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我看有些人大概也是太平日子过得太舒服,把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
刘尚听张新说话这口气极为严厉,已经不像是在说笑了,而且在座的人一片沉默,也没人在这个时候接话,就连于小宝也是一脸肃然,气氛已经是非常凝重了。刘尚不禁暗自琢磨,难道张新是打算在这个时候把违纪的下属公开查办那这个魄力还真是有点强了。
“其他国家派间谍进入我国潜伏,打探各种情报,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我们现在所在的南海酒楼里,就有这样的人存在!不过进了这酒楼嘛,也就别想再轻轻松松地离开了!”
张新接下来所说的话,让刘尚心跳又一次猛然加速了。这一瞬间刘尚不禁暗自心想,自己是不是已经暴露了身份如果海汉人要抓捕自己,是该束手就擒,还是选择挣扎脱身此时在酒楼三层上,总不能直接翻栏杆往下跳,这可该如何是好
刘尚偷偷瞥了一眼临近的围栏,却见已经有海汉士兵不知在何时就不声不响地出现在那儿了。就算自己有跳楼逃亡的勇气,也还得先突破这层障碍才行。
当然了,就算跳下去也决计逃不了的,刚才来时他就注意到外面的街上已经被海汉军以安保的名义布控,少说也有百十来号人在酒楼外围守着,可以说是插翅难飞了。
“勾结外国,出卖国家机密,这样的人,海汉肯定是容不下的,发现一起,就查办一起,绝对不会姑息迁就!”张新的声音不大,但三楼就座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犯事的人,现在主动站出来认罪,还可以争取一下从宽处置的机会。如果想顽抗到底,那就别怪我张新不客气了!”
刘尚听到这话双膝一软,整个人差点便从椅子滑到地板上去。他在来儋州之前已经去过了海汉关押重刑犯人的石碌矿场,对于那里的状况也算是亲眼见证过了,心知自己这把身子骨要是被扔进那地方,只怕两个月都撑不过去就得死在里边。这个时候如果站出来认罪,也不知道能不能真的从轻发落可是自己身为大明子民,又是肩负着特殊任务,就这么怂了岂不是很对不住自己效忠的国家和职业
刘尚心中还在进行思想斗争的时候,旁边一桌却已经有人扑腾一声跪到地板上了。刘尚余光扫过去,见这人倒也面熟,之前在参观书院和演讲的时候都照过面,应该是张新的随员下属之一。
还没等刘尚想起这人名字,另外一桌也有一人跪倒在地,身子如筛糠一般抖个不停,原来这犯事的还不止一人。刘尚见这两人都是儋州官员,当下却长出了一口气,心道原来不是冲着我来的。
刘尚这口气还没缓过来,便见坐在另一桌的张千智和儋州本地的安全部头头汪百锁都同时
第1305章 儋州农产品
儋州官方在宴席上公开抓捕泄密官员,刘尚认为这显然是带有杀鸡儆猴的意思,只是不知道这几名被捕官员到底是泄漏了什么样的机密,才会让张新等人设局让其无路可逃,只能当众认罪伏法。而巡视组这姓谭的文书,一路上都没有察觉到他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更没有发觉张千智一直在暗中监视此人,还一度以为张千智是在针对自己,刘尚都不禁有些怀疑自己的专业能力,怎地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误判。好在最后还是沉住了气,要是阴差阳错被吓到自曝身份,那可就真是太冤枉了。
刘尚侥幸逃过一劫,对于海汉的反谍手段也算是有了新的认识。他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平安无事是因为海汉安全部的能力不行,只不过是自己来海汉之后将行藏隐匿得好,没有留下任何的把柄可让人抓住而已。不过他也清楚这次漏网并不代表从此就安全了,知晓他真实身份的廖远始终是一个极大的隐患,就算他自己不暴露,也有被牵连到的可能性存在。
这个隐患就像一道已经吃下肚子却又不知何时才会发作的毒药,让刘尚寝食难安,如果不设法解决这个问题,他很担心自己今后在三亚都不会有安心日子过。
刘尚当然也想过一些斩草除根的狠主意,不过他知道凭自己这杀鸡都费力的身手,想要解决人高马大又习武多年的廖远,简直就难如登天。更何况廖远身边还有几名同样有功夫在身的手下,而自己在三亚势单力孤,根本不可能把这帮人一次解决干净。一个不小心,反而会把自己给折进去,到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
“还是要从长计议啊!”刘尚叹了口气,只能先将这种念头放到一边。如果以潜伏至海汉的目的来看,自己的形势可谓一片大好,不但能与海汉高层官员共事,而且还能接触到许多非公开的信息,其价值远胜过去所收集到的那些完全无法证实其真实性的传闻。唯一的缺憾,就是刘尚自己的学识不够,对很多信息并不能理解其意义所在,实在是浪费了大好的机会。
如果不出意外,刘尚几乎可以确定自己回到三亚之后,很快就能得到官府的录用通知了。或许几年之后,自己也有机会在海汉衙门里独当一面,到时候收集一些关键性的情报,岂不是比现在轻松百倍只是日后爬得越高,就越容易受人关注,栽下来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先前在南海酒楼里被捕的几名海汉官员,便是最醒目的前车之鉴了,说不定他们之中的某个人,其实真实身份也与自己类似,是长期潜伏在海汉国内的大明暗探。
刘尚装病躺在招待所里胡思乱想的时候,巡视组在本地的任务却还并未结束,于小宝要代表执委会签收一批需要随船运回三亚的文件和物资,这个交接点收的过程也需要相关负责到场出席并签字,所以宴会结束之后,巡视组便又马不停蹄地随张新去了城中的仓库。
物资方面主要是本地上半年征收的各种赋税,按照比例需要上缴国库的部分。虽然国内已经用统称为海汉币的纸质流通券在逐步取代金银的流通作用,但作为真正的硬通货,海汉国库中所保存的财富依然是真金白银为主。巡视组当中便有海汉银行的工作人员,现场点算金银数目无误之后,由两边的负责人在封条上签字画押,然后封箱运去巡视组所乘坐的那条帆船上存放。
除此之外,还有本地出产的一些经济作物深加工产品,如植物油、食用香料、精米、水果罐头等等。这些东西可不是让于小宝带回三亚去到处送礼作人情的,而是要交到农业部,由专家们给儋州出产的农产品划级定价。这将直接影响到下一年度儋州地区的农业经营状况,可以说是儋州市管委会向三亚交出的执政答卷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张新对此也是格外的重视,亲自向于小宝等人一一说明这些样品的生产情况。
如果刘尚此时在旁边,大概会再次为海汉在农业项目方面的经营手段感到惊叹,这些农产品经过深加工和精心包装之后,其定价就翻着番地往上涨。普通人也别嫌贵,因为深加工产能有限的缘故,这些高档货其实大多是出口到海外,对海汉国内的供应量不大。而且不管在海汉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市场上都是紧俏商品,针对的客户群体也都是对价格不敏感的社会高层,销路方面并不存在太大问题。
虽然大明也有农产品加工的产业,但在商业包装方面的手段,比起海汉就显得太原始落后了。海汉在生产、包装、宣传、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是由相关的国家部门统一安排策划,利用国家的力量来推动产业进步,其效果远非远东地区其他国家在小农经济状态下的个人操作可比。海汉虽然每年仍会从国外进口大量农产品,进口总量比出口要多得多,但从国外买进的几乎都是初级产品,而向外卖出的却是价格翻了好几倍的深加工产品,这种剪刀差让海汉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一直是保持着可观的收益。
儋州这边每年也会召开农产品展销会,广邀周边各国的商家来参与,不过与三亚的农产品展销会规模和影响力还是暂时无法相提并论,所以儋州的一些高级土特产也需要将样品送到三亚,以便于农业部和商业部进行操作。一般来说这种差事是由相关部门派人到儋州来验收,不过巡视组本来就是由各个部门抽人组成,因此肩负的任务也是五花八门,验收并运送农产品自然也包括在其中。
张新介绍完之后,话锋一转道:“各位一路辛苦,我这边也给大伙儿都准备了礼物,待会儿就一起送到船上去,都是自己人,小宝你就不要推辞了。”
于小宝笑道:“首长一番好意,那我就先替同事们谢过了!”
虽说官场公开收受好处是忌讳,不过那也是因人而异,比如由首长向下属送一些土特产,这自然不会有人觉得不妥。于小宝常年混迹于海汉高层,这个度还是能把握住的,也没有刻意推辞张新的安排。当然了,虽然刘尚没有到场,但礼物是直接按巡视组的人头准备的,他也同样享有了一
第1306章 海口新貌
面对海汉这样强大的对手,仅仅是依靠更多的兵力,高昂的士气或者高明的指挥,也未必能扳回武器装备方面的劣势,这种尝试在更多的时候所得到的结果只怕还是绝望,否则同样拥有武装帆船和强大火炮的西方人也不会在海汉人面前表现得低声下气了。刘尚就算以前不通军事,但前几日看了海汉军在海上作战的操演,又有懂行的军官在旁边全程解说,如今至少要比普通人更为了解海汉军的作战方式了,这个时候才能向于小宝有的放矢问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
对于小宝给出的回答,刘尚虽然不太赞同,但也的确想不出反驳的理由,海汉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实力差距就明明白白摆在那里,明眼人都能看清楚,过往的战例也在一次次地证明这一点。而从这次在儋州所看到的军演内容来说,各国与海汉之间的武力差距似乎非但没有拉近,反而是越来越大了。
巡视组的另一名军官陆挺也主动加入到了讨论中来:“于主任说得对,我们海汉军的优势的确主要体现在武器装备上,不过我想多说一句,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先进战术体系。我们有可以千里传讯的电台,有能够增大观察范围的望远镜,因此就有了高效的指挥体系;我们有航速惊人的蒸汽战船,海军舰队所使用的新战术也是围绕蒸汽战船的机动力来制定;我们有了打得既远又准的火枪火炮,才能淘汰掉旧式的金属盔甲,让步兵能够更加灵活地在战场上执行作战任务。而战术的提升也反过来将装备的性能应用到了极致,这才使得海汉军的战斗力远胜他**队。”
刘尚细细咀嚼了一番陆挺的言论,沉吟着问道:“陆兄的意思是,海汉军的厉害之处,不单是武器性能了得,更重要的是战术对路,能够在作战中充分利用这些装备。那在下还想冒昧多问一句,既是如此,为何要将武器和战术都对安南等国输出难道不怕他们学会了真本事,日后野心发作,反咬海汉一口”
陆挺应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啊,安南买了我们的武器弹药,学了我们的作战方式,可他们没法自行制造出这些武器装备,我们给多少,他们才能装备多少,而且卖给他们的武器当然不会有自家使用的好。我们在军演中展示先进武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告诉这些国家,他们能买到的武器装备并不是最好的,如果以为自家用买来的武器武装了一批军队就可以挑战海汉,那最好还是先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每年向国外出售多少军火装备,这都是经过有关部门精心计算的。这些国家能从我国买到的武器弹药,也就只够平时作训和日常防御,真要发动战争,他们还得临时向我国订购弹药才行。”对于海汉在军火贸易中采取的一些控制手段,于小宝也毫无顾忌地告知了刘尚。
果然还是海汉人老奸巨猾啊!刘尚不禁在心中暗自感叹,自己能想到的问题,这些精得跟鬼似的海汉人难道会想不到海汉的军火贸易看似繁荣,但实际却是处于严密的控制之下,看来海汉人倒也不是单纯地一心向钱,眼光的确放得比较长远。海汉国能够在短短数年中成为南海的军事霸主,这也绝非是侥幸所致。
不过刘尚仍然不认为这个地区的其他国家对于海汉的强盛是真的心服口服,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恭顺,更有可能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态度,毕竟此前与海汉不太对付的武装势力,都已经被一一敲打过,或多或少吃到过苦头。最严重的如十八芝之流,更是被海汉军不远千里打上门去,剿杀得干干净净。对周边这些国家来说,他们看待海汉的态度多半是“敬”有限,而“畏”居多。
说实话如果没有三亚的隐患,刘尚其实很乐意在儋州多待几天,与这些外国人士有一些沟通的机会。他很想了解一下大明之外的国家对于海汉的观感究竟是什么样的,这或许对大明今后调整与海汉的关系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不过刘尚对于这种可能性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他知道上面的某些大人物对于海汉在南海所取得的局面其实还很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取代了十八芝的新兴武装海商组织,跟占山为王的土匪没有太大的区别。只要等大明平定内乱,安靖北方,腾出手来了就可以像撵苍蝇一样把海汉人从南方沿海地区给撵出去。但刘尚自己来海南岛看过之后,已经可以确认这边的局势没那么容易改变了,如今的海汉国统治着数十万人,有完善的官僚体制和强大的军队武装,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区强国。想把海汉赶出这一地区,除非是朝廷有决心以举国之力打一场大仗。
要在已经被海汉渗透得千疮百孔的岭南地区发动一场大战,准备工作的难度可能不会比战争本身差多少,海汉在岭南官场上有无数人脉和耳目,朝廷的命令恐怕还没开始执行,海汉人就会先收到风声了。到时候谁举事更快,那还真不好说。
知道的越多,心就越凉,刘尚没来海南岛的时候也是怀着雄心壮志,认为必定能够找到将海汉人驱逐出去的办法。但待的时间越长,就越知自己当初想得太简单。别说把海汉人赶走,就算现在想要遏制海汉国的不断扩张都是难于登天。假以时日,这万里南海都被海汉牢牢掌控之后,只怕就会北上逐鹿中原了。
这些海汉官员虽然嘴上从来不提攻打大明之事,但说到大明的时候也不见他们有什么敬畏之意,完全将大明视作与安南等国一样的邻国而已。假如有朝一日海汉执委会宣布要北上攻打大明,这些人大概也不会有太多的犹豫,毕竟他们可都没有再将自己继续视作明人了。
刘尚本来还想多问几句,但看到张千智也来到甲板上,当即便很识趣地闭上了嘴。虽然他现在已经知道张千智在这一路上所监视的对象并非自己,至少自己不是主要对象,但每当看到张千智出现在眼前,他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后背一凉。在张千智面前,刘尚总觉得自己是被猎人盯上的猎物,如果不把尾巴藏好,随时都会被这个猎人给揪出来干掉。
张千智倒是没有将注
第1307章 平衡点
虽然是半夜到港,但港口倒也不是漆黑一片,刘尚惊奇地发现这里竟然还有通宵运作的码头,不少力工仍在火把和灯笼的照明下从船上装卸货物。而如此繁忙的港口景象,他在此之前也只在三亚见到过。张千智介绍说这是海口港的常态,可见此地的贸易繁荣程度很可能也不比三亚差多少了。
这个时间自然也不用指望本地的行政长官到码头来迎接他们,不过相应的接待工作倒是已经提前做了安排,下船之后便有人带着他们前往座落在原琼州府城内的官办招待所入住。这地方原本是一处官员私宅,不过原主人在几年前海汉接收这里的时候就“下落不明”了,而这处宅子在充公之后,被改建成了官方的招待所,专门用于接待海汉官方人员和来此访问的外国使节。
这招待所是四进的院子,巡视组一行人便被集中安排在其中一个院子里,虽然已经是半夜时分,但招待所还是很快给他们送上了夜宵和热水,服务水准倒是不差。刘尚现在已经学会了从当地招待所的环境来判断一个地区的繁荣度,从这里的居住环境和房间中的家具、寝具、装修档次来看,海口这地方的经济状况显然不差,可能比先前才去过的儋州还要好一点。
不过想想也是情理之中,毕竟这里过去是琼州岛的首府,岛上的政治经济中心,底子本来就要比岛上其他地区好不少。在原来琼州府城的基础之上来运营一座新的城市,自然是比其他地方的起点要高出一截。而且此地与大陆之间仅隔着一道十海里宽的琼州海峡,是这个岛上距离大明最近的城市,在与大明进行贸易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海汉的经营水平,自然不难将这个地方打造成繁荣的贸易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