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里卡多当然也能或多或少猜到一点陈一鑫的目的,不过海汉人所需要的这些情报倒也没有太大的保密价值,里卡多并不介意将其送给陈一鑫赚取一点好感。葡萄牙人目前在远东地区的经营有很多方面需要依靠海汉,特别是对付西班牙和荷兰两个老对手的时候,更是得拉上海汉这个强力靠山才行,能在不伤及自身利益前提下为海汉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算是促进双边关系发展的有益措施。

    因此里卡多向陈一鑫所提供的情报中,关于松浦家族和平户港的信息大约只占一半,而另一半则是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在这边的经营状况和动向。他并不清楚海汉人来此的真实目的,但如果能说动陈一鑫顺手教训一下在日本这边活动的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他当然也是乐见其成的。

    陈一鑫的心理可不像他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年轻,他当然也注意到里卡多想要带他的节奏,对于里卡多的这点小心思,陈一鑫倒也不介意,毕竟荷兰和西班牙跟海汉都是处于敌对状态,葡萄牙人想在这方面借刀杀人也是很正常的。特别是西班牙人,年初双方在台湾岛交手过后,并没有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正式和谈,换句话说双方现在其实仍处于战争状态,真要打也随时都能打起来。不过陈一鑫真正感兴趣的,却是另一件跟荷兰人、西班牙人关系不大的事情。

    “里卡多先生,郑芝龙你应该知道吧”陈一鑫话锋一转,提到了另一件事:“他早年也是在平户这边开始发迹的,在这边应该还有一些资产。刚才我跟松浦家的人也婉转提过,不过对方没有回应我,想必是有些不方便的地方。不知道里卡多先生能不能帮到我”

    “郑芝龙”里卡多听到这个名字稍微吃了一惊,旋即便恢复了平静:“当然知道,郑一官在平户可是知名人物,他在这里成家、发迹、生子,跟松浦家族的关系也一直非常好。他在平户的庄园,距离这里也没多远,不过他的家人目前都已经搬离了平户,没有在这里居住了。陈首长也不用担心松浦家族的态度,他们肯定会保持中立,不会因为贵方与郑芝龙之间的恩怨就选边站。”

    郑芝龙小名一官,因其1621年在澳门接受天主教洗礼时所得的教名为nicolas,西方人特别是葡萄牙人习惯将他称作nicolasiquan,即尼古拉斯一官,他在大明所使用的郑芝龙这个名字反倒是没多少人叫。郑芝




第九百零四章 北上考察(六)
    对马岛的位置正好居于朝鲜海峡正中间,战时可以此为基地封锁海峡航道。不过对于海汉来说,在这一地区第一候选的海军基地位置仍然是佐世保湾,对马岛这种环境顶多只能临时驻扎,却很难长期维持一支海汉舰队的日常运行。而且以海汉舰队的实力,在东北亚海域几乎不可能遇到能与之匹敌的对手,暂时没必要通过占领对马岛来扩大原本就已经非常大的优势。就算军方想这么做,执委会大概也不会批准这种投入跟收效不成正比的计划,除非是今后真有封锁朝鲜海峡的必要,否则这地方占下来也是白白消耗军费而已。

    船队驶过对马岛北端之后,隔海相望的便是朝鲜半岛的主要港口之一釜山港了。釜山的意思为“釜状的山”,早在15世纪初期,釜山就被朝鲜李氏王朝指定为对外商贸港口。不过若以经营规模而论,釜山港比起南边的长崎港尚有差距。大多数西方商人都是以长崎港或平户港作为远东地区的最后一站,极少会再继续向北航行去到釜山。

    不过海汉船队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考察东北亚地区的实际状况,自然也不会漏下了朝鲜半岛南端这个重要所在。为了能够顺利进入釜山港,船队还特地在对马岛停留了一天,为的便是从当地的商馆中雇佣朝鲜人作为向导。

    令陈一鑫感到欣慰的是,朝鲜人对于“海汉”也并非一无所知,早在两三年之前,已经有海汉商品通过贸易渠道流入朝鲜半岛,甚至据说有一部分被作为贡品献入了宫中。不过由于这些商品是跨海运来,数量又极其稀少,其价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按照朝鲜向导金南义的说法,朝鲜市面上有限的一点海汉商品几乎都是被皇亲国戚给包圆了,价格再高也不愁销路。

    在距离釜山港尚有数海里之遥的位置,陈一鑫已经能够从望远镜中看到釜山港湾绝影岛南端的太宗台了。这个地方据说是得名于新罗太宗武列王曾在统一朝鲜半岛后游览至此,因而才得名太宗台。

    釜山港虽然在后世是世界上数得着的综合大型贸易港之一,但在这个时代的建设水平却显得十分寒酸,码头上就只有数条延伸入海的木制栈桥,规格和新旧程度都存在明显差异,显然不是统一规划的产物。仅从港口的规模和设施来看,相比日本人经营的平户和长崎两个港口都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就更不用说海汉自己经营的港口了。

    船队刚在码头靠岸不久,朝鲜官员便来收取入港停靠的费用了。让陈一鑫有些吃惊的是,尽管有向导从中说合,朝鲜官员依然坚持要收取每艘船每天三十两银子的停靠费。陈一鑫认为这笔钱大概不会被计入到当地的财政收入当中,多半直接就进了某些人的腰包。这种事虽然在其他地方的港口也会发生,但像朝鲜官员这样明目张胆地索要银子,陈一鑫倒是第一次碰到。

    陈一鑫当然不会为了这点小钱跟朝鲜官员计较,他的任务是来此搜集情报,花费开销都在其次。但半天过去之后,他忽然觉得自己交出去的这笔钱有些不值。

    釜山这地方的商业程度远不及先前在日本驻留过的平户长崎两处港口,与其说是贸易港倒不如说是货运码头比较恰当。陈一鑫派出去的人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把港口的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这不是侦察兵和情报人员们能干,而是这地方实在没什么可调查的,港区一眼就能看到头,在这里停靠的船只有九成以上都是来往于日本朝鲜之间,每一趟运送什么货物,价格多少,都是长期一成不变,随便问问就知道了。

    但以了解到的情况而言,这些情报的价值真的十分有限,因为釜山港的货运量实在太小,即便掌握了这些数据也没什么实际意义。陈一鑫在召集手下商议之后,决定把原定在釜山停留三天的计划缩减为两天。如果不是要顺便搜集一下这边的地理资料,陈一鑫甚至觉得两天都有点多余。

    有钱好办事,这一趟的釜山之旅再次证明了这个颠簸不破的真理,既然朝鲜官员喜欢银子,那这路子就很好打通了。船队在两天后离开釜山港时,负责管理港口的朝鲜官员居然亲自到码头送行,态度也变得有些谄媚——在见识过海汉人的财力之后,很难有人能完好无损地守住自己的节操。

    船队从釜山港出发之后便沿着朝鲜半岛的南端向西航行,进入海南郡地界后便折向南方,驶往此次考察的最后一站济州岛。

    目前济州岛的行政编制是济州牧,下辖大静、旌义两县。不过济州岛并无官方设立的对外贸易港口,陈一鑫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并没有在济州海峡这边靠岸登陆,而是耐心地绕过了大半个济州岛,最后在南部海岸寻了一处僻静海岸靠岸登陆。

    这个时代的济州岛上居民不过两三万,环境地广人稀,登陆的侦察兵走出去三四里地之后,才看到了远处的村庄炊烟。而根据事前搜集到的情报,离这个登陆点最近的驻军也在三十里之外,无需担心会在这里撞上朝鲜军队。不过这种徒步侦察对于面积数百平方公里的大岛而言,其实作用不大,也就只是看看本地民众的居住环境,农田耕作情况等等。

    当然话说回来,这个岛上的驻军也不过才千人上下,平时维持一下岛上治安,防范小股海盗登陆劫掠,还可以凑合着用,但与海汉民团相比,战斗力就相差太远了,对其进行侦查都没有太大的必要。以陈一鑫的看法,一个齐装满编的加强连就足以平推岛上的朝鲜驻军了,何必还要冒着打草惊蛇的风险实施侦查。倒是把这些时间节约下来,在南部海岸线上多找几处适宜实施登陆的地方,为后续可能在济州岛采取的军事行动做准备,或许会更有实际意义一些。

    在侦察行动进行到第三天的时候,终于是引起了济州本地驻军的注意,并派出了两艘船试图配合岸上驱赶这些身份不明的不速之客。然而当他们发现不速之客所搭乘的帆船比自家的船大了许多,而且船上还装备了不少火炮,当下便果断调转船头往回跑,根本就不打算尝试驱逐了。

    当地守军的这种动作也是让陈一鑫有些哭笑不得,这济州岛上的守军战斗意志如此薄弱,日后若是真要对这个地方动手,



第九百零五章 台北建设
    对于海汉来说,未来在东北亚的发展和扩张极有可能会伴随着一系列的战争,所以在筹备阶段就必须将各种状况提前考虑进去。虽然这些国家和地方势力在武力方面肯定比不了海汉,但海汉军方做事一向都是未雨绸缪,习惯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实际作战时以强大的实力直接碾压对手。

    但以海汉目前的综合实力,很难做到在济州岛和九州岛两处备选地点同时下手,只能根据实际状况先选择其中一处作为主要目标,占领之后再慢慢图谋下一处。这两处备选地点各有利弊,不过作为军方的立场,肯定会优先考虑更便于部署舰队的佐世保湾多一些。但要将舰队部署到距离三亚大本营超过2500公里的遥远所在,指挥调度、维护保养、训练作战,都将会成为军方需要慎重处理的新课题,要是拿不出可行的完善方案,估计到执委会讨论的时候也很难获得通过。

    钱天敦和石迪文的意见基本一致,那就是佐世保湾的军事价值要大于济州岛,向东踏足日本,向北进军朝鲜半岛,都可以此为跳板。此外未来海汉要探索更北边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以及日本以东的太平洋地区,佐世保湾也可以作为船队出发地来使用。最重要的是,佐世保湾目前属于未经开发的地区,海汉去当地落脚会遇到的阻力和抵抗要比济州岛小得多,操作得好甚至都不需要过多使用武力就能拿下,而济州岛显然不可能达成这样的条件。

    至于在佐世保湾建设军事基地的费用,倒不是什么大问题,这次军方在舟山群岛赚得盆满钵满,现在手头正处于比较宽裕的时候。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陈一鑫的考察结果整理成书面报告,然后发回三亚供军方高层和执委会商讨,这份由军方主导起草的报告自然有很多文章可做,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引导性质的内容,从而加大执委会最终选择佐世保湾作为下一处海外军事基地的几率。

    不过就算舟山基地这边巴不得马上动手东进,依然还是要等待军委先对台湾以东宫古岛上的十八芝余党动手。这说到底还是海汉自身的军力有限,在一个地方作战的时候往往要从多个地区调集军队,而如果同时在多地展开作战行动,那么兵力就会立刻显得捉襟见肘了。所以攻打宫古岛与进军东北亚无法做到双管齐下,只能一件一件地完成。

    而要攻打宫古岛,澎湖和台湾岛就会因其距离目的地最近而成为前沿基地,军方将会在这边完成部队的集结和准备。不过以目前台北地区的建设状况来说,维持大规模舰队的驻扎和作战所需依然存在着比较大的难度。

    在舟山基地讨论研究东北亚问题的同时,鸡笼港的海岸上,苦役们正在工头的呼喝怒骂下顶着烈日施工修筑码头。这些苦役中的大部分都是来自舟山群岛地区的海盗俘虏,他们在被俘之后就被打包运来了严重缺乏劳动力的鸡笼港,在这里为海汉从事重体力劳动。

    在这里指挥这帮苦役的监工是曾经也在苦役营里待了不短时日的李毛仔,当初在苦役营中当工头,服满刑期重获自由之后,李毛仔也没什么一技之长,所以还是继续接着干老本行,而且管理的对象便是苦役营的人。近几年海南岛上的大型工程中,只要是有苦役营参与的地方,李毛仔几乎都有份。

    不过他过去的黑历史太深,在海南岛怎么干也难以出人头地,又不可能回到广东番禺老家,毕竟他已经被李家开除了宗籍,这辈子都无法再被列入族内了。所以台湾岛这边征集自愿前往该地工作的归化籍人员时,有人便给他出了主意,让他到台湾这边重新开始。李毛仔一想也是有理,毕竟台湾这边没几个人对他知根知底,或许可以有机会从头再来,于是便报名来了台湾,并被分配到鸡笼港当监工。

    李毛仔所负责的施工项目位于鸡笼港西岸的码头,据说未来将用于停靠军方的作战船只,所以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比民用码头更高。军方和建设部给出的时限要求在年底前完成一期工程,然而现在到年底只剩下四个月时间,工程的进度却仅仅只完成了三分之一,要是以此速度持续到年底,将肯定无法完工,而李毛仔这个监工届时也要背负一定的责任。

    李毛仔对此自然是很着急的,他来台湾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在这边凭借自己的表现,混个高级劳工职称,否则结婚成家都是难题。由于海汉前几年引入了大量的男性青壮移民作为劳动力,如今的海汉治下地区男女比例依然严重不平衡,大量的单身汉难以解决个人问题,而适婚年龄的女性家中往往就会待价而沽,有资本对男方挑挑拣拣一番,须有归化民的身份自不必多说,能有干部或者高级技术工人职位的,因其享受的福利待遇更好,所以也在这个市场上相对更吃香一些。

    李毛仔因为过去的黑历史,升任高级职称的难度要比普通人更大,对工作的容错率也就更低,所以他也只能将压力转移到手下的苦役身上,押着这些人加班加点地施工,争取能赶在年底之前完成任务。

    “别停下来!你们这些懒鬼,抓紧时间干活!”李毛仔手里拿着一根短皮鞭,在工地上一边来回巡视一边喝骂着苦役们:“你们别以为这里就是最苦的地方,没被送去山里挖矿算你们命好!告诉你们,谁偷懒最多,老子就把谁送去挖矿!”

    李毛仔所说的“挖矿”自然便是指距离鸡笼港十几里之外深山中的金瓜石金矿了。金瓜石矿区自今年三月开始开采,至今已有四个多月的时间,先后有上千名苦役被投入当地劳作。但当地实际劳作的苦役人数却一直都只有五百左右,原因就一个,当地恶劣的环境和超强的劳动强度让苦役劳力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按矿山部门的统计,有大约十分之一的苦役在进入矿区劳作的一个月之内就挂掉了。而从开采到现在一直存活的苦役,仅仅只有大约二百人。

    对于被送到鸡笼港的苦役来说,分配去矿区几乎就意味着有去无回,所以能够留在码头上打木桩抬条石,反而成了一个相对较好的安排。但相较于海汉军在



第九百零六章 捞一笔
    海汉占领鸡笼港之后的几个月中,这里一直都处于军管状态,军方就是本地的主宰,即便是吴俊这样入伍不久的新兵蛋子,社会地位也相对比较高。不过如果不是他有文书这层身份,时常需要在军营之外办理事务,倒也很难机会跟这几人坐在路边摊一起吃饭。

    吴俊被这三人一番夸赞,有些不好意思地应道:“各位这可就折煞小子了,都是为执委会效力而已。首长们不是常说,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差别。”

    “文化人就是会说话!”李毛仔继续赞道:“我若像小吴哥这般知书达理,大概也能往上再升一升,不用每天泡在工地上了。”

    齐师傅应道:“老李这就太谦虚了,现在鸡笼港这几个监工,有谁的资历比得过你你可是崇祯二年就到了三亚,比我们几个早多了!今后首长要提拔人,那肯定也得先照顾你这样资历老的不是”

    李毛仔不禁脸上一红,好在他最近晒太阳晒太多,肤色已经深到看不出来脸色的变化。他当初去到三亚的时候,可不是以移民身份去的,而是李家庄战役中的被俘人员,到了三亚之后在苦役营里待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重获自由,这可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资历。值得庆幸的是在座这三人加入海汉阵营的时间都比他晚了很多,也并不知道他的这段黑历史。

    李毛仔没有接齐师傅这话头,干咳了一声赶紧转移了话题:“对了刘七爷,最近看你来往澎湖鸡笼的次数多了不少,生意应该很是不错吧”

    刘七爷嘿嘿干笑一声道:“最近忙是忙了些,但也没什么钱赚,全都是给军爷们拉的货,也就收点保本的费用罢了。”

    齐师傅应道:“船寮这边最近也多了不少事情,船还是那几艘,但上面要求准备的备件比平时多了好几倍,这大概是要有所动作了。”

    李毛仔望向吴俊道:“小吴哥可有什么消息”

    吴俊一本正经地应道:“军中之事,不可随意在外谈论。”

    李毛仔倒也会做人,将店家刚送上来的饭菜往吴俊面前一推:“不知怎地,今天肚子胀得厉害,半点胃口也没有,小吴哥替我吃掉一些,免得浪费了。”

    吴俊看看自己的豆花饭,再看看李毛仔推到面前的两荤两素,当下也不客气,抱拳谢过李毛仔。

    李毛仔还待将酒也拿给吴俊,对方却挡了回来:“等下还有任务在身,这酒却是喝不得的。”

    李毛仔心知军中禁酒,倒也不坚持劝他,便收回来给自己倒了一杯,又叫店家上了一碟猪头肉,一盘盐水花生,招呼齐师傅和刘七爷一同饮酒,却闭口不提刚才所问的事情了。

    吴俊吃完饭之后,便从怀中掏钱出来结账,李毛仔道:“你有任务在身,赶紧去忙正事,这边我先替你结了便是。”

    吴俊笑了笑道:“那就谢过李工头了。最近东边海上有些不太平,各位若是有出海的时候,务必注意天气。在下先走一步!”

    吴俊离开之后,齐师傅便摸着下巴琢磨道:“东边海上那就是十八芝咯”

    十八芝余党躲在东边的宫古岛上,这事并不是什么秘密,在鸡笼港工作的归化民大多知道此事。不过因为本地驻扎有海陆两军,炮台军舰俱全,所以也没人担心十八芝会袭击鸡笼港。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军方肯定不会放过十八芝,毕竟宫古岛距离鸡笼港仅仅两百海里,而鸡笼港这里有价值极高的金矿,这对于海汉而言完全就是眼皮子底下的隐患,不彻底拔除肯定是安不了心的。
1...383384385386387...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