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海汉在舟山岛召开招商会的时候,马腾其实也很想来参加,因为他知道海汉人入主舟山之后,这个地方的大环境肯定就会起变化了,如果不能像三林帮那样加入到海汉主导的贸易体系当中,那迟早都会成为海汉打击的对象。衢山岛的状况远远比不了汪加林时期的舟山岛,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抗衡海汉,其实归顺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但马腾担心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于是又错过了一个好机会。

    等海汉的招商会开完,杭州的人已经找到海宁卫游说马跃去了,马腾这边还在观望形势,海宁卫就已经给他发来了指令。马腾接到这命令就觉得不妙,他对海汉的了解可比海宁卫指挥使直观多了,心道马跃不知死活还敢去招惹海汉人,自己作死不要紧还要拖人下水,这简直就是在逼着老子跳海自尽啊!

    马腾并不甘心成为大明官员捞取私利的牺牲品,而就在他举棋不定的时候,衢山岛周边海域接连两天都发现有海汉战船出没,这对于本来就忐忑不安的马腾来说简直如同催命符一般。如果海汉人已经发现了海宁卫的图谋,那么他这颗棋子只怕还没开始动作就会被海汉从棋盘上扫掉了。

    马腾前面已经犯过两次错误,如果还犯下第三次错误,他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还能有运气保得住性命。他没有勇气再冒险了,在亡命一搏和主动服软两条路之间,这次他选择了后者。

    马腾唯恐自己手下还有马跃安排的细作,根本不敢声张,悄悄搭乘了一艘定期前往大陆采买粮食的船出海,驶出一段之后才露面让船长改变方向驶往舟山定海港。他已经考虑得很清楚,现在东海上是海汉人说了算,而这种形势已经不是靠着偷袭几条商船就能扭转了,自己要保住性命继续在东海上混饭吃,那就没办法绕过海汉。与其拖到最后被其来个连锅端,倒不如早点放下架子主动结交,顺便把马跃的计划当做投名状,以此来换取海汉人的信任。

    马腾说到一半的时候,接到消息的石迪文也赶到了,再加上安全部的龚十七,三个人一起听完了马腾的供述




第八百九十八章 考察任务
    从另一时空穿越过来的这批人,除了约翰逊和摩根两个纯种老外,其他人对于日本这个东亚小国都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忌惮,甚至是仇视。不过在当下这个时代,日本国力还远不如大明,对于海汉更是难说有什么直接的威胁。但如果有机会,相信不仅仅是石迪文,就连钱天敦也不会反对对其踩上一脚。

    但这样的口头争论的确都很难说服对方,因为大家现在都是在看着几百年后绘制的地图说事罢了。对于当地在目前这个时代的实际状况,其实都所知不多。穿越团队中倒是有不少去过济州岛和九州岛旅游,但那种吃吃玩玩拍拍照的旅行方式所能提供的军事情报简直少得可怜,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反正最终还是得亲自跑一趟才行。”钱天敦最后也放弃了说服石迪文的努力,转而寻求更科学的解决分歧的办法:“眼见为实,到底好不好,该在哪里动手,还是要去实地考察之后才能见分晓,这也是军委和总参谋部的意思。”

    石迪文道:“可惜现在凑不齐我们北美六人组了,不然倒是可以借此重温一下当年去黑土港考察的乐趣。”

    当初负责北上考察安南黑土港的北美六人组,如今已经算是各奔前程,天各一方了。王汤姆当了海军司令,在海南岛坐镇的时间比较多。两名老外医生目前都是常年在三亚,一方面为穿越者们提供医疗保障,一方面带学徒传授自己的医疗知识,特别是外科手术方面的技能。乔志亚在昌化工业区当主管领导,极有可能以后会沿着从政的道路走下去了。罗杰远在南海安不纳岛,为海汉守护南海大门,短时间内大概也不会挪地方了。而石迪文这次北上浙江,今后的发展方向估计也是一路向北了。

    钱天敦摇摇头道:“别说汤姆他们参加不了,就连你也不能去。”

    石迪文愕然道:“我为什么不能去”

    “事情还是要分个轻重缓急的,如今东海都还没清理完,哪能让你抽空子跑到北方去旅游”钱天敦开玩笑道:“你走了要是东海出什么状况,难道要让我去指挥海军舰队吗”

    石迪文皱眉道:“我去不去倒不是问题,但如果没有自己人去实地考察,怕是会出问题。”

    石迪文所说的“自己人”,自然便是指的穿越者了。以海汉目前的航海能力,派出一支全部由归化民组成的考察队去执行任务倒也不难,但受过培训的归化民也未必能够完全理解穿越者对未来发展的意图,考察的侧重点也会难免出现偏差。至于说录像摄影之类的记录手段,就更不可能依赖于归化民了,这些价值连城的器材必须要有穿越者亲手操作才行。

    钱天敦问道:“如果要推荐归化民军官带队,你会选择谁”

    “武森吧。”石迪文没有花太长时间思考便做出了回答:“能力和忠诚度都是上佳,目前这支舰队里也没有别他更合适的人选了。但东北亚海域对他而言是个完全陌生的区域,这可能会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武森虽然是安南降将,但加入海汉民团之后的表现一直都让军方高层赞不绝口,其专业素质和忠诚度都毋庸置疑。这次北上作战中,朱家尖岛的海上一役便是由武森独立指挥完成。

    “对我们也同样是陌生区域。”钱天敦纠正了他的说法:“在此之前包括你、王汤姆和海运部那帮人,应该都没有在朝鲜半岛和日本附近海域跑过船,这方面我们也并不具备什么优越性。”

    “但就让武森带队去你能放心”石迪文还是觉得有点不太稳妥:“这来回可是上千海里的航程,而且又是对陌生地区的考察任务,我觉得还是得有自己人坐镇才行。”

    “放心好了,军委已经把人选定下来了。”钱天敦笑道:“过几天陈一鑫就从澎湖过来,上面的意思是让他带队去执行这次的考察任务。”

    “上头还真是看重年轻人啊!”石迪文不禁感叹道。

    其实陈一鑫现年已经二十五岁,也说不上特别年轻了。只是他参加穿越的时候还是个少年,给人的印象就一直停留在当时。真要说年纪,钱天敦仅仅也只比陈一鑫大了四岁多而已,只不过钱天敦从穿越之后就被执委会委以重任,早早就在海外殖民地当上了一方大员,本身又是职业军人出身,在能力和经验方面的确是要比陈一鑫这种小字辈强得多。不过随着海汉地盘的飞速扩张,陈一鑫也越来越多地得到独当一面的锻炼机会,未来应当也是会成为一员替海汉开疆拓土的大将。

    海汉在浙江占住脚跟之后,打开的不仅仅是江浙地区的市场大门,未来也会以此为基点建立起辐射东北亚地区的海上贸易网。而仅凭钱天敦和石迪文两人在此坐镇肯定是不够的,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必然会有更多的穿越者和归化民干部来到舟山,建立起更为完备的管理机构。

    陈一鑫在1633年的上半年中过得可谓极其充实,从一月带队侦察淡水开始,他就基本没有停下来休息过。海汉在二月底三月初期间接连攻克了原本由西班牙人掌控的淡水、鸡笼地区,在开发台北的同时,四月初钱天敦和石迪文便带队北上浙江,而澎湖、台湾的防务,就暂时交给了陈一鑫来负责。

    在此之前陈一鑫所单独管辖的区域不过是万山岛这样的小地方,到福建这边之后也是辅佐钱天敦的时候居多,一下子将包括高雄、淡水、鸡笼三处新港的防务全交到他手上,他才真正切实体会到了作为一方军事主管的不易。不过军方对于他的任用早就有了规划,没过多久便从广东调来了经验更为丰富的虞尧。

    陈一鑫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得到了军委的指示,在合适的时机将会把他继续向北边调动。陈一鑫对此倒是没什么抵触,向北调动就等于又能与钱天敦共事,这对他而言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安排。有老成持重的钱天敦主持大局,他也无需再担心自己会因为经验不足而犯错了。

    七月三日,在东海爆出马跃事件的同时,身在澎湖的陈一鑫终于接到了三亚发来的调令电报,军委让他尽快完成与虞尧的工作交接,然后去舟山接受新的职位和任务。

    “好事啊兄弟!”虞尧在给陈一鑫的饯别宴上感叹道:“舟山一拿下,接着就是北上胶东半岛,要嘛就是往东北方向远征朝鲜日本,



第八百九十九章 北上考察(一)
    在出发的前一天,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消息的许裕拙匆匆赶到指挥部,要求派人加入考察船队。钱天敦本想推说额定载员已满,不便再加人上船,但许裕拙却似乎料到了钱天敦会找这样的借口,主动提出可以自行派船加入,费用和补给都无需海汉负责。

    许裕拙之所以如此积极地要参与到考察任务中来,自然也是因为在长期的接触中摸透了海汉人的行事习惯。这种所谓的考察活动在许裕拙看来,就是海汉人已经在准备对下一处目标动手了。而这样的行动之后往往就是伴随着一系列的工程建设和商业开发,未来能从中获得的利益是值得期许的。

    上一个范例就是海汉在台湾岛的行动,当时海汉在侦察台南地区时并未知会福建官府,结果这导致后来福建方面在台南高雄港的开发过程中陷入一系列的被动,险些被广东同行挤出了这个新兴贸易港的竞争队列。自那以后,福建官方对于海汉的所谓“考察”、“勘探”等等活动就十分上心了,只要有风声必定会申请参与,为的就是避免再错过机会。参与这类行动的一点花销比起日后可能获得的收益,实在算不了什么。

    钱天敦对此也是哭笑不得,虽说许裕拙的判断没错,但海汉即便下一步要北上估计也得等上一年半载,待舟山形势平定之后才能行动。否则这个基地都不稳固,又如何供应下一处据点的早期开发所需。许裕拙唯恐错过发财机会,却不知这次的投入估计要等上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回本的希望了。

    钱天敦拗不过许裕拙,最后还是给了他一人名额。这次北上考察算是军事行动,也不方便带太多不相干的人同行,去一个人代表许家看看当地情况就足够了。

    许裕拙安排的人选倒是不陌生,就是许家安排在宁波的暗桩许克。许克常年生活在海边,航海技能也还不错,记个航路肯定问题不大。而且他并非军中人员,跟随海汉民团行动,身份也不那么敏感。海汉逐步搞定宁波官府之后,他在舟山岛上就没有太多的事情可做了,所以许裕拙干脆安排他跟着走一趟北边,看看那边有什么好东西。

    七月二十日晨,由四艘船组成的船队缓缓驶离定海港码头。这支船队的目的地是对外保密的,为了避免引起外界过多的关注,钱天敦和石迪文都没有出现在码头送行,只让高桥南代表指挥部出面跑了一趟。

    按照海军所制定的航线,这支船队将先造访九州岛西岸,然后一路向北经朝鲜海峡前往济州岛,最后向西返回大明海岸。船队在武森的指挥下向东沿舟山岛海岸线驶过崎头洋,然后由普沈水道在沈家门渔港和普陀山之间穿出,驶入东海。

    从这里至日本九州岛南端的鹿儿岛湾大约有五百海里航程,中途基本没有可供补给的岛礁或港口。为了能够在抵达当地后确认位置,这次随船队出发的还有一名隶属于特战营的日本籍归化民天草四郎。

    天草四郎的老家便在日本九州的熊本城,而他的出身没有高桥南那么好,连低级武士的身份都不具备,名字也仅仅只是来自当地地名和家中兄弟排位。不过他的运气倒也不差,高桥南将他推荐到指挥部的时候很是不忿,这种回乡探亲的机会或许一生中也就这么一次了,但高桥南自己却因为军务在身而无法成行,只能推荐了同为日本出身的天草四郎。

    天草四郎自己对于这次有机会返回九州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他当初在家乡的境遇并不是太好,否则也不会流落到海外。至于说衣锦还乡这种想法更是丝毫没有,他在民团里待的时间跟高桥南差不多,如果能像高桥南这样混到营长统领这支部队,那可能还有点骄傲的资本,但他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副连长,而且船队中还有陈一鑫这位年轻的首长坐镇,只能老老实实做人。

    天草四郎只希望这趟任务能够顺顺利利地完成不要出岔子,回来之后指挥部肯定是会向军委报功的,到时候或许有机会在自己的从军履历中添上一笔,说不定现在这副连长的职位就因此而转正了。

    同样也是归化军官身份的武森,在此时的心情却有些不同。他是在1629年顺化战役中被俘,后来才归顺海汉,但他在军中的升迁速度却一点也没有因为曾经的敌军将领身份而受影响。这次石迪文大胆将考察船队的航行指挥权交给了他,也充分体现了海汉军方高层对他的信任。这次的目的地对武森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海域,所以他也憋着一股劲要在陈一鑫面前好好表现表现,证明自己的能力足以指挥一支舰队在陌生区域执行任务。

    出发四天后,船队前方海面终于出现了一个岛屿,经过天草四郎的辨认后,确认这是名为黑岛的无人岛,从这里到鹿儿岛湾的航程,也就只有不足五十海里了。武森暗暗松了一口气,这四天的海上航行基本没有偏离预定的航线,几乎是从舟山划了一条直线连接到九州岛南端的鹿儿岛湾,他这个指挥官的作用也算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相较于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海汉舰队,他们的盟友葡萄牙人对于这里肯定更为熟悉。1543年葡萄牙人就来到了鹿儿岛湾以南的种子岛落脚,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将西方的火枪和宗教传入了日本。虽然日本的锁国政策已经执行了很长时间,并且九州地区对西方宗教的禁止令也颁布多年,但据说目前仍有一些葡萄牙人定居在种子岛上,做一些已经被江户幕府明令禁止的走私生意。

    按照天草四郎提供的信息,当地官方对于海外来客的态度并不是非常友善,所以船队并没有急于驶入鹿儿岛湾,而是在九州最南端的佐多岬附近找到一处渔港停靠。

    这个地方的海岸上有一处小渔村,或许是这里的人见过了从西方来的葡萄牙人,所以他们看到海汉船队这几艘大船的时候并没有显得惊慌失措。

    由于海岸边的水深不够让船队直接靠岸,武森下令在距离海岸约莫百米的地方下锚,然后从船上放下小艇,让天草四郎带队划船上岸向当地人购买补给。

    &n



第九百章 北上考察(二)
    那几个吹嘘自己本事大的人大概也没想到居然就成了,连忙千恩万谢地站到旁边候命。其余的人见揽活无望,感叹几句也就散去了。

    “你是不是觉得我这样做很冤大头”陈一鑫见天草四郎的表情有些不以为然,便主动问道。

    “属下不敢妄自揣测首长。”天草四郎连忙躬身应道:“不过这些人吹嘘的本事未必管用,多半是唬人的。”

    “这我当然知道,如果管理长崎港的官员会为了这么几钱银子就折腰,那未免也太离谱了。”陈一鑫笑着应道:“这种牛皮,不用戳它也是破的。”

    “那首长你为何……”天草四郎这下是有点糊涂了。虽说海汉的确是不差钱的主,但也不该刻意去挥霍浪费这种不必要的开支。只是这种话就带有指责的味道,他作为一个下属可不敢用这种语气去评价自己的上司。

    “这只是向本地人表明一个态度,我们有钱,而且愿意用钱来作为交换条件。”陈一鑫解释道:“如果我们宣布要打探一些消息,而你手上正好有这些相关的信息,听到有我们这样的冤大头,那会不会来试试看呢”

    “原来如此!”天草四郎恍然大悟道:“这就是千金买马骨啊!”

    陈一鑫并不在意花这点小钱来换取本地人对自己这帮外来者的另眼相看,哪怕这种态度可能并不是怀着完全的善意。考察队在长崎能够停留的时间有限,没有办法慢慢玩一些套路,只能以简单直接的方式来搜集情报。当然具体的操作会有安全部的人员负责,倒无需军方过多插手,陈一鑫只要把把关确定一下工作方向就行。

    陈一鑫点点头道:“本地有不少从大明来的商人,应该也会有汉人向导,你记得雇一个。”

    天草四郎连忙应下了,他知道陈一鑫并不是担心语言不通的问题,而是不会完全相信本地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道理他还是很明白的。

    “还好老子已经入了籍,不然首长连我的话也不会信了。”天草四郎当下也只能在心中默默安慰自己,起码陈一鑫现在对他还是比较信任的。至于原来的国籍,天草四郎并不是很在意,他现在可是以自己的海汉身份为傲,甚至连日语都不太说了。

    相较于舟山和濠镜澳,长崎港的规模显然要更大一些,而街头也能看到更多元的文化,随时都能看到各种肤色各种人种,甚至比三亚港的外国人比例更高。向导知道这队人是从大明来的,所以特地给他们介绍一间汉人开设的客栈。

    天草四郎向掌柜询问了剩下的客房数目,一听还有十几间,便索性包圆了。他们这支船队有两百多号人,除去轮流在船上值守的几十人之外,至少也还有一百多号人要上岸住下,这可不是几间房就能塞下的,就算是能睡十多人的大通铺也得要开个十好几间才行。

    不过这地方来往的船队不少,像这种一支船队两三百人甚至更多的状况也时常发生,客栈掌柜还帮忙联系了不远处另一家客栈,代订了几间大房,让这批客人分别住下。

    陈一鑫本以为在这地方不会有人来拜访自己,但他们住下来没过多久,居然就有人登门了。
1...381382383384385...735
猜你喜欢