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在下李子安,镇江人士,听说有海汉的朋友到了,特来拜会!”
这人见到陈一鑫之后,便主动自我介绍。陈一鑫见他一身绫罗绸缎,腰带上还镶了一方色泽纯净的玉石,想来应当是富商之类的人物,便也上前见礼,让随从沏茶招待。
“在下前月在招商会期间曾去过舟山定海港参与竞买专营权,不过陈首长倒是第一次碰面,幸会幸会!”这李子安说话也是极为俐落,不等陈一鑫发问,便主动说出了自己如何与海汉搭上关系。他在舟山招商会上见过钱天敦和石迪文,此时一见陈一鑫,俱都是一样的寸许短发,一般的自信神情,便知他可不是普通的海汉归化民,而是货真价实的真海汉人。
“舟山开招商会的时候,我还在福建,也是最近才到了北边,李老板没见过我也是正常。”陈一鑫现在还摸不清对方的来意,只能滴水不漏地应道。
“原来如此。”李子安点点头,然后接着说道:“在下早先去舟山的时候,听说贵方并未开通与扶桑国之间的通商航道,当时还甚觉可惜,想不到才过月余,就在这长崎港见到海汉帆船了。”
“李老板经常来往这边”陈一鑫问道。
李子安应道:“只是做点小买卖而已,陈首长见笑了。若是陈首长需要在本地采买货物,在下倒是可以代劳,价格或许还能比市面上低个一两分。”
陈一鑫听他这意思,显然是对这里很熟悉了,当下便道:“其实这次只是来探探路,看看这边的情况,李老板要是方便,请给我说说本地的情况,有什么买卖可以做一做。”
李子安笑道:“这还哪需要什么介绍,海汉货行销天下,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好东西,在这扶桑国也是一样。不满你说,在下这次过来,便运了一些在舟山采购的货物过来发卖,船到这里当天就全卖光了,所有的货都没过夜,几个时辰,近万两银子就到手了,你说赚不赚”
陈一鑫道:“李老板把这赚钱的买卖告诉我,就不怕我带着货过来杀价”
李子安不以为然道:“如果海汉经商的目光会如此短浅,哪还会专门搞招商会找我们这些行商代为销售。这天下如此之大,光靠你们自己发卖,很多地方也是去不到的,就算你们与扶桑之间通商,货物卖过来不也还是得找本地的商人代为销售吗抢在下的生意,对贵方来说不过是左手倒右手,完全没有意义。”
“李老板倒是看得透彻。”陈一鑫不禁称赞了一句。与海汉合作经商者都是冲着其中的丰厚利益来的,而能够把这中间的利益关系梳理明白的人却不多,这李子安把问题看得如此透彻,也算是有些本事。
“过奖过奖。”李子安抱了抱拳示意,然后继续说道:“实不相瞒,在下今天冒昧来拜访,也是有事相求。”
这才是要说到正题了!陈一鑫点点头应道:“李老板请讲。”
&n
第九百零一章 北上考察(三)
打发走了李子安之后,陈一鑫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这些大明海商是出了名的胆大包天,很多所谓的海商在私下的另一重身份就是海盗,商船上的武装也并不见得都是用于自我保护,也有可能是方便在海上随时变身为劫匪。特别是这些能够常年在日本与大明之间进行贸易的海商,往往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否则早就被在日本近海活动的倭寇和浪人洗劫一空了。陈一鑫虽然对待李子安客客气气,但那是看在他有些见识的份上,心里并没有真把李子安当作弱者看待。
插手日本国的进出口贸易并非陈一鑫此行的任务,他来到长崎的使命,主要还是为了了解日本目前与各国的贸易状况,以便为执委会今后制定对日策略提供参考。从第二天开始,陈一鑫便让请来的向导带着去长崎各处了解大宗商品的交易价格和状况,顺便也拜会了一些常年旅居本地的大明人士,以向其了解日本目前的政治状况。
虽然这个时期的日本史在三亚的大数据库中都有记载,但对于具体的人和事,显然第一手资料的详尽程度和可信度都更高一些。而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经济情报的重视程度相当低,在陈一鑫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反倒是有不少人希望从陈一鑫这里获得海汉货源,因而对他感兴趣的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陈一鑫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各种信息。
陈一鑫率领的这支船队为了掩护真正的目的,从舟山定海港启航的时候也装运了不少货物,在长崎港逗留期间,装运的这些货物就派上了大用场。类似李子安这种能够去往舟山进货的海商并不多,所以海汉商品在日本的市场上也极为抢手,陈一鑫利用手上的货物作为交换条件,拿到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其中甚至还包括了长崎港的水文数据和军事布防方面的信息。
长崎港主管港务的官员在送到家中的海汉玻璃器和成箱白银面前没有保住节操,当然或许他根本就不知道节操为何物,收完贿赂很痛快地就把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来了个竹筒倒倒豆子,悉数告诉了海汉人。
相较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三亚,长崎这边的货物贸易量或许稍胜一筹,毕竟这里的进出口贸易集中了整个国家的资源。但论市面上的繁荣程度和城市发展状况,新兴海港城市三亚却是要远远超过长崎。这里的码头设施和城市建设状况还远不及宁波这样大明海港城市,在陈一鑫看来,这里的港口建设水平只能用“简陋”来形容,顶多也就跟海汉进驻之前的舟山定海港差不多。
不过港口的建设水平还在其次,毕竟海汉旗下控制的各个港口在建设初期也都好不到那里去,真正的差距还是在于港口运营水平,日本同行几乎是野生放养式的管理方式与海汉的精细规划比起来就难免会显得十分落后了。在港口的管理和运作方面,海汉有领先于这个时代数百年的经验积累,这个优势是同行们完全不可能赶上的。
假以时日,三亚港、高雄港乃至刚刚被纳入海汉版图的定海港,经营规模肯定都会超过长崎港,而未来海汉若是真的安心要在日本西海岸开辟一处港口殖民地,那么长崎的地位也会因此而变得岌岌可危。
考察船队在长崎港逗留了三天半的时间,然后才离港出发继续沿着海岸线北上。在经过大约三十海里的航程之后,便抵达了佐世保湾的入口。这个由南北半岛合围形成的钳形入口宽度不足一公里,且两岸都有制高点,可以算是军方最为喜欢的港口地形,只需在高处架设坚固的火力点,就能轻松控制出入港的航道了。
驶入佐世保湾,南边是面积巨大的封闭港湾大村湾,这个海湾南北长约26公里,东西长约11公里,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通过宽度仅200米的水道与佐世保湾和外面的大海相连。而大村湾的南端,便是在长崎港以北二十里的内陆。
而佐世保湾主要的天然良港区域都集中在港湾北部,这也是考察队此行考察的重点项目。美国人在佐世保湾所修建的军事基地和军用港口,也几乎都集中在北部海湾当中,并且港湾内还建有规模庞大的造船厂。美国人对于佐世保港湾的规划建设方案,也将会成为海汉今后开发此地的参考资料。
不过17世纪的佐世保湾还是人烟稀少的地方,目前这里只有少数的渔民定居,甚至连倭寇都不愿选择这地方作为落脚点,原因也很简单,这里的出入航道太狭窄,倭寇如果遭受围剿,就很难驾船从海上逃跑了。这倒是给海汉今后可能会实施的开发计划提供了比较便利的条件,也无需再像在舟山群岛那样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剿匪了。
舰队指挥武森很谨慎地先派出小船对港湾内近岸处的水情进行了调查,然后才下令船队在靠近后世佐世保赛车场的海岸附近下锚停泊。在陆军士兵登陆对附近海岸进行简单的搜索之后,陈一鑫也率队登陆。后世这一区域常年驻扎着至少两位数军舰,陈一鑫也有意要替军方先考察一下这里的水文条件,看看如何进行开发才最符合军方的需求。
这种野外考察活动就相对比较艰苦一点了,不过这次跟着舰队来的陆军都是隶属于特战营,山地丛林本来就是他们所擅长的作战环境,这样的野外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不适应,反而会有一种如鱼得水的自在感。
部队首先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在海岸上建立了营地,部署了外围防御措施。武森留下了一艘船和一个排的水兵作为策应,然后带着剩下的船离开,对佐世保港湾的其他区域进行巡视,对照实际状况修改手头由卫星地图作为依据绘制出的地形图。这个任务非常耗时,但又不得不做,因为这也既有可能影响到未来对本地的开发建设进程。
武森对于首长们手中居然会掌握这种地方详细地图这件事是非常佩服的,因为很显然首长们此前也并未来过这个地方,这高精度的地图是怎么画出来的,真是只有天知道了。不过海
第九百零二章 北上考察(四)
武森带这两条战船分别是探险级和探索级,加起来一共装备有三十多门炮,对付岸边这几艘倭寇八幡船自然是不在话下。倭寇船上也并不是没人发现自己被包抄了后路,但几乎所有人都登陆攻击海岸上的目标去了,根本就没人提防海上,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两条船抵近之后开炮轰击。
八幡船虽然在船舷边有高高竖起的船板作为掩护,但这种掩体仅仅也只能阻挡一下弓矢和速度不高的火枪铅弹,但在炮弹面前跟一张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轮炮轰下来,四散飞溅的船板碎片反倒是成了杀伤甲板船员的最佳武器,试图躲在船板后面用火绳枪进行抵抗的倭寇被炮弹直接杀伤的没几个,多数都是被船板碎片所伤到。这还好在海汉战船的目标是八幡船的吃水线附近,以瘫痪敌船行动能力为目的,并没有集中火力清扫甲板,否则很可能就根本留不下来什么活口了。
当炮声响起之后,在岸上的倭寇才想起他们此行的目标本应该是那几艘海汉大船才对,他们原本以为海汉人已经将船藏到了某处隐秘的港湾中,待拿下岸上这些人之后再慢慢进行逼问,倒是没想到海汉帆船居然杀出来包抄自己的后路,而且还装备了如此之强的火炮,这下谁找谁的麻烦可就真是不好说了。
前面是难以突破的海汉营地防线,后面是掩杀过来正在用火炮轰击自家帆船的海汉船,这样骑虎难下的局面让倭寇们顿时陷入到左右为难的境地中。
陈一鑫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大好的反击机会,立刻下令出击。倭寇终究只是一群恃强凌弱的强盗,并非战斗意志坚定的军队,打逆风仗也非他们所擅长的作战环境,一旦发现自己已经没有扭转战局的希望,当下就四散而逃。当然了,这个时候再逃回船上基本就形同自杀,所以只能沿着佐世保湾的海岸往无人内陆逃窜。
陈一鑫不打算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全歼这伙倭寇,只下令收拢队形,将未能来得及出逃的一步倭寇压缩到海岸的狭窄区域内。这些人也没有死战到底的决心,当他们发现自己已没有任何退路,便很快地放弃了抵抗选择投降保命。
海上武森指挥的两条船发现战局已经得到控制之后,便停止了继续炮击。不过此时停泊在海岸边的几艘八幡船都已被轰得面目全非,有两艘船船舱进水太多,船身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侧倾。
战士们对战场进行了简单的打扫和统计,找到了大约五十具倭寇尸体。之所以是“大约”这种模糊的数字,是因为海汉战船的炮击造成了好几具无法拼回原样的碎尸。此外还有七十多名倭寇俘虏,但从初步审问的结果来看,这伙人的首领已经在刚才的混乱中脱逃了。
不过这也无伤大雅,根据俘虏的交代,这伙人几乎是倾巢而出,能参战的人几乎都在这里了,而刚才趁乱逃掉的也不过二三十人,已经无法改变战局走向。他们原本是想一路尾随海汉船队至僻静处下手,但显然事前的功课做得不够,根本就不知道海汉这只老虎的屁股是摸不得的。想当初大明东南沿海那么多武装势力都想对海汉动手,但最终全都一一栽在了海汉手中,这支倭寇武装的参战人数虽然跟海汉船队相差无几,但双方的实际战斗力相差太远,战局从头到尾都是一边倒的局面,基本就是送上门来给海汉练兵用了。
对于行程中会出现这样的小插曲,陈一鑫等人其实是有心理准备的。俗话说财不外露,但他们这支船队在长崎港不但露了财而且还十分高调,被人盯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搞了这么一出之后,陈一鑫就不能再冒险将队伍分开执行考察任务,这次是运气好,只碰到了小股倭寇,要是下次撞上了五岛列岛地区的倭寇团伙,兵力相差太多,陈一鑫可不敢保证自己这一行人还能全身而退。
代表许家随行的许克对于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倒是显得十分镇定,他在舟山已经见识过了海汉民团的厉害,心中早就隐约有了“海汉不可战胜”的概念,而今天所发生的这场小规模战斗只不过是进一步地坐实了他的这种观点。尽管这支考察队不过寥寥两三百人规模,但许克却觉得自己如同处于千军万马的保护之中,安全方面并没有任何需要担心的地方。
天草四郎将俘虏们集中到一起,让他们在海岸上刨出一个大坑,将死去的倭寇尸体都埋进去。剩下的这些倭寇如何处理,倒是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海汉在这里并没有设立基地,船上也无法关押人数如此众多的俘虏。但如果要把这些俘虏全部就地处决,又似乎太不人道了一点。
天草四郎不得不去请示陈一鑫,将这个难题交给自己的上司处理。但陈一鑫又何尝不觉得为难,船队后面的考察日程还长,也不可能带着这么一帮俘虏上路,那样既不便管理,又要消耗大量的补给物资,肯定是得不偿失的做法。思来想去,陈一鑫也只能下令在船队离开这里的时候就地释放这帮俘虏。
两天之后,完成了对佐世保湾考察的海汉船队终于启程离开,临走前将集中羁押在一艘破损八幡船上的倭寇俘虏放出来。这帮倭寇短时间内大概是没办法离开这里了,因为他们驶来的几艘船就只留下了这一艘,其他的全部都被凿沉在海湾内。海汉人还破坏了这艘船上的桅杆、船帆和尾舵,以本地的环境条件估计很难修复了。
被放出来的倭寇俘虏全都跪伏在海岸上不敢抬头,能够捡回一条命的确算是他们的幸运了,有人甚至已经做好了被处决的心理准备。不过接下来的日子对他们仍然是极大的考验,海汉人可没有好心到给他们留下任何的补给和工具,要在这个荒无人烟的海湾里存活下来,他们仍然需要面对大自然的考验。
海汉船队驶出佐世保湾后继续往北航行,这里距离倭寇活动频繁的五岛列岛仅仅只有大约三十海里航程,加之先前所遭遇的倭寇袭击,让陈一鑫和武森都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船队的下一站是位于九州岛西端的日本前外贸港之一平户,这段航程倒是不长,一个白天便到了。
平户岛位于松浦
第九百零三章 北上考察(五)
从上个世纪开始,便有不少大明商人跨海来到这里进行贸易,因此平户也跟长崎一样,有不少明商出资修建的中式建筑和汉人聚居街区。但相较于汉文化气息比较浓厚的长崎港,平户这边的商业气氛倒是更为突出一些,明商在这里修建的多为商馆店铺,而长崎却建有不少学馆、寺庙等宗教文化设施。
陈一鑫虽然年纪轻轻,但也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他认为平户港的名声远远大过这里的实际经营水平,港口码头和城镇的建设状况别说跟三亚这种地方相比,就算比海汉去年才接手的澎湖马公港都尚有差距。如果是让海汉来选择地点建设商贸港,平户这地方大概连入选的资格都没有,日本人对海贸的经营水平终究还是差了一些,如果今后海汉入驻南边的佐世保湾,那平户的松浦家族也基本不用玩了,老老实实给海汉当分销商就行了。
松浦新一离开之后,葡萄牙商馆也来了人拜访陈一鑫。西方殖民者来平户的时间可要比海汉早多了,在1543年,大海盗王直便将葡萄牙人带到了鹿儿岛,1550年,葡萄牙商船进入平户港,同行的还有传教士佛朗西斯科沙维尔。这名在鹿儿岛传播天主教并不顺利的传教士到了平户之后,得到了松浦隆信的款待和支持,而天主教也得以在九州北部广为传播。到陈一鑫来到平户的时候,岛上的天主教教堂和信众都已经为数不少了。
荷兰人于1609年在平户设立了商馆,英国人稍稍慢了一步,于1613年才进入平户,并且将红薯引入当地种植。不过英国人在当地的经营显然竞争不过欧洲同行,1623年便关闭了平户的商馆并全面撤出日本。而如今西班牙人跟荷兰人也正处于英国人曾经的境地,他们从遥远欧洲运来的香料、玻璃制品、武器,都基本无法跟葡萄牙人从海南岛运来的海汉货竞争。不管是运费成本还是生产成本,葡萄牙人显然都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登门拜访陈一鑫的是葡萄牙商馆的领事里卡多,他也曾不止一次造访过海汉治下的三亚等地,因此对于海汉还是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听说平户港来了海汉船只,里卡多便立刻赶来了陈一鑫落脚的客栈。葡萄牙人目前向日本输出的商品中,海汉产出的就占了近半,因此不管海汉船队来此的目的为何,里卡多都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
里卡多此前没有与陈一鑫会过面,所以见面之后他也难以避免因为陈一鑫年轻的模样而感到吃惊,甚至心中有一点怀疑这是不是哪位海汉高官的子弟,毕竟这么年轻就率领一只远洋船队出使别国,除了个人的专业能力之外,威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否则下达的命令就难以让下属们信服。
里卡多没有松浦新一那样的语言能力,所以只能通过翻译与陈一鑫交流,这时候他才从对方的自我介绍中得知这个年轻的海汉人居然是海汉民团的一名上校军官。就他所知,这可算是职位非常高的武官了,而且海汉民团据说都是以军功论职排辈,陈一鑫年纪轻轻就能升至上校,显然是立下过不少军功。
对于陈一鑫而言,里卡多倒算是一个计划之外的情报来源,考虑到海汉与葡萄牙这几年的合作关系还算比较密切,从里卡多这里获取的信息会具备比较高的可信度,也能省下海汉这边不少手脚。于是陈一鑫便抓住这个机会,向其打听平户本地的各种状况,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等等。他知道葡萄牙人的商馆可不仅仅只是用来做买卖而已,搜集这类情报是每一个驻外商馆都会具备的职能,区别只是看具体成果的多少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