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海汉民团最近的一些调动,给人的感觉就是在进行备战,而吴俊刚才隐晦的表态基本上就坐实了这种猜测,能够很好地解释最近兵员物资频繁输入鸡笼港的原因。毕竟鸡笼港附近能让海汉觉得不太平的,除了十八芝也没有第二家了。

    这种军事情报对于李毛仔的意义其实不大,毕竟他只是隶属于建设部下面的一名小小监工,跟战事扯不上什么直接的关系。倒是齐师傅和刘七爷二人的行当都要跟军方打交道,这个消息对他们的影响要直接得多。

    果然刘七爷沉吟道:“看样子得想法多找几条船,这真打起来了,那就有得忙了。”

    李毛仔道:“澎湖那边还有不少海军的船,真要动手估计不会征调太多民船参与吧”

    刘七爷瞪了李毛仔一眼,摇摇头道:“打仗的时候当然不会,但打完之后呢那岛上少说也有几千人,海军的船都精贵得很,不会拿去运俘虏用,到时候还是得调民船和水手过去帮忙。”

    齐师傅附和道:“战船船舱空间有限,除了那几艘专用的运兵船,其他的战船可运不了几个人。再说战船上的状况都是军事机密,哪能容得不相干的人轻易进去看个通透。”

    李毛仔道:“七爷,那这可是天降的发财良机,日后赚了银子,莫忘了请我们吃顿饭便是。”

    这刘七爷倒也爽快,随即便应道:“今日若不你们二人在场,那小吴也未必肯透露这些消息,我岂可一人独吞这好处要不这样,我们三人便凑凑份子,从福建再租几条船过来备着,到时候一开战,这鸡笼港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李毛仔皱眉道:“这个……不瞒七爷,在下这点工饷,能存下来的余钱确实不多,请几顿饭请得起,这租船却怕是不够用。”

    齐师傅也道:“在下的状况也跟李工头差不多,一年的收入不过两百元上下,手头上的积蓄恐怕也不太够。”

    刘七爷叹道:“亏你们两个还比我先入籍,说起来也算半个公人,怎地对官府的政策如此不熟悉!”

    李毛仔不明其意,只能抱拳道:“还请七爷指点迷津!”

    刘七爷道:“你们二人都有公职在身,凭你们身份便可以向海汉银行借钱,利钱也很低,何不直接借上一笔”

    “倒是把这茬给忘了!”李毛仔一拍大腿感叹道:“话说回来,这事也不太好办




第九百零七章 准备动手
    海汉以海立家,从上到下都讲究“制海权”,因此海上运输和贸易也是海汉诸多经营领域中发展最快,收益也最为稳定的一类。靠着海运发家的幸运儿,在海汉治下地区也层出不穷,早期从事这个行当的大明降将罗升东,海商詹贵等人,如今在南海地区都算得上是富得流油的大商人了。想要在海汉这个社会体系中发财致富,海运海贸的确是一条最稳的路子。这刘七爷、齐船匠和李毛仔要么是从业人员,要么加入海汉体系已久,对于这中间的门道是看得很清楚的,难得有这种机会能够操作一把,他们自然是不愿错过。

    当然了,由于李毛仔和齐船匠目前都有公职在身,肯定不便自己出面,所以得刘七爷代为操作才行。三人约定由李毛仔和齐船匠出钱,刘七爷出力,到时候的收入也划作三分平分。

    时间进入八月下旬,鸡笼港的民团驻军突然开始加强了在本地的布防,原本只在港湾外围两里设立的警戒线扩大到五里范围,这就意味着外围设置的武装关卡更多了,因此而投入布防的兵力也比之前增加了一倍有余。而海上也同样增加了巡逻频率和范围,连距离鸡笼港80海里的与那国岛都被列入了巡防范围中。

    生活在山区密林中的土著部落应该还不值得民团这样大动干戈,李毛仔认为这极有可能是有上面的大首长近期要来鸡笼港“视察工作”了,出于安保的考虑才会有这样的安排。果然在民团军改变布防策略之后没过几天,由一艘“威严级”战舰坐镇带队的庞大船队就驶抵了鸡笼港。而李毛仔在看到这支船队到来的时候,便知道这大概就是要对东边宫古岛上的十八芝余党动手了。

    田叶友作为本地的临时主管官员特地从矿区赶到鸡笼港码头,迎接了千里迢迢从三亚赶来的王汤姆一行人。此次的行动将由王汤姆亲自指挥,而原本也想来台湾过过打仗瘾的颜楚杰,因为正好时逢海汉与安南一年一度的联合军事演习,他不得不放弃了北上选择南下。

    今年双方的联合军演地点设在了刚刚启用不久的金兰湾基地,也算是这个军事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的一个标志。联合舰队将从金兰湾出发一路南下前往海汉控制的安不纳岛,途中两军将一同演练各种海上作战科目,并在安不纳岛与当地驻军一同操演两栖登陆与反登陆战术。这大概也是双方合作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海上联合军演,安南一方据说将会由太子郑柞带队出征,而海汉这边自然也得派出地位相当的人物,这个差事便落在了颜楚杰的头上。

    此次王汤姆带来的舰队中除了一艘威严级战舰作为旗舰之外,还有各型战船二十余艘,以及几乎同样数目的后勤船只。而在鸡笼港集结的水陆两军,兵力也已经超过了两千人。这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于福建本地的驻军,澎湖基地超过七成的部队都将会参与此次的行动。

    “军委这次是打算要毕其功于一役,不能再有漏网之鱼了。”在接风宴上,王汤姆很爽快地向田叶友交了底。此次行动将会以鸡笼港为出发地和主要补给点,势必需要地方上的配合支持,所以王汤姆必须要将这次行动的安排和目的都告知田叶友,以便双方能够在执行任务期间保持默契的配合。

    田叶友道:“就算郑芝龙还能跑,也没地方给他跑了,再往北的岛屿可就没这么容易抢了。”

    自与那国岛以东,包括宫古岛在内的一系列岛屿都是属于琉球王国的领土,十八芝当时能抢占宫古岛,主要是因为琉球国在当地驻扎的武装部队少得可怜,面对突如其来的数千海盗根本就没有抵抗之力。而十八芝占下当地之后,琉球国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反击,但此时的琉球国处于日本萨摩藩的控制之下,国内本来就不多的军队有大部分都被解除了武装,仅存的一点兵力并不足以把宫古岛上的十八芝驱逐出去。

    不过以十八芝的实力想要攻打琉球国首府所在的冲绳岛,却也难以办到。而且十八芝占领琉球国领土的行为也得罪了日本萨摩藩,就算越过琉球继续往北,也难以找到一处可供其落脚的所在,所以田叶友才会有此一说。

    王汤姆道:“跑了谁都不能再让他给跑掉,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再投在这伙海盗身上了。解决了这个隐患,我们才能安心开辟一条南方通往日本的海上航线。”

    田叶友问道:“我听说舟山已经派了一支船队去日本考察,是打算要开两条航线”

    王汤姆点点头道:“这其实没什么冲突,舟山那条航线是以江浙地区为经营根基,而我们通过琉球群岛去往日本的航线,是以福广两省为基础。各自有各自的经营项目。不过舟山与日本之间没有什么障碍,航程也比从台湾过去要近得多。”

    关于通往日本的贸易航线该如何安排,田叶友其实并不是特别关心,他只是台北鸡笼港的临时管理者,等这里的金矿运作上了轨道之后,他大概就不会再在这里待下去了。对于从政他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巴不得赶紧完成这里的工作之后回到三亚享清福。不过既然执委会有在台北开辟一条对日航线的规划,那么未来鸡笼港肯定也会承载一部分商贸功能,而目前的港口建设规划大概就需要作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了。

    “除了提供后勤补给,还有什么能为你们做的吗”田叶友主动问道。

    王汤姆笑道:“我建议你提前准备好一批船,等这场仗打完好往回运战利品和俘虏。”

    “那就只能征调民船了。”田叶友应道:“这里的船大部分都是你们军方的战船,用来拉货拉人可不太好用。不过本地的民船不多,临时征调估计有难度。”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王汤姆对此也很无奈:“这种事又不能提前通知,不然有可能就走漏了风声。总之有多少就先征调多少吧,运费补贴可以适当放宽一点。”

    “我尽力而为吧!”田叶友也不敢给他打包



第九百零八章 攻打宫古岛
    郑芝龙不是第一次跟海汉人交锋,自然很清楚海汉民团的厉害,在过去的交手记录中,十八芝几乎从未占到过半点便宜,次次都是被对手按在地上摩擦。郑芝龙甚至都不敢确定这么多次打下来,自己的人马给海汉造成的伤亡有没有上到三位数。虽然距离双方上一次的交手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但郑芝龙对于手下这些人的战斗意志却没有多少信心,因为就连他自己在睡梦中见到海汉的双色旗时,也往往会被吓得惊醒过来。

    郑芝龙近些年戎马倥偬,战绩有胜有败,对于生死其实也看得淡了,不过除了自己的性命安危之外,他更多担心的其实还是家人的退路。大儿子郑福松目前在宫古岛上与他一起生活,而在遥远的日本平户,妻子田川松和小儿子田川七左卫门则是留在了当地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虽然陈一鑫带队去平户的时候曾经多方查探,但由于松浦氏有意的掩护,他却没能查到这对母子的下落。

    郑福松这个名字没什么人知道,但如果说起他后来改的另一个名字郑成功,那在后世就是尽人皆知了。郑福松于1624年八月出生于日本平户,六岁之前都跟母亲田川松住在日本。在原本的历史上,郑福松是在父亲郑芝龙接受福建官府招安之后才从日本迁居到福建泉州,不过由于海汉人的出现,郑芝龙并没有得到官府招安的机会,反而是一直都被官府视作了眼中钉,恨不得早日处之而后快,所以郑福松从日本过来之后根本没去到大陆,就直接到了澎湖定居下来。

    在原本历史中,郑福松到了福建之后,十四岁那年便考中了秀才,十七岁娶了泉州进士、礼部侍郎董飏先的侄女为妻,二十岁那年又被送往金陵求学,成功进入南京国子监深造。他拜在江浙名儒门下,并得名为“森”,表字“大木”,而他这位恩师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嫌水太冷不愿自杀殉国,托称头皮痒而剃发留辫的无节操人士钱谦益。

    到郑福松二十一岁,即1645年时,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在福州拥立了唐王朱聿键称帝,改元隆武。这位倒霉皇帝在位仅一年时间,但却做出了对郑福松人生影响巨大的举措,那就是赐国姓、赐名,封为御林军都督、仪同驸马都尉。如果不是他没有女儿,那肯定连赐婚也一步到位了,总之为了拉拢郑芝龙这个手握兵权的大臣,隆武帝也算是想尽了一切办法。这个时候郑福松的名字就变成了朱成功,民间百姓便将其尊称为国姓爷。

    当然了,由于海汉出现在这个时空中搅乱了原本的发展轨迹,郑福松已经距离“国姓爷”的人生道路越来越远了。在目前的局势下,关外满人能不能南下还未尝可知,但在东南沿海地区力挽狂澜,高举反清复明旗帜的责任大概不会再落在他的肩上了。他未来的人生轨迹,已经在其本人无法察觉的状况下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

    察觉到危险气氛的郑芝龙很想在这个时候把郑福松送走,毕竟日本那边还有家人,郑福松活下去的几率会比留在宫古岛大得多。但郑福松平日里在岛上露面的时候较多,属下和岛上的民众也都知道这两父子在一起生活。这个节骨眼上要是将郑福松送走这事被人觉察,那岛上的军心立刻便会陷入涣散状态,对于郑芝龙来说风险的确大了点。

    就在郑芝龙左右为难举棋不定的时候,派去西边侦察台北鸡笼港动向的小队人马送回了最新的消息。海汉人目前已经对鸡笼港实施了封锁,所有船只都是只进不出,港内什么情况也无法查探,但从附近海上巡逻的武装船只数目来看,显然是比平时加强了许多。

    郑芝龙心中原本还存留的希望也就此破灭,回想去年海汉舰队大举进攻澎湖之前,漳泉两州的港湾也是提前数日实施了封锁。这几乎是海汉发动大规模攻势之前的固定套路,而作为距离宫古岛最近的海汉港口,鸡笼港的对外封锁似乎也预示着海汉即将要从当地发动新一次的攻势了。

    郑芝龙当然也可以选择继续逃跑,世界这么大,逃出去总归会有活下去的机会,差异无非是存活的时间长短而已。但郑芝龙却已经不想再继续逃亡了,他好歹也曾经是拥有万人武装的一方霸主,如今被压制在汪洋中的一隅当土财主,心理落差之大,估计换个人都未必承受得了。如果再继续逃,搞不好连土财主都做不成了,而且他也不想给生活在平户的家人引去祸事。

    郑芝龙本想让心腹亲信带儿子郑福松趁夜离开宫古岛,然而年纪小小还不到十岁的郑福松却不愿离开父亲身边,虽然他不清楚为什么海汉人会一路追杀自己的父亲和叔伯兄弟们,但他认为自己如果在这个时候离开宫古岛就是胆小鬼的行为,这对他来说是无法接受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勇敢气质,大概也是他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会成长为民族英雄的根源之一。

    郑芝龙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的确也不想在最后时刻与儿子分别。他知道海汉人虽然好战,但并不滥杀老幼妇孺,只是自己儿子身份比较特殊,被海汉人俘虏之后只怕也没什么好下场。如果此次果真挡不住海汉人的攻势,那么最后时刻父子俩一起自裁也不失为一个悲壮的结局。

    九月一日,海汉舰队从鸡笼港出发,船队刚驶出港湾不远,船身巨大的旗舰便被数海里之外的十八芝侦察船发现。虽然十八芝所用的帆船在航速上远不及海汉战船,但他们所用的传讯方式是烟火,一发火箭便能在海上传讯数里,速度肯定是快过帆船航速不少。

    不过这烟火在海面上一飞起来,自然也无法瞒得过海汉战船上诸多眼睛,王汤姆接到报告之后只是冷笑了一下,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紧张。鸡笼港到宫古岛不过二百海里,如果路上顺风顺水,只消一天多时间就能到,就算十八芝能多出一天的时间备战,也绝无可能扛得住他所率领的这支舰队。

    当然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十八芝得到消息之后立刻作鸟兽散,各自出逃。那样的话,海汉舰队想要全歼十八芝余党倒也有些难度。但王汤姆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因



第九百零九章 顺利推进
    每一支与海汉交手的武装都会面临同样的难题,那就是如何能够在海汉步枪的齐射之下推进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交战距离上去。通常来说,海汉所遇到的大部分对手会在五十米开外就被彻底击溃,因为这个距离上一般的弓箭、火铳都很难有比较高的命中率,而海汉的步枪齐射却足以致命。而且这种齐射战术的射击频率极快,几乎不会给对手留下喘息之机。

    为了能够在喧嚣的战场上准确地传达战术指令,海汉民团在采用轮转式阵型射击时都会让指挥官使用铜哨发令。伴随着尖利的铜哨声,士兵们的每个战术动作都会做到协调一致,而这种哨声传到对手耳中,就如同催命一般,其震慑威力有时甚至还会超过了枪声。

    此时在宫古岛上作战的这些十八芝余党,绝大部分都曾在去年撤离澎湖之前与海汉民团交过手,对于这种哨声自然是记忆犹新。海汉阵地上哨声一起,原本正在向这一区域发动冲锋的海盗们顿时有不少人就条件反射般地放缓了脚步。

    他们的对手是海汉民团一营四连,这也是民团中成立最早的部队之一,指挥这个连队的是民团中资历极深的归化籍军官于铁柱。

    于铁柱算得上是最早投靠海汉的明人之一,当初榆林渔村这批苦巴巴的渔民,如今基本都已经出人头地,像与他有亲戚关系的于大山、于小宝父子俩,如今都是在海汉不同部门当上了高级干部。而于铁柱本人靠着这些年南征北战累积的战功,也已经升到了上尉连长的职位。、

    这次出发之前王汤姆已经代表军委高层和他谈过话,等这趟任务执行完之后,会安排为期一个月的进修课程。于铁柱在海汉军中已久,自然明白进修的意思,估摸着这是上面在考虑对他进行再一次的提拔了。以他现在的职位,再往上走就是营级干部,而到了这个级别就有机会参与到军委和总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的过程中了,可以说是军官阶级的一道分水岭。目前位于这道分割线之上的归化籍军官,只有高桥南、武森等寥寥数人,也正是于铁柱努力想要追赶的目标。

    当然了,于铁柱接下来是否能够顺利地获得升迁,还有一个必要前提,那就是他在此次的行动中应该有与其身份相符的表现才行。他所率领的一营四连是海汉民团中的老牌连队,此次被委派了在夺岛作战中承担登陆先锋的任务,只要能够在宫古岛海岸线上撕开一道缺口,为后续部队的登陆建立起第一个滩头阵地,于铁柱的任务便可宣告圆满完成。

    面对海盗们的反扑,于铁柱丝毫没有慌乱,他很清楚这些海盗都是色厉内茬的货色,看着来势汹汹,但只要海汉这边攻势一发动,对面很快就会土崩瓦解。

    于铁柱将铜哨含在口中,用力吹响,第一排的士兵立刻齐刷刷地举起了枪向前瞄准,于铁柱在确认所有人员都完成战术动作后,立刻吹响了第二下,顿时枪声大作,阵前升起一片火药燃烧所形成的烟气。射击完毕的士兵立刻让出身位,从队列间隙中退向后面,而后排的士兵则是上前一步,补上空出来的射击位。每一名士兵都在踏上战场之前成百上千次地重复练习过这个换位的战术动作,以确保他们哪怕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或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队列当中,也能准确地完成这一动作。

    长期训练所形成的肌肉反应会让士兵们无视战场上的危险,将精力专注于完成战术动作。步枪的射击精准度有限,海汉的解决方式就是通过频率更快,更为密集的射击来弥补精准度的不足。而如果进入射程的对手恰好也是保持了较为密集的阵型,那么杀伤的效果也会随之提升不少。
1...384385386387388...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